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搬遷準備3
末世重生之全家低調苟著 作者:酒朵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人們,我家老娘已經在蒸麥麵饅頭和玉米麵窩頭了,等下了籠屜涼了後切成片或者塊兒,太陽下曬的幹透就能裝進拉繩布袋裏放起來啦。
配圖,冒著紅色火焰的灶頭。
蘇雲不知道這人是誰,名字也是第一迴見,估計是京e來的愣頭青吧。
往下翻,各式各樣曬行李的,好不熱鬧,蘇雲一條一條翻過去。
寶子們,我老婆把各種菜能醃的加粗鹽醃好。切絲兒或者條兒,全部曬幹,同樣裝進拉繩布袋。醬油布,醋布紮好,這兩個月路上就能吃上鹹菜啦,哈哈,超幸福。
配圖:一袋子粗鹽和切成條的菜梗,一看那菜梗就知道是種植司出品的,估計那人的老婆就是種植司的內部員工,因為蘇小姑和蘇媽也從種植司分了不少菜梗做一部分福利。
哎,怎麽那麽多人在曬,以前大家可都是藏著掖著,估計是都要搬家了,大家夥也就沒啥好顧及的,有的人本身低調習慣了,也沒人認識,現在要走了反而放開了曬,也不怕賊惦記了。
黃豆黑豆炒熟一些,晾幹裝進油布袋裏,保持幹燥,這就是我路上的小零嘴。
配圖:一個鐵鍋裏麵冒著熱氣的炒黑豆。
蘇雲嘖嘖兩聲,這一家不錯嘛,還有零嘴呢,還是很有營養的黑豆,估計家裏不差錢啊。
我沒啥好東西,隻有兩身衣服,其餘家當啥的打包捆在獨輪車上,獨輪車還有位置,歡迎有需要的老鄉租位置,價格好商量。
配圖:一個像模像樣的獨輪車,前麵的輪子好像是拆了摩托車上麵的輪胎改的。
嗯,這個人有才,獨輪車看起來能負重好幾百斤呢。
給我老媽攢了半個月的水提前擦了身子,理了發。裏外換幹淨衣服。坐上我們的雙輪車,輕鬆上陣。
配圖:自製的雙輪車上麵還有一床被褥。
這個小夥子就是蘇章明之前看到的那一個,確實很孝順。
能賣的全賣了,還剩這些,超低價處理了,地址西區入口。
配圖:刀哥獨有的敞開式小箱車,上麵密密麻麻全是二手打了補丁的鍋碗瓢盆。
刀哥最近一直在大甩賣啊,看來是真的在低價清倉。
說實話,現在整個基地手機還有電的人不多了,社圈每天登陸的人數都不超過五千,而這五千人要麽就是生活條件還算不錯,要麽就是有點門路,畢竟基地的電真的很貴。
手機刷到一半,就聽到蘇爸在一樓不停的教小孩兒們,啥話能說,啥話不能說,出門跟緊大人,手要拽著大人衣服,不要撒手,半路上要是遇到情況要怎麽應對。
嗯,蘇爸的碎碎念基因又複蘇了。
整個蘇家已經沒什麽好收拾的了,畢竟那些該放進空間的早就放進去了,就剩睡覺的床,桌椅和廚房裏一些必備的鍋碗瓢盆放在外麵。
畢竟沒出發之前他們也還是要保證生活質量的。
不像飛龍隊其他家,家裏的床板都放到卡車上,現在晚上就在家鋪個草席對付一下,好在現在天氣還算不錯,一直秋高氣爽的,大家才不至於凍感冒。
而譚闖和蒙哲兩家這兩天也來蘇家串門了,他們知道飛龍隊有車,想要托他們幫忙托運一些比較重的行李,王傑和蘇雲覺得這個小忙還是可以幫的,對於他們來說不費吹灰之力,但是對於步行的這兩家來說,可以算得上是幫了大忙了。他們被分配在第二梯隊,每天除了要趕路,路上還要顧著老人孩子,再帶著那麽多家當肯定是帶不了的,結局隻能是斷舍離,到了地下城,這些東西還要重新掙了積分再去兌換。
王傑讓他們晚上把要托運的家當都帶來,到時候蘇雲直接收進空間,等到了地方再悄悄放出來,神不知鬼不覺就辦好了。
誰知晚上兩家人推了一輛看起來快要散架的小三輪,上麵裝了兩個鼓鼓囊囊的包裹、一些鍋碗瓢盆還有半袋玉米碴。
東西不多,加起來大概有個兩百多斤。蘇雲好奇的是他們的破三輪車哪裏來的:你們這車哪裏來的?
