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對步兵的操練已經有了完整、成熟的訓練方法,王難得、高秀岩、張守瑜等人都對步兵訓練頗為精通,這些完全不需要操心,如果胡亂更改操練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而且王難得等人也不熟悉新的訓練方法,訓練效果會大大折扣。


    對於步兵的操練,趙子良隻是每日抽時間去步兵訓練營地查看訓練進度,找到不足、糾正錯誤,大部分時間都放在騎兵訓練上。


    軍隊的建設包括多個方麵,首先是訓練,其次是思想,再次是武器裝備和後勤。


    訓練事宜已經開始著手進行,在訓練的同時也要進行裝備和設施方麵的改善,步兵訓練方麵,趙子良給訓練場地上更換了大部分訓練設施,增加了一些訓練力量、靈敏、耐方麵的設施。


    騎兵方麵,趙子良從全軍中調撥六千匹戰馬配備給騎兵營,這已經是大鬥軍所欲戰馬的九成,除了戰馬之外,騎兵裝備中的馬鐙、高橋馬鞍、騎兵騎槍、腰刀、弓箭全部配備齊全。


    騎兵的訓練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形成戰鬥力,好在招入的新兵基本上都是河西人,本身都懂得騎術,對於騎術不錯的這些新兵,想要把他們訓練成精銳騎兵就不算太難,騎兵形成戰鬥力的第一要素就是騎術,而這個問題對於大鬥軍新招的這批新兵都不是問題沒有這個問題的阻礙,其他的一些問題就都好解決了。


    騎兵的訓練,趙子良親自製定訓練方案,包括基礎訓練和戰術訓練兩個方麵,並且親曆親為帶兵訓練,每日都有大半天的時間在騎兵營訓練所在地。


    騎兵營原本有六百老兵,但經過兩場戰鬥,損失了一百多多人,剩下不足五百老兵,還有一千兩百多經曆過兩站戰鬥的半老兵,為了讓新兵盡快進入狀態,趙子良讓一個老兵帶兩個半老兵和兩個新兵,把新兵和老兵摻雜在一起,雖然戰鬥力短時間內嚴重下滑,但短時間之內也沒有戰事,隻要度過前三個月的基礎訓練,進入戰術訓練階段,戰鬥力很快就會得到提升。


    盡c管騎兵營的兵士們都有不錯的騎術,但是趙子良依然每天都最少安排兩個時進行騎術訓練,其他時間分別訓練騎乘中的劈、砍、刺這三個戰鬥動作和騎射,戰鬥動作隻訓練劈、砍、刺這三個動作。


    趙子良認為,對於普通的騎兵,隻要把這三個戰鬥動作訓練到位,經過長時間的不間斷訓練,一個騎兵的單兵作戰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提高,至於其他的戰鬥動作,太繁瑣、太複雜,單個騎兵不需要訓練太多的戰鬥動作,這會分散他們的精力,就好比練武,隻要精通一門武功就已經是高手。


    至於騎射,這沒什麽好的,就是不停地練習射箭,騎射這個訓練項目,需要大量的箭矢供應給騎兵們進行射箭聯係,因此箭矢和弓弩的製造跟得上,不過用作訓練的弓弩和箭矢不需要太好,因此製作的時間不需要花費太多,大鬥軍有專門的工匠們進行兵器、弓弩和箭矢的製作,趙子良隻要把製作任務布置下去就行了,工匠們會按時完成。<:。:br/>


    不過對於趙子良要求在一個月之內完成十萬支箭的製造任務,這讓工匠頭子曹大人把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般:“不行不行,將軍,不是下官和手下工匠們不出力,實在是您要求的時間太短了,一個月之內完成十萬支箭矢的製作根本不可能,除非您再調撥給一倍的工匠數目,否則一個月之內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完成的”


    趙子良問道:“本將軍問你,除了給本將軍特質的精鋼雕翎箭之外,你們製作箭矢箭頭是用磨具灌注鐵水還是一個一個打造的”


    曹嚴道:“當然是用磨具關注鐵水,如果一個個打造,耗費的時間”


    趙子良皺眉道:“既然是用磨具灌注,箭頭的製作應該很容易啊,為何一個月還製造不出十萬支箭矢”


    曹嚴苦著臉道:“將軍,一支箭矢的製作分多個工序,包括灌注箭頭、製造箭杆、修剪羽毛、裝插羽毛、箭頭和箭杆的裝配等等這些工序,這其中裝插羽毛和製造箭杆最耗費時間,我們工匠人手有限,實在忙不過來啊”


    趙子良想了想道:“既然這樣,那你們把製造箭杆、修剪羽毛和裝插羽毛的工序外包給附近百姓們去左做,你們隻負責用磨具灌注箭頭和裝配成完整的箭矢就行了,讓附近百姓把羽毛和製作箭杆的材料拿迴家,讓他們打磨箭杆並負責把修剪好的羽毛安裝在箭尾,你們派人告訴百姓們怎麽做,羽毛要修剪多長,如何安裝在箭尾,所有箭杆要打磨得筆直、粗細相同,直徑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能粗細不同、不能彎曲你們每日派人去百姓家中收取,登記數量,按數量付給百姓們辛勞費,如果擔心百姓太浪費材料,可以考慮讓百姓們自行購買材料,等製作完成我們再按照每一支箭矢多少錢進行收購”。


