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天啟城密信被截,一夢不醒又立功
少年白馬:溫家毒劍仙,震驚天啟 作者:諸葛大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乾東城東北兩百六十裏外,某處驛站。
眼見天色將晚,這處驛站的驛丞早早將那幾匹備用的馬兒牽迴了馬棚。
驛卒給馬廄裏投了些新鮮的豆粕和粗鹽,看著馬兒放肆地咀嚼著,他摸了摸鬃毛,退了出去。
“董驛丞,今兒個早點休息吧,前半夜我當值,您還能睡個囫圇覺!”
驛卒年紀不大,老實肯幹,祖籍是乾東城周邊的鄉鎮。
聽人說之前聽說也讀過幾年書,可惜屢考不中,又不肯務農。
便托了家人,在這處驛站謀了個一月三兩五錢銀子的差事。
董驛丞五十多歲,臉上的皺紋卻讓他看上去像個六十多歲的老者。
“莫急莫急,興許待會有往來的書信和差官要用馬呢……”
誰知董驛丞話音出口不到半刻鍾,遠遠便聽見“鍋得鋼、鍋得鋼……”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小胡,快去看看!”
董驛丞仰頭喊了句,隨後趕緊點上燈籠,跟在小胡身後出了驛站。
“籲……”
驛站門前,兩匹馬被鐵馬銜緊緊勒住。
兩匹馬打了個痛快的響鼻,在董驛丞和小胡的注視下,兩個身著黑衣短打的年輕人翻身下馬。
“驛丞,給我們兄弟兩個弄些吃食,再換兩匹快馬!”
“現在可到戌時了嗎?十萬火急的事,子時前必須送到天啟城……一刻也緩不得!”
打頭的那個高鼻梁的男子聲音很急,毫不客氣帶著身後另一個同伴進了驛站。
董驛丞在此經營看管驛站多年,自然看出這兩人來頭不小。
不是皇城侍衛,就是大內密探或者影宗的門人。
“好好好,兩位上差稍歇,飯菜這就安排!小胡……去給上差看茶!”
董驛丞打著不甚明亮的燈籠,殷勤地將兩人麵前的桌子用袖子擦了又擦。
那兩人也無心多言,擺擺手示意董驛丞離開。
董驛丞會意,賠了個笑放下燈籠便離開了。
轉到驛站後院廚房,老嬤嬤在淘米蒸飯,菜板上還扔了條沒切的熏臘肉。
董驛丞四下看了看,抄起菜刀將臘肉切片,又扯了幾把折耳根扔在盆裏涮了涮。
老嬤嬤見到驛丞都來下廚,慌忙湊過來:
“真是辛苦驛丞大人了,這等粗活哪能勞煩大人!您放著讓老身來……”
董驛丞笑著揮揮手:
“前堂坐著的是皇城來的上差,他們急著送信,你快去把飯蒸好,誤了上差的事,咱們都得挨罰!”
老嬤嬤一聽這話,趕緊去給灶裏添柴,拉風箱的手也更加賣力。
炒好了菜,董驛丞嚐了嚐鹹淡,隨後四下望了望,除了正在灶前忙活的老嬤嬤,並無外人。
董驛丞臉上浮現出一抹不可察覺的笑,從懷裏掏出個小巧精致的琉璃瓶。
瓶身上有拇指頭大小的一個“溫”字,這還是前幾年鎮西侯府世子妃給自己的東西,
多年來一直沒有機會用,前些天鎮西侯府世子經過此處特意叮囑過。
凡是去天啟城的生麵孔,都要多加“關照”!
無論他們送什麽消息,都要截下後謄抄一份,火速送往鎮西侯府。
董驛丞掌管這處驛站,是乾東城去往天啟的必經之路。
雖說北離朝廷給他每月五兩銀子的俸祿,但他的兒子可是百裏成風麾的侍衛,去年冬至還被提升為侯府的執戟郎中。
他自己也多受鎮西侯府照顧,每逢年節都能收到侯府的例銀和賞賜。
“吃吧吃吧……吃完了好好睡上一覺!”