譚闖嘿嘿笑道,有點不好意思:我們兩家用積分和別人換的,那家人不願意離開,三輪車高價賣給了我們,幸虧我們去的早,不然都不一定能搶到。
蘇章明也好奇:你們花了多少積分啊?
蒙哲:三百積分。
蘇章明張大嘴巴,吃驚道:不是吧,你們真是舍得。
這麽破的三輪車,蘇章明正當性沒走兩步就要散架了。
譚闖:我平時收集了些鐵絲,等下迴去就給加固一下。隻要車軲轆是好的就行,要是小孩和老人走不動了,我們還能拉一拉。
蘇爸這時拉著蘇雲進了自己房間說道:他們兩家好歹也和咱一個村出來的,那輛車也太破了,別的咱也幫不上,就咱家不是還有一輛三輪車,夏天拉水的那個,能腳踩還能蓄電啟動呢,要不借給他們算了。
蘇雲想想也是,既然答應了讓他們跟著一起走,總要幫襯著點,況且他對這兩人印象也不錯,最近跟著飛龍隊做事,也算是盡心盡力:行,今天先別說這些,等明天早上讓弟弟直接把車開過去借給他們,讓他們路上能輕鬆一些。
譚闖和蒙哲自然不知道明早天降好事,兩人說完了話就推著破三輪迴去加固去了。
第二天早上,蘇章明和王傑兩人一起給譚闖他們送車,兩家老人都激動得直抹眼淚,其實他們也早就後悔當初沒跟著蘇家一起離開村子,如今整個新圩村四分五裂的,這裏兩三家,那裏兩三家,大家半年都見不上一次,偶爾見了還不一定認得出來,認得出來的也都變了性子,說話說不到一起去了。
他們沒想到在這節骨眼上,蘇家還願意借這麽好的車子給他們,這可是帶輪子的車啊,整個基地目前比糧食還要炙手可熱的東西。蘇家就這樣借給了他們,這家人到底有土豪啊。
王傑和蘇章明和他們閑聊兩句就離開了,一路上全是準備要隨遷的人在做斷舍離,沒車的人太多了,帶不走的東西隻能扔了不要,那些不走的人家就等在後麵撿漏,也有一些人不想便宜了那些人,帶不走的東子直接一把火燒了,所以基地裏麵到處能看見火堆子,有的人往裏麵扔桌椅板凳和塑膠桶,有的扔了好幾床發了黑的被子,有人把幾雙破鞋子扔進火堆,更絕的的是王傑看到有個人把一具裸體的女朋友扔了火堆。
聞到那股難聞的塑膠燒糊的味道,兩人加快了步伐往家裏趕。
這麽看來,西區還算比較正常,畢竟住在西區的人家,大多能弄來車子搬家,隻不過住在西區的人家家當自然也是很多的,照樣有人在家門口燒起了火堆,不肯便宜了留守的那些人。
集體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孫武孔終於如約來到東大門的廢棄村莊,梁燦燦看到他還是和以前一樣的裝扮,大晚上全副武裝還帶著墨鏡。
核實了身份卡,王傑透過夜視眼睛很清楚的看到村道上麵全是重型機械和設備,估計他們用了好幾個叉車同時作業才能卸貨。
蘇雲跟在旁邊也看了看,有的是紡織用到的設備,有的是製造業常用的設備,還有十幾台大型發電機,還有好幾堆碼好的鋼管,看形狀就是普通宿舍裏麵的鐵架床被拆解了的樣子。
還有一些蘇雲也叫不上來的巨型設備,梁燦燦帶人走後,蘇雲趁著夜色的掩護全數收進空間,因著第二天早上就是基地開拔的日子,他們沒多做停留就迴去了。
