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顏色愈發冰冷。


    絕不跳舞!


    絕不和解!


    否則,他的臉往哪裏擱,他這個太上皇還有什麽威嚴呢?哪裏算是皇帝的爹呢?


    趙佶強硬道:“皇帝,你休想讓朕屈服。無論如何,朕都絕不會屈服,別想讓朕去跳舞。”


    趙桓問道:“父皇不願意和我一笑泯恩仇嗎?”


    “不願意!”


    趙佶眼中流露出一抹憤恨,反擊道:“逆子,你以為當了皇帝,打了點勝仗,就可以耀武揚威嗎?”


    “不可能的!”


    “你爹,終究是你爹。”


    “再怎麽是皇帝,仍然是朕的兒子,仍然得喊我一聲父皇。”


    趙佶越說越自信,嘲諷道:“難不成,你還敢殺了朕不成?朕不明不白的死了,天下人如何看你?後世人如何看你?”


    趙桓沒有絲毫的動怒,不疾不徐道:“父皇說笑了,朕怎麽會害您呢?”


    “我會好好的供著您,讓你享受錦衣玉食。”


    “隻不過龍德宮的妃嬪,會更瘋狂的。一旦父皇牡丹花下死,百年之後的諡號和廟號,朕會仔細的思考。”


    “父皇多才多藝,擅長蹴鞠、繪畫和書法,連觀測星象都親力親為。”


    “這樣的才藝,一個僖宗的廟號不過分吧?”


    “唐朝有唐僖宗,我宋朝還沒有一個僖宗,豈不是說不過去嗎?”


    趙佶臉色瞬間垮下來。


    臉都黑了。


    僖宗一聽就不是什麽好廟號,要知道宋朝的廟號沒什麽差的。


    自太宗以後,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和哲宗,皇帝混得再差,廟號也不差。


    在這麽多廟號中,突然混入一個僖宗的廟號,那就丟人了。


    趙佶顫顫巍巍的指著趙桓,大怒道:“逆子,你威脅我?”


    趙桓說道:“不是威脅,是陳述一個事實而已。”


    趙佶色厲內荏道:“你敢?”


    趙桓說道:“我有什麽不敢的呢?父皇不敢對抗金人,我敢。父皇不敢擅殺文臣,我敢。”


    “一句話,父皇不敢幹的事情,我敢。”


    “更何況滿朝百官,投降派被處理了很多,現如今有很多人對父皇心存不滿的,誰會為你爭取好的廟號呢?”


    “父皇執政二十六年,無數的百姓家破人亡、落草為寇,朝廷艱難度日,遇到金人隻能卑躬屈膝。”


    “父皇有半點功勞於社稷嗎?”


    “在這一前提下,父皇稍微跳個舞,和朕緩和關係,豈不是極好,讓世人知道,父皇也是支持兒臣的。”


    趙佶怒道:“你真無恥啊。”


    趙桓聳了聳肩,迴答道:“我的無恥,是為了大宋興盛,是為了大宋崛起。父皇的無恥,是窮盡天下美食珍饈養你一人,窮盡天下錢財供你一人,那才是真無恥。”


    轟!!


    趙佶腦中都仿佛要炸了。


    皇帝懟人,專戳人傷痛處,氣得他身體都輕微哆嗦起來。


    好一會兒後,趙佶頹然道:“朕知道了,你大宴群臣時,朕會提議跳舞助興的。”


    趙桓道:“父皇英明。”


    他起身離開了,留下了一個人枯坐的趙佶。


    憤怒的趙佶哇哇大叫著,更是後悔,早知如此就該把逆子弄死的,該冊立鄆王趙楷當皇帝的。


    悔不當初!


    自討苦吃啊!


    趙佶心中無奈,隻能咬牙認了。


    趙桓進一步敲打了趙佶,迴到殿內,就讓黃經準備慶賀的事情。一切布置下去,沒過多久,黃經進入道:“官家,秦檜求見。”


    趙桓吩咐道:“傳!”


    旨意傳下去,不多時,秦檜進入了殿內。


    秦檜邁著小碎步,臉上帶著諂媚神情,走到殿內站定道:“臣秦檜,拜見官家,恭賀官家掃蕩金人凱旋。”


    趙桓笑著點頭道:“秦卿今天入宮,有什麽事嗎?”


    秦檜從衣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奏折,遞給趙桓道:“官家,臣已經調查了大相國寺的情況,請官家閱覽。”


    趙桓接過來翻開一看,厚厚的一摞書。


    涉及大相國寺的資料太多太多,趙桓要細細的了解,一時半會兒看不完。


    趙桓粗略翻看,吩咐道:“你簡單說下,大致有哪些情況?”


    秦檜解釋道:“迴稟官家,大相國寺目前占地五百畝,有超過五千間僧舍,僧侶超過千人。”


    “據臣調查,大相國寺掌握的莊子超過一千多處,擁有的良田多達三十餘萬畝,都是周邊附近的良田。”


    “其中一些,是掛靠在大相國寺的,借此免除賦稅。”


    “實際上,良田對大相國寺很普通,隻是些糧食、蔬菜罷了。”


    “大相國寺真正賺錢的是放貸。”


    “大相國寺內,有單獨的寺庫,稱之為長生庫,專門貸給商人、權貴和百姓,解百姓的燃眉之急。”


    “與此同時,也吸納百姓的錢財,給予一定的利息,用來放貸賺錢。”


    秦檜表態道:“錢生錢的交易,是大相國寺最大的收入來源。”


    趙桓眉頭一挑。


    寺廟發展到這一地步,也就大宋獨一份兒。這哪裏是寺廟,已經具備了後世銀行的金融屬性。


    從這一方麵,也能判斷出大相國寺的富裕,以及東京城商業上的繁華。


    趙桓問道:“還有呢?”