董驛丞說著便將淡黃色的藥粉輕輕灑了一點在那盤折耳根炒臘肉上,隨後用筷子拌了拌便端了上去。
世子妃特意叮囑過,這東西不可多用,容易一夢不醒。
對了……這藥粉就叫“一夢不醒”,跟溫彥釗給柴桑城臬台兵營用的,都是溫家同款。
董驛丞剛剛用的量,應該夠兩個成年人睡上一兩個時辰。
兩人等的有些焦躁,把喝完的茶碗在桌子上摔得乒乓作響:
“該死的東西!飯菜好了沒有……誤了宮裏的大事小心老子一把火燒了你這鳥驛站!”
“小老兒,怎麽就一盤菜?酒呢?你讓我們幹吃嗎?”
見董驛丞端著一盤折耳根炒臘肉,兩人立刻不滿地罵道。
“上差多包涵,這裏地處偏僻,這已經是咱們驛站為數不多的臘肉了……”
“酒水小老兒已經讓驛卒去沽了,少頃便來!”
董驛丞小心地賠著不是,眼神卻鎮定地打量著麵前兩人。
“滾滾滾……真是倒黴催的,連頓像樣的飯都沒得吃!”
高鼻梁男子抄起筷子,挑剔地翻找著臘肉,邊吃邊抱怨道。
跟他對坐的同伴顯然餓的不輕,端起米飯不管不顧就嘴裏扒拉。
小胡也在此時捧著一壇酒輕輕放在二人桌上,打開封泥倒了兩碗,董驛丞便帶著小胡離開了。
二人連吃帶喝,風卷殘雲般把桌子上的飯菜一掃而空。
一壇五斤的村酒也見了底,兩人打了個飽嗝,剛想站起身去換馬,突然一股難以名狀的困倦襲上頭來。
高鼻梁揉著腦袋:“哥,我有點困呢……”
他對麵那人也打了個哈欠:“是啊,睜不開眼睛!嘖嘖,肯定是今天跑的路太遠了!”
高鼻梁重新坐下:“咱哥倆休息一會,一千多裏呢,也不差這個把時辰!”
兩人說著說著便像被抽走了魂一樣,身子一軟趴在飯桌上唿唿睡了起來。
董驛丞支開小胡,自己聽到屋裏的鼾聲,便推門進來在二人身上一陣摸索。
從高鼻梁男子懷裏摸出一封信,信封上貼著大內特有的火漆和封皮。
信封上還寫著——“密,濁清大監親啟”五個字。
董驛丞拿起密信迴到自己臥房,從抽屜掏出把鋒利的小刀。
借著昏暗的燈油,小心翼翼地將沒有火漆和封皮的信封尾端輕輕劃開,把裏麵的信紙抽了出來。
謄抄完上麵的內容,便重按原來的痕跡折好塞迴信封,再重新用麵糊封上尾端。
若是肉眼猛地一看,幾乎看不出什麽破綻。
做完這一切,董驛丞將信封重新塞迴高鼻梁的懷裏。
董驛丞出了屋子,走到馬棚門口喊了聲:
“小胡,去馬棚裏把那匹黑背潛來,我要去乾東城辦一趟公差!”
小胡聞聲從馬棚走了出來,手裏還掐著一把幹草。
“得嘞,董大人您這麽晚去城裏,可小心些!”
小胡說著便把一匹通體烏黑油亮的馬牽了出來,同時把馬鞍備好,韁繩也遞到了董驛丞手裏。
“你在驛站好好做事,莫要偷懶!還有……那兩個上差估摸太累了,現在正睡著,等他們醒了給他們備上兩匹快馬,不要惹怒他們,沒你的好果子吃!”
