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要低調發育
諜戰:我有空間,但我選擇單幹 作者:喜歡過王和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mp38雖然很好用,但是確實不適合抗聯隊伍,這不是馬良舍不得。
楊將軍也聽完馬良的解釋,堅毅的臉上有些變化,斬釘截鐵的對眾人說:
“特派員說的對,這個衝鋒槍雖好,但是不適合我們!想想之前咱們犧牲的那些戰友!”
抗聯戰士們一聽,原因為以極低的傷亡完成任務,心情很好的戰士們立刻默不作聲的解下身上的mp38衝鋒槍和其他裝備,重新把三八大蓋換上。
要是其他部隊的抗聯戰士或許很難接受馬良的表達的意思,但是作為楊將軍率領的第一軍的戰士,有著切身經曆的他們就能立刻接受。
楊將軍帶領著抗聯第一軍依托長白山脈,頻繁出擊,在東北境內殺出赫赫有威名,楊將軍也成為日軍眼中“最頑固的匪首”,對日軍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自然就成為日軍的“眼中釘”!
有道是,人怕出名豬怕壯!
楊將軍領導下的第一軍自然也是,從38年開始,日軍關東軍司令部調集了高達6萬人的部隊,專門“剿殺”楊將軍領導下總兵力3000左右的第一軍。
離譜的是,日軍關東軍還專門給各個“討伐”部隊下令,“全力捕殺匪首楊及其部隊”,如果看到其他抗聯和其他抗日隊伍,可以放過,隻打楊將軍領導下的抗聯部隊。
為此關東軍一改濫殺作風,選擇優待叛變分子。
這種處處針對的情況下,抗聯第一軍也就遭遇了滅頂之災,在外有日軍重兵合圍,內有不斷的叛徒背刺下,第一軍損失慘重,總兵力銳減不到1000人。
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把徹底消滅731部隊的戰功給到楊將軍,固然可以為楊將軍贏得偌大的威名,同時為重振抗聯,吸引敢於反抗日軍的愛國青年投奔抗聯提供巨大幫助。
但是日軍一方麵會否認731發生的一切,同時為了報複,也為了找到731部隊倉庫裏被馬良帶走的一萬多枚細菌彈和毒氣彈,日軍必將會發動規模空前的針對楊將軍所帶領的部隊的大“討伐”。
這就跟馬良之前放著元帥不打,打兩個惡魔尉官的原因一樣。
到時候與其說是馬良是來幫抗聯的,倒不如說是來害抗聯的,讓抗聯本就艱苦的生存環境,再加一個難度級。
這也是為何馬良要在離開731時裝逼似的留下夜叉痕跡,要的就是關東軍上下把調查和報複的注意力和力量放在子虛烏有的“夜叉”組織上,給抗聯一個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期。
在換完裝備之後,馬良再次嚴肅強調道:
“同誌們,敵強我弱,關於這次總部特別行動,所有人都要守口如瓶,隻準你們自己知道,連營地裏的留守的同誌也不要提起,嚴守這個秘密。”
眾人都慎重的點點頭。
接著馬良帶著眾人找到一處山穀,讓楊將軍帶著大家在山裏休整了幾天,從強行軍的極度疲憊中緩過來。
而馬良自己則獨自出山,化妝之後,成功的來到位於南滿地區的一處日軍檔案館。
