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繼承者上任
洪荒:我悟性逆天,拜師通天! 作者:浪人不太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昊天聞言,目光更加深邃,他緩緩站起身,負手而立,望著殿外的雲海翻騰:“瑤池,你言之有理。
但正因如此,我天庭更需主動出擊,為人間界與天仙界提供庇護,方能在這場量劫中占據先機。”
“陛下之意是?”瑤池金母不解。
“道祖曾有預言,西方教將大興於世。我天庭若能助其一臂之力,不僅可解眼前之困,更可分潤其氣運,增強我天庭實力。”昊天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自信與決心。
瑤池金母聞言,心中雖有疑慮,卻也知昊天所言非虛。她猶豫片刻,終是開口:“陛下,那西方教皆是混元大能,天道誓言雖重,但……”
“瑤池,你無需多慮。”昊天打斷了她的話,語氣堅定,“西方教在封神之時,便已欠下我天庭因果,且天道誓言之下,他們自會遵守。再者,我天庭若能在此時伸出援手,不僅是對他們的信任,更是對未來的布局。”
與此同時,靈山之上,準提道人自天庭歸來,麵帶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向接引道人細細匯報了與昊天的交涉經過。
“師兄,我已成功在天庭埋下悟淨這枚棋子,昊天雖心有不甘,但礙於西方分潤氣運的承諾,終是點頭應允了我們的東進之策。”
接引聞言,眉頭微蹙,沉吟片刻道:“昊天非池中之物,此番合作,我們需更加謹慎,以免養虎為患。”準提點頭稱是,眼中閃過一抹精光,心中暗自盤算著下一步棋局。
而在東土,碧遊宮內,通天教主端坐於雲台之上,周身劍氣縱橫,仿佛能割裂虛空。
他目光如炬,望向西方與昆侖山方向,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與警告:“西方叛玄立佛,實乃大不敬!吾截教弟子,若有誰敢背棄玄門,與準提、接引同流合汙,必當嚴懲不貸!”
言罷,殿內劍氣更盛,彰顯著通天教主維護玄門正統的決心與力量。
歲月悠悠,三界之中,一片祥和。
天庭之上,眾神各司其職,維護著天界的秩序與安寧;幽冥界內,六道輪迴緩緩轉動,承載著生靈的輪迴與往生;而人間界,在嬴政的英明領導下,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大林帝國的鐵騎橫掃六合,一統八荒,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諸子百家雖各有學說,卻也在這盛世之下收斂鋒芒,共謀發展。
然而,平靜之下往往暗流湧動。年邁的嬴政站在泰山之巔,望著腳下這片他親手締造的江山,心中湧起無限感慨。
他決定再次舉行泰山封禪大典,以告慰天地,彰顯其帝王的威嚴與功績。
隨著一聲令下,文武百官、四方來賀的使節以及太子扶蘇,皆跟隨其後,一步步踏上這通往天穹的階梯。
“朕,嬴政,自登基以來,掃平六國,一統天下,今特來泰山封禪,以祈國泰民安,萬世永昌!”
嬴政的聲音在山穀間迴蕩,帝氣滾滾而出,仿佛連天地都為之色變。
泰山之巔,雲霧繚繞,寒風凜冽,卻掩不住那皇者獨有的孤獨與威嚴。嬴政身著龍袍,立於山巔,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百官跪拜於下,太子扶蘇緊隨其後,眼中滿是對父皇的敬仰與不舍。
“扶蘇,”嬴政的聲音低沉而有力,穿透了寒風,直達人心,“朕一生所願,不過是大林萬世基業,百姓安居樂業。今朕將去,這江山社稷,便交予你手。”
扶蘇聞言,眼眶微紅,跪拜更深:“父皇,兒臣定當謹記教誨,勤政愛民,不負父皇所托。”
嬴政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你且莫悲,朕非凡人,得大林氣運加身,已窺仙道之門徑。待朕離去,非是終結,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扶蘇聞言,心中悲喜交加,既為父皇即將離世而哀傷,又為父皇能踏上仙途而欣喜。“父皇,您若真能成仙,兒臣亦為您高興。隻是這大林,還需您多多庇佑。”
嬴政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對兒子的疼愛,也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放心,大林有你在,朕心甚慰。但切記,盛世非易得,需你我輩人共同努力,方能長存。朕雖去,但大林之魂,將永遠與你同在。”
言罷,嬴政轉身麵向浩瀚蒼穹,周身皇者霸氣與真龍帝氣驟然爆發,仿佛要撕裂這天地間的束縛。他深吸一口氣,聲音響徹雲霄:“朕,嬴政,大林始皇帝,今將入人族祖地,鎮壓人族氣運,以證大道!”
