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不可大意
洪荒:我悟性逆天,拜師通天! 作者:浪人不太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準提道人與接引道人端坐於蓮花寶座之上,麵帶微笑,輕輕抬手示意三人起身。“我佛門大興之機已至,聖人有令,需爾等三位佛祖親率佛門眾菩薩、尊者,前往淩雲渡,迎接取經人東歸,務必確保取經之路暢通無阻,不容玄門有絲毫幹擾。”接引道人聲音沉穩,字字千鈞。
燃燈、藥師、彌勒聞言,皆是神色一凜,相互對視一眼,隨即齊聲應諾:“謹遵聖人法旨,我等定當全力以赴,不負所托。”
“此外,”接引道人話鋒一轉,語氣中多了幾分凝重,“還需留意人族祖地及金鼇島的動向,陸壓道人與無天佛祖已暗中布局,或有所圖。爾等需小心應對,不可大意。”
三位佛祖聞言,心中暗自戒備,再次領命而去,各自準備,誓要圓滿完成此次任務。
待三位佛祖離去,準提道人輕歎一聲,望向接引道人:“師兄,此番行事,是否過於謹慎?取經人既已踏上西行之路,便是我佛門中人,何須如此戒備?”
接引道人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深邃:“師弟有所不知,人心難測,世事如棋。取經人與我佛門雖有緣法,但終究非我族類,其心難測。更何況,天道之下,因果循環,我佛門大興,亦需順應天時,不可強求。”
準提道人聞言,若有所思,最終點頭表示讚同,不再多言。
與此同時,幽冥地府,六道輪迴深處,一道身影悄然浮現,正是林星辰。他立於忘川河畔,目光穿透重重迷霧,望向那未知的遠方,心中五味雜陳。“佛門大興,真乃天命所歸?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棋局?我林星辰,又將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
時光荏苒,轉眼間,一個月的時間如白駒過隙。淩雲渡邊,師徒四人正享受著難得的寧靜與歡愉。唐僧手執經卷,麵帶微笑,孫悟空則在一旁嬉笑打鬧,八戒、沙僧亦是悠然自得,仿佛世間一切煩惱都與他們無關。
“師父,咱們不能再耽擱了,菩薩果位可等不得人,淩雲渡就在前方,咱們得趕緊過去才是。”沙悟淨的聲音中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堅決,眼神不時望向遠方,仿佛那裏有著無盡的誘惑。
金蟬子微微一笑,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悟淨,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我師徒四人這一路走來,何時曾真正急過?淩雲渡,自是要過的,但在此之前,還需將心養靜。”
孫悟空在一旁,手持金箍棒,輕輕敲打著手心,眼中閃過一絲玩味。“師父說得是,不過那淩雲渡,我方才用火眼金睛探查一番,確是古怪得很,江麵波濤洶湧,卻不見一舟一筏,如何渡得?”
金蟬子聞言,神色微凝,心中暗自思量。淩雲渡,這不僅是通往佛國的必經之路,更是他自身命運轉折的關鍵。他深知,一旦踏上那未知的旅程,便意味著要徹底割舍過往,包括那混沌中沉睡的古老真靈。
“淩雲渡,人間與佛界的界限,過了此渡,便是我金蟬子真正成佛之時。”金蟬子輕聲自語,語氣中既有期待也有不舍。他體內的混沌真靈,雖被佛光壓製千萬年,但那份源自上古的本命真靈,卻在近日悄然蘇醒,蠢蠢欲動。
正當眾人各懷心思之際,一葉扁舟,無風自動,緩緩飄至岸邊。這扁舟看似尋常,卻無船底,仿佛直接浮於水麵之上,更添幾分神秘。
“師父,這船……”孫悟空眉頭緊鎖,顯然對這突如其來的扁舟心存疑慮。
金蟬子淡然一笑,目光堅定。“佛門在心中,有舟無舟,皆是渡人之物。悟空,你且放寬心。”言罷,他率先踏上扁舟,步伐穩健,仿佛已預知一切。
就在金蟬子踏上扁舟的瞬間,異變突起。隻見一具枯槁的屍身,竟從船中無聲滑落,落入滾滾江水之中,瞬間被浪花吞噬。而金蟬子身上,則驟然亮起耀眼的金光,那是他體內真靈覺醒的征兆,仿佛有股強大的力量即將噴薄而出。
孫悟空嘴角勾起一抹不羈的笑,率先躍上那看似虛無的船身,穩穩站定。朱天蓬緊隨其後,步伐沉穩,眼中閃爍著決絕。沙悟淨則默默跟上,他的麵容平靜如水,仿佛外界的一切都無法動搖他的內心。
