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上山采藥
末世重生之全家低調苟著 作者:酒朵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幾天服務大廳收到的驅蟲草藥十分有限,隻能用來熏一熏比較重要的場合,比如服務大廳就要每天都焚燒艾草驅蟲,醫院和各行政部門也需要每天熏一下艾草驅蟲,收上來的艾草根本堅持不了多久。
然而蟲子還是消滅不盡似的,李益民安排了梁燦燦帶隊上山尋能用的草藥了,這些日子也算小有收獲。
住在南邊的居民大多喜歡自由,不少人自發組成隊伍上山找野菜野果子,加上基地大量收集草藥,他們上山的熱情更高了。
不少人經常看蘭蘭發布了哪些新的圈圈,因為她的圈圈每種草藥都有配圖和說明,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讓草藥小白也能快速的記住草藥的特征。
藥物名單長達三十多種,蘭蘭忙了3天才全部發完,不過她覺得很有趣,一點也不麻煩,每天更用心的去研究那本赤腳醫書。
住在南區的刀哥基本隔三岔五就要帶隊出發去山裏找吃的,他家世世代代捕蛇為生,所以那些蛇蟲鼠蟻根本難不倒他,他的小隊大概有十二個人,都是身強力壯的青年人,每次出門大家就約好了一起出發。今天看到蘭蘭的社圈,他有信心能帶迴來一些草藥。
基地裏因為有了第一批藥劑,大多數病患傷口不再惡化,其他並發症也都已經穩定了下來,情況雖然還是很糟糕,但是每天的死亡人數在降低。
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也都是戴了口罩,或捂著口鼻匆匆趕去南門,看樣子都是要上山的。
蘇雲關注刀哥已經一個多月了,他酷愛上山打獵,看起來還特別有經驗,每次出門前都會拍了圈圈發出來,今天又看到刀哥的圈圈,那夥人又上山了。
刀哥:今天的工具。
配圖:一把柴刀,一個水壺,一頂帽子,一隻登山杖,一把小鋤頭和一個鼓鼓囊囊的大背包。
外麵的氣溫升到33度了,是能讓人悶得發慌的溫度,山上的植被經過這兩個月的生長到處已經一片綠油油的了,蘇家準備上山的工具也準備好了,未來氣溫攀升,想要薅十萬大山的羊毛現在就是最佳時期。
剛開始蘇媽蘇爸也覺得太危險,勸他媽別上山了,家裏也不缺這點吃的,但是想到未來極熱,5樓的兩家怕是藥熬不住,蘇媽不斷的在心裏說服自己,就當是陪著5樓他們兩家一起上山摘野菜了。
蘇爸後來也想明白了,孩子們每天那麽努力的鍛煉身體,就是為了更有勇氣去麵對未知,而且他們裝備齊全,他心裏也是存了幾分底氣的。
他們準備的很充分,每人一套緊身防刺服,穿在衣服裏麵,外麵套上外套,輕便又安全,最新型的防刺服別說被蛇咬破了,就算是尖刀刺到也能很好起緩衝作用。
這些日子蘭爸自己用竹篾編了十幾頂草帽,然後用蚊帳圍起來,下口用鬆緊帶收口,這樣就不擔心蚊子咬人了,背包裏麵必備了水壺,軍刀,繩子,口哨,急救包,壓縮餅幹等等。
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要帶上魔鬼辣椒噴霧防身。
這次上山的有蘇章明,王傑,蘇雲,張麗麗,蘇誌邦和蘭爸6人,全都武裝好之後,第二天早上就出發了。
