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動員全村買炭
末世重生之全家低調苟著 作者:酒朵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於昨晚大家在廚房忙到很晚,第二天早上都很有默契的睡了個懶覺。
起來竟然發現下了一個月的雪停了,隻偶爾刮一些風,蘇雲心情更好了。
十點大家陸續起來吃早餐。
昨天做的豆漿和之前做的香菇蒸餃,還有一盤蓬鬆柔軟的雜糧餅。
熱騰騰的豆漿從空間拿出來還是滾燙的,倒一些出來放點冰糖攪拌開。
餃子蒸了一大鍋。
雜糧餅是之前在外麵早餐店囤的。
一家穿著家居服在暖烘烘的廚房享受美食。
臨近中午溫度漸漸升了一些,白天室外40度,晚上要55度左右。
經過一個多月的適應期,一部分人明顯感覺身體對寒冷更耐受了。
但也有一些溫室裏麵的花朵如果沒有很重要的事情,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出門。
譚哥今天心情非常低落,他家養的雞鴨鵝雖然上個月趕去了暖棚,但是氣溫太低了,暖棚的雞鴨鵝陸陸續續凍死了一大半,愁得他晚上都睡不著。
隻能一家一家的串門問問看哪家要凍死的雞鴨,手機沒電之前他也刷到了很多末世言論,所以他不打算換錢,還是以物易物比較安心。
王傑正在和孩子們在院子裏麵練習射箭,這段時間孩子們臂力和耐力都有所進步,王傑每天都對他們的體能數據做好記錄。
這時候譚哥過來敲門:“蘇嬸在家嗎?”
王傑聽到有人過來行雲流水的把客廳的溫度調低了一些,讓孩子們去廚房找蘇雲和張麗麗。
打開門看到譚哥在門口凍的一直哈著氣,迎人進門:“譚哥來了,進屋喝杯水。”
譚哥上一次進蘇家的院子還是去年過年吃殺豬飯的時候,今天天氣不好,村裏也沒人開殺豬宴。但是看得出來蘇家的院子打理的真好,積雪都清理的幹幹淨淨,玄關大門處還掛起了厚厚的防風簾。
蘇家之前就商量過,村裏來人做客串門一樓客廳的溫度就控製在10度左右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客廳裏麵平時有蘇媽收拾,打理的幹淨衛生又不會有不該出現的東西。
譚哥剛踏進玄關就感覺渾身暖洋洋的,屋裏的溫度竟然在10度左右,和外麵零下40度相差了50度。
忍不住左右打量起來,才發現蘇家客廳燒了一大盆爐火,上麵還溫著一些烤好的紅薯。
心中暗歎不愧是村裏的土豪,吃了一個月還能紅薯自由。
昨天蘇家開車出去花了重金買了米麵和木炭的消息在村裏傳開了,大家都不認同他們這種散財童子一般的消費觀,一部分人暗地裏都在吐槽和看笑話。
此時譚闖恨不得把家裏兩個孩子也帶過來蹭一下這一室的溫暖,瞬間就覺得這錢花了就花了,至少不挨凍不受罪。
蘇媽提著一壺薑茶從連通後院的門進來,給譚哥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薑茶假裝抱怨道:“這天氣也太冷了,之前看新聞人家有的地方雖然也零下好幾十度,但是人家有供暖啊,咱南方本來就很難得下雪,現在下的都是重雪,每天要是不清理積雪,房子得壓垮了。”
雖然是抱怨,也變相提醒譚哥別光在村道清雪也要留意村裏的老房子。
譚哥也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村裏好多大樹都被壓倒後又被附近的村民砍了抬迴家當柴燒了。
