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把望遠鏡對準了天空中的星星。
從此,古老的天文學被推進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然而時間的腳步永不停止,
曆史的天空浩如煙海,
每一個單獨的個人在這當中隻不過是一顆渺小的煙塵。
在時間這條漫長的河流中,注定有一些東西會逐漸遠離我們而去。
……
2034年10月1日,一個舉國歡慶的日子,也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就在太陽即將像往常一樣照常升起的時候,一抹淺淡的流星在天空中的某處劃過。
那是華夏的首個空間站--天宮,以及世界上首個民營空間站--天闕。
她們分別在在太空中飛行了12年和11年。
按照設計壽命,應該達到退役年限了。
所以,就像卡西尼號星際探測器最終選擇墜入土星一樣,她們選擇了今天這個重要的日子攜手墜入大氣層,光榮退役,撲向地球的懷抱,給曆史的天空留下最後一抹光亮。
……
在某天文台,華可鏡正盯著通過望遠鏡采集迴來的影像。
他還清晰地記得,2023年,也正是沐宇航天在世界航天舞台上展露頭角的那一年。
從北冥航天設備超級工廠的建設,到全年三十多次的空天運輸任務。
華可鏡帶領著沐宇航天一步一步地將空間站天闕送上了太空。
此刻,雖然天闕已經墜入大氣層並化作了塵埃,但屬於它的榮耀已經深深地刻在了人類航天的曆史之中。
望遠鏡的畫麵結束了,華可鏡很快便收拾好感慨的心緒,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任務等著他去推動。
星河之都,
那是人類曆史上首座太空城市,
同時是華夏國民協作的經典案例,
更將是波瀾壯闊的航天史詩級巨著。
按照計劃,星河之都將於2035年的10月1日全麵竣工並獻禮祖國。
也即從今天開始,距離人工智能設定的時間節點隻剩下一年的時間。
截至目前,星河之都的工程建設進度為81%,
其中華夏航天國家隊在過去的四年時間裏,總計為其完成了586次航天發射任務,而沐宇航天科技傾盡全力,為其完成了1097次航天發射任務。
一個個太空城的單元部件像流水線上的貨物一樣,以一天接近一次的發射頻次被送到位於地球外層空間的太空工作站。
當下,包括1231名在地球軌道上工作的工程師在內,一共有21萬名工程專家及技術人員參與到相關的項目建設工作當中。
而這些工作總量,在十多年前航天人的眼中,簡直根本無法想象和難以完成的任務。
這便是受控核聚變技術的應用,科學技術的爆發以及全新航天時代帶來的劇變。
如果能夠聚焦太空軌道中星河之都的周邊,隨處可見運載飛船拖拽著某個太空城的部件,並將其運送到相應的位置進行深度的焊接組裝的景象。
工程師隊伍也都卯足了勁,無論是在太空工作站,還是在星河之都的艙體,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見跳動著的火花。
得益於8級【工程研究院】中3個高級工程學部的研究成果,星河之都的整個設計方案簡直堪稱建立在當前科技基礎上的一座藝術巔峰。
那是一座設計總質量已經達到了近五十萬噸級別的人造小型天體(彼時火箭運力都在100-200噸)。
那是能夠容納五千到一萬人的太空城市,其規模已經達到了大部分西方國家一個小型城鎮的規模。
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一幢每層約兩百平方米,十層高的大樓,它的重量大概估算為一千噸的級別。
那麽,星河之都一期項目的總質量就相當於500幢這樣的大樓。
且由於太空中微重力的緣故,同等強度及結構建築材料所能夠承載的人口數,還將成倍地提高。
此外,星河之都的空間運行軌道,也一直在經濟消耗優化方案的指導下進行著動態調整的。
通過動態數學模型的模擬結果,在建設的早期,僅具備部分結構的太空城的運行軌道會相對低一些,其目的在於降低發射成本。
當到了建設中期的某個節點,為了避免洛希極限的影響,未完成的星河之都會在已經成型的動力結構部分的推動下逐漸向更高的軌道飛去。
這絕對是一個萬分精巧且複雜的過程。
……
當天晚上,於專屬虛擬空間之內,華可鏡迎來了一個曆史性的時刻。
9級【科學研究院】,或是9級【工程研究院】即將誕生。
按照外星人工智能的設定,無論是【科學研究院】還是【工程研究院】,每升一級消耗的技術積分都是上一級的一倍。
這便意味著僅僅想要提升最後的一級,就必須付出此前所有的努力。
9級【研究院】,累計消耗個技術積分,擁有6個高級工程學部。
這絕對是一個無比漫長的過程。
從華可鏡第一天接觸到外星人工智能到現在,頭頭尾尾已經過去了十六個年頭。
事實上,早在2030年,他就已經擁有了兩個8級【研究院】。
但為了擁有第一個9級【研究院】,為了湊齊足夠的技術積分,華可鏡整整又努力了四年的時間。
可想而知,要等到【科學研究院】和【工程研究院】都升到9級,那基本上已經是將近2040年的事情了。
按照小樂的說法,也隻有當兩個【研究院】都升到9級的時候,他才初步具備了前往銀河係核心的能力。
而且,按照華可鏡對小樂的了解,她說這話的意思也隻是表達了剛剛邁進了門檻,有了那麽一絲希望而已。
但是,到了2040年的時候,自己已經45歲了啊!!