隨著這一聲宣告,隻見泰山之巔,風雲變幻,無邊無際的真龍帝氣與皇者霸氣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直衝雲霄的龍卷。
那龍卷之中,隱約可見一條金色巨龍騰空而起,正是大林氣運所化,它環繞著嬴政,發出陣陣龍吟,似乎在為這位偉大的帝王送行。
百官與扶蘇皆被這壯觀景象所震撼,他們知道,這一刻,不僅是對嬴政一生功績的最高讚譽,更是對他即將踏上仙途的無限祝福。
“父皇,兒臣定不負所望,定將大林治理得更加繁榮昌盛!”扶蘇跪拜在地,聲音堅定而有力。
嬴政滿意地點了點頭,揮手示意扶蘇起身。“去吧,孩子,你的路還很長。記住,無論前路如何坎坷,都要保持一顆堅韌不拔的心。”
嬴政立於宮城之巔,望著那氣運真龍,眼中閃過一抹震撼與堅定。
那真龍仿佛有靈,徑直朝他飛來,龐大的身軀環繞著他,一股股溫暖而磅礴的氣運之力如潮水般湧入他的身體。
嬴政隻覺體內修為瘋狂湧動,凡人四境如同紙糊,輕易便被衝破,直至那大羅金仙的瓶頸,也在這一刻轟然碎裂。他,竟一舉踏入了準聖之境!
“朕,當為人族再守一程!”嬴政心中暗自發誓,隨即轉身,望向跪拜在地的文武百官與太子扶蘇,眼中滿是不舍與期望。“扶蘇,大林交給你了。”
扶蘇跪拜接旨,眼中含淚,卻堅定無比:“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守護好大林,守護好這片土地。”
隨著嬴政的身影逐漸消失在天際,向著人族祖地而去,鹹陽城內外,哭聲與祈禱聲交織成一片,人們用各自的方式送別這位偉大的帝王。
時光荏苒,五百年轉瞬即逝。三界之中,一股壓抑的氣息悄然蔓延,天地間煞氣匯聚,如同烏雲壓頂,預示著量劫的臨近。大能們紛紛閉關,或尋找避劫之法,或準備應對之策,整個三界都籠罩在一片緊張與不安之中。
三十三天之上,淩霄寶殿內,昊天手持天帝大印,閉目凝神,推演著即將到來的量劫。然而,即便是他,也隻能窺得量劫的一角,那無盡的混沌與毀滅之力,讓他也不禁眉頭緊鎖。
“東海龍宮,定海神針……”昊天喃喃自語,心中有了計較。他睜開眼,目光如炬,傳喚東海龍王傲清前來。
“陛下,東海龍宮確有定海神針,乃上古神器,鎮壓海眼,維護四海安寧。”傲清恭敬答道,心中卻對昊天的突然詢問感到不解。
“善,你需妥善保管,勿使落入惡人之手。未來,自有有緣人前來取走。”昊天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同時,一抹複雜的情緒在他眼中閃過,似乎對那“有緣人”有著特殊的期待或憂慮。
“弟子們,量劫雖未至,但風雲已起。”通天教主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迴蕩在空曠的宮殿內,“大乘佛教意圖東進,侵我東方之地,我截教豈能坐視不理?”