忍不住也埋怨道:“誰說不是呢,我接到鎮上的消息,上麵說過段時間開始供炭,也許到時候情況好一些吧,這世道難啊,我家的雞鴨鵝都凍死了一大半了,今天過來想問問嬸嬸,有沒有什麽辦法,或幫我出個主意,畢竟你家女婿不是做生意的嘛,腦子比我好使。”
譚闖沒敢直接說要賣掉這些凍死的家禽,畢竟現在家家戶戶雖然都抱怨,但是大多人家還有臘肉沒吃完呢,在當地農村大家對這些死的雞鴨鵝非常忌諱,多年前這裏發生過嚴重的禽流感,特別是雞鴨鵝一類的感染了疫病,吃了有病的雞鴨鵝身上就會長疹子紅斑,好些人還出現了嚴重的不良反應,有個村低了小一百人,後來大家對病死的雞鴨鵝十分的忌諱,所以沒敢直接售賣,也擔心冒犯了別人。
王傑在旁邊給紅薯翻身,又在上麵鋪了一層帶殼的花生,稍微烘一下,又香又脆的花生就可以當零嘴。
招唿譚哥隨意吃一些,想了想譚哥的難處,蘇家是想收的,但是不能做得太明顯。
於是說道:“譚哥,咱雞鴨鵝是凍死的又不是病死的,吃肯定是可以吃的,但是直接賣恐怕不太好,現在價格都不透明了,我們昨天去鎮上超市買吃的,價格比平時貴了很多,市場價都亂套了也沒人管。你那些雞鴨鵝現在也不好估價啊,或許稍微處理一下留著自己吃,吃不完再賣掉。
譚哥頓時來了興趣,喝了一口薑茶,放下杯子一副小學生人身聽課的狀態。
王傑抓了一把烤好的花生塞他手裏麵繼續道:“把凍死的雞鴨鵝都處理好,然後醃製好做成蠟味的,煙熏的都行。現在天氣這麽冷也容易保存,到時候你看行情換自己需要的東西不是更劃算嗎,你看這世道,以後怎麽樣都說不好呢,這些凍死的雞鴨鵝現在沒人喜歡,過兩個月如果天氣不轉暖,大家肉都沒得吃,誰還在乎這些細節,也許在咱們自己村就能消化掉。”
王傑拿出昨天的購物小票和他做了一下市場分析。
本身王傑就擅長做市場調查和市場分析,對於物價、行情的變化也十分敏銳。
譚哥點點頭,無奈道:“你分析的對,但是數量太大了,凍死了一千三百隻呢,光是處理我都怕處理不來”。
蘇雲從廚房出來,聽到他們的對話:“哥,活的那些雞鴨也不要留太多了,留一些能下蛋的就行,不然這天氣雞鴨鵝還真挺不住多久。到時候人手不夠我叫幾個人去幫忙,忙個幾天就好了。”
譚哥覺得這一趟來值了,他早上問了十幾家關係比較好的,別人就算願意收凍死的家禽,也隻勉強的換了幾隻:“蘇妹子活得你們要不要?我這裏活雞還剩50多隻,活鴨80多,活的大鵝30多。凍死的就更多了,雞500多隻,鴨子800多隻,鵝50多隻。你要是能收一些,半賣半送了。”
蘇雲心裏盤算了一下,這種事情不能一家吃獨食,容易讓人眼紅。
未來幾個月大家存糧吃光了,容易成了別人眼中的獵物:“哥,這麽多我們可吃不完啊,而且凍死的太多了,你們也不好處理,我給你叫人一起去你家幫忙處理,到時候我叫他們多買些,不過你到時候要提前準備好柴和場地。”
蘇雲也想給譚哥留點後路,幾個月後譚哥迫切想要出手的雞鴨鵝成了香餑餑的時候會不會後悔今天的行為從而記恨自己,這個真的說不好。
那些凍死的雞鴨鵝就是他金山銀山,前期自己帶著親人沾點光就好了,沒必要斷人財路。
譚哥心中大喜,但是自家的柴也告急了,醃製的配料也要購買,鎮上超市賣的鹽也太貴了些。
算了算了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一包鹽好歹可以醃製很多隻雞,明天就去超市買多一些鹽。
“行,明天我叫譚河潭江多弄點柴迴來,我去鎮上弄鹽。”
王傑思索道:“不是說上麵會發煤炭嗎?也不知道有多少可以發的,我們家章明和咱們鎮上的煤炭廠老板的兒子是朋友,你是村長,我們也想問一下你的意見,咱們要不要去弄一批?”
