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最後一招
重生宋青書,開局風神腿 作者:泡泡追泡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轟隆!轟隆!
塵煙四起。
陡然間,一道人影從四起的塵煙中飛了出來。
正是宋青書。
到底是橫練功夫,龍象般若功的確有可取之處。
巴藏九層的龍象般若功號稱有九龍九象之力,就算是現在的宋青書也被擊退了。
不過巴藏也不會好受就是了。
宋青書落在地上,後退了七步才卸掉了腳下的力道。
並沒有為了所謂的風範而去硬挺。
然後靜靜地等待著塵煙散去,沒有去幹預。
眾人看到宋青書安然無恙,紛紛將目光投入巴藏所在的位置,想要看看兩人的這次交手,到底結果如何。
隨著那塵煙散去,巴藏重新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隻是眼前的一幕實在是讓人不敢置信。
此時的地麵以巴藏為中心向下凹陷,中間的巴藏現在所占的位置甚至距離地麵有一丈,護,雙腿也陷進了土裏。
要知道這可是武當的演武場,地麵都是經過加固過的,尋常比武根本不可能對地麵造成這麽大的變形,打碎幾塊磚就已經是極限了。
足可見剛才宋青書的力道有多大。
而巴藏還能頂著這股力道將宋青書擊飛出去,倒退了七步才停下,甚至力道還在宋青書之上。
仔細看,巴藏的身上沒有多大的傷,就是有點氣喘,看得出來消耗還是挺大的。
外家功夫就是這點好,身體那是杠杠的,特別抗揍,宋青書就喜歡和這樣人交手。
“宋施主,咱們繼續。”
“如大師所願。”
這次宋青書沒有先行出手,反而是巴藏凝聚出九條金龍,揮舞著雙拳向宋青書襲來。
這是三次交手以來,巴藏首次率先進攻。
宋青書不知道巴藏心裏想的什麽,隻是見識到了巴藏剛才的力道之後,盡管自己有信心借助速度的加持在力道上勝過對方,但是自己的優勢是速度,沒必要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
捕風捉影。
宋青書消失在了原地。
巴藏撲了個空,也不氣餒,盲猜宋青書會到自己的身後,即刻轉身,象鳴聲伴隨著龍吟,一拳揮出。
宋青書的身影果然出現在了那裏,外人看上去就像是宋青書主動迎向了巴藏的拳頭。
一道破空聲響起,巴藏還是打空了。
他擊中的是一道殘影。
而宋青書的真身,卻是出現在了巴藏的右側方,轟雷聲再次響起,巴藏來不及做出守勢,硬挨了宋青書這一記雷厲風行。
整個人倒飛出去。
隻不過宋青書這一下明顯對巴藏造成的傷害有限,倒飛過程中就調整了身體的平衡,伸手在地麵上一撐,就調整好了身形,雙腳落地,向後滑行了約兩丈遠才止住。
隨後腳下使力,伴隨著九條金龍咆哮著向著宋青書再次攻來。
這次宋青書沒有用捕風捉影,而是原地開始了旋轉,帶起的風卷起了滿地的塵灰和小石子,向著巴藏衝了過去。
卻是巴藏這種激情的打法也激起了宋青書的熱血,便決定跟巴藏來一場正麵硬碰硬的對決,反正無論如何,宋青書都不認為自己會輸,哪怕你練的是龍象般若功。
而且巴藏此次交手的行為完全不符合他的意境,反而衝動了很多,讓宋青書很不理解巴藏是怎麽想的。
九條金龍相繼和宋青書的龍卷相遇,被一一撞碎。
宋青書的龍卷也在被消耗,每撞碎一條金龍就會小上一分。
等到九條金龍全部被撞碎之後,龍卷也隻剩原來的一半大小了。
這時候巴藏到了。
兩聲比之前還要高昂的象鳴聲響起,巴藏雙拳齊出,瞬間擊散了龍卷,直指中心的宋青書。
宋青書沒想到自己的風卷殘樓會被破,不過麵對如此境地也是不慌。
風神一怒,風神腿第六式,神風怒嚎。