眾弟子聞言,紛紛挺直了腰板,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他們知道,這一刻,不僅是截教的考驗,更是他們個人修為與意誌的磨礪。
“師尊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守護東方安寧!”一名弟子高聲應和,其餘弟子也紛紛附和,聲浪如潮,氣勢磅礴。
通天教主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好,你等既有此心,便下界去吧。曆練紅塵,增長見識,同時,也要留意西方動向,若有異動,速速迴報。”
“遵命!”弟子們齊聲應答,隨即化作一道道流光,穿雲裂石,向著人間界疾馳而去。
林星辰見狀,上前一步,輕聲對通天教主說道:“師尊,弟子有一言,望師尊垂聽。”
“講。”通天教主目光溫和地看向林星辰。
“弟子以為,下界曆練雖好,但弟子們需嚴守教規,不可妄動殺念,以免業力纏身,影響修行。”林星辰語氣凝重,“同時,也需警惕西方之人,他們或許會以各種手段挑撥是非,弟子們需保持清醒,不可輕信。”
通天教主聞言,讚許地點了點頭。“星辰所言極是,你且去叮囑他們一番,務必小心行事。”
林星辰領命而去,不多時,便追上了即將離島的弟子們。他一一叮囑,言辭懇切,弟子們聽後,無不心生敬畏,紛紛表示定當遵從大師兄的教誨。
而在西方之地,菩提古樹之下,準提與接引二人正閉目凝神,感應著天地間的微妙變化。突然,一股強大的氣息自古樹中湧出,金光四射,直衝雲霄。
“六翅金蟬即將出世!”準提猛地睜開眼,眼中閃爍著激動之色,“此乃我佛門大興之兆!”
“師兄,我觀天機,人截二教氣運正盛,若我西方教不尋變數,恐大興無望。”接引道人沉聲道,聲音雖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準提點頭,眉宇間閃過一抹決絕:“吾等當行非常之事,以應非常之變。六翅金蟬,或可為我等所用。”
言罷,二人拂袖一揮,浩瀚的混元本源自他們體內緩緩流淌而出,化作兩道金光,直射向山巔一處被佛光籠罩的金色大繭。這大繭,正是六翅金蟬閉關之所,內藏無盡奧秘。
金色大繭之外,佛光普照,祥和而莊嚴;然繭內,卻是另一番景象。血色煞氣與金色佛光交織纏繞,如同混沌初開,萬物未生之時的景象。六翅金蟬的本源,在這混元之力的滋養下,逐漸蘇醒,一股古老而強大的氣息開始彌漫。
“吼——”繭內傳來低沉的咆哮,那是源自上古的兇煞之音,震得周圍空間都為之顫抖。血色煞氣愈發濃鬱,仿佛能吞噬一切光明與生機。
時間流轉,轉眼間,封神大戰的記憶在接引與準提心中浮現。那時,孔宣以一己之力,闖入靈山,所過之處,弟子皆亡。更有一縷混元之氣,被其悄然注入六翅金蟬體內,埋下了今日的變數。
正當二人沉浸於往昔之時,異變突起。金色大繭表麵突然裂開一道縫隙,一股令人心悸的氣息從中透出。
林星辰的身影,悄然出現在二人身旁,他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未來。
“二位道友,且慢。”林星辰的聲音平靜而有力,打斷了接引與準提的思緒,“此刻金蟬若出,必遭天譴,死無葬身之地。”
接引與準提聞言,皆是一驚,連忙收手,望向那即將破繭而出的金蟬。隻見繭內,血色神光與金色佛光交織,形成一幅詭異而壯麗的畫麵。金蟬的氣息,已強大到令人窒息的地步。
然而,對於林星辰的警告,金蟬似乎並不領情。它感受到了外界的窺探與幹擾,一股強烈的敵意與殺機瞬間爆發。隻見它身上血色神光大盛,萬千殺伐之氣凝聚成匹練,轟然向林星辰襲來。
“哼,區區螻蟻,也敢阻我?”金蟬的聲音在虛空中迴蕩,充滿了不可一世的傲慢。
就在這股力量即將肆虐之際,一名青年男子,林星辰,悠然步入這危機四伏的場域。
他身著青衫,麵容俊朗,雙眸深邃如夜空,仿佛能洞察世間一切虛妄。
麵對那足以令天地色變的吞噬之力,林星辰隻是輕輕拂袖,動作間不帶絲毫煙火氣,卻如同春風拂過冬日寒冰,瞬間,那血色匹練與吞噬之力便如晨霧般消散,無影無蹤。
“金蟬子,你可曾知曉,自己正身處何等險境?”林星辰的聲音溫和而有力,穿透了四周的寂靜,直抵那血色匹練源頭——一隻被束縛的金色蟬蛹。
金色蟬蛹微微顫動,隨即,一道略顯虛弱卻充滿威嚴的聲音自其中傳出:“何方神聖,竟能破我佛教封印?”