步行到南大門,刷了身份卡,很順利就出去了,這還是他們到基地兩個月來第一次上山,一行人先沿著之前打水的小溪走,他們第一次上山也不敢走太遠,基本就在小溪周邊的山峰進行踩點活動。
蘇雲帶了望遠鏡,他們能遠遠的看到不少山上都有人在活動,應該是在找草藥,特地找了一座看起來沒人去的山前進,遠處望去那座山已經被綠植覆蓋變成了青綠色了。
遠離小溪,來到人跡罕至的區域才發現,這附近蛇災泛濫,他們基本每走十分鍾就能遇上好幾團纏繞的花蛇,
王傑在最前麵開道,時不時的在腳下噴上小劑量的辣椒水驅蟲驅蛇,地上的花蛇聞到刺鼻的辣椒水味道大都躲得遠遠的,蘇章明和蘭爸兩人手裏拿著鐮刀在前麵開路,張麗麗跟在後麵對著醫書看附近的植被有沒有基地需要的中草藥。
蘇雲拿著望遠鏡時不時的看著方向,心裏記著上山的路線。
蘇誌邦握著砍刀走在最後麵。
經過一個漫長的極寒,山上萬物瘋長,腳底下的雜草足足有膝蓋那麽高,各種灌木都在拚命的冒新芽開花結果,如果忽略掉哪些令人膽寒的花蛇,入眼所及確實算得上美景。
蘇章明看到茂盛的綠草恨不得在山上放牛養羊,想到以前經常被老爸安排去山上買別人不要的甘蔗葉迴來喂牛,越發覺得這些天然牧草被浪費了。
一路上除了經常能遇到花蛇團之外,還有不少的野果子呢,最常見的就是蛇莓和龍葵。
路邊伶仃的幾棵野果子樹,大家都自覺的忽略了,太浪費時間,他們正在趕路,哪些野果子就留給有緣人吧。
花了3個小時才真正的走到他們看上的那座山的山底,入眼一片綠油油的野生艾草,還有許多的沙棘果樹不規則的分布在艾草地裏。眾人大吃一驚,張麗麗反複對著醫書確認,那些半人高的灌木叢上麵確實是橙黃色已然成熟的沙棘果,醫書上說,沙棘果與獼猴桃的味道還蠻相似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在農村的田野間也是經常能夠看到沙棘果的影子。
這是什麽狗屎運,怪不得刀哥他們這麽喜歡上山,這十萬大山簡直就是寶藏一樣的地方,當然風險也很大,不太適合膽小怕蟲的人來冒險。
蘭爸折了幾根長長的樹枝給大家,讓大家先用樹枝拍打前麵茂密的艾草叢,蘇章明一棍子拍下去,好幾小花蛇竄了出來,好在大家衣服裏麵都穿著防刺服,又用膠帶纏繞了一圈腳踝處,確保萬無一失才上山。
看著被蘇章明一棍子打得東倒西歪的那些艾草,可惜了那麽好的艾草了。王傑用辣椒噴霧在大家的腰部以下都噴了一圈,這樣那些亂七八糟的蟲子聞到辛辣的味道就會自動避讓,這一招他剛剛上山的時候就發現特別好用,頓時後悔沒多囤一些魔鬼辣椒粉。
果然噴了辣椒水以後,無法避免自己也會吸入一些,於是大家一邊淚流滿麵一邊抓緊時間揮舞鐮刀。
好在帶來的麻袋足夠多,足足割了1個小時,大家都努力把把艾草壓實了,堆了8個袋子的艾草,收獲非常大,這些艾草換成積分都夠他們幾個月房租了,趁大家都在撿沙棘果,蘭爸抽空去附近砍了兩根老竹子迴來,快速的削了幾根臨時扁擔分給大家。
沙棘果富含維生素c,特別有營養價值,張麗麗恨不能挖幾顆迴家種了才好。
忙忙碌碌一個中午,等幾人從山上下來迴到小溪邊上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路上三三兩兩的也有其他 的隊伍要趕迴基地,大家都挑著東西,所以蘇雲他們這邊沒有顯得很另類。