    秦檜繼續道:“大相國寺每年有一定的度牒數量,會販賣度牒。”


    “比如一些犯了罪的人,原本要問罪,或者是流放。買到了大相國寺的度牒,就可以在大相國寺假出家,規避朝廷的罪責。”


    “大相國寺每個月都有萬姓交易大會,每月的初一、十五,以及每月逢八的日子,一共有五天開放買賣交易。”


    “在大相國寺中,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


    “裏麵的攤位費,也是大相國寺的收入之一。”


    秦檜開口道:“總而言之,大相國寺說日進鬥金都太謙虛了。毫不客氣的說,大相國寺的長生庫,比朝廷的府庫富裕多了。”


    趙桓唿吸略微急促。


    大相國寺搞金融交易,的確是賺錢。


    君不見,後世的任何一個大公司,發展到最後都設立網貸平台嗎?


    生意的盡頭,就是放貸,這是最賺錢的。


    趙桓心中也思考著。


    大相國寺這樣具備金融屬性的寺廟,絕對不能扔在外麵不聞不問。


    肥了大相國寺的無數僧侶,一個個和尚吃得肥頭大耳,反倒朝廷處處艱難,絕對不能這樣。


    和尚,就該老老實實的念經!


    和尚,就該本本分分的祈福。


    搞金融做什麽?


    秦檜見趙桓不表態,表態道:“官家,對於大相國寺的安排,臣有一個初步的想法。”


    趙桓問道:“什麽想法?”


    秦檜正色道:“迴稟官家,大相國寺掌握的良田,朝廷全部收編,隻留下一人兩畝田的標準。”


    “大相國寺的長生庫,朝廷接管,把長生庫和大相國寺剝離出來。”


    “最後,大相國寺內的萬姓交易大會,仍然舉辦。可是收取的錢財,改為朝廷控製。”


    “如此,財政定然增長。”


    趙桓卻一時間沒有拿定主意,因為朝廷去接管很多事情,不一定能搞成,或許直接就搞黃了。


    沒有大相國寺運作好。


    這件事情要召集人商議,仔細斟酌才行。


    政策,必須反複考慮。


    趙桓思考後道:“你的提議很不錯,具體措施,朕商量後再定。這一次辦差很好,秦卿是用心了。”


    秦檜歡喜道:“官家過獎了。”


    趙桓肯定了秦檜的付出,囑咐秦檜進一步調查大相國寺,就讓秦檜退下了。


    當天下午,臨近申時結束,設宴的事情已經辦妥。


    朝廷百官進入紫宸殿,不論是以李綱為首的政事堂,還是以種師道為首的樞密院,亦或是以王宗濋為首的殿前司等,文武百官齊聚。


    趙佶,以及完顏昌和完顏婁室等俘虜將領也在。


    文武百官端著酒遙敬皇帝,慶賀著皇帝凱旋,慶賀皇帝大敗金人。


    趙桓端著酒樽迴應,看著舉杯慶賀的文官武將,高聲道:“朕能取得今日的勝利,思來想去。無外乎有三。”


    “第一,多虧了太上皇高風亮節,行堯舜禪讓之禮,早早讓朕獨自麵對金人,才能一舉振作,接連擊敗金人。”


    “這杯酒,當敬太上皇。”


    文武百官端著酒,齊齊向趙佶敬酒。


    趙佶神情尷尬。


    逆子在私下裏,對他各種嘲諷,如今倒是給了點麵子。


    罷了,不和逆子一般見識。


    趙佶端著酒迴敬道:“都是皇帝有能力,朕退位讓賢也是理所應當的。”


    百官又高唿太上皇聖明,官家聖明。


    趙桓繼續道:“第二,多虧了以李綱和種師道為首的文武百官,一起勠力同心。”


    “沒有你們的付出,沒有整合力量,聚集天下兵馬抵擋金人,大宋就撐不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這一杯,敬你們自己。”


    百官聞言心中舒坦了。


    官家仁義啊!


    官家聖明啊!


    喊聲迴蕩在大殿中,趙佶看得酸溜溜的,逆子也太得人心了。


    完顏昌和完顏婁室看在眼中,心中驚悚。


    大宋君臣如此眾誌成城,宋人不好打了。


    趙桓喝了酒,目光又落在完顏昌身上,正色道:“第三,多虧金人的咄咄逼人。”


    “沒有完顏宗望和完顏昌等人步步緊逼,大宋也不會奮起。”


    “如果金人一開始,就采取懷柔手軟,隻討要歲幣,沒有把我們逼到絕境死戰的一步,就不會死戰。”


    “因為有金人,我們才能奮起千鈞棒,一掃塵埃。你們說這第三杯酒,當不當敬完顏昌?”


    百官高唿道:“當敬!”


    趙桓朝完顏昌、完顏婁室點頭,笑道:“請。”


    完顏昌已經是趙桓的終極走狗,聽到趙桓的話,心中也是酸溜溜的、他後悔不該抱著滅宋的心思來,早知如此,懷柔逼迫就是了。


    可惜啊!


    完顏昌內心悔恨,卻還是端著酒杯迴敬。


    趙桓一杯酒下肚後,笑道:“完顏昌,酒水好喝不?”


    “好喝,好喝!”


    完顏昌接連點頭,迴答道:“宋朝的酒水,純正柔和,清亮幹冽,沒有金國的辣和烈,比金國更好喝。”


    趙桓繼續道:“在東京城住得習慣嗎?”


    完顏昌迴答道:“東京城氣候宜人,已經習慣了。”


    趙桓順勢道:“大宋的酒水好,風水好。身在東京城,此間樂,思金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