    曹嚴一拍腦袋,大喜道:“此法甚好,箭杆的打磨和羽毛的修剪、安插並不複雜,隻要略加指,百姓們都會製作,如果附近的每戶百姓家都參與製作,很快就可以做好”


    鄭三看著曹嚴歡天喜地而去,對趙子良笑道:“將軍此舉可謂一舉數得啊”


    趙子良有些詫異鄭三竟然可以看出他的用意,笑問:“哦那你看”


    “其一,減輕了工匠們的負擔和壓力;其二,將士們可以及時得到箭矢的補充用於訓練和作戰;其三,把這事交給附近的百姓們去做可以增加他們的收入,隻要百姓們手藝嫻熟之後,他們每日可以製作,日後我軍就有源源不斷的箭矢,隻要有錢就行”。


    趙子良笑了笑沒話,轉身上馬向駐地外而去,鄭三則打馬跟了上去。


    駐地外有數萬畝良田是大鬥軍的產業,大鬥軍的糧草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軍械物資也有相當一部分自己負責打造,節度使府和朝廷隻撥付軍餉和一部分軍械、戰馬。


    趙子良來到駐地外的野外田間就是要看看禾苗的長勢、水渠的灌溉情況,現在已經是五月,田間禾苗已經長出了一大截,冬麥已經收割完畢,上次吐蕃人打過來搶走了相當一部分。


    糧食嚴重不足,讓河西地區的老百姓們不得不放棄改種麥,而種植其他生長周期較短的糧:。:食作物,否則還不等收割麥就要斷糧,種植大豆、豌豆、青稞、蠶豆等這些糧食作物的生長周期要短一些,盡管這些糧食不能做主食,但沒飯吃的時候填一下肚子還是可以的。


    大鬥軍也不得不與老百姓一樣把上等良田種植麥,把中等田種植青稞、黍米,把下等田種植大豆、豌豆、高粱這些作物,這些作物的產量雖然低一些,也不是主要糧食,但生長周期短,而且桔杆可以切碎了作為馬料。


    趙子良和鄭三帶著一些扈從在田埂上一邊走一邊看禾苗長勢情況,不遠處一些吐蕃俘虜正在唐軍兵士們的看管下給禾苗除草、捉蟲,現在這年代可沒有除草劑,也沒有敵敵畏,全部都是人工作業,這種農活雖然辛苦了一些,但卻累不死人,而且還有飯吃,隻要努力幹活就不會被毆打和被殺死,對於吐蕃俘虜來已經是非常幸運了。


    此前有不少吐蕃俘虜試圖逃跑,但很快就被抓迴來,不但自己被殺死,還連累了同組的其他俘虜一起被殺,這是由於大鬥軍對俘虜實行的是連坐製度,按照趙子良的要求和指示把所有俘虜按照每十個人分成一組,設一個組長,每十組為一隊,設百人長,每十個百人隊為千人團,設千夫長,每組當中隻要有一人試圖逃走,就會連累其他人,該組其他人也會被一同被殺,以此往上推,如果逃跑的規模擴大,一個百人隊當中有一組集體逃走,整個百人隊都要遭殃,如果有一個百人隊集體逃走,其所在的千人隊全部連坐。


    大鬥軍頒布這樣的措施和製度之後,剛開始還真有一些吐蕃俘虜逃跑,但很快連累到了同組或同隊其他人,以至於這些人全部被殺。


    這樣的事情連續發生幾次之後,吐蕃俘虜們為了保命就開始互相監督起來,而且還有吐蕃俘虜為了自己活命,自願充當大鬥軍在俘虜當中的眼線,隻要俘虜中有異動,這些藏在俘虜當中的“細作”就會如實報告俘虜們,時間一長,俘虜們開始互相猜忌,彼此之間誰也不信任誰,從此,大鬥軍對吐蕃俘虜的管理就變得輕鬆多了。


    趙子良看了一些田地,發現田地的肥力不足,於是對鄭三道:“這地不夠肥啊,得想辦法給莊稼施肥”


    鄭三苦著臉道:“我軍雖然有數千人,每日造糞也不少,一兩個月下來數量是相當可觀,但架不住田多,兩萬畝,就全軍每個人每日都拉好幾次也還是不夠用”


    趙子良笑道:“也不能全靠將士們的糞便,那些牛羊馬匹的糞便也可以收集起來當做肥料,而且這些牲畜的糞便還是很肥的”。


    鄭三愣了愣,問道:“牲畜的糞便不是都收集起來曬幹了當做燃料嗎怎麽還能施肥”


    趙子良道:“當然能,烤火可以木材嘛除此之外,還可以讓俘虜們去樹林中收集落葉,腐爛的也可以,切碎了灑在田間,還可以把溝渠內的淤泥挖起來運到田中,這些都是可以肥田的,有了肥力,莊稼長勢才會好,僅僅靠天吃飯可不行,咱們得自己想辦法”


    鄭三若有所思,頭道:“好,我馬上安排下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將軍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後的煙屁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後的煙屁股並收藏大唐將軍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