趁著夜色迴到南大門,守門的士兵對他們進行例行檢查,看到那麽多的艾草和沙棘果,也忍不住羨慕,蘇章明取了幾把帶枝條的沙棘果塞進值班人員懷裏。值班的人看到黃橙橙的一大串沙棘果,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基地的路燈遠遠的才亮著一盞,四周黑乎乎的根本看不清路,王傑頭上帶著大礦燈快速的走著,後麵5人也不敢停留,不能使用交通工具真是令人難受極了。
等迴到淩雲小區已經晚上8點了,天都已經黑透了,要不是有衛星電話能及時聯係,蘇媽都要出去找人了。
幾個人中午就沒好好吃飯,蘇雲匆匆洗了個戰鬥澡就看到蘇小姑鹵了一大鍋麵條,其他人一個個圍著圓桌狼吞虎咽的一頓造。
天氣悶熱,蘇雲拿了一盆綠豆湯出來解暑,一人喝了兩三碗才覺得過癮。
大家平時也不挑扁擔,今天這麽一頓趕鴨子上架,才發現不僅腰酸腿疼,而且肩膀火辣辣的都脫了一層皮。
一個兩個齜牙咧嘴的躺在沙發上用藥油揉搓膝蓋,肩膀上脫了皮的隻能等它慢慢恢複了。
樓下蘭爸情況還好一些,他經常上山砍柴,挑扁擔也是很拿手,蘭蘭在家已經燜好了稀飯,配上醃製好的酸菜,別提多開胃。
蘇誌邦是最慘的,他原來隻是個司機,沒做過太多體力活,平時也沒有加強鍛煉,一下子挑起扁擔真是讓他吃了不少苦,看著蘇章明和蘇雲他們挑著艾草走在最前麵,他也不甘落後,一路上咬著牙跟著才沒掉隊,一迴到家脫了防護服就趴在床上起不來了,他老婆給他按摩了好一會,這才緩過來。
這一趟大家一共收了8大袋的艾草和3袋滿滿的沙棘果,蘇雲覺得這一趟還不夠,極熱就要到了,每天一來一迴上山都要花大量的時間,下一次他們一定要在山上多呆幾天,找最具價值的山貨帶迴來。
第二天上午,大家聚在601分配,按人頭平均分,每人有一袋半左右的艾草和半袋沙棘果。
5樓的兩家提下去自己處理了,不管是留著自己用還是賣給基地都是他們的自由。
山上的野生艾草性溫,味苦,具有止咳平喘、祛風除濕、溫經止血、健脾和胃的功效,
比普通艾草的藥用價值更高。
所以蘇媽和蘇小姑把山上的艾草放在7樓曬幹,空間裏麵的兩車普通幹艾草讓蘇小姑和蘇媽拿一車去服務大廳慢慢兌換成積分。
這樣他們也有一些正當收入,使用積分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
至於那兩袋沙棘果,暫時放在空間裏麵,以後可以當做飯後水果吃著玩。
中午蘇小姑和蘇爸兩兄妹上7樓的702曬野生艾草,好在有兩個房間都是空的,他們拉起一根根毛線繩,然後把艾草小心翼翼的掛上去,外麵氣溫越發的幹燥,三十幾度的氣溫讓人動一動就汗流浹背,不過也大大的方便了他們在7樓曬一些農作物。
過了兩天,蘇媽和蘇小姑陸陸續續去服務台的窗口用之前蘇雲囤的普通艾草兌換了5000多積分,剛好樓上的野生艾草都曬幹了,蘇雲他們幾人身體也恢複了。
晚上6個人在蘇家的客廳計劃好明天再次上山的注意事項,早早就迴去休息了,幹糧和裝備都需要自己攜帶,5樓兩家人讓上山的人早早睡覺,他們對著裝備做最後的補充和檢查。