但正因如此,我天庭更需主動出擊,為人間界與天仙界提供庇護,方能在這場量劫中占據先機。”
“陛下之意是?”瑤池金母不解。
“道祖曾有預言,西方教將大興於世。我天庭若能助其一臂之力,不僅可解眼前之困,更可分潤其氣運,增強我天庭實力。”昊天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自信與決心。
瑤池金母聞言,心中雖有疑慮,卻也知昊天所言非虛。她猶豫片刻,終是開口:“陛下,那西方教皆是混元大能,天道誓言雖重,但……”
“瑤池,你無需多慮。”昊天打斷了她的話,語氣堅定,“西方教在封神之時,便已欠下我天庭因果,且天道誓言之下,他們自會遵守。再者,我天庭若能在此時伸出援手,不僅是對他們的信任,更是對未來的布局。”
與此同時,靈山之上,準提道人自天庭歸來,麵帶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向接引道人細細匯報了與昊天的交涉經過。
“師兄,我已成功在天庭埋下悟淨這枚棋子,昊天雖心有不甘,但礙於西方分潤氣運的承諾,終是點頭應允了我們的東進之策。”
接引聞言,眉頭微蹙,沉吟片刻道:“昊天非池中之物,此番合作,我們需更加謹慎,以免養虎為患。”準提點頭稱是,眼中閃過一抹精光,心中暗自盤算著下一步棋局。
而在東土,碧遊宮內,通天教主端坐於雲台之上,周身劍氣縱橫,仿佛能割裂虛空。
他目光如炬,望向西方與昆侖山方向,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與警告:“西方叛玄立佛,實乃大不敬!吾截教弟子,若有誰敢背棄玄門,與準提、接引同流合汙,必當嚴懲不貸!”
言罷,殿內劍氣更盛,彰顯著通天教主維護玄門正統的決心與力量。
歲月悠悠,三界之中,一片祥和。
天庭之上,眾神各司其職,維護著天界的秩序與安寧;幽冥界內,六道輪迴緩緩轉動,承載著生靈的輪迴與往生;而人間界,在嬴政的英明領導下,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大林帝國的鐵騎橫掃六合,一統八荒,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諸子百家雖各有學說,卻也在這盛世之下收斂鋒芒,共謀發展。
然而,平靜之下往往暗流湧動。年邁的嬴政站在泰山之巔,望著腳下這片他親手締造的江山,心中湧起無限感慨。
他決定再次舉行泰山封禪大典,以告慰天地,彰顯其帝王的威嚴與功績。
隨著一聲令下,文武百官、四方來賀的使節以及太子扶蘇,皆跟隨其後,一步步踏上這通往天穹的階梯。
“朕,嬴政,自登基以來,掃平六國,一統天下,今特來泰山封禪,以祈國泰民安,萬世永昌!”
嬴政的聲音在山穀間迴蕩,帝氣滾滾而出,仿佛連天地都為之色變。
泰山之巔,雲霧繚繞,寒風凜冽,卻掩不住那皇者獨有的孤獨與威嚴。嬴政身著龍袍,立於山巔,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百官跪拜於下,太子扶蘇緊隨其後,眼中滿是對父皇的敬仰與不舍。
“扶蘇,”嬴政的聲音低沉而有力,穿透了寒風,直達人心,“朕一生所願,不過是大林萬世基業,百姓安居樂業。今朕將去,這江山社稷,便交予你手。”
扶蘇聞言,眼眶微紅,跪拜更深:“父皇,兒臣定當謹記教誨,勤政愛民,不負父皇所托。”
嬴政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你且莫悲,朕非凡人,得大林氣運加身,已窺仙道之門徑。待朕離去,非是終結,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扶蘇聞言,心中悲喜交加,既為父皇即將離世而哀傷,又為父皇能踏上仙途而欣喜。“父皇,您若真能成仙,兒臣亦為您高興。隻是這大林,