狂風乍起,陣陣狂風就算是在場的人都身懷內力,也不免被吹得東倒西歪,隻能勉強抓住周圍的建築才能穩住身形,但是四散而起的塵灰還是阻礙了他們的視線,對宋青書和巴藏的比試看不真切。
不過不要緊,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這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
經過了這陣風,場內的塵灰也被吹散,所以眾人很快就看清了場內的情況。
宋青書還是一襲青衣,隻是衣服略顯淩亂,整個人看上去也沒有受傷,最多就是額頭上出了一點細汗。
巴藏就不一樣了。
對付風卷殘樓已經是用出了全力,巴藏還是想在宋青書用出神風動之前盡量確立優勢。
隻是萬萬沒想到宋青書竟然還留了一手,風卷殘樓隻是個幌子,後麵的神風怒嚎才是壓軸好菜。
被打了個出其不意之下,吃了大虧,身上衣物損壞嚴重,隻能勉強遮體,上半身則是完全裸露,露出了裏麵精壯的肌肉。
巴藏實在是沒想到,宋青書還沒有用出底牌,自己就已經快撐不下去了。
不免心中沮喪,不是自己沒有提升,而是自己提升的速度明顯跟不上宋青書:“宋施主,你比上次更強了,這次貧僧可能連你的神風動都逼不出來了。”
宋青書不置可否,神風動消耗很大,能不用就盡量不用,用了怪累的。
而且宋青書也不想巴藏臨死了還打擊他,難道告訴他,自己已經摸到了大宗師的門檻,現在和他交手,純粹就是在欺負他嗎?
這不是殺人還誅心嗎?
咱們武當的人可都是修道修心的,不興幹這缺德事。
於是宋青書便選擇了順應本心:“巴藏大師,我已經開始向大宗師邁進了,輸給我不必介懷。”
修的是自然之道,修的是自我本心。
講的就是一個隨心所欲。
說出來讓巴藏死的明白,這才是宋青書的性格。
巴藏一聽,也是釋然了:“多謝施主為貧僧解惑,貧僧此次輸得心服口服,之前一直以為有機會能追上宋施主,卻不想與宋施主的距離是越拉越遠了。”
“今日武當一行,注定是貧僧敗了,隻是貧僧還想再最後見識一下宋施主的神風動,不知宋施主可否滿足在下?”
塵煙四起。
陡然間,一道人影從四起的塵煙中飛了出來。
正是宋青書。
到底是橫練功夫,龍象般若功的確有可取之處。
巴藏九層的龍象般若功號稱有九龍九象之力,就算是現在的宋青書也被擊退了。
不過巴藏也不會好受就是了。
宋青書落在地上,後退了七步才卸掉了腳下的力道。
並沒有為了所謂的風範而去硬挺。
然後靜靜地等待著塵煙散去,沒有去幹預。
眾人看到宋青書安然無恙,紛紛將目光投入巴藏所在的位置,想要看看兩人的這次交手,到底結果如何。
隨著那塵煙散去,巴藏重新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隻是眼前的一幕實在是讓人不敢置信。
此時的地麵以巴藏為中心向下凹陷,中間的巴藏現在所占的位置甚至距離地麵有一丈,護,雙腿也陷進了土裏。
要知道這可是武當的演武場,地麵都是經過加固過的,尋常比武根本不可能對地麵造成這麽大的變形,打碎幾塊磚就已經是極限了。
足可見剛才宋青書的力道有多大。
而巴藏還能頂著這股力道將宋青書擊飛出去,倒退了七步才停下,甚至力道還在宋青書之上。
仔細看,巴藏的身上沒有多大的傷,就是有點氣喘,看得出來消耗還是挺大的。
外家功夫就是這點好,身體那是杠杠的,特別抗揍,宋青書就喜歡和這樣人交手。
“宋施主,咱們繼續。”
“如大師所願。”
這次宋青書沒有先行出手,反而是巴藏凝聚出九條金龍,揮舞著雙拳向宋青書襲來。
這是三次交手以來,巴藏首次率先進攻。
宋青書不知道巴藏心裏想的什麽,隻是見識到了巴藏剛才的力道之後,盡管自己有信心借助速度的加持在力道上勝過對方,但是自己的優勢是速度,沒必要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
