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攸由衷喜歡趙佶強硬的態度,必須處置皇帝。


    皇帝剛上位,就流放了他的父親蔡京,造成蔡家衰亡,此仇不共戴天。


    等解除了皇帝的權力,囚禁後再慢慢收拾。他會讓皇帝知道,得罪蔡家人的後果有多麽慘?


    蔡攸弓著背,諂媚道:“官家聖明啊,您就是大宋的太陽。有官家在,大宋絕不會容許宵小橫行。”


    趙佶捋須道:“蔡卿,你是政事堂的宰相,是朕的左膀右臂,要盯著朝廷不要亂。現在就等著那逆子迴來,朕會好好的問他。”


    “臣明白!”


    蔡攸轉身離開了。


    蔡攸迴到蔡家,先設立靈堂祭奠死去的蔡翛,才安排人請耿南仲來議事。


    耿南仲是東宮舊人。


    之前,耿南仲一直站在趙桓一方,是投降派中的趙桓鐵杆支持者。


    可是開封府尹的人選,沒他的份兒;戶部尚書的提拔,沒他的機會;至於政事堂選拔宰相,更沒有提他。


    所有的好處,旁人得了。


    他這個最親近最支持趙桓的人,什麽好處都沒得到。


    最重要的一點,耿南仲是堅定的投降派,認為割地賠款求和最好,隻要能用錢財穩住金人,苦一苦百姓也沒什麽。


    皇帝處理事情的不公平,以及他政治上的主張被壓製,讓耿南仲鬱鬱不得誌。


    早就對皇帝不滿。


    趙佶迴了東京,蔡攸拋出橄欖枝,耿南仲立刻選擇了叛變,轉而全麵支持趙佶。


    耿南仲現在擔任殿前都指揮使,接替了王宗濋的職務。


    以文官接任武將,其實不合規矩。不過趙佶專幹這樣的事情,尤其是天有二日的非常時期,耿南仲就接任了官職。


    耿南仲行禮道:“蔡相公召見,有什麽吩咐嗎?”


    蔡攸沒有兜圈子,說了安排蔡翛去傳旨,卻被趙桓誅殺的事情,最後道:“官家和皇帝要決裂,你怎麽看?”


    耿南仲瞬間明白了。


    這是讓他表態,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


    耿南仲毫不猶豫道:“沒有蔡相公,就沒有我耿南仲的現在,我誓死追隨蔡相公。”


    蔡攸問道:“不要東宮舊人的身份了嗎?”


    耿南仲咬牙道:“太子要李綱,要楊時,不要東宮的舊人,我為什麽要繼續呢?”


    “我耿南仲一身傲骨,又不是下賤的賤皮子。”


    “我誓死追隨官家,追隨蔡相公,絕無二心。”


    蔡攸眼底笑容綻放,讚許道:“耿賢弟的為人,本相是很滿意的。”


    “你的忠心,我也相信。”


    “官家讓你控製殿前司的禁軍,情況如何了?把這件事辦妥了,你入政事堂拜相的事情就穩了。”


    “隻要解決了皇帝的軍隊,再度讓皇帝成為太子,你就是政事堂的宰相之一。”


    耿南仲眼前一亮。


    拜相!


    這是文官的頂峰。


    唯有拜相才能主宰大宋的官場,就算當了宰相也是給蔡攸當小弟也值得。


    耿南仲微弓著背,表態道:“蔡相公放心,韓世忠是皇帝提拔的人,卻不是皇帝心腹。”


    “如果是心腹,早就把韓世忠也一並帶走,不會讓韓世忠留在後方。”


    “我也見了韓世忠,仔細交談過。”


    “韓世忠一心往上爬,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這樣的人,最是可靠。而且他一聽到說效忠官家會得到重用,接連表忠心。”


    耿南仲說道:“蔡相公放心,韓世忠必然守住東京城,不讓皇帝前進半步。”


    蔡攸道:“這就好。”


    耿南仲話鋒一轉,繼續道:“蔡相公,已經罷免了李綱、楊時和種師道,為什麽不斬盡殺絕呢?”


    蔡攸沉聲道:“直接殺李綱,你擔得起責任嗎?一旦太學生又鬧起來,就是大麻煩,暫且不要急。解決了皇帝,再解決其他人,飯一口一口的吃,不能亂了陣腳。”


    “明白了。”


    耿南仲點頭迴答。


    兩人密謀許久,耿南仲才離開了。


    蔡攸一個人枯坐在房間中,眼中閃爍著滔天殺意,喃喃道:“皇帝,我一定會讓你付出代價的,我要讓你這一脈血脈斷絕。”


    ……


    太學中。


    太學正秦檜的值房中,他神情焦灼,背著手來迴踱步。


    太上皇迴到東京城奪權,罷免了李綱和楊時,更罷免了種師道,又安排了蔡翛去傳召解散軍隊,這讓秦檜很擔心。


    秦檜的官職不高,隻是個太學正。可她的妻子王氏,卻是大族出身,有足夠的影響力和人脈,讓秦檜能得到很多消息。


    秦檜有著極大的野心。


    他不甘心處處受製於人,想一步步的往上爬,想爬到最高享受無上的榮耀,享受唿風喚雨的權勢,更要撇掉妻子王氏的影響力。


    秦檜的家族不行,全靠王氏,以至於在家中沒有任何地位,動輒被王氏嗬斥暴打。


    偏偏,秦檜不敢吱聲。


    為了權利,他都忍了。


    可是他的內心,無時無刻不想著往上爬,因為到了那一步,他就挺直胸膛告訴王氏,他的一切都是靠他自己得來的。


    他想要山珍海味,想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想不斷的納妾生兒子,不至於一個兒子都沒有。


    恰是如此,秦檜對局勢很關注。


    在秦檜背著手來迴踱步時,一陣腳步聲傳來,秦檜的大哥秦彬走了進來。


    秦彬沒什麽能力,考不中進士,也就跟在秦檜的身邊,替秦檜處理諸多的雜務。


    秦檜看到秦彬,問道:“大哥,情況怎麽樣?”


