劉韐聽著李綱的話,搖頭道:“首輔誤會了,官家沒有刁難,更沒有讓我委屈,您犯不著去麵聖。”


    李綱卻不信。


    劉韐這是安慰他的話,是不希望他為難。


    李綱更是不願意讓劉韐受委屈,義不容辭道:“老夫尊敬官家,聽從官家的安排,卻不願意委屈自己人。”


    “官家做事情一向得體,不會虧待自己人。這一次官家的安排,有失公允,不應該讓韓世忠調走所有的精銳。”


    劉韐歎息道:“李公、我的首輔大人,我真的沒有委屈!”


    李綱將信將疑道:“真的嗎?”


    “自然是真!”


    劉韐解釋道:“官家讓我去殿前司,擔任殿前都指揮使,實際上,不是幹帶兵打仗的活兒,是另有任用,殿前司的職責已經發生了變化。”


    李綱聽得雲裏霧裏的,急切道:“唉,你從頭說一說。”


    劉韐整理了腦中對大同社的想法,才把大同社的事情徐徐道來,從最基層設立都指導員,到最上麵設立廂指導員。


    李綱聽完後,臉上也露出前所未有的震撼。


    大同社?


    指導員?


    大同社安排下去的指導員,負責士兵的思想、後勤和考核等。作戰的任務,則是全權交給主將負責。


    指導員和主將平級,都是軍隊主官,隻是分工不同,又隸屬於兩個不同的體係。


    總體上判斷,又都是武人。


    武人和武人的配合,總比外行指揮內行好。


    這是從製度上進行革新,徹底改變對軍隊的控製,避免了太監和文官去瞎指揮的問題,又解決了軍隊可能失控的問題。


    妙啊!


    李綱臉上的神情愈發的驚喜。


    良久後,李綱長出了一口氣,感慨道:“官家對殿前司的改革,真是妙不可言。”


    “老夫以為官家對王宗濋的調整,隻是為了讓王宗濋入政事堂。”


    “沒想到,卻是深謀遠慮。”


    “老夫誤會官家了。”


    “官家的改革,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改變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情況,也徹底改變外行指揮內行的情況。”


    說著話,李綱麵向趙桓所在宮殿的方向,雙手合攏鄭重的躬身行禮,心中前所未有的虔誠。


    官家,聖明啊!


    劉韐微笑道:“首輔說得對,官家的確是深謀遠慮。”


    李綱心中思考著,眼神忽然灼熱了起來,越來越明亮,開口道:“劉兄啊,劉指揮使,大同社的建立,必定需要大量的文官。”


    “要從思想上教育士兵,要處理後勤事情,以及考核升遷等,唯有文官是最合適的。”


    “朝廷中,有無數的文官,這些賦閑的寄祿官沒事情做,整天遊手好閑的。”


    “依老夫看,可以從這裏麵挑選。”


    李綱眼神期待,說道:“既減輕冗官多的壓力,又解決大同社人才匱乏的問題,堪稱是一舉兩得。”


    劉韐神色從容,不卑不亢道:“首輔大人,老夫不能答應你。”


    李綱愣了下道:“為什麽?”


    劉韐迴答道:“大同社的人,是去做實事的,不能眼高手低。”


    “大多數的寄祿官,骨子裏瞧不起武人,還怎麽在軍隊中做事呢?”


    “我能答應您的,是的確會從文官中,選拔一批有才幹的人任命。”


    “除此外,還要從軍中選一批有見識的將領,以及招賢納士選一批,總之是從各方麵抽調人才。”


    李綱沒有強求,點頭道:“沒問題,一切聽你的。”