服務廳收到了蘇家的600多斤幹艾草,立刻就分配到各區負責人那邊讓他們在艾草裏麵混入之前收到的其他中草藥進去焚燒驅蟲,整個基地從收到艾草開始,就一直縈繞在煙霧之中,走在街道上仿若仙境一般夢幻,艾草的味道和其他草藥味混合在一起,特別的嗆人,工作人員一邊捂著口鼻一邊在基地來迴跑動,連帶著街道上老鼠和蟑螂蛇蟲也在到處亂竄,嚇壞了不少人。
一些膽子大的拿著鐵鍬在地上胡亂的拍著,經常能拍到老鼠和蛇。整個基地被籠罩在白色的煙霧裏麵,四周不斷地有蛇蟲鼠蟻往外麵逃竄,就連守門的士兵也識相的打開了大門出入口,讓那些蟲子能快速的跑出去。
李益民讓他們手裏舉著被捆成了掃把模樣的艾草在基地到處熏,裏麵還混合了新鮮的某種樹葉子,幹濕組合的驅蟲掃把冒出的滾滾濃煙一下子就能蔓延一條街。
也不知道是哪個能人異士想出的這一招,十分的有效果,蘇媽在7樓都能聞到空氣裏彌漫的煙熏味。
醫院裏麵天天都有在熏艾草,所以病患們都已經習慣了艾草的味道,但是今天這個味道格外的濃烈,許多年紀大的不停在咳嗽,年紀小的也被熏到了眼睛,眼淚止不住的流。
一直搞了兩個小時,所有的材料都燃燒完之後,基地裏麵泛濫的蟲子都不見了蹤影,李益民才打電話給醫院的李主任:李主任,根據監測員的迴饋,基地裏麵95%的蟲子都被趕出去了,還是你有辦法,不枉我派出去那麽多人出去找草藥。你真是好樣的。
“也多虧了最後這一批艾草啊,不然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李主任一邊打著電話,一邊在中醫房給病患們熬製清熱解毒的中藥,沒有了蟲災,他們醫院的壓力也能小一些。
上次很多輕症患者吃完兌了水的藥劑,大多數都控製住了病情迴家靜養去了,現在醫院裏麵基本上都是一些重症患者,那些人潰爛的傷口已經很難愈合了,隻能是等上麵的專家下來進行截肢手術來保命。
彭大姐的孫子手上的傷口已經結痂了,隻要血痂掉了就算徹底好了。
然而蟲子還是消滅不盡似的,李益民安排了梁燦燦帶隊上山尋能用的草藥了,這些日子也算小有收獲。
住在南邊的居民大多喜歡自由,不少人自發組成隊伍上山找野菜野果子,加上基地大量收集草藥,他們上山的熱情更高了。
不少人經常看蘭蘭發布了哪些新的圈圈,因為她的圈圈每種草藥都有配圖和說明,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讓草藥小白也能快速的記住草藥的特征。
藥物名單長達三十多種,蘭蘭忙了3天才全部發完,不過她覺得很有趣,一點也不麻煩,每天更用心的去研究那本赤腳醫書。
住在南區的刀哥基本隔三岔五就要帶隊出發去山裏找吃的,他家世世代代捕蛇為生,所以那些蛇蟲鼠蟻根本難不倒他,他的小隊大概有十二個人,都是身強力壯的青年人,每次出門大家就約好了一起出發。今天看到蘭蘭的社圈,他有信心能帶迴來一些草藥。
基地裏因為有了第一批藥劑,大多數病患傷口不再惡化,其他並發症也都已經穩定了下來,情況雖然還是很糟糕,但是每天的死亡人數在降低。
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也都是戴了口罩,或捂著口鼻匆匆趕去南門,看樣子都是要上山的。
蘇雲關注刀哥已經一個多月了,他酷愛上山打獵,看起來還特別有經驗,每次出門前都會拍了圈圈發出來,今天又看到刀哥的圈圈,那夥人又上山了。