譚哥拿出手機,居然還有電,點開內部群消息,煤炭正式供應要一周後,不過他前段時間也打聽了目前煤炭廠不對外零售,所有買家都要一整車拉走才行,而且價格也漲了好幾倍,很多人不能接受。
蘇雲看了一眼自己老公,心裏知道此時是正大光明囤炭火的時候,自己空間裏麵的炭每次都是悄悄的背著人燒,沒敢在明麵上拿出來。
煤炭廠這件事是蘇章明上次去鎮上的時候路過秦果家門口才突然想起他家就是幹這個的。
蘇雲假裝皺皺眉頭:“這麽大一車子炭,一家也吃不下啊,要不咱們組織村裏集體去買。”
譚哥立馬來了精神:“這個主意可以,但是去那裏弄大貨車呢,村裏很多車都沒法走了,點火都點不起。”
蘇雲心中早有計劃了:“我小爺爺家不是有大貨車嗎,等會去問問他,要是同意了咱們明天就出發。第一天去談價格,合理的話明天咱們自己人先吃一車,迴來問問村裏其他人意見,再統計一下願意買煤炭的有多少戶,雖然說煤炭廠現在價格比之前翻倍了,但是這麽冷的天那點錢還能比命重要嗎。”
商量完譚哥就迴去問了幾個關係好的人買炭,蘇章明和王傑出去小爺爺家商量用車的事情,順便把煤炭和醃製雞鴨鵝的事情都和他們說,盡量忽悠他們多去囤一些肉類和炭。
蘇章明本就有些油嘴滑舌,一張巧嘴特別能忽悠人,再加上王傑的談判技巧加持,兩人一個下午把小爺爺家的大貨車談好了,小爺爺也答應讓誌邦叔去村長家幫忙處理凍死的雞鴨鵝,表示到時候也會囤上一些放在家裏。
王傑和蘇章明心裏明白這一次動員關乎未來幾個月大家的溫飽,搞定了小爺爺家兩人又去了小外婆家做動員,小外婆家裏人口多,出兩個人去處理雞鴨,木炭也給他們留了個分攤名額。
最後去阿蘭家,蘭爸剛一開始聽王傑說煤炭和雞鴨鵝的事情還猶豫了一下,他排斥別人交流,去了怕不自在,但是又想聽王傑的多弄點東西迴來。
王傑這人最會察言觀色,還沒等蘭爸拒絕就說,煤炭這事隻要報個名就行,人多了車上也沒位置,隻要肯出錢就行。
去村長家做事,每人都有分工的,到時候跟著蘇雲做事就行。
蘭爸就怕去了沒人喊他做事,自己嘴巴也不會說,聽到蘇雲也去,心裏頓時輕鬆起來。
蘇雲在村裏最在意的就他們三家,前世他們沒少幫襯蘇家,現在是報恩的時候,隻有大家都好起來自己才能更好,村裏其他家和蘇家倒是沒什麽太深的交情,平時偶爾迴來也是打個照麵。
約好了第二天早上出發,王傑和蘇章明一大早起來喝了點粥做好防護就各自背上自己的隨身登山包出門了。
冰天雪地裏,極低溫度下,車子需要預熱才能啟動。幾人折騰了半個小時大貨車才能起步。
這次一起去的人有王傑,蘇章明,小叔叔,譚哥,蒙哲,都是村裏身強體壯的年輕人。
一起分攤的名額有8個,蘇家、小爺爺家、小外婆家、阿蘭家、蒙哲家、譚哥家、還有另外一名村幹和小靜家。
蘇雲昨晚打電話給小靜,確認了最後一個分攤名額。
譚哥和蒙哲是遠房表親的關係,跟著一起去倒是情理之中,蒙哲自己也不差錢,從小到大也沒吃過苦,能花錢買舒適他當然不會拒絕。
王傑並不知道蘇雲當年的情書風雲麵上沒什麽不同,倒是蘇章明顯得稍微有點尷尬,一路上有事沒事故意活躍氣氛。