    他沒有再逗留,起身告辭。


    劉韐親自送李綱離開,迴了署衙,又繼續考慮大同社的人才選拔。


    他仔細的斟酌後,甚至有了暫時不設立廂指導員的打算,他直接對接下麵的人,因為官職太高了,磨合容易出問題。


    等過一段時間,一切上了日程,再火速提拔一批有能力的人。


    劉韐忙碌大同社的事情,時間一點點流逝。


    進入六月,天氣越來越熱。


    這一日,趙桓處理完手中的政務,去後宮看了女兒趙福寧。


    趙福寧出世後,皇後的奶水很多,連奶娘準備的都沒用上。趙福寧這小丫頭也能吃能睡,幾乎是一天一個樣。


    如今,已經長得愈發白皙,肉嘟嘟的很是可愛。


    孩子身上,更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味兒。


    趙桓抱著趙福寧逗弄了一會兒,才交給了奶娘帶著。


    小孩子很可愛。


    前提是偶爾看一看,不一直帶著孩子。如果沒人幫襯,整天都是帶著孩子,隨時都可能暴躁失控。


    趙桓和朱璉聊了一會兒,了解朝廷命婦的情況,也了解趙楷的情況。


    通過小姨子朱鳳英入宮交談的情況,趙楷現在規矩了,忠於皇帝,沒有其他的心思。


    趙桓是樂見其成的。


    人貴有自知之明,像趙九妹一樣,趙桓不會手軟,該收拾就收拾。趙楷有自知之明,也想要做點事情,趙桓是願意支持的。


    畢竟,趙楷就是個王爺,不像是趙佶的身份複雜。


    夫妻兩人聊了會兒天,趙桓才起身來到殿內處理政務。


    臨近中午,黃經進來道:“官家!”


    趙桓問道:“有什麽事?”


    黃經迴答道:“迴稟官家,鄆王趙楷求見。”


    “傳!”


    趙楷吩咐下去。


    黃經去傳旨,沒過多久,趙楷進入殿內,神色虔誠,恭恭敬敬的行禮道:“臣趙楷,拜見官家。”


    趙桓吩咐趙楷落座,問道:“老三,你今天入宮,有什麽事嗎?”


    趙楷道謝後坐下,迴答道:“迴稟官家,金人的大軍即將南下,臣希望跟隨官家征討金人,為我大宋的崛起,貢獻自己的一點微末力量。”


    趙桓搖頭道:“你跟著朕去前線,太過危險了。刀槍無眼,萬一傷到了你呢?”


    趙楷態度很堅決,表態道:“臣弟不怕死,縱然死在前線,也心甘情願。”


    趙桓笑道:“你如果死在前線,父皇會罵我,其他臣子會認為朕陰謀算計。”


    “你一個王爺要跟著去,暫時不合適。不過你提到為大宋崛起而付出,朕問你,真是為了大宋什麽都願意做嗎?”


    “願意!”


    趙楷毫不猶豫迴答。


    之前,他通過大相國寺的事情,和皇帝緩和了關係。


    加上王妃朱鳳英時不時入宮去見朱璉,兩姐妹的關係不錯,趙楷和趙桓的關係也緩和了許多。


    恰是如此,趙楷主動請求,他也沒想著介入政務,也沒想著要培植勢力了。


    見過了皇帝的手段,趙楷早就熄了野心。


    能做事情就好!


    連他的父皇,都不是皇帝的對手,何況是他呢?何必費盡心思去奪權?


    趙桓微笑道:“三弟想做事情,倒也容易。”


    “朕還有事情沒有推進,那就是對寺廟的進一步清查。”


    “目前改編的是大相國寺,實際上東京城內還有諸多的寺廟要徹查。”


    “乃至於京畿路內的寺廟,也是一樣要改革要處理的。”


    “老三,你來負責這件事,朕再讓秦檜和玄勇配合你,你們把這一事情辦妥。”


    “從東京城到京畿路,再到整個大宋。如果把大宋的寺廟處理好,必定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話語中,趙桓多了一絲的期待,問道:“老三,你願意嗎?”


    趙楷的臉色頓時有些僵住。


    又來這樣!


    又是最艱難的事情。


    上一次在邸報上,他署名發布抨擊大相國寺的文章,誇讚趙楷才華出眾的人沒了,支持趙楷的王公貴族消失了。


    隻剩下無盡的謾罵。


    罵趙楷不要臉,罵趙楷喪盡天良道德淪喪,還有罵趙楷野心勃勃的。


    更有官員上折子彈劾趙桓。


    好在皇帝都壓下了,趙楷才沒有遭到處置。


    即便如此,鄆王府也時常遭到針對,比如門口被潑了黑狗血,被砸了臭雞蛋之類的……


    各種情況,煩不勝煩。


    好在這些事情影響不到趙楷的安全,畢竟他是鄆王,皇帝不針對他,一切就安全。


    趙楷仍然心有餘悸,可想到這是趙桓的安排,而且要整頓京畿路的寺廟,也代表著他有權勢了。


    這是做事情的機會。


    一時間,趙楷又有些意動。


    尤其他主動來找皇帝,希望得到重用,現在皇帝安排事情做,他卻要拒絕,豈不是向皇帝表明自己不堪重用嗎?