45歲是什麽概念?
算是中年還是老年?
雖然華可鏡多年以來始終不曾放棄擼鐵加跑步的好習慣,
雖然華可鏡目前還擁有正常人類水準中絕對頂級的身體素質,
但任何人都架不住時光的摧殘,人終有老去的一天,這事不服不行。
在35歲的時候,華可鏡通過自身的努力,再加上的自己下轄的生命科學實驗室研發的藥物幫助,他的【基本能力表】已經達到了峰值。
智力:99.99;
力量:99.99;
體質:99.99;
敏銳:99.99;
堅韌:99.99;
之所以都是99.99,按照小樂的說法,這就是人類的極限,已經不具備評判下去的必要了,且想要繼續提高也是非常困難的。
而且峰值並沒有持續太久就開始出現緩慢下滑的跡象。
為此,華可鏡還出現了好長一段時間的焦慮情緒。
這可以理解,畢竟生命以及健康這種事情,誰也不願意走下坡路啊!
但自然規律是不可違抗的,即使加大了嗑藥劑量也不行。
……
“可以開始了嗎?”
正當華可鏡感慨萬千,滿腦子天馬行空的時候,小樂清幽的聲音響起,提醒他盡快做出選擇。
“恩,可以了。”華可鏡收迴情緒,告訴小樂,“在這個階段,我要優先升級9級【工程研究院】。”
“好的。”
小樂的聲音剛落,【工程研究院】的方向忽然化作萬丈光芒。
很快,一副前所未有的景象就呈現在了華可鏡的麵前。
……
致敬一路相伴的每一位朋友,感謝你們的支持!
從此,古老的天文學被推進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然而時間的腳步永不停止,
曆史的天空浩如煙海,
每一個單獨的個人在這當中隻不過是一顆渺小的煙塵。
在時間這條漫長的河流中,注定有一些東西會逐漸遠離我們而去。
……
2034年10月1日,一個舉國歡慶的日子,也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就在太陽即將像往常一樣照常升起的時候,一抹淺淡的流星在天空中的某處劃過。
那是華夏的首個空間站--天宮,以及世界上首個民營空間站--天闕。
她們分別在在太空中飛行了12年和11年。
按照設計壽命,應該達到退役年限了。
所以,就像卡西尼號星際探測器最終選擇墜入土星一樣,她們選擇了今天這個重要的日子攜手墜入大氣層,光榮退役,撲向地球的懷抱,給曆史的天空留下最後一抹光亮。
……
在某天文台,華可鏡正盯著通過望遠鏡采集迴來的影像。
他還清晰地記得,2023年,也正是沐宇航天在世界航天舞台上展露頭角的那一年。
從北冥航天設備超級工廠的建設,到全年三十多次的空天運輸任務。
華可鏡帶領著沐宇航天一步一步地將空間站天闕送上了太空。
此刻,雖然天闕已經墜入大氣層並化作了塵埃,但屬於它的榮耀已經深深地刻在了人類航天的曆史之中。
望遠鏡的畫麵結束了,華可鏡很快便收拾好感慨的心緒,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任務等著他去推動。
星河之都,
那是人類曆史上首座太空城市,
同時是華夏國民協作的經典案例,
更將是波瀾壯闊的航天史詩級巨著。
按照計劃,星河之都將於2035年的10月1日全麵竣工並獻禮祖國。
也即從今天開始,距離人工智能設定的時間節點隻剩下一年的時間。
截至目前,星河之都的工程建設進度為81%,
其中華夏航天國家隊在過去的四年時間裏,總計為其完成了586次航天發射任務,而沐宇航天科技傾盡全力,為其完成了1097次航天發射任務。
一個個太空城的單元部件像流水線上的貨物一樣,以一天接近一次的發射頻次被送到位於地球外層空間的太空工作站。
當下,包括1231名在地球軌道上工作的工程師在內,一共有21萬名工程專家及技術人員參與到相關的項目建設工作當中。
而這些工作總量,在十多年前航天人的眼中,簡直根本無法想象和難以完成的任務。
這便是受控核聚變技術的應用,科學技術的爆發以及全新航天時代帶來的劇變。
如果能夠聚焦太空軌道中星河之都的周邊,隨處可見運載飛船拖拽著某個太空城的部件,並將其運送到相應的位置進行深度的焊接組裝的景象。