車子開得很慢,原本2個小時就能到煤炭廠,今天花了快三個小時才到地方,煤炭廠門口停了十幾輛大卡車,譚闖原本覺得他們開過來的大卡車裝個10噸的煤炭已經算很多了,看到別人家的都是20囤的重卡,頓時心裏衍生了濃濃的危機感,王傑心裏也明白,煤炭廠這樣子出貨,堅持不了多久肯定就要關門。
幾人到的時候剛好中午,車多人也多,蘇章明直接打電話給秦果,秦果剛好在幫老爸處理煤炭,接到蘇章明的電話就跑出來把幾人請進辦公室。
蘇章明慣是個會做人的,當下拿出一條從超市順來的中華放在秦果的辦公桌上麵:“果子,好久不見,你這生意越做越大了,現在還和政府聯合做生意了。”
秦果看是不經意的就把桌子上的中華給收起來,兩人心照不宣的給了眼色悄聲道:“明哥告訴你一個大秘密,自從極寒之後,我們這個煤礦差點要被充公,後來我爸找了上麵的人才保下來。這裏開采出來的煤7成給公家拉走了,剩下的3成隻能賣給持證的機關單位,我爸叫我盯著這裏,等全部弄完我就得迴村了,我爸說上麵這麽搞估計這天氣好不了了,外麵好多煤老板都的礦洞都被充公了,這件事沒幾個人知道,我拿你當哥們,你自己好好想想,現在外麵排隊的大卡都是買煤的,沒證的我都不敢讓他們進來。”
蘇章明和秦果是多年的兄弟,別看兩人平時吊兒郎當的一起吃喝玩樂,關鍵時候還是挺仗義。
蘇章明點點頭表示感謝,給秦果介紹自己帶過來的人,說了想要買煤炭的意向,秦果對王傑還是有印象的,逢年過節有時候去蘇家蹭飯也會遇到蘇家大姐夫。
這些年蘇家大姐對他們這一幫臭小子也挺照顧的,有時候看他們在一起喝酒,還特意弄一些小菜。
當下秦果就表示新圩村來買煤炭包在他身上,價格方麵按現在的行情給。
蘇章明明白不久後就算有錢也買不到煤炭,而且這種暗箱操作也不是一句話就能搞定的,先不說他們沒有持證,也不是政府機構,這裏麵的利害關係都要秦果去遮掩,說不準秦果背後還要被他爸爸教訓。
秦果告訴他們他們隻有一周的時間買煤,過了這一周這個地方就交給公家開采了。
蘇章明的卡車最多隻能運10噸,因著秦果的關係車子從後門進場,還調了兩部鉤機裝車,快速裝好車開出煤炭廠。
等車子開在省道上眾人才迴過味來,心中無比慶幸這一次提前出來買煤炭,更是明白要是沒有蘇章明的人脈關係他們排隊到天黑都不一定買到煤。
等車開到背風路口,幾人在車上順便吃個午飯再迴去。
路上商量著先把車上的煤炭按8份分攤了,明天開始按登記的戶數分攤,後麵這一周每天還要出兩次車去囤煤炭,直接停在村裏的小廣場卸車,一周後拿著現金或糧食過來排隊換煤炭,現在大家手機支付都用不了,隻能用現金或以物易物的方式。
市場價格每日都有極大變動,秦果煤場是1斤糧食換6斤煤炭。
村裏也是按照這個標準執行。
起來竟然發現下了一個月的雪停了,隻偶爾刮一些風,蘇雲心情更好了。
十點大家陸續起來吃早餐。
昨天做的豆漿和之前做的香菇蒸餃,還有一盤蓬鬆柔軟的雜糧餅。
熱騰騰的豆漿從空間拿出來還是滾燙的,倒一些出來放點冰糖攪拌開。
餃子蒸了一大鍋。
雜糧餅是之前在外麵早餐店囤的。
一家穿著家居服在暖烘烘的廚房享受美食。
臨近中午溫度漸漸升了一些,白天室外40度,晚上要55度左右。
經過一個多月的適應期,一部分人明顯感覺身體對寒冷更耐受了。