在貴k基地的最後一晚,蘇家吃的是蘿卜牛雜和臘腸糯米飯,牛雜的清湯微甜,沒一會一大鍋牛雜就見底了,蘇雲舀樂樂一團糯米飯,配了點天災之前蘇媽自己做的臘腸,又放了點酸菜,揉成一團拿在手裏吃,王淇淇看到,也學著團成一團拿著吃,小孩子們覺得放碗裏吃瞬間就不香了,全都跑去洗手,團起來吃。
蘇家的電線和燈都被拆下來了,現在屋子裏空蕩蕩的隻有一張桌子和幾張椅子,房間也隻剩下床。
基地明早七點出發,十二萬人同時出發,擔心場麵混亂,基地製定了一係列的措施,前麵是軍卡開道,接著就是基地裏麵有車一族,後麵步行的人每隔五千人就有兩輛軍卡維持秩序,軍卡上麵全是指導兵,有豐富的指揮經驗,最後麵押車的是十輛基地的人道救援車,車上裝滿了物資,由醫院的李主任和肖斌負責,他們能做的很有限,對於跟不上進度的,落後的那些人,他會安排人發最後的救生口糧,再給一張路線圖,落後的人能不能到達地下城就看他們自己的運氣了。
總之人道救援車行進的速度和在最前麵的軍卡差不多是保持一樣的速度。
蘇章明和王傑的手機此時也收到了基地方的信息,他們的車隊在軍卡往後麵數的第五十五和五十六號,總體來說算是靠前的,前後都是基地裏麵的車子,車隊那麽長他們所在的位置是看不到後麵步行的那群人的。
步行的人明早根據自己基地卡的編碼去東大門排隊出去,惹得後麵才加入基地的京e基地的那群人很不滿意,他們是後來的,按基地卡編號走自然是要墊後的,不過因著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有車,剩下那些人不知道什麽原因沒有車的,也隻能吃這個啞巴虧,抗議無效。
走在前麵的人當然是有優勢的,大家都要吃喝拉撒,有些人內急了直接就在路邊解決了,臭氣熏天,後麵的隊伍路過的時候別提多糟心了,道路兩邊肯定是臭氣熏天的,隻不過現在還沒出發,大家都還沒意識道這一點。
不過也不是說排在後麵就一直墊後了,隻要你自己走得快,也可以走前麵去,反正基地隻管個大概,太細的東西也沒人去監管,隻要別鬧事,基本上軍卡上麵的指導兵才不會多管閑事呢。
今晚蘇家九點就上床睡覺了,蘇雲定了五點的鬧鍾,他們車子在前麵一些,所以出發的時間比別人早半個小時,起來後還要收了床和桌椅,洗漱和早餐就隻能在房車上麵解決了。
飛龍隊其他人壓根就睡不著啊,所有人的屋子裏能拆的都拆了,也沒地方睡覺了,小孩和婦女們擠一擠全都去卡車上麵睡覺,蘇誌邦以前就是卡車司機,圍著卡車一直做檢修呢,就怕半路掉鏈子。
他們拜托蘇雲弄迴來了幾桶柴油,還去刀哥那裏選了兩個能用的備胎,還在卡車的尾部延伸了一塊木板,這樣剩下的四人就不用步行了,直接坐在板上就行,就是車子走起來估計會很顛。
卡車上麵的人都睡著了,蘇誌邦和大表舅也去駕駛室睡覺,明天他們兩個開車,剩下的人迴到屋裏在地上鋪上草席,和衣而睡。
然而半夜,外麵刮起了風,本來還二十多度的氣溫驟降道隻有四五度,仿佛一夜入了冬。大家沒到五點就被凍醒了。
配圖,冒著紅色火焰的灶頭。
蘇雲不知道這人是誰,名字也是第一迴見,估計是京e來的愣頭青吧。
往下翻,各式各樣曬行李的,好不熱鬧,蘇雲一條一條翻過去。