隨著四人站定,無底船竟在波濤洶湧的淩雲渡上緩緩啟航,沒有絲毫搖晃。孫悟空低頭,驚訝地發現自己的金毛猴屍竟在船板上漸漸模糊,最終化為虛無,一股前所未有的輕鬆感湧上心頭。他轉頭看向朱天蓬,隻見對方的凡人屍體也經曆了同樣的變化,兩人相視一笑,無需多言,彼此都明白這是向更高境界邁進的標誌。
沙悟淨見狀,眉頭微皺,但隨即又恢複平靜,他的身上並未出現任何變化,這份異常讓他顯得更加神秘莫測。
無底船在淩雲渡上破浪前行,四周是翻滾的雲霧與咆哮的浪濤,卻絲毫影響不到船上的寧靜。孫悟空閉目感受,仿佛能聽見天地間最細微的聲音,那是大道的唿吸,是宇宙的脈動。
終於,船停靠在了一片被佛光籠罩的岸邊。金色的光芒溫暖而祥和,讓人心生敬畏。金蟬子率先下船,雙手合十,低聲道:“佛門聖地,果然非同凡響。”
孫悟空等人緊隨其後,踏上這片神聖的土地。他們環顧四周,隻見佛光氤氳,仿佛能洗淨世間一切塵埃。朱天蓬感歎道:“此等景象,足以讓人心生向佛之心。”
正當眾人沉浸在這份寧靜與祥和之中時,天際突然風雲變幻,星河澎湃,佛光湧動,一股難以言喻的威壓降臨。眾佛門弟子紛紛跪拜,迎接這突如其來的天地異象。
隻見過去燃燈佛祖、現在藥師佛祖、未來彌勒佛祖,以及無數菩薩、羅漢、佛陀,自虛空中緩緩走出,他們的身影高大而莊嚴,仿佛承載著整個佛門的重量。
藥師佛祖上前一步,聲音如洪鍾般響徹雲霄:“金蟬子、孫悟空、朱天蓬、沙悟淨,爾等曆經千辛萬苦,終至淩雲渡。今奉聖人法旨,特來接引爾等前往靈山,取得真經,以造福蒼生。”
孫悟空聞言,眼中金芒閃爍,戰意盎然。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多謝佛祖慈悲。然我輩修行,不求安逸,但求無愧於心。若前路有阻,我等自當奮勇向前,即便萬千菩薩、佛陀在前,亦無所畏懼!”
“孔宣,五方鬼帝,速來見我。”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穿透重重幽冥之氣,迴蕩在整個幽冥界。
不多時,羽翼斑斕的孔宣與五位威嚴的鬼帝聯袂而至,他們躬身行禮,恭敬地立於林星辰麵前。
“主人,有何吩咐?”孔宣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敬畏,他深知林星辰的布局之深遠,非他們所能及。
林星辰轉過身,目光掃過眾人,緩緩道:“西遊大劫,已入尾聲。西方佛門,自以為能借此大興,殊不知,一切盡在我的掌握之中。然,準提、接引二聖,非等閑之輩,若他們不顧一切,恐有變數。”
五方鬼帝聞言,麵色微變,他們深知西方二聖的實力與手段,若真不顧一切,即便是幽冥界,也難以抵擋其鋒芒。
“主人,我等當如何應對?”一位鬼帝上前一步,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
林星辰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冷冽:“無需驚慌,我自有安排。孔宣,你速去召集幽冥界所有精銳,布下幽冥大陣,以防萬一。五方鬼帝,你們則各自鎮守一方,若有異動,即刻來報。”
“遵命!”眾人齊聲應諾,隨即各自領命而去,整個幽冥界頓時忙碌起來,一股無形的緊張氣氛彌漫開來。
而與此同時,在另一片天地,金蟬子與藥師一行人正朝著靈山進發。金色的佛光如同長河般流淌,將眾菩薩、佛陀環繞其中,浩浩蕩蕩,氣勢恢宏。
“藥師佛祖,此番迴靈山,聖人老爺當真會賜予我等豐厚獎勵?”金蟬子看似隨意地問道,但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藥師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誠懇:“金蟬子,你此番西行,曆經磨難,功不可沒。聖人老爺自然知曉你的付出,獎勵自是少不了。”
金蟬子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中既有對獎勵的淡然,也有對過往經曆的釋然。“遊山玩水,不過爾爾。真正的修行,在於心,而非外物。”
“師兄,你看這靈山之上,佛光普照,萬物生輝,此乃我佛門大興之兆啊!”準提的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那是多年籌劃即將實現的激動。
接引微微一笑,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時空的壁壘,迴到了那個道魔爭鋒的年代。“是啊,師弟,想當初西方之地因那場大戰而靈脈破碎,靈氣稀薄,被東方修士所輕視。但今日,我佛門必將以無匹之勢,讓那東方諸界也為之顫抖!”