但也有一些溫室裏麵的花朵如果沒有很重要的事情,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出門。
譚哥今天心情非常低落,他家養的雞鴨鵝雖然上個月趕去了暖棚,但是氣溫太低了,暖棚的雞鴨鵝陸陸續續凍死了一大半,愁得他晚上都睡不著。
隻能一家一家的串門問問看哪家要凍死的雞鴨,手機沒電之前他也刷到了很多末世言論,所以他不打算換錢,還是以物易物比較安心。
王傑正在和孩子們在院子裏麵練習射箭,這段時間孩子們臂力和耐力都有所進步,王傑每天都對他們的體能數據做好記錄。
這時候譚哥過來敲門:“蘇嬸在家嗎?”
王傑聽到有人過來行雲流水的把客廳的溫度調低了一些,讓孩子們去廚房找蘇雲和張麗麗。
打開門看到譚哥在門口凍的一直哈著氣,迎人進門:“譚哥來了,進屋喝杯水。”
譚哥上一次進蘇家的院子還是去年過年吃殺豬飯的時候,今天天氣不好,村裏也沒人開殺豬宴。但是看得出來蘇家的院子打理的真好,積雪都清理的幹幹淨淨,玄關大門處還掛起了厚厚的防風簾。
蘇家之前就商量過,村裏來人做客串門一樓客廳的溫度就控製在10度左右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客廳裏麵平時有蘇媽收拾,打理的幹淨衛生又不會有不該出現的東西。
譚哥剛踏進玄關就感覺渾身暖洋洋的,屋裏的溫度竟然在10度左右,和外麵零下40度相差了50度。
忍不住左右打量起來,才發現蘇家客廳燒了一大盆爐火,上麵還溫著一些烤好的紅薯。
心中暗歎不愧是村裏的土豪,吃了一個月還能紅薯自由。
昨天蘇家開車出去花了重金買了米麵和木炭的消息在村裏傳開了,大家都不認同他們這種散財童子一般的消費觀,一部分人暗地裏都在吐槽和看笑話。
此時譚闖恨不得把家裏兩個孩子也帶過來蹭一下這一室的溫暖,瞬間就覺得這錢花了就花了,至少不挨凍不受罪。
蘇媽提著一壺薑茶從連通後院的門進來,給譚哥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薑茶假裝抱怨道:“這天氣也太冷了,之前看新聞人家有的地方雖然也零下好幾十度,但是人家有供暖啊,咱南方本來就很難得下雪,現在下的都是重雪,每天要是不清理積雪,房子得壓垮了。”
雖然是抱怨,也變相提醒譚哥別光在村道清雪也要留意村裏的老房子。
譚哥也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村裏好多大樹都被壓倒後又被附近的村民砍了抬迴家當柴燒了。
忍不住也埋怨道:“誰說不是呢,我接到鎮上的消息,上麵說過段時間開始供炭,也許到時候情況好一些吧,這世道難啊,我家的雞鴨鵝都凍死了一大半了,今天過來想問問嬸嬸,有沒有什麽辦法,或幫我出個主意,畢竟你家女婿不是做生意的嘛,腦子比我好使。”
譚闖沒敢直接說要賣掉這些凍死的家禽,畢竟現在家家戶戶雖然都抱怨,但是大多人家還有臘肉沒吃完呢,在當地農村大家對這些死的雞鴨鵝非常忌諱,多年前這裏發生過嚴重的禽流感,特別是雞鴨鵝一類的感染了疫病,吃了有病的雞鴨鵝身上就會長疹子紅斑,好些人還出現了嚴重的不良反應,有個村低了小一百人,後來大家對病死的雞鴨鵝十分的忌諱,所以沒敢直接售賣,也擔心冒犯了別人。