刀哥:今天的工具。
配圖:一把柴刀,一個水壺,一頂帽子,一隻登山杖,一把小鋤頭和一個鼓鼓囊囊的大背包。
外麵的氣溫升到33度了,是能讓人悶得發慌的溫度,山上的植被經過這兩個月的生長到處已經一片綠油油的了,蘇家準備上山的工具也準備好了,未來氣溫攀升,想要薅十萬大山的羊毛現在就是最佳時期。
剛開始蘇媽蘇爸也覺得太危險,勸他媽別上山了,家裏也不缺這點吃的,但是想到未來極熱,5樓的兩家怕是藥熬不住,蘇媽不斷的在心裏說服自己,就當是陪著5樓他們兩家一起上山摘野菜了。
蘇爸後來也想明白了,孩子們每天那麽努力的鍛煉身體,就是為了更有勇氣去麵對未知,而且他們裝備齊全,他心裏也是存了幾分底氣的。
他們準備的很充分,每人一套緊身防刺服,穿在衣服裏麵,外麵套上外套,輕便又安全,最新型的防刺服別說被蛇咬破了,就算是尖刀刺到也能很好起緩衝作用。
這些日子蘭爸自己用竹篾編了十幾頂草帽,然後用蚊帳圍起來,下口用鬆緊帶收口,這樣就不擔心蚊子咬人了,背包裏麵必備了水壺,軍刀,繩子,口哨,急救包,壓縮餅幹等等。
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要帶上魔鬼辣椒噴霧防身。
這次上山的有蘇章明,王傑,蘇雲,張麗麗,蘇誌邦和蘭爸6人,全都武裝好之後,第二天早上就出發了。
步行到南大門,刷了身份卡,很順利就出去了,這還是他們到基地兩個月來第一次上山,一行人先沿著之前打水的小溪走,他們第一次上山也不敢走太遠,基本就在小溪周邊的山峰進行踩點活動。
蘇雲帶了望遠鏡,他們能遠遠的看到不少山上都有人在活動,應該是在找草藥,特地找了一座看起來沒人去的山前進,遠處望去那座山已經被綠植覆蓋變成了青綠色了。
遠離小溪,來到人跡罕至的區域才發現,這附近蛇災泛濫,他們基本每走十分鍾就能遇上好幾團纏繞的花蛇,
王傑在最前麵開道,時不時的在腳下噴上小劑量的辣椒水驅蟲驅蛇,地上的花蛇聞到刺鼻的辣椒水味道大都躲得遠遠的,蘇章明和蘭爸兩人手裏拿著鐮刀在前麵開路,張麗麗跟在後麵對著醫書看附近的植被有沒有基地需要的中草藥。
蘇雲拿著望遠鏡時不時的看著方向,心裏記著上山的路線。
蘇誌邦握著砍刀走在最後麵。
經過一個漫長的極寒,山上萬物瘋長,腳底下的雜草足足有膝蓋那麽高,各種灌木都在拚命的冒新芽開花結果,如果忽略掉哪些令人膽寒的花蛇,入眼所及確實算得上美景。
蘇章明看到茂盛的綠草恨不得在山上放牛養羊,想到以前經常被老爸安排去山上買別人不要的甘蔗葉迴來喂牛,越發覺得這些天然牧草被浪費了。
一路上除了經常能遇到花蛇團之外,還有不少的野果子呢,最常見的就是蛇莓和龍葵。
路邊伶仃的幾棵野果子樹,大家都自覺的忽略了,太浪費時間,他們正在趕路,哪些野果子就留給有緣人吧。
花了3個小時才真正的走到他們看上的那座山的山底,入眼一片綠油油的野生艾草,還有許多的沙棘果樹不規則的分布在艾草地裏。眾人大吃一驚,張麗麗反複對著醫書確認,那些半人高的灌木叢上麵確實是橙黃色已然成熟的沙棘果,醫書上說,沙棘果與獼猴桃的味道還蠻相似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在農村的田野間也是經常能夠看到沙棘果的影子。
