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皇太極的書案上放著從各地送來的各種消息和文書,這其中既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好消息是清軍麵臨的危機似乎沒有皇太極預想的那樣嚴峻,清軍在連山關方向和草原方向都擊敗了明軍,取得了勝利。
到目前為止關寧軍已經停止衝擊邊牆,轉而在草原上修築那些被廢棄的衛所堡壘,而陳洪範和沈世魁更是偃旗息鼓,直接跑迴鳳凰城了。
赫圖阿拉方向同樣傳來好消息,一支以朝鮮人為主的明軍試圖突擊赫圖阿拉結果被清軍殺得頭破血流,清軍一口氣將朝鮮人趕到寬甸地區,現在赫圖阿拉方向也暫時沒有了危險。
不過這些好消息並不能使得皇太極心情有所好轉,他依然愁眉不展,因為這些好消息實際上就是些邊角料,遠遠無法改動大局,能影響大局的,全是壞消息。
首先是遼陽方向,遼陽城外的防線被一掃而空,杜度所部清軍在千山全軍覆沒,杜度自己也折在了千山。
接著還有一個令皇太極煩躁不已的消息,那就是物資消耗的速度比他預想的要快得多,而現在清軍已經沒有能力去劫掠外部勢力來補充了。
負責清廷戶部的薩哈廉向皇太極匯報說,前線將士不斷催要糧草,而清廷國庫已經空虛,他委婉地和皇太極表示,要是戰事拖到春天,就算清軍大勝,那清廷也要崩盤了。
要是以前的話,皇太極和明軍作戰從不怕和明軍拖,因為每次拖到最後崩的都是明軍:
明廷那已經老邁不堪的國家機器使得大明雖然為了征收遼餉搞得天怒人怨,但實際上真正到達遼地的並不多,因此明軍每次都是糧草供應更為窘迫的一方。
但現在雙方卻倒了過來,清軍成了糧草供應窘迫的一方。
皇太極知道陳秋這家夥肯定是不怕拖的:
這家夥有大批船隊給他從各地運來糧草,而且清軍野戰不如對方,以往那樣以輕騎斷敵人糧道的方法現在不奏效了。
在這種情況下和對方硬拖的話先崩的百分百是清軍。
“難道真得主動出擊和陳秋決戰?”
皇太極心中冒出了這個想法,但很快不到三秒鍾他便否決了這個荒唐的想法。
清軍的戰力和對方差的太遠,如果說和對方持久戰是九死一生的話,主動出擊決戰那就是十死無生了。
思考了一陣之後,皇太極決定嚐試讓嶽托率軍出連山關發動一場大反擊,以奪取明軍的糧草,同時,清軍騎兵出發去蒙古諸部劫掠蒙古諸部的物資糧草,反正現在蒙古諸部和清軍是敵人,完全不需要有什麽顧慮。
當然,皇太極心中清楚真正的勝負手還是在遼陽,隻有在遼陽擊退陳秋,清廷才有可能起死迴生,反之,沒能擊退陳秋的話,清軍的一切努力都沒什麽意義。
於是皇太極思慮再三之後,最終還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要梭哈一波,禦駕親征,在遼陽和陳秋決戰。
在那之前,皇太極再度叫來了範文程,詢問範文程關於當下局勢的看法。
範文程苦著臉,他心道這時候還能有啥看法,這不是很明顯嗎?
“我看這大清是要完啊!”
當然,範文程還是沒敢把這句話說出來,他換了一種說法:
“皇上,奴才聽說赫圖阿拉那邊打退了明軍,奴才建議八旗退守赫圖阿拉。”
皇太極看了範文程一眼,“現在遼陽還沒丟,範章京就覺得我大清在邊牆之內待不住了?”