在搞到了十幾箱空白的“良民證”和相關印章和筆墨之後,馬良從空間裏取出幾大桶汽油,熟練的倒在各處,一把火燒掉日軍自從占領東北以來建立的居民檔案。
完成之後,馬良又從日軍倉庫搜羅一批日軍軍物資,補充了大量消耗的彈藥和糧食之後,隨手又是一個火龍燒倉,毀滅一切痕跡。
幾天後,馬良和楊將軍和二團長打扮成農民之後,躲在一處名為大碾子的日軍集團部落的外圍。
在初步觀察之後,馬良也有些頭疼的看著遠處的防守嚴密的集團部落。
四周有高三米的圍牆,牆頭上架上鐵絲網,四角有炮樓,炮樓上架著機槍,時不時就有持槍的日軍或者偽警察在四周巡邏。
圍牆外麵是三米寬、兩米深的深溝,深溝裏麵全是削成尖的木橛子,一旦掉進去,就別想完整的爬出來。
馬良注意到,進出集團部落的人都被門口的日軍和偽警察檢查良民證和搜查隨身攜帶的物品,防守堪稱森嚴。
在親自看完了集團部落之後,馬良也皺起了眉頭。
同時也對為何日軍建立了集團部隊之後原本拿神出鬼沒讓日軍沒啥好辦法的抗聯迅速遭受重大打擊。
這樣一個防守嚴密,堪稱堡壘的集團部落直接將抗聯和百姓物理隔絕,而以抗聯沒有重火力的情況下根本拿不下一個集團部落。
按照楊將軍等人的情報,這個大碾子集團部隊還是日軍在周邊幾個集團部落中人數比較少的一個,相比於其他幾萬人的集團部落,大碾子裏隻有1萬人左右。
雖然馬良有些把握依靠自己帶著抗聯拿下這個集團部落,但是馬良又不能長期在東北跟著抗聯打遊擊,所以馬良需要找到一個依靠抗聯自己也能完成的戰術。
結束偵查,迴到安全點後,楊將軍主動對想要拿下集團部落的馬良說:
“特派員你也看見了,以日軍修建集團部落的防禦工事,沒有重武器的情況下,就算是我們集中兵力也不可能在日軍增援前拿下。”
“要擴張隊伍隻能是從其他地方想辦法。”
對此馬良也隻能點點頭表示同意,不過馬良並不打算就此放棄,抗聯要想堅持下去,必須要想辦法打破日軍在邊境地區為了針對抗聯搞得集團部落,解決抗聯兵員和情報來源問題。
不然馬良給的武器再多,上哪裏找人來用,用在哪裏?
想了想,馬良對一旁的楊將軍說:
“我想進集團部落裏實地考察,你們在這裏等我!”
楊將軍當即就反對道:
“這太危險了,你是總部特派員,不能以身犯險!”
馬良無奈,找個借口說:
“正因為我是總部特派員,我更需要親自了解東北抗戰的真實情況,親自考察之後,迴到總部後向總部做出真實的報告,好讓總部準確調整戰略。”
楊將軍也聽完馬良的解釋,堅毅的臉上有些變化,斬釘截鐵的對眾人說:
“特派員說的對,這個衝鋒槍雖好,但是不適合我們!想想之前咱們犧牲的那些戰友!”
抗聯戰士們一聽,原因為以極低的傷亡完成任務,心情很好的戰士們立刻默不作聲的解下身上的mp38衝鋒槍和其他裝備,重新把三八大蓋換上。
要是其他部隊的抗聯戰士或許很難接受馬良的表達的意思,但是作為楊將軍率領的第一軍的戰士,有著切身經曆的他們就能立刻接受。
楊將軍帶領著抗聯第一軍依托長白山脈,頻繁出擊,在東北境內殺出赫赫有威名,楊將軍也成為日軍眼中“最頑固的匪首”,對日軍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自然就成為日軍的“眼中釘”!
有道是,人怕出名豬怕壯!