這是什麽狗屎運,怪不得刀哥他們這麽喜歡上山,這十萬大山簡直就是寶藏一樣的地方,當然風險也很大,不太適合膽小怕蟲的人來冒險。
蘭爸折了幾根長長的樹枝給大家,讓大家先用樹枝拍打前麵茂密的艾草叢,蘇章明一棍子拍下去,好幾小花蛇竄了出來,好在大家衣服裏麵都穿著防刺服,又用膠帶纏繞了一圈腳踝處,確保萬無一失才上山。
看著被蘇章明一棍子打得東倒西歪的那些艾草,可惜了那麽好的艾草了。王傑用辣椒噴霧在大家的腰部以下都噴了一圈,這樣那些亂七八糟的蟲子聞到辛辣的味道就會自動避讓,這一招他剛剛上山的時候就發現特別好用,頓時後悔沒多囤一些魔鬼辣椒粉。
果然噴了辣椒水以後,無法避免自己也會吸入一些,於是大家一邊淚流滿麵一邊抓緊時間揮舞鐮刀。
好在帶來的麻袋足夠多,足足割了1個小時,大家都努力把把艾草壓實了,堆了8個袋子的艾草,收獲非常大,這些艾草換成積分都夠他們幾個月房租了,趁大家都在撿沙棘果,蘭爸抽空去附近砍了兩根老竹子迴來,快速的削了幾根臨時扁擔分給大家。
沙棘果富含維生素c,特別有營養價值,張麗麗恨不能挖幾顆迴家種了才好。
忙忙碌碌一個中午,等幾人從山上下來迴到小溪邊上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路上三三兩兩的也有其他 的隊伍要趕迴基地,大家都挑著東西,所以蘇雲他們這邊沒有顯得很另類。
趁著夜色迴到南大門,守門的士兵對他們進行例行檢查,看到那麽多的艾草和沙棘果,也忍不住羨慕,蘇章明取了幾把帶枝條的沙棘果塞進值班人員懷裏。值班的人看到黃橙橙的一大串沙棘果,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基地的路燈遠遠的才亮著一盞,四周黑乎乎的根本看不清路,王傑頭上帶著大礦燈快速的走著,後麵5人也不敢停留,不能使用交通工具真是令人難受極了。
等迴到淩雲小區已經晚上8點了,天都已經黑透了,要不是有衛星電話能及時聯係,蘇媽都要出去找人了。
幾個人中午就沒好好吃飯,蘇雲匆匆洗了個戰鬥澡就看到蘇小姑鹵了一大鍋麵條,其他人一個個圍著圓桌狼吞虎咽的一頓造。
天氣悶熱,蘇雲拿了一盆綠豆湯出來解暑,一人喝了兩三碗才覺得過癮。
大家平時也不挑扁擔,今天這麽一頓趕鴨子上架,才發現不僅腰酸腿疼,而且肩膀火辣辣的都脫了一層皮。
一個兩個齜牙咧嘴的躺在沙發上用藥油揉搓膝蓋,肩膀上脫了皮的隻能等它慢慢恢複了。
樓下蘭爸情況還好一些,他經常上山砍柴,挑扁擔也是很拿手,蘭蘭在家已經燜好了稀飯,配上醃製好的酸菜,別提多開胃。
蘇誌邦是最慘的,他原來隻是個司機,沒做過太多體力活,平時也沒有加強鍛煉,一下子挑起扁擔真是讓他吃了不少苦,看著蘇章明和蘇雲他們挑著艾草走在最前麵,他也不甘落後,一路上咬著牙跟著才沒掉隊,一迴到家脫了防護服就趴在床上起不來了,他老婆給他按摩了好一會,這才緩過來。
這一趟大家一共收了8大袋的艾草和3袋滿滿的沙棘果,蘇雲覺得這一趟還不夠,極熱就要到了,每天一來一迴上山都要花大量的時間,下一次他們一定要在山上多呆幾天,找最具價值的山貨帶迴來。
第二天上午,大家聚在601分配,按人頭平均分,每人有一袋半左右的艾草和半袋沙棘果。
5樓的兩家提下去自己處理了,不管是留著自己用還是賣給基地都是他們的自由。