捕風捉影。
宋青書消失在了原地。
巴藏撲了個空,也不氣餒,盲猜宋青書會到自己的身後,即刻轉身,象鳴聲伴隨著龍吟,一拳揮出。
宋青書的身影果然出現在了那裏,外人看上去就像是宋青書主動迎向了巴藏的拳頭。
一道破空聲響起,巴藏還是打空了。
他擊中的是一道殘影。
而宋青書的真身,卻是出現在了巴藏的右側方,轟雷聲再次響起,巴藏來不及做出守勢,硬挨了宋青書這一記雷厲風行。
整個人倒飛出去。
隻不過宋青書這一下明顯對巴藏造成的傷害有限,倒飛過程中就調整了身體的平衡,伸手在地麵上一撐,就調整好了身形,雙腳落地,向後滑行了約兩丈遠才止住。
隨後腳下使力,伴隨著九條金龍咆哮著向著宋青書再次攻來。
這次宋青書沒有用捕風捉影,而是原地開始了旋轉,帶起的風卷起了滿地的塵灰和小石子,向著巴藏衝了過去。
卻是巴藏這種激情的打法也激起了宋青書的熱血,便決定跟巴藏來一場正麵硬碰硬的對決,反正無論如何,宋青書都不認為自己會輸,哪怕你練的是龍象般若功。
而且巴藏此次交手的行為完全不符合他的意境,反而衝動了很多,讓宋青書很不理解巴藏是怎麽想的。
九條金龍相繼和宋青書的龍卷相遇,被一一撞碎。
宋青書的龍卷也在被消耗,每撞碎一條金龍就會小上一分。
等到九條金龍全部被撞碎之後,龍卷也隻剩原來的一半大小了。
這時候巴藏到了。
兩聲比之前還要高昂的象鳴聲響起,巴藏雙拳齊出,瞬間擊散了龍卷,直指中心的宋青書。
宋青書沒想到自己的風卷殘樓會被破,不過麵對如此境地也是不慌。
風神一怒,風神腿第六式,神風怒嚎。
狂風乍起,陣陣狂風就算是在場的人都身懷內力,也不免被吹得東倒西歪,隻能勉強抓住周圍的建築才能穩住身形,但是四散而起的塵灰還是阻礙了他們的視線,對宋青書和巴藏的比試看不真切。
不過不要緊,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這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
經過了這陣風,場內的塵灰也被吹散,所以眾人很快就看清了場內的情況。
宋青書還是一襲青衣,隻是衣服略顯淩亂,整個人看上去也沒有受傷,最多就是額頭上出了一點細汗。
巴藏就不一樣了。
對付風卷殘樓已經是用出了全力,巴藏還是想在宋青書用出神風動之前盡量確立優勢。
隻是萬萬沒想到宋青書竟然還留了一手,風卷殘樓隻是個幌子,後麵的神風怒嚎才是壓軸好菜。
被打了個出其不意之下,吃了大虧,身上衣物損壞嚴重,隻能勉強遮體,上半身則是完全裸露,露出了裏麵精壯的肌肉。
巴藏實在是沒想到,宋青書還沒有用出底牌,自己就已經快撐不下去了。
不免心中沮喪,不是自己沒有提升,而是自己提升的速度明顯跟不上宋青書:“宋施主,你比上次更強了,這次貧僧可能連你的神風動都逼不出來了。”
宋青書不置可否,神風動消耗很大,能不用就盡量不用,用了怪累的。
而且宋青書也不想巴藏臨死了還打擊他,難道告訴他,自己已經摸到了大宗師的門檻,現在和他交手,純粹就是在欺負他嗎?
這不是殺人還誅心嗎?
咱們武當的人可都是修道修心的,不興幹這缺德事。
於是宋青書便選擇了順應本心:“巴藏大師,我已經開始向大宗師邁進了,輸給我不必介懷。”
修的是自然之道,修的是自我本心。
講的就是一個隨心所欲。
說出來讓巴藏死的明白,這才是宋青書的性格。
巴藏一聽,也是釋然了:“多謝施主為貧僧解惑,貧僧此次輸得心服口服,之前一直以為有機會能追上宋施主,卻不想與宋施主的距離是越拉越遠了。”
“今日武當一行,注定是貧僧敗了,隻是貧僧還想再最後見識一下宋施主的神風動,不知宋施主可否滿足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