範文程連忙說道,“皇上,奴才隻是覺得…”
範文程一時語塞,他覺得皇太極不應該看不出清軍幾乎沒有獲勝的可能,因此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麽說。
皇太極歎了口氣,說道,“現在還不能退,現在一退人心就徹底散了,在將八旗部眾遷移之前,大清需要盡可能地打疼明兵。”
範文程趕緊送上馬屁,“皇上說得極確極明,不過要想真的打疼明軍可能需要往遼陽投入更多兵馬。”
“我就是這個意思,”皇太極說道,“我想禦駕親征,帶領沈陽大部分兵馬都投入遼陽,在遼陽和陳秋決一死戰。”
範文程愣了一下神皇太極這是打算一把梭哈了。
某種意義上這確實符合皇太極的性格,皇太極這家夥是相當敢賭的,別的不說,崇禎二年,就是皇太極力排眾議,非要直接入寇關內:
當時清軍要是輸了,一眾八旗大佬包括皇太極自己就得被明軍堵在關內關門打狗了。
但範文程想了一陣,發現清軍現在隻能拚命在遼陽依靠堅城爭取打退陳秋這一個方法了。
皇太極下定決心之後,又召集克一眾八旗高層,向他們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如今大清已到生死存亡之際,朕在沈陽枯坐毫無意義,因此,朕決議盡發沈陽諸軍,與陳秋決戰於遼陽!”
皇太極這是要禦駕親征了,一眾八旗高層互相看了看,平時他們或多或少都表達過對皇太極過於強勢的不滿,但要是沒有皇太極,他們反而有些慌了。
馬上就有人說道,“皇上,殺雞焉用牛刀,打退陳秋這事交給我們就好了。”
但皇太極顯然不是和他們商量的,因此隨即皇太極再度態度堅決地表示了自己禦駕親征的決定。
見皇太極態度堅決,一眾八旗高層也不再多說。
很快,皇太極下達指令,除了代善和他的兩紅旗留守沈陽之外,其他八旗高層盡數帶兵跟隨皇太極一起前往遼陽。
接著不久之後,皇太極帶著一眾八旗將領和許多士兵一起,在盛京舉行了規模宏大的誓師大會,他嚴肅地對一眾八旗將領說道,
“諸位,遼陽一戰關係著大清的生死存亡,此戰不成功便成仁!八旗無敵!大清萬歲!”
“八旗無敵!大清萬歲!”
清軍士兵隨即以熱烈的口號附和著皇太極,皇太極見此鬆了口氣,看起來清軍還有一口氣,還能和陳秋再拚一陣。
好消息是清軍麵臨的危機似乎沒有皇太極預想的那樣嚴峻,清軍在連山關方向和草原方向都擊敗了明軍,取得了勝利。
到目前為止關寧軍已經停止衝擊邊牆,轉而在草原上修築那些被廢棄的衛所堡壘,而陳洪範和沈世魁更是偃旗息鼓,直接跑迴鳳凰城了。
赫圖阿拉方向同樣傳來好消息,一支以朝鮮人為主的明軍試圖突擊赫圖阿拉結果被清軍殺得頭破血流,清軍一口氣將朝鮮人趕到寬甸地區,現在赫圖阿拉方向也暫時沒有了危險。
不過這些好消息並不能使得皇太極心情有所好轉,他依然愁眉不展,因為這些好消息實際上就是些邊角料,遠遠無法改動大局,能影響大局的,全是壞消息。
首先是遼陽方向,遼陽城外的防線被一掃而空,杜度所部清軍在千山全軍覆沒,杜度自己也折在了千山。
接著還有一個令皇太極煩躁不已的消息,那就是物資消耗的速度比他預想的要快得多,而現在清軍已經沒有能力去劫掠外部勢力來補充了。
負責清廷戶部的薩哈廉向皇太極匯報說,前線將士不斷催要糧草,而清廷國庫已經空虛,他委婉地和皇太極表示,要是戰事拖到春天,就算清軍大勝,那清廷也要崩盤了。
要是以前的話,皇太極和明軍作戰從不怕和明軍拖,因為每次拖到最後崩的都是明軍:
明廷那已經老邁不堪的國家機器使得大明雖然為了征收遼餉搞得天怒人怨,但實際上真正到達遼地的並不多,因此明軍每次都是糧草供應更為窘迫的一方。
但現在雙方卻倒了過來,清軍成了糧草供應窘迫的一方。
皇太極知道陳秋這家夥肯定是不怕拖的:
這家夥有大批船隊給他從各地運來糧草,而且清軍野戰不如對方,以往那樣以輕騎斷敵人糧道的方法現在不奏效了。
在這種情況下和對方硬拖的話先崩的百分百是清軍。
“難道真得主動出擊和陳秋決戰?”