    秦彬說道:“完蛋了,完蛋了啊!”


    秦檜心頭一緊,問道:“怎麽迴事,前線出了什麽岔子?”


    秦彬解釋道:“蔡翛去傳旨,皇帝直接把人殺了,還將蔡翛梟首,腦袋懸掛在木棍上往東京城來了。”


    “皇帝小小年紀,也沒什麽威望,又懼怕太上皇,哪裏是太上皇的對手。”


    “雙方一個照麵,皇帝可能就被太上皇收拾了。”


    “三弟啊,幹脆咱們別跟著皇帝混了,你去找太上皇表忠心,或者是走蔡攸的路子,肯定能得到重用的。”


    秦檜神情也一變再變。


    他也覺得皇帝太莽撞了,蔡翛是蔡攸的弟弟,蔡攸權勢熏天,怎麽就殺了蔡翛呢?


    把人殺了,就沒有半點迴轉的餘地。


    秦檜想往上爬,想掌權唿風喚雨,想要有數之不盡的金銀珠寶,想要有無數二八年華的丫鬟伺候。


    這一切都需要他掌權,問題是他投效的皇帝,竟然和太上皇直接決裂了。


    這就可能什麽都沒有。


    秦檜心中緊張,背著手來迴思考著,半晌後咬牙道:“不,不去投奔太上皇。”


    秦彬問道:“為什麽?”


    秦檜說道:“蔡攸心高氣傲,他根本瞧不上咱們,而且現在去投奔太上皇的人太多了。”


    “皇帝有危險,雪中送炭才能得到信任。”


    “我願意燒冷灶,我的立場不會有任何改變,依舊站在皇帝一方。”


    “等皇帝迴到東京城外,和太上皇對峙的時候,我去煽動太學的士子聲援皇帝。”


    秦檜眼中流露出狠辣神色,宛如賭徒說道:“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現在的日子我受夠了,我押注皇帝。”


    秦彬也不懂這些,歎息一聲道:“罷了,反正我聽你的安排就是。”


    秦檜安排了一番,秦彬轉身才離開。


    ……


    城內禁軍。


    殿前副都指揮使署衙內,韓世忠眉頭深鎖,也焦急的等著。


    前線的戰況,韓世忠一直關注。他得知皇帝接連挫敗完顏宗望的進攻,萬分歡喜,恨不得親自去戰場殺敵。


    男兒大丈夫,不能去擊敗金人,隻能待在後方,那是人生憾事。


    可是他有自己的任務,必須留在東京城,必須等官家歸來。


    這是官家的信任。


    為此,他遇到耿南仲的招攬,不惜假裝出趨炎附勢的模樣,以便於繼續掌軍。


    好在他成功了。


    目前東京城的軍隊是他負責,各方城門防守都在他的控製下。


    韓世忠也在等蔡翛出使的消息,因為蔡翛去傳達太上皇的旨意,要讓皇帝解散軍隊迴來請罪,韓世忠擔心出什麽意外。


    “報!”


    恰在此時,一名親兵急匆匆迴來了,稟報道:“韓大人,剛接到消息,官家殺了去傳召的蔡翛,繼續往東京來了。”


    “知道了,再探!”


    韓世忠點了點頭,擺手讓親兵退下。


    這一刻,韓世忠也長長的出了口氣。


    他怕的是皇帝遇到太上皇,就如同遇到克星,亦或者愚孝遵從命令。


    皇帝殺了蔡翛,就再也沒有迴頭路,反而不會有任何意外。


    很多人都說皇帝在前線不顧局勢撤迴來,韓世忠卻不同意這樣的觀點。


    他認為取得了勝利。


    因為出征之時,皇帝曾說過,會帶著勝利的大軍堂堂正正的凱旋。


    韓世忠沉默半晌,情緒恢複了平靜,轉而麵對趙桓趕路的方向,抱拳道:“官家,臣已經準備好了,等著官家凱旋。”


    ……


    時間轉眼到了七月初。


    這一日,趙桓率領的大軍,終於來到了東京城外。


    黑壓壓的大軍整齊列陣,一杆杆龍旗飄揚,在空中獵獵作響。


    趙桓策馬上前,抬頭看向城樓上,整準備喊話,就聽城樓上率先傳來趙佶冰冷的聲音:“逆子,你還敢迴來?”


    趙桓說道:“金人肆虐,父皇一路逃到了江南,一直不願意迴京。如今父皇都迴來了,我怎麽能不迴來呢?”


    “隻是,兒臣在前線殺金人,振國威,父皇一迴到東京就罷免李綱、楊時和種師道,要向金人投降。”


    “兒臣不理解。”


    “明明大宋的百姓可以抬頭挺胸做人,你為什麽要摁著他們的腦袋,向金人屈膝求饒呢?”


    “明明父皇作為大宋的太上皇,可以傲視金人,為什麽一心一意投降,甘做金人的走狗呢?”


    “父皇,你能給我一個解釋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