王傑在旁邊給紅薯翻身,又在上麵鋪了一層帶殼的花生,稍微烘一下,又香又脆的花生就可以當零嘴。
招唿譚哥隨意吃一些,想了想譚哥的難處,蘇家是想收的,但是不能做得太明顯。
於是說道:“譚哥,咱雞鴨鵝是凍死的又不是病死的,吃肯定是可以吃的,但是直接賣恐怕不太好,現在價格都不透明了,我們昨天去鎮上超市買吃的,價格比平時貴了很多,市場價都亂套了也沒人管。你那些雞鴨鵝現在也不好估價啊,或許稍微處理一下留著自己吃,吃不完再賣掉。
譚哥頓時來了興趣,喝了一口薑茶,放下杯子一副小學生人身聽課的狀態。
王傑抓了一把烤好的花生塞他手裏麵繼續道:“把凍死的雞鴨鵝都處理好,然後醃製好做成蠟味的,煙熏的都行。現在天氣這麽冷也容易保存,到時候你看行情換自己需要的東西不是更劃算嗎,你看這世道,以後怎麽樣都說不好呢,這些凍死的雞鴨鵝現在沒人喜歡,過兩個月如果天氣不轉暖,大家肉都沒得吃,誰還在乎這些細節,也許在咱們自己村就能消化掉。”
王傑拿出昨天的購物小票和他做了一下市場分析。
本身王傑就擅長做市場調查和市場分析,對於物價、行情的變化也十分敏銳。
譚哥點點頭,無奈道:“你分析的對,但是數量太大了,凍死了一千三百隻呢,光是處理我都怕處理不來”。
蘇雲從廚房出來,聽到他們的對話:“哥,活的那些雞鴨也不要留太多了,留一些能下蛋的就行,不然這天氣雞鴨鵝還真挺不住多久。到時候人手不夠我叫幾個人去幫忙,忙個幾天就好了。”
譚哥覺得這一趟來值了,他早上問了十幾家關係比較好的,別人就算願意收凍死的家禽,也隻勉強的換了幾隻:“蘇妹子活得你們要不要?我這裏活雞還剩50多隻,活鴨80多,活的大鵝30多。凍死的就更多了,雞500多隻,鴨子800多隻,鵝50多隻。你要是能收一些,半賣半送了。”
蘇雲心裏盤算了一下,這種事情不能一家吃獨食,容易讓人眼紅。
未來幾個月大家存糧吃光了,容易成了別人眼中的獵物:“哥,這麽多我們可吃不完啊,而且凍死的太多了,你們也不好處理,我給你叫人一起去你家幫忙處理,到時候我叫他們多買些,不過你到時候要提前準備好柴和場地。”
蘇雲也想給譚哥留點後路,幾個月後譚哥迫切想要出手的雞鴨鵝成了香餑餑的時候會不會後悔今天的行為從而記恨自己,這個真的說不好。
那些凍死的雞鴨鵝就是他金山銀山,前期自己帶著親人沾點光就好了,沒必要斷人財路。
譚哥心中大喜,但是自家的柴也告急了,醃製的配料也要購買,鎮上超市賣的鹽也太貴了些。
算了算了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一包鹽好歹可以醃製很多隻雞,明天就去超市買多一些鹽。
“行,明天我叫譚河潭江多弄點柴迴來,我去鎮上弄鹽。”
王傑思索道:“不是說上麵會發煤炭嗎?也不知道有多少可以發的,我們家章明和咱們鎮上的煤炭廠老板的兒子是朋友,你是村長,我們也想問一下你的意見,咱們要不要去弄一批?”