寶子們,我老婆把各種菜能醃的加粗鹽醃好。切絲兒或者條兒,全部曬幹,同樣裝進拉繩布袋。醬油布,醋布紮好,這兩個月路上就能吃上鹹菜啦,哈哈,超幸福。
配圖:一袋子粗鹽和切成條的菜梗,一看那菜梗就知道是種植司出品的,估計那人的老婆就是種植司的內部員工,因為蘇小姑和蘇媽也從種植司分了不少菜梗做一部分福利。
哎,怎麽那麽多人在曬,以前大家可都是藏著掖著,估計是都要搬家了,大家夥也就沒啥好顧及的,有的人本身低調習慣了,也沒人認識,現在要走了反而放開了曬,也不怕賊惦記了。
黃豆黑豆炒熟一些,晾幹裝進油布袋裏,保持幹燥,這就是我路上的小零嘴。
配圖:一個鐵鍋裏麵冒著熱氣的炒黑豆。
蘇雲嘖嘖兩聲,這一家不錯嘛,還有零嘴呢,還是很有營養的黑豆,估計家裏不差錢啊。
我沒啥好東西,隻有兩身衣服,其餘家當啥的打包捆在獨輪車上,獨輪車還有位置,歡迎有需要的老鄉租位置,價格好商量。
配圖:一個像模像樣的獨輪車,前麵的輪子好像是拆了摩托車上麵的輪胎改的。
嗯,這個人有才,獨輪車看起來能負重好幾百斤呢。
給我老媽攢了半個月的水提前擦了身子,理了發。裏外換幹淨衣服。坐上我們的雙輪車,輕鬆上陣。
配圖:自製的雙輪車上麵還有一床被褥。
這個小夥子就是蘇章明之前看到的那一個,確實很孝順。
能賣的全賣了,還剩這些,超低價處理了,地址西區入口。
配圖:刀哥獨有的敞開式小箱車,上麵密密麻麻全是二手打了補丁的鍋碗瓢盆。
刀哥最近一直在大甩賣啊,看來是真的在低價清倉。
說實話,現在整個基地手機還有電的人不多了,社圈每天登陸的人數都不超過五千,而這五千人要麽就是生活條件還算不錯,要麽就是有點門路,畢竟基地的電真的很貴。
手機刷到一半,就聽到蘇爸在一樓不停的教小孩兒們,啥話能說,啥話不能說,出門跟緊大人,手要拽著大人衣服,不要撒手,半路上要是遇到情況要怎麽應對。
嗯,蘇爸的碎碎念基因又複蘇了。
整個蘇家已經沒什麽好收拾的了,畢竟那些該放進空間的早就放進去了,就剩睡覺的床,桌椅和廚房裏一些必備的鍋碗瓢盆放在外麵。
畢竟沒出發之前他們也還是要保證生活質量的。
不像飛龍隊其他家,家裏的床板都放到卡車上,現在晚上就在家鋪個草席對付一下,好在現在天氣還算不錯,一直秋高氣爽的,大家才不至於凍感冒。
而譚闖和蒙哲兩家這兩天也來蘇家串門了,他們知道飛龍隊有車,想要托他們幫忙托運一些比較重的行李,王傑和蘇雲覺得這個小忙還是可以幫的,對於他們來說不費吹灰之力,但是對於步行的這兩家來說,可以算得上是幫了大忙了。他們被分配在第二梯隊,每天除了要趕路,路上還要顧著老人孩子,再帶著那麽多家當肯定是帶不了的,結局隻能是斷舍離,到了地下城,這些東西還要重新掙了積分再去兌換。
王傑讓他們晚上把要托運的家當都帶來,到時候蘇雲直接收進空間,等到了地方再悄悄放出來,神不知鬼不覺就辦好了。
誰知晚上兩家人推了一輛看起來快要散架的小三輪,上麵裝了兩個鼓鼓囊囊的包裹、一些鍋碗瓢盆還有半袋玉米碴。
東西不多,加起來大概有個兩百多斤。蘇雲好奇的是他們的破三輪車哪裏來的:你們這車哪裏來的?