    這是不行的。


    趙楷瞬間就有了決定,迴答道:“官家,我願意去推動東京城其他寺廟的改革,去推動整個京畿路寺廟的改革,讓寺廟歸寺廟,世俗歸世俗,讓寺廟不能再侵占利益。”


    趙桓臉上徹底露出了笑容。


    如果趙楷拒絕了,趙桓絕不會再用趙楷,即便要用也是髒手套。


    兄弟間關係也就那樣了。


    如今,趙楷同意了,願意做事情願意幹髒活累活,就代表可以培養。


    趙桓絕對掌權的前提下,趙楷這些宗親是可以用的,因為皇室宗親的這一層關係,自然是更親近的。


    隻不過用人,還得要收心。


    收心方法不一樣。


    有的人是待人以誠,有的人是恩威並施,有的人更需要洗腦。


    趙楷就是後者。


    趙桓看著眼前的趙楷,蠱惑道:“老三,咱們大宋擊敗了金人和夏國,取得了些成就,卻遠遠不是終點。”


    “這些不足以自傲和自豪。”


    “當我們滅掉金人,吞並西夏,再降服大理國,以及拿下南方各地,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宋,那才是真正該驕傲和自豪的。”


    “你,敢想這樣的事情嗎?”


    趙楷瞪大了眼睛。


    滅金國、吞西夏,降大理,這樣的事情,就算在他夢裏都不敢這麽想。


    祖宗很厲害,尚且被遼人擊敗,不得不狼狽逃竄迴來,他何德何能呢?


    他沒有祖宗的能力。


    趙楷搖頭道:“官家,臣不敢想。”


    趙桓說道:“你不敢想,朕敢想,憑什麽我們要低人一等呢?憑什麽我們不行呢?”


    “不過要重現大宋輝煌,必須有很多的改革。”


    “目前寺廟的改革,就是其中的一項。”


    “朝廷財政匱乏,寺廟錢財無數,富得流油。比如這次收編了大相國寺,朝廷已經不缺少錢財。”


    “要進一步改善朝廷的財政,解決寺廟的問題尤為重要。”


    “我們有了錢,軍中有士兵,就可以一戰一戰的取勝。”


    “未來奪迴燕雲十六州,滅了金國,橫掃西夏和大理,大宋前所未有的強盛,三弟就是功臣之一。”


    “未來的大宋,會留下三賢王趙楷的故事。”


    趙桓笑吟吟道:“百年後大宋的史冊上,必定留下三弟重重的一筆,是青史留名,而不像某些人留下斑斑劣跡。”


    唿!!


    趙楷眼神明亮,唿吸都略微急促起來。


    賢王!


    這是他的追求。


    如果沒見識趙桓的手段,趙楷有想法去爭一爭。


    見識了趙桓坑政事堂的宰相,殺政事堂的宰相,以及殺金國的人,還有處置大相國寺等事情的手段,趙楷深知自己不是皇帝的對手。


    最重要的是皇帝有軍隊支持,有政事堂各相公的支持,武人隻認皇帝,誰想要和皇帝做對,當兵的就會撕碎誰。


    做一個賢王,足矣!


    趙楷神色興奮,迅速道:“官家,我願意去處置東京城的各寺廟,一定會徹底解決京畿路的寺廟,待將來,解決整個大宋寺廟尾大不掉的問題。”


    “好,好!”


    趙桓接連讚許。


    他注意到趙楷的神情變化,知道趙楷意動了,心中也歡喜。


    有兄弟可以用,這是大好事兒。


    一點點的培養趙楷,忽悠著趙楷去做這些事情,也是對趙楷的考驗。


    趙楷能圓滿的完成任務,他自然不會吝嗇嘉獎的。


    趙桓動之以情,繼續道:“三弟好好做事,你我兄弟聯手,未來大宋榮耀之日,朕希望身邊還有你陪著。”


    趙楷更是激動了。


    作為一個比較文青的青年,喜歡文學、書畫等,他是比較感性的。


    聽到趙桓描繪的一切,聽到趙桓的倚重,趙楷瞬間忘記了之前的一切。


    隻看現在。


    隻看將來。


    趙楷表態道:“臣一定會完成您托付的任務,不讓官家失望。縱然粉身碎骨,也絕不退縮。”


    趙桓起身走到趙楷的麵前,趙楷也連忙起身。


    趙桓拍了拍趙楷的肩膀,讚許道:“朕相信你,君不負我,我不負君。”


    “定不負官家。”


    趙楷眼眶微紅,心中也升起濃濃的感動,隻覺得這樣就很好啊。


    這才是兄弟。


    何必要猜忌呢?


    何必要去爭鬥呢?


    趙桓趁熱打鐵,吩咐道:“黃經,去準備酒菜來,朕要和三弟喝兩盅。這麽多年了,朕還沒有和三弟好好喝過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