他的語氣中既有對過往屈辱的憤慨,也有對未來輝煌的堅定信念。接引心中暗自發誓,定要西方大興,洗刷那千年的恥辱。
燃燈、藥師、彌勒聞言,皆是神色一凜,相互對視一眼,隨即齊聲應諾:“謹遵聖人法旨,我等定當全力以赴,不負所托。”
“此外,”接引道人話鋒一轉,語氣中多了幾分凝重,“還需留意人族祖地及金鼇島的動向,陸壓道人與無天佛祖已暗中布局,或有所圖。爾等需小心應對,不可大意。”
三位佛祖聞言,心中暗自戒備,再次領命而去,各自準備,誓要圓滿完成此次任務。
待三位佛祖離去,準提道人輕歎一聲,望向接引道人:“師兄,此番行事,是否過於謹慎?取經人既已踏上西行之路,便是我佛門中人,何須如此戒備?”
接引道人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深邃:“師弟有所不知,人心難測,世事如棋。取經人與我佛門雖有緣法,但終究非我族類,其心難測。更何況,天道之下,因果循環,我佛門大興,亦需順應天時,不可強求。”
準提道人聞言,若有所思,最終點頭表示讚同,不再多言。
與此同時,幽冥地府,六道輪迴深處,一道身影悄然浮現,正是林星辰。他立於忘川河畔,目光穿透重重迷霧,望向那未知的遠方,心中五味雜陳。“佛門大興,真乃天命所歸?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棋局?我林星辰,又將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
時光荏苒,轉眼間,一個月的時間如白駒過隙。淩雲渡邊,師徒四人正享受著難得的寧靜與歡愉。唐僧手執經卷,麵帶微笑,孫悟空則在一旁嬉笑打鬧,八戒、沙僧亦是悠然自得,仿佛世間一切煩惱都與他們無關。
“師父,咱們不能再耽擱了,菩薩果位可等不得人,淩雲渡就在前方,咱們得趕緊過去才是。”沙悟淨的聲音中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堅決,眼神不時望向遠方,仿佛那裏有著無盡的誘惑。
金蟬子微微一笑,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悟淨,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我師徒四人這一路走來,何時曾真正急過?淩雲渡,自是要過的,但在此之前,還需將心養靜。”
孫悟空在一旁,手持金箍棒,輕輕敲打著手心,眼中閃過一絲玩味。“師父說得是,不過那淩雲渡,我方才用火眼金睛探查一番,確是古怪得很,江麵波濤洶湧,卻不見一舟一筏,如何渡得?”
金蟬子聞言,神色微凝,心中暗自思量。淩雲渡,這不僅是通往佛國的必經之路,更是他自身命運轉折的關鍵。他深知,一旦踏上那未知的旅程,便意味著要徹底割舍過往,包括那混沌中沉睡的古老真靈。
“淩雲渡,人間與佛界的界限,過了此渡,便是我金蟬子真正成佛之時。”金蟬子輕聲自語,語氣中既有期待也有不舍。他體內的混沌真靈,雖被佛光壓製千萬年,但那份源自上古的本命真靈,卻在近日悄然蘇醒,蠢蠢欲動。
正當眾人各懷心思之際,一葉扁舟,無風自動,緩緩飄至岸邊。這扁舟看似尋常,卻無船底,仿佛直接浮於水麵之上,更添幾分神秘。
“師父,這船……”孫悟空眉頭緊鎖,顯然對這突如其來的扁舟心存疑慮。
金蟬子淡然一笑,目光堅定。“佛門在心中,有舟無舟,皆是渡人之物。悟空,你且放寬心。”言罷,他率先踏上扁舟,步伐穩健,仿佛已預知一切。
就在金蟬子踏上扁舟的瞬間,異變突起。隻見一具枯槁的屍身,竟從船中無聲滑落,落入滾滾江水之中,瞬間被浪花吞噬。而金蟬子身上,則驟然亮起耀眼的金光,那是他體內真靈覺醒的征兆,仿佛有股強大的力量即將噴薄而出。
孫悟空嘴角勾起一抹不羈的笑,率先躍上那看似虛無的船身,穩穩站定。朱天蓬緊隨其後,步伐沉穩,眼中閃爍著決絕。沙悟淨則默默跟上,他的麵容平靜如水,仿佛外界的一切都無法動搖他的內心。
隨著四人站定,無底船竟在波濤洶湧的淩雲渡上緩緩啟航,沒有絲毫搖晃。孫悟空低頭,驚訝地發現自己的金毛猴屍竟在船板上漸漸模糊,最終化為虛無,一股前所未有的輕鬆感湧上心頭。他轉頭看向朱天蓬,隻見對方的凡人屍體也經曆了同樣的變化,兩人相視一笑,無需多言,彼此都明白這是向更高境界邁進的標誌。
沙悟淨見狀,眉頭微皺,但隨即又恢複平靜,他的身上並未出現任何變化,這份異常讓他顯得更加神秘莫測。