譚闖嘿嘿笑道,有點不好意思:我們兩家用積分和別人換的,那家人不願意離開,三輪車高價賣給了我們,幸虧我們去的早,不然都不一定能搶到。
蘇章明也好奇:你們花了多少積分啊?
蒙哲:三百積分。
蘇章明張大嘴巴,吃驚道:不是吧,你們真是舍得。
這麽破的三輪車,蘇章明正當性沒走兩步就要散架了。
譚闖:我平時收集了些鐵絲,等下迴去就給加固一下。隻要車軲轆是好的就行,要是小孩和老人走不動了,我們還能拉一拉。
蘇爸這時拉著蘇雲進了自己房間說道:他們兩家好歹也和咱一個村出來的,那輛車也太破了,別的咱也幫不上,就咱家不是還有一輛三輪車,夏天拉水的那個,能腳踩還能蓄電啟動呢,要不借給他們算了。
蘇雲想想也是,既然答應了讓他們跟著一起走,總要幫襯著點,況且他對這兩人印象也不錯,最近跟著飛龍隊做事,也算是盡心盡力:行,今天先別說這些,等明天早上讓弟弟直接把車開過去借給他們,讓他們路上能輕鬆一些。
譚闖和蒙哲自然不知道明早天降好事,兩人說完了話就推著破三輪迴去加固去了。
第二天早上,蘇章明和王傑兩人一起給譚闖他們送車,兩家老人都激動得直抹眼淚,其實他們也早就後悔當初沒跟著蘇家一起離開村子,如今整個新圩村四分五裂的,這裏兩三家,那裏兩三家,大家半年都見不上一次,偶爾見了還不一定認得出來,認得出來的也都變了性子,說話說不到一起去了。
他們沒想到在這節骨眼上,蘇家還願意借這麽好的車子給他們,這可是帶輪子的車啊,整個基地目前比糧食還要炙手可熱的東西。蘇家就這樣借給了他們,這家人到底有土豪啊。
王傑和蘇章明和他們閑聊兩句就離開了,一路上全是準備要隨遷的人在做斷舍離,沒車的人太多了,帶不走的東西隻能扔了不要,那些不走的人家就等在後麵撿漏,也有一些人不想便宜了那些人,帶不走的東子直接一把火燒了,所以基地裏麵到處能看見火堆子,有的人往裏麵扔桌椅板凳和塑膠桶,有的扔了好幾床發了黑的被子,有人把幾雙破鞋子扔進火堆,更絕的的是王傑看到有個人把一具裸體的女朋友扔了火堆。
聞到那股難聞的塑膠燒糊的味道,兩人加快了步伐往家裏趕。
這麽看來,西區還算比較正常,畢竟住在西區的人家,大多能弄來車子搬家,隻不過住在西區的人家家當自然也是很多的,照樣有人在家門口燒起了火堆,不肯便宜了留守的那些人。
集體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孫武孔終於如約來到東大門的廢棄村莊,梁燦燦看到他還是和以前一樣的裝扮,大晚上全副武裝還帶著墨鏡。
核實了身份卡,王傑透過夜視眼睛很清楚的看到村道上麵全是重型機械和設備,估計他們用了好幾個叉車同時作業才能卸貨。
蘇雲跟在旁邊也看了看,有的是紡織用到的設備,有的是製造業常用的設備,還有十幾台大型發電機,還有好幾堆碼好的鋼管,看形狀就是普通宿舍裏麵的鐵架床被拆解了的樣子。
還有一些蘇雲也叫不上來的巨型設備,梁燦燦帶人走後,蘇雲趁著夜色的掩護全數收進空間,因著第二天早上就是基地開拔的日子,他們沒多做停留就迴去了。