皇太極心中冒出了這個想法,但很快不到三秒鍾他便否決了這個荒唐的想法。
清軍的戰力和對方差的太遠,如果說和對方持久戰是九死一生的話,主動出擊決戰那就是十死無生了。
思考了一陣之後,皇太極決定嚐試讓嶽托率軍出連山關發動一場大反擊,以奪取明軍的糧草,同時,清軍騎兵出發去蒙古諸部劫掠蒙古諸部的物資糧草,反正現在蒙古諸部和清軍是敵人,完全不需要有什麽顧慮。
當然,皇太極心中清楚真正的勝負手還是在遼陽,隻有在遼陽擊退陳秋,清廷才有可能起死迴生,反之,沒能擊退陳秋的話,清軍的一切努力都沒什麽意義。
於是皇太極思慮再三之後,最終還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要梭哈一波,禦駕親征,在遼陽和陳秋決戰。
在那之前,皇太極再度叫來了範文程,詢問範文程關於當下局勢的看法。
範文程苦著臉,他心道這時候還能有啥看法,這不是很明顯嗎?
“我看這大清是要完啊!”
當然,範文程還是沒敢把這句話說出來,他換了一種說法:
“皇上,奴才聽說赫圖阿拉那邊打退了明軍,奴才建議八旗退守赫圖阿拉。”
皇太極看了範文程一眼,“現在遼陽還沒丟,範章京就覺得我大清在邊牆之內待不住了?”
範文程連忙說道,“皇上,奴才隻是覺得…”
範文程一時語塞,他覺得皇太極不應該看不出清軍幾乎沒有獲勝的可能,因此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麽說。
皇太極歎了口氣,說道,“現在還不能退,現在一退人心就徹底散了,在將八旗部眾遷移之前,大清需要盡可能地打疼明兵。”
範文程趕緊送上馬屁,“皇上說得極確極明,不過要想真的打疼明軍可能需要往遼陽投入更多兵馬。”
“我就是這個意思,”皇太極說道,“我想禦駕親征,帶領沈陽大部分兵馬都投入遼陽,在遼陽和陳秋決一死戰。”
範文程愣了一下神皇太極這是打算一把梭哈了。
某種意義上這確實符合皇太極的性格,皇太極這家夥是相當敢賭的,別的不說,崇禎二年,就是皇太極力排眾議,非要直接入寇關內:
當時清軍要是輸了,一眾八旗大佬包括皇太極自己就得被明軍堵在關內關門打狗了。
但範文程想了一陣,發現清軍現在隻能拚命在遼陽依靠堅城爭取打退陳秋這一個方法了。
皇太極下定決心之後,又召集克一眾八旗高層,向他們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如今大清已到生死存亡之際,朕在沈陽枯坐毫無意義,因此,朕決議盡發沈陽諸軍,與陳秋決戰於遼陽!”
皇太極這是要禦駕親征了,一眾八旗高層互相看了看,平時他們或多或少都表達過對皇太極過於強勢的不滿,但要是沒有皇太極,他們反而有些慌了。
馬上就有人說道,“皇上,殺雞焉用牛刀,打退陳秋這事交給我們就好了。”
但皇太極顯然不是和他們商量的,因此隨即皇太極再度態度堅決地表示了自己禦駕親征的決定。
見皇太極態度堅決,一眾八旗高層也不再多說。
很快,皇太極下達指令,除了代善和他的兩紅旗留守沈陽之外,其他八旗高層盡數帶兵跟隨皇太極一起前往遼陽。
接著不久之後,皇太極帶著一眾八旗將領和許多士兵一起,在盛京舉行了規模宏大的誓師大會,他嚴肅地對一眾八旗將領說道,
“諸位,遼陽一戰關係著大清的生死存亡,此戰不成功便成仁!八旗無敵!大清萬歲!”
“八旗無敵!大清萬歲!”
清軍士兵隨即以熱烈的口號附和著皇太極,皇太極見此鬆了口氣,看起來清軍還有一口氣,還能和陳秋再拚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