叮囑完後,董驛丞一騎絕塵,奔向二百六十裏外的乾東城。
懷裏揣著他從兩個黑衣男子身上謄抄來,匯報給天啟城太安帝的密信。
密信的內容隻有區區三十個字——
『鎮西侯獨率西林三百仕,星夜馳往柴桑城,百裏成風出動大營騎兵步兵及輜重人數過千,去向不明!』
……
眼見天色將晚,這處驛站的驛丞早早將那幾匹備用的馬兒牽迴了馬棚。
驛卒給馬廄裏投了些新鮮的豆粕和粗鹽,看著馬兒放肆地咀嚼著,他摸了摸鬃毛,退了出去。
“董驛丞,今兒個早點休息吧,前半夜我當值,您還能睡個囫圇覺!”
驛卒年紀不大,老實肯幹,祖籍是乾東城周邊的鄉鎮。
聽人說之前聽說也讀過幾年書,可惜屢考不中,又不肯務農。
便托了家人,在這處驛站謀了個一月三兩五錢銀子的差事。
董驛丞五十多歲,臉上的皺紋卻讓他看上去像個六十多歲的老者。
“莫急莫急,興許待會有往來的書信和差官要用馬呢……”
誰知董驛丞話音出口不到半刻鍾,遠遠便聽見“鍋得鋼、鍋得鋼……”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小胡,快去看看!”
董驛丞仰頭喊了句,隨後趕緊點上燈籠,跟在小胡身後出了驛站。
“籲……”
驛站門前,兩匹馬被鐵馬銜緊緊勒住。
兩匹馬打了個痛快的響鼻,在董驛丞和小胡的注視下,兩個身著黑衣短打的年輕人翻身下馬。
“驛丞,給我們兄弟兩個弄些吃食,再換兩匹快馬!”
“現在可到戌時了嗎?十萬火急的事,子時前必須送到天啟城……一刻也緩不得!”
打頭的那個高鼻梁的男子聲音很急,毫不客氣帶著身後另一個同伴進了驛站。
董驛丞在此經營看管驛站多年,自然看出這兩人來頭不小。
不是皇城侍衛,就是大內密探或者影宗的門人。
“好好好,兩位上差稍歇,飯菜這就安排!小胡……去給上差看茶!”
董驛丞打著不甚明亮的燈籠,殷勤地將兩人麵前的桌子用袖子擦了又擦。
那兩人也無心多言,擺擺手示意董驛丞離開。
董驛丞會意,賠了個笑放下燈籠便離開了。
轉到驛站後院廚房,老嬤嬤在淘米蒸飯,菜板上還扔了條沒切的熏臘肉。
董驛丞四下看了看,抄起菜刀將臘肉切片,又扯了幾把折耳根扔在盆裏涮了涮。
老嬤嬤見到驛丞都來下廚,慌忙湊過來:
“真是辛苦驛丞大人了,這等粗活哪能勞煩大人!您放著讓老身來……”
董驛丞笑著揮揮手:
“前堂坐著的是皇城來的上差,他們急著送信,你快去把飯蒸好,誤了上差的事,咱們都得挨罰!”
老嬤嬤一聽這話,趕緊去給灶裏添柴,拉風箱的手也更加賣力。
炒好了菜,董驛丞嚐了嚐鹹淡,隨後四下望了望,除了正在灶前忙活的老嬤嬤,並無外人。
董驛丞臉上浮現出一抹不可察覺的笑,從懷裏掏出個小巧精致的琉璃瓶。
瓶身上有拇指頭大小的一個“溫”字,這還是前幾年鎮西侯府世子妃給自己的東西,
多年來一直沒有機會用,前些天鎮西侯府世子經過此處特意叮囑過。
凡是去天啟城的生麵孔,都要多加“關照”!
無論他們送什麽消息,都要截下後謄抄一份,火速送往鎮西侯府。
董驛丞掌管這處驛站,是乾東城去往天啟的必經之路。
雖說北離朝廷給他每月五兩銀子的俸祿,但他的兒子可是百裏成風麾的侍衛,去年冬至還被提升為侯府的執戟郎中。
他自己也多受鎮西侯府照顧,每逢年節都能收到侯府的例銀和賞賜。
“吃吧吃吧……吃完了好好睡上一覺!”