山上的野生艾草性溫,味苦,具有止咳平喘、祛風除濕、溫經止血、健脾和胃的功效,
比普通艾草的藥用價值更高。
所以蘇媽和蘇小姑把山上的艾草放在7樓曬幹,空間裏麵的兩車普通幹艾草讓蘇小姑和蘇媽拿一車去服務大廳慢慢兌換成積分。
這樣他們也有一些正當收入,使用積分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
至於那兩袋沙棘果,暫時放在空間裏麵,以後可以當做飯後水果吃著玩。
中午蘇小姑和蘇爸兩兄妹上7樓的702曬野生艾草,好在有兩個房間都是空的,他們拉起一根根毛線繩,然後把艾草小心翼翼的掛上去,外麵氣溫越發的幹燥,三十幾度的氣溫讓人動一動就汗流浹背,不過也大大的方便了他們在7樓曬一些農作物。
過了兩天,蘇媽和蘇小姑陸陸續續去服務台的窗口用之前蘇雲囤的普通艾草兌換了5000多積分,剛好樓上的野生艾草都曬幹了,蘇雲他們幾人身體也恢複了。
晚上6個人在蘇家的客廳計劃好明天再次上山的注意事項,早早就迴去休息了,幹糧和裝備都需要自己攜帶,5樓兩家人讓上山的人早早睡覺,他們對著裝備做最後的補充和檢查。
服務廳收到了蘇家的600多斤幹艾草,立刻就分配到各區負責人那邊讓他們在艾草裏麵混入之前收到的其他中草藥進去焚燒驅蟲,整個基地從收到艾草開始,就一直縈繞在煙霧之中,走在街道上仿若仙境一般夢幻,艾草的味道和其他草藥味混合在一起,特別的嗆人,工作人員一邊捂著口鼻一邊在基地來迴跑動,連帶著街道上老鼠和蟑螂蛇蟲也在到處亂竄,嚇壞了不少人。
一些膽子大的拿著鐵鍬在地上胡亂的拍著,經常能拍到老鼠和蛇。整個基地被籠罩在白色的煙霧裏麵,四周不斷地有蛇蟲鼠蟻往外麵逃竄,就連守門的士兵也識相的打開了大門出入口,讓那些蟲子能快速的跑出去。
李益民讓他們手裏舉著被捆成了掃把模樣的艾草在基地到處熏,裏麵還混合了新鮮的某種樹葉子,幹濕組合的驅蟲掃把冒出的滾滾濃煙一下子就能蔓延一條街。
也不知道是哪個能人異士想出的這一招,十分的有效果,蘇媽在7樓都能聞到空氣裏彌漫的煙熏味。
醫院裏麵天天都有在熏艾草,所以病患們都已經習慣了艾草的味道,但是今天這個味道格外的濃烈,許多年紀大的不停在咳嗽,年紀小的也被熏到了眼睛,眼淚止不住的流。
一直搞了兩個小時,所有的材料都燃燒完之後,基地裏麵泛濫的蟲子都不見了蹤影,李益民才打電話給醫院的李主任:李主任,根據監測員的迴饋,基地裏麵95%的蟲子都被趕出去了,還是你有辦法,不枉我派出去那麽多人出去找草藥。你真是好樣的。
“也多虧了最後這一批艾草啊,不然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李主任一邊打著電話,一邊在中醫房給病患們熬製清熱解毒的中藥,沒有了蟲災,他們醫院的壓力也能小一些。
上次很多輕症患者吃完兌了水的藥劑,大多數都控製住了病情迴家靜養去了,現在醫院裏麵基本上都是一些重症患者,那些人潰爛的傷口已經很難愈合了,隻能是等上麵的專家下來進行截肢手術來保命。
彭大姐的孫子手上的傷口已經結痂了,隻要血痂掉了就算徹底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