楊將軍領導下的第一軍自然也是,從38年開始,日軍關東軍司令部調集了高達6萬人的部隊,專門“剿殺”楊將軍領導下總兵力3000左右的第一軍。
離譜的是,日軍關東軍還專門給各個“討伐”部隊下令,“全力捕殺匪首楊及其部隊”,如果看到其他抗聯和其他抗日隊伍,可以放過,隻打楊將軍領導下的抗聯部隊。
為此關東軍一改濫殺作風,選擇優待叛變分子。
這種處處針對的情況下,抗聯第一軍也就遭遇了滅頂之災,在外有日軍重兵合圍,內有不斷的叛徒背刺下,第一軍損失慘重,總兵力銳減不到1000人。
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把徹底消滅731部隊的戰功給到楊將軍,固然可以為楊將軍贏得偌大的威名,同時為重振抗聯,吸引敢於反抗日軍的愛國青年投奔抗聯提供巨大幫助。
但是日軍一方麵會否認731發生的一切,同時為了報複,也為了找到731部隊倉庫裏被馬良帶走的一萬多枚細菌彈和毒氣彈,日軍必將會發動規模空前的針對楊將軍所帶領的部隊的大“討伐”。
這就跟馬良之前放著元帥不打,打兩個惡魔尉官的原因一樣。
到時候與其說是馬良是來幫抗聯的,倒不如說是來害抗聯的,讓抗聯本就艱苦的生存環境,再加一個難度級。
這也是為何馬良要在離開731時裝逼似的留下夜叉痕跡,要的就是關東軍上下把調查和報複的注意力和力量放在子虛烏有的“夜叉”組織上,給抗聯一個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期。
在換完裝備之後,馬良再次嚴肅強調道:
“同誌們,敵強我弱,關於這次總部特別行動,所有人都要守口如瓶,隻準你們自己知道,連營地裏的留守的同誌也不要提起,嚴守這個秘密。”
眾人都慎重的點點頭。
接著馬良帶著眾人找到一處山穀,讓楊將軍帶著大家在山裏休整了幾天,從強行軍的極度疲憊中緩過來。
而馬良自己則獨自出山,化妝之後,成功的來到位於南滿地區的一處日軍檔案館。
在搞到了十幾箱空白的“良民證”和相關印章和筆墨之後,馬良從空間裏取出幾大桶汽油,熟練的倒在各處,一把火燒掉日軍自從占領東北以來建立的居民檔案。
完成之後,馬良又從日軍倉庫搜羅一批日軍軍物資,補充了大量消耗的彈藥和糧食之後,隨手又是一個火龍燒倉,毀滅一切痕跡。
幾天後,馬良和楊將軍和二團長打扮成農民之後,躲在一處名為大碾子的日軍集團部落的外圍。
在初步觀察之後,馬良也有些頭疼的看著遠處的防守嚴密的集團部落。
四周有高三米的圍牆,牆頭上架上鐵絲網,四角有炮樓,炮樓上架著機槍,時不時就有持槍的日軍或者偽警察在四周巡邏。
圍牆外麵是三米寬、兩米深的深溝,深溝裏麵全是削成尖的木橛子,一旦掉進去,就別想完整的爬出來。
馬良注意到,進出集團部落的人都被門口的日軍和偽警察檢查良民證和搜查隨身攜帶的物品,防守堪稱森嚴。
在親自看完了集團部落之後,馬良也皺起了眉頭。
同時也對為何日軍建立了集團部隊之後原本拿神出鬼沒讓日軍沒啥好辦法的抗聯迅速遭受重大打擊。
這樣一個防守嚴密,堪稱堡壘的集團部落直接將抗聯和百姓物理隔絕,而以抗聯沒有重火力的情況下根本拿不下一個集團部落。
按照楊將軍等人的情報,這個大碾子集團部隊還是日軍在周邊幾個集團部落中人數比較少的一個,相比於其他幾萬人的集團部落,大碾子裏隻有1萬人左右。
雖然馬良有些把握依靠自己帶著抗聯拿下這個集團部落,但是馬良又不能長期在東北跟著抗聯打遊擊,所以馬良需要找到一個依靠抗聯自己也能完成的戰術。
結束偵查,迴到安全點後,楊將軍主動對想要拿下集團部落的馬良說:
“特派員你也看見了,以日軍修建集團部落的防禦工事,沒有重武器的情況下,就算是我們集中兵力也不可能在日軍增援前拿下。”
“要擴張隊伍隻能是從其他地方想辦法。”
對此馬良也隻能點點頭表示同意,不過馬良並不打算就此放棄,抗聯要想堅持下去,必須要想辦法打破日軍在邊境地區為了針對抗聯搞得集團部落,解決抗聯兵員和情報來源問題。
不然馬良給的武器再多,上哪裏找人來用,用在哪裏?
想了想,馬良對一旁的楊將軍說:
“我想進集團部落裏實地考察,你們在這裏等我!”
楊將軍當即就反對道:
“這太危險了,你是總部特派員,不能以身犯險!”
馬良無奈,找個借口說:
“正因為我是總部特派員,我更需要親自了解東北抗戰的真實情況,親自考察之後,迴到總部後向總部做出真實的報告,好讓總部準確調整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