譚哥拿出手機,居然還有電,點開內部群消息,煤炭正式供應要一周後,不過他前段時間也打聽了目前煤炭廠不對外零售,所有買家都要一整車拉走才行,而且價格也漲了好幾倍,很多人不能接受。
蘇雲看了一眼自己老公,心裏知道此時是正大光明囤炭火的時候,自己空間裏麵的炭每次都是悄悄的背著人燒,沒敢在明麵上拿出來。
煤炭廠這件事是蘇章明上次去鎮上的時候路過秦果家門口才突然想起他家就是幹這個的。
蘇雲假裝皺皺眉頭:“這麽大一車子炭,一家也吃不下啊,要不咱們組織村裏集體去買。”
譚哥立馬來了精神:“這個主意可以,但是去那裏弄大貨車呢,村裏很多車都沒法走了,點火都點不起。”
蘇雲心中早有計劃了:“我小爺爺家不是有大貨車嗎,等會去問問他,要是同意了咱們明天就出發。第一天去談價格,合理的話明天咱們自己人先吃一車,迴來問問村裏其他人意見,再統計一下願意買煤炭的有多少戶,雖然說煤炭廠現在價格比之前翻倍了,但是這麽冷的天那點錢還能比命重要嗎。”
商量完譚哥就迴去問了幾個關係好的人買炭,蘇章明和王傑出去小爺爺家商量用車的事情,順便把煤炭和醃製雞鴨鵝的事情都和他們說,盡量忽悠他們多去囤一些肉類和炭。
蘇章明本就有些油嘴滑舌,一張巧嘴特別能忽悠人,再加上王傑的談判技巧加持,兩人一個下午把小爺爺家的大貨車談好了,小爺爺也答應讓誌邦叔去村長家幫忙處理凍死的雞鴨鵝,表示到時候也會囤上一些放在家裏。
王傑和蘇章明心裏明白這一次動員關乎未來幾個月大家的溫飽,搞定了小爺爺家兩人又去了小外婆家做動員,小外婆家裏人口多,出兩個人去處理雞鴨,木炭也給他們留了個分攤名額。
最後去阿蘭家,蘭爸剛一開始聽王傑說煤炭和雞鴨鵝的事情還猶豫了一下,他排斥別人交流,去了怕不自在,但是又想聽王傑的多弄點東西迴來。
王傑這人最會察言觀色,還沒等蘭爸拒絕就說,煤炭這事隻要報個名就行,人多了車上也沒位置,隻要肯出錢就行。
去村長家做事,每人都有分工的,到時候跟著蘇雲做事就行。
蘭爸就怕去了沒人喊他做事,自己嘴巴也不會說,聽到蘇雲也去,心裏頓時輕鬆起來。
蘇雲在村裏最在意的就他們三家,前世他們沒少幫襯蘇家,現在是報恩的時候,隻有大家都好起來自己才能更好,村裏其他家和蘇家倒是沒什麽太深的交情,平時偶爾迴來也是打個照麵。
約好了第二天早上出發,王傑和蘇章明一大早起來喝了點粥做好防護就各自背上自己的隨身登山包出門了。
冰天雪地裏,極低溫度下,車子需要預熱才能啟動。幾人折騰了半個小時大貨車才能起步。
這次一起去的人有王傑,蘇章明,小叔叔,譚哥,蒙哲,都是村裏身強體壯的年輕人。
一起分攤的名額有8個,蘇家、小爺爺家、小外婆家、阿蘭家、蒙哲家、譚哥家、還有另外一名村幹和小靜家。
蘇雲昨晚打電話給小靜,確認了最後一個分攤名額。
譚哥和蒙哲是遠房表親的關係,跟著一起去倒是情理之中,蒙哲自己也不差錢,從小到大也沒吃過苦,能花錢買舒適他當然不會拒絕。