董驛丞說著便將淡黃色的藥粉輕輕灑了一點在那盤折耳根炒臘肉上,隨後用筷子拌了拌便端了上去。
世子妃特意叮囑過,這東西不可多用,容易一夢不醒。
對了……這藥粉就叫“一夢不醒”,跟溫彥釗給柴桑城臬台兵營用的,都是溫家同款。
董驛丞剛剛用的量,應該夠兩個成年人睡上一兩個時辰。
兩人等的有些焦躁,把喝完的茶碗在桌子上摔得乒乓作響:
“該死的東西!飯菜好了沒有……誤了宮裏的大事小心老子一把火燒了你這鳥驛站!”
“小老兒,怎麽就一盤菜?酒呢?你讓我們幹吃嗎?”
見董驛丞端著一盤折耳根炒臘肉,兩人立刻不滿地罵道。
“上差多包涵,這裏地處偏僻,這已經是咱們驛站為數不多的臘肉了……”
“酒水小老兒已經讓驛卒去沽了,少頃便來!”
董驛丞小心地賠著不是,眼神卻鎮定地打量著麵前兩人。
“滾滾滾……真是倒黴催的,連頓像樣的飯都沒得吃!”
高鼻梁男子抄起筷子,挑剔地翻找著臘肉,邊吃邊抱怨道。
跟他對坐的同伴顯然餓的不輕,端起米飯不管不顧就嘴裏扒拉。
小胡也在此時捧著一壇酒輕輕放在二人桌上,打開封泥倒了兩碗,董驛丞便帶著小胡離開了。
二人連吃帶喝,風卷殘雲般把桌子上的飯菜一掃而空。
一壇五斤的村酒也見了底,兩人打了個飽嗝,剛想站起身去換馬,突然一股難以名狀的困倦襲上頭來。
高鼻梁揉著腦袋:“哥,我有點困呢……”
他對麵那人也打了個哈欠:“是啊,睜不開眼睛!嘖嘖,肯定是今天跑的路太遠了!”
高鼻梁重新坐下:“咱哥倆休息一會,一千多裏呢,也不差這個把時辰!”
兩人說著說著便像被抽走了魂一樣,身子一軟趴在飯桌上唿唿睡了起來。
董驛丞支開小胡,自己聽到屋裏的鼾聲,便推門進來在二人身上一陣摸索。
從高鼻梁男子懷裏摸出一封信,信封上貼著大內特有的火漆和封皮。
信封上還寫著——“密,濁清大監親啟”五個字。
董驛丞拿起密信迴到自己臥房,從抽屜掏出把鋒利的小刀。
借著昏暗的燈油,小心翼翼地將沒有火漆和封皮的信封尾端輕輕劃開,把裏麵的信紙抽了出來。
謄抄完上麵的內容,便重按原來的痕跡折好塞迴信封,再重新用麵糊封上尾端。
若是肉眼猛地一看,幾乎看不出什麽破綻。
做完這一切,董驛丞將信封重新塞迴高鼻梁的懷裏。
董驛丞出了屋子,走到馬棚門口喊了聲:
“小胡,去馬棚裏把那匹黑背潛來,我要去乾東城辦一趟公差!”
小胡聞聲從馬棚走了出來,手裏還掐著一把幹草。
“得嘞,董大人您這麽晚去城裏,可小心些!”
小胡說著便把一匹通體烏黑油亮的馬牽了出來,同時把馬鞍備好,韁繩也遞到了董驛丞手裏。
“你在驛站好好做事,莫要偷懶!還有……那兩個上差估摸太累了,現在正睡著,等他們醒了給他們備上兩匹快馬,不要惹怒他們,沒你的好果子吃!”
叮囑完後,董驛丞一騎絕塵,奔向二百六十裏外的乾東城。
懷裏揣著他從兩個黑衣男子身上謄抄來,匯報給天啟城太安帝的密信。
密信的內容隻有區區三十個字——
『鎮西侯獨率西林三百仕,星夜馳往柴桑城,百裏成風出動大營騎兵步兵及輜重人數過千,去向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