在貴k基地的最後一晚,蘇家吃的是蘿卜牛雜和臘腸糯米飯,牛雜的清湯微甜,沒一會一大鍋牛雜就見底了,蘇雲舀樂樂一團糯米飯,配了點天災之前蘇媽自己做的臘腸,又放了點酸菜,揉成一團拿在手裏吃,王淇淇看到,也學著團成一團拿著吃,小孩子們覺得放碗裏吃瞬間就不香了,全都跑去洗手,團起來吃。
蘇家的電線和燈都被拆下來了,現在屋子裏空蕩蕩的隻有一張桌子和幾張椅子,房間也隻剩下床。
基地明早七點出發,十二萬人同時出發,擔心場麵混亂,基地製定了一係列的措施,前麵是軍卡開道,接著就是基地裏麵有車一族,後麵步行的人每隔五千人就有兩輛軍卡維持秩序,軍卡上麵全是指導兵,有豐富的指揮經驗,最後麵押車的是十輛基地的人道救援車,車上裝滿了物資,由醫院的李主任和肖斌負責,他們能做的很有限,對於跟不上進度的,落後的那些人,他會安排人發最後的救生口糧,再給一張路線圖,落後的人能不能到達地下城就看他們自己的運氣了。
總之人道救援車行進的速度和在最前麵的軍卡差不多是保持一樣的速度。
蘇章明和王傑的手機此時也收到了基地方的信息,他們的車隊在軍卡往後麵數的第五十五和五十六號,總體來說算是靠前的,前後都是基地裏麵的車子,車隊那麽長他們所在的位置是看不到後麵步行的那群人的。
步行的人明早根據自己基地卡的編碼去東大門排隊出去,惹得後麵才加入基地的京e基地的那群人很不滿意,他們是後來的,按基地卡編號走自然是要墊後的,不過因著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有車,剩下那些人不知道什麽原因沒有車的,也隻能吃這個啞巴虧,抗議無效。
走在前麵的人當然是有優勢的,大家都要吃喝拉撒,有些人內急了直接就在路邊解決了,臭氣熏天,後麵的隊伍路過的時候別提多糟心了,道路兩邊肯定是臭氣熏天的,隻不過現在還沒出發,大家都還沒意識道這一點。
不過也不是說排在後麵就一直墊後了,隻要你自己走得快,也可以走前麵去,反正基地隻管個大概,太細的東西也沒人去監管,隻要別鬧事,基本上軍卡上麵的指導兵才不會多管閑事呢。
今晚蘇家九點就上床睡覺了,蘇雲定了五點的鬧鍾,他們車子在前麵一些,所以出發的時間比別人早半個小時,起來後還要收了床和桌椅,洗漱和早餐就隻能在房車上麵解決了。
飛龍隊其他人壓根就睡不著啊,所有人的屋子裏能拆的都拆了,也沒地方睡覺了,小孩和婦女們擠一擠全都去卡車上麵睡覺,蘇誌邦以前就是卡車司機,圍著卡車一直做檢修呢,就怕半路掉鏈子。
他們拜托蘇雲弄迴來了幾桶柴油,還去刀哥那裏選了兩個能用的備胎,還在卡車的尾部延伸了一塊木板,這樣剩下的四人就不用步行了,直接坐在板上就行,就是車子走起來估計會很顛。
卡車上麵的人都睡著了,蘇誌邦和大表舅也去駕駛室睡覺,明天他們兩個開車,剩下的人迴到屋裏在地上鋪上草席,和衣而睡。
然而半夜,外麵刮起了風,本來還二十多度的氣溫驟降道隻有四五度,仿佛一夜入了冬。大家沒到五點就被凍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