王傑並不知道蘇雲當年的情書風雲麵上沒什麽不同,倒是蘇章明顯得稍微有點尷尬,一路上有事沒事故意活躍氣氛。
車子開得很慢,原本2個小時就能到煤炭廠,今天花了快三個小時才到地方,煤炭廠門口停了十幾輛大卡車,譚闖原本覺得他們開過來的大卡車裝個10噸的煤炭已經算很多了,看到別人家的都是20囤的重卡,頓時心裏衍生了濃濃的危機感,王傑心裏也明白,煤炭廠這樣子出貨,堅持不了多久肯定就要關門。
幾人到的時候剛好中午,車多人也多,蘇章明直接打電話給秦果,秦果剛好在幫老爸處理煤炭,接到蘇章明的電話就跑出來把幾人請進辦公室。
蘇章明慣是個會做人的,當下拿出一條從超市順來的中華放在秦果的辦公桌上麵:“果子,好久不見,你這生意越做越大了,現在還和政府聯合做生意了。”
秦果看是不經意的就把桌子上的中華給收起來,兩人心照不宣的給了眼色悄聲道:“明哥告訴你一個大秘密,自從極寒之後,我們這個煤礦差點要被充公,後來我爸找了上麵的人才保下來。這裏開采出來的煤7成給公家拉走了,剩下的3成隻能賣給持證的機關單位,我爸叫我盯著這裏,等全部弄完我就得迴村了,我爸說上麵這麽搞估計這天氣好不了了,外麵好多煤老板都的礦洞都被充公了,這件事沒幾個人知道,我拿你當哥們,你自己好好想想,現在外麵排隊的大卡都是買煤的,沒證的我都不敢讓他們進來。”
蘇章明和秦果是多年的兄弟,別看兩人平時吊兒郎當的一起吃喝玩樂,關鍵時候還是挺仗義。
蘇章明點點頭表示感謝,給秦果介紹自己帶過來的人,說了想要買煤炭的意向,秦果對王傑還是有印象的,逢年過節有時候去蘇家蹭飯也會遇到蘇家大姐夫。
這些年蘇家大姐對他們這一幫臭小子也挺照顧的,有時候看他們在一起喝酒,還特意弄一些小菜。
當下秦果就表示新圩村來買煤炭包在他身上,價格方麵按現在的行情給。
蘇章明明白不久後就算有錢也買不到煤炭,而且這種暗箱操作也不是一句話就能搞定的,先不說他們沒有持證,也不是政府機構,這裏麵的利害關係都要秦果去遮掩,說不準秦果背後還要被他爸爸教訓。
秦果告訴他們他們隻有一周的時間買煤,過了這一周這個地方就交給公家開采了。
蘇章明的卡車最多隻能運10噸,因著秦果的關係車子從後門進場,還調了兩部鉤機裝車,快速裝好車開出煤炭廠。
等車子開在省道上眾人才迴過味來,心中無比慶幸這一次提前出來買煤炭,更是明白要是沒有蘇章明的人脈關係他們排隊到天黑都不一定買到煤。
等車開到背風路口,幾人在車上順便吃個午飯再迴去。
路上商量著先把車上的煤炭按8份分攤了,明天開始按登記的戶數分攤,後麵這一周每天還要出兩次車去囤煤炭,直接停在村裏的小廣場卸車,一周後拿著現金或糧食過來排隊換煤炭,現在大家手機支付都用不了,隻能用現金或以物易物的方式。
市場價格每日都有極大變動,秦果煤場是1斤糧食換6斤煤炭。
村裏也是按照這個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