工程師隊伍也都卯足了勁,無論是在太空工作站,還是在星河之都的艙體,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見跳動著的火花。
得益於8級【工程研究院】中3個高級工程學部的研究成果,星河之都的整個設計方案簡直堪稱建立在當前科技基礎上的一座藝術巔峰。
那是一座設計總質量已經達到了近五十萬噸級別的人造小型天體(彼時火箭運力都在100-200噸)。
那是能夠容納五千到一萬人的太空城市,其規模已經達到了大部分西方國家一個小型城鎮的規模。
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一幢每層約兩百平方米,十層高的大樓,它的重量大概估算為一千噸的級別。
那麽,星河之都一期項目的總質量就相當於500幢這樣的大樓。
且由於太空中微重力的緣故,同等強度及結構建築材料所能夠承載的人口數,還將成倍地提高。
此外,星河之都的空間運行軌道,也一直在經濟消耗優化方案的指導下進行著動態調整的。
通過動態數學模型的模擬結果,在建設的早期,僅具備部分結構的太空城的運行軌道會相對低一些,其目的在於降低發射成本。
當到了建設中期的某個節點,為了避免洛希極限的影響,未完成的星河之都會在已經成型的動力結構部分的推動下逐漸向更高的軌道飛去。
這絕對是一個萬分精巧且複雜的過程。
……
當天晚上,於專屬虛擬空間之內,華可鏡迎來了一個曆史性的時刻。
9級【科學研究院】,或是9級【工程研究院】即將誕生。
按照外星人工智能的設定,無論是【科學研究院】還是【工程研究院】,每升一級消耗的技術積分都是上一級的一倍。
這便意味著僅僅想要提升最後的一級,就必須付出此前所有的努力。
9級【研究院】,累計消耗個技術積分,擁有6個高級工程學部。
這絕對是一個無比漫長的過程。
從華可鏡第一天接觸到外星人工智能到現在,頭頭尾尾已經過去了十六個年頭。
事實上,早在2030年,他就已經擁有了兩個8級【研究院】。
但為了擁有第一個9級【研究院】,為了湊齊足夠的技術積分,華可鏡整整又努力了四年的時間。
可想而知,要等到【科學研究院】和【工程研究院】都升到9級,那基本上已經是將近2040年的事情了。
按照小樂的說法,也隻有當兩個【研究院】都升到9級的時候,他才初步具備了前往銀河係核心的能力。
而且,按照華可鏡對小樂的了解,她說這話的意思也隻是表達了剛剛邁進了門檻,有了那麽一絲希望而已。
但是,到了2040年的時候,自己已經45歲了啊!!
45歲是什麽概念?
算是中年還是老年?
雖然華可鏡多年以來始終不曾放棄擼鐵加跑步的好習慣,
雖然華可鏡目前還擁有正常人類水準中絕對頂級的身體素質,
但任何人都架不住時光的摧殘,人終有老去的一天,這事不服不行。
在35歲的時候,華可鏡通過自身的努力,再加上的自己下轄的生命科學實驗室研發的藥物幫助,他的【基本能力表】已經達到了峰值。
智力:99.99;
力量:99.99;
體質:99.99;
敏銳:99.99;
堅韌:99.99;
之所以都是99.99,按照小樂的說法,這就是人類的極限,已經不具備評判下去的必要了,且想要繼續提高也是非常困難的。
而且峰值並沒有持續太久就開始出現緩慢下滑的跡象。
為此,華可鏡還出現了好長一段時間的焦慮情緒。
這可以理解,畢竟生命以及健康這種事情,誰也不願意走下坡路啊!
但自然規律是不可違抗的,即使加大了嗑藥劑量也不行。
……
“可以開始了嗎?”
正當華可鏡感慨萬千,滿腦子天馬行空的時候,小樂清幽的聲音響起,提醒他盡快做出選擇。
“恩,可以了。”華可鏡收迴情緒,告訴小樂,“在這個階段,我要優先升級9級【工程研究院】。”
“好的。”
小樂的聲音剛落,【工程研究院】的方向忽然化作萬丈光芒。
很快,一副前所未有的景象就呈現在了華可鏡的麵前。
……
致敬一路相伴的每一位朋友,感謝你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