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困難,劉廠長臉色變了下,不好意思的說:


    “我們的加工設備不缺,但是缺原材料,目前我們雖然可以用鐵軌鋼來製造八一式馬步槍,但是鐵軌鋼的供應不充足,目前每月隻能生產一千多把步槍,還有兼顧大量仿造五零式擲彈筒的生產,材料更不足了。”


    “盡管總部已經同意我們用新產的子彈和手榴彈換鋼軌用來收集鐵軌的計劃,但是沒有咱們自己的鋼鐵廠,單靠用鬼子的鐵軌,產量也提不上去,另外槍中的撞針等特殊部件,鐵軌鋼完全不行,用不了幾次就會斷裂,必須用外國進口的特殊鋼材,限製了產量。”


    總部領導想了想,立刻做出了指示:


    “鐵軌鋼供應問題,我們暫時沒有建立自己的鋼鐵廠的穩固後方和設備,不過我會向上級請示,在保密的情況下調動所有能調動的力量盡可能保證特一兵工廠的供應,至於特殊鋼材,你們打個報告,我迴去後批一筆專用資金前往大城市采購進口鋼製品,然後進行鍛造,務必要保證槍械的生產不能停!”


    “太好了!”


    聽到專門負責後勤的總部領導如此表態,劉廠長等人立刻歡唿起來。


    完事後,總部領導突然想到一個重要問題,有比較充足的鐵軌供應的槍械製造都是這樣了,那更重要的子彈生產呢?


    於是趕忙問劉廠長等人:


    “子彈生產沒有受到什麽影響吧?”


    氣氛一下就冷了下來,劉廠長把總部領導帶到一個車間。


    此時已經是下雪的時節了,可這個車間裏仍是熱火朝天,工人們都戴著安全帽,打著赤膊。


    一個兩個工人推著小推車從總部領導麵前走過。


    看著小推車裏的東西,總部領導大為吃驚,忍不住喊了句:


    “等一下!”


    兩位工人師傅沒有認出這位領導,但是身後跟著的廠長書記等人還是認識的,識趣的停下腳步。


    總部領導用手在小推車裏抓了一把,各種各樣的古銅錢和銅元出現在他的手中。


    有大漢的五銖,唐代開元通寶,明代洪武通寶,清朝的銅元,曆經了天朝幾千年的曆史。


    “唉!”


    想著這些等以後國家戰爭結束了,這些古錢都可以說是古董,可此時看向不遠處的大鑄造爐,此時卻隻能進入熔爐變成殺人的子彈,總部領導無奈的長歎一聲。


    見到總部領導如此作態,劉廠長還以為自己用古錢煉銅造子彈反了什麽紀律,趕緊小聲解釋道:


    “總部用了所有渠道盡全力收集三個月的十幾噸銅料,在我們投入生產的第二個月就消耗完畢了,生產出了一百萬發步槍彈,30萬發手槍彈,而後為了維持繼續生產,我們開始也在開始在用子彈換鋼軌的同時也開始用撥給我們特一兵工廠的經費收購群眾手中的各種古銅錢和各種銅製品,用來維持子彈的生產,沒有請示過上級,私自和群眾展開交易,犯了錯誤!”


    八路軍主要地盤都在山區,農村等沒有任何工業設施的地方,根本搞不到成批量的銅。


    天朝的銅產量也不高,要不然銅也不會被用作貨幣幾千年了。


    加上日軍對銅也在嚴密管控,日軍雖然有自己的工業,但是其工業產能不足。


    要不然也不至於在42年的時候就搞什麽“金屬獻納”,拆百姓的銅門栓,偷下水井鐵蓋的荒唐舉動來。


    盡管八路軍用馬良提供的資金,高價在市場上收購,再加上往年的繳獲積累,兵工廠建設的這2個月時間,用盡了全力也就收集到十五噸銅料。


    而一噸銅加上一定配比的金屬鋅,煉出來的黃銅可以生產發步槍子彈。


    這點量僅僅夠在熟悉了設備後,爆發全部產能的特一兵工廠全力生產一個月而已。


    這就是沒有全套工業係統的硬傷,這一點馬良也解決不了。


    除非馬良有係統,可以立刻變出一個完整的工業體係。


    就連民國時期的國內的許多兵工廠,別看它們的產量看起來很不錯,甚至比日軍有些兵工廠都強,被有些網友吹上天,說天朝和小日子之間的差距沒有那麽大。


    但是實際上呢?


    如根據國軍自己統計的鞏縣兵工廠35年的材料來源數據:


    槍管鋼 .1公斤,來自德奧國;


    槍件鋼 .3公斤,來自德奧國;


    熟鐵 3446.1公斤,來自德英奧國;


    無煙火藥 3922.16公斤,來自德美奧國;


    其他金屬,包括鉛銅和所有鋼料,油料及化學品,甚至是槍托木,大多進口自外國。


    本質而言此時的大多數兵工廠隻能算是一個大型的組裝加工廠而已,日軍一切斷了海上外援通道,基本上就屬於半停產狀態。


    就以大名鼎鼎的中正式步槍舉例。


    在38年日軍還沒有完全封鎖海運之前,大量進口材料可以進來的情況下中正式步槍的有效射程可以的達到400米,可以和日軍的38式步槍的460米有效射程抗衡。


    可隨著日軍全麵封鎖海上通道,缺乏進口原料,尤其是合金槍管鋼,新生產的中正式步槍用碳素鋼槍管,有效射程立刻下降到隻有200米,跟八一式馬步槍差不多。


    劉廠長等人為了不影響彈藥生產,不得已的情況下隻能另辟蹊徑了!


    看見劉廠長等人一臉忐忑,總部領導示意工人們繼續把古銅錢倒進熔爐,看著古錢消失在火紅的熔爐中後才轉身安慰劉廠長等人。


    “這些古銅錢見識過天朝最強盛的時代,它們可能跟著衛霍的漢軍遠征匈奴,可能跟著的唐軍掃滅東西突厥,還有可能隨明軍與倭寇作戰。


    “士農工商之中,可能現在我們中的某一位祖先就曾使用過這些古銅錢。但是今天,這些古錢被提煉之後,又會跟著我們八路軍作戰,變成複仇的子彈射向侵略者。”


    “或許他們有一定的文物價值,但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無數人都將自己的鮮血流盡的時候,能作為射向侵略者的子彈也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當我們的戰士把這些熔鑄了曆史的子彈推進槍膛的那一刻,連接著曆史與未來,這是史詩一般的曆史,是活著的史詩!”


    這一番話讓劉廠長等人當場就沉默了。


    他們想到了那些在沒有機床的時候,用銅元造子彈頭,一錘一錘地敲;為了一點火藥,在毫無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用陶缸自製硫酸發生皿,酸霧中樹葉變黃他們的皮膚也開裂了,整日咳嗽的軍工。


    想起了根據地兵工廠的女工沒有粉碎機器,就用剪刀絞碎繳獲的無煙火藥條,把手都磨爛了;


    有的兵工廠工人為了保護戰友,一個人默默躲在角落裏,用簡陋的設備,在完全沒有專業知識的情況下,拆日軍遺留的各種未爆炸的啞彈,萬一爆炸,就死自己一個。


    就為了炮彈裏的那點發射藥和炸藥可以取出來造子彈和手榴彈,供給前線的戰士打鬼子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諜戰:我有空間,但我選擇單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過王和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過王和平並收藏諜戰:我有空間,但我選擇單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