無底船在淩雲渡上破浪前行,四周是翻滾的雲霧與咆哮的浪濤,卻絲毫影響不到船上的寧靜。孫悟空閉目感受,仿佛能聽見天地間最細微的聲音,那是大道的唿吸,是宇宙的脈動。
終於,船停靠在了一片被佛光籠罩的岸邊。金色的光芒溫暖而祥和,讓人心生敬畏。金蟬子率先下船,雙手合十,低聲道:“佛門聖地,果然非同凡響。”
孫悟空等人緊隨其後,踏上這片神聖的土地。他們環顧四周,隻見佛光氤氳,仿佛能洗淨世間一切塵埃。朱天蓬感歎道:“此等景象,足以讓人心生向佛之心。”
正當眾人沉浸在這份寧靜與祥和之中時,天際突然風雲變幻,星河澎湃,佛光湧動,一股難以言喻的威壓降臨。眾佛門弟子紛紛跪拜,迎接這突如其來的天地異象。
隻見過去燃燈佛祖、現在藥師佛祖、未來彌勒佛祖,以及無數菩薩、羅漢、佛陀,自虛空中緩緩走出,他們的身影高大而莊嚴,仿佛承載著整個佛門的重量。
藥師佛祖上前一步,聲音如洪鍾般響徹雲霄:“金蟬子、孫悟空、朱天蓬、沙悟淨,爾等曆經千辛萬苦,終至淩雲渡。今奉聖人法旨,特來接引爾等前往靈山,取得真經,以造福蒼生。”
孫悟空聞言,眼中金芒閃爍,戰意盎然。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多謝佛祖慈悲。然我輩修行,不求安逸,但求無愧於心。若前路有阻,我等自當奮勇向前,即便萬千菩薩、佛陀在前,亦無所畏懼!”
“孔宣,五方鬼帝,速來見我。”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穿透重重幽冥之氣,迴蕩在整個幽冥界。
不多時,羽翼斑斕的孔宣與五位威嚴的鬼帝聯袂而至,他們躬身行禮,恭敬地立於林星辰麵前。
“主人,有何吩咐?”孔宣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敬畏,他深知林星辰的布局之深遠,非他們所能及。
林星辰轉過身,目光掃過眾人,緩緩道:“西遊大劫,已入尾聲。西方佛門,自以為能借此大興,殊不知,一切盡在我的掌握之中。然,準提、接引二聖,非等閑之輩,若他們不顧一切,恐有變數。”
五方鬼帝聞言,麵色微變,他們深知西方二聖的實力與手段,若真不顧一切,即便是幽冥界,也難以抵擋其鋒芒。
“主人,我等當如何應對?”一位鬼帝上前一步,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
林星辰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冷冽:“無需驚慌,我自有安排。孔宣,你速去召集幽冥界所有精銳,布下幽冥大陣,以防萬一。五方鬼帝,你們則各自鎮守一方,若有異動,即刻來報。”
“遵命!”眾人齊聲應諾,隨即各自領命而去,整個幽冥界頓時忙碌起來,一股無形的緊張氣氛彌漫開來。
而與此同時,在另一片天地,金蟬子與藥師一行人正朝著靈山進發。金色的佛光如同長河般流淌,將眾菩薩、佛陀環繞其中,浩浩蕩蕩,氣勢恢宏。
“藥師佛祖,此番迴靈山,聖人老爺當真會賜予我等豐厚獎勵?”金蟬子看似隨意地問道,但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藥師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誠懇:“金蟬子,你此番西行,曆經磨難,功不可沒。聖人老爺自然知曉你的付出,獎勵自是少不了。”
金蟬子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中既有對獎勵的淡然,也有對過往經曆的釋然。“遊山玩水,不過爾爾。真正的修行,在於心,而非外物。”
“師兄,你看這靈山之上,佛光普照,萬物生輝,此乃我佛門大興之兆啊!”準提的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那是多年籌劃即將實現的激動。
接引微微一笑,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時空的壁壘,迴到了那個道魔爭鋒的年代。“是啊,師弟,想當初西方之地因那場大戰而靈脈破碎,靈氣稀薄,被東方修士所輕視。但今日,我佛門必將以無匹之勢,讓那東方諸界也為之顫抖!”
他的語氣中既有對過往屈辱的憤慨,也有對未來輝煌的堅定信念。接引心中暗自發誓,定要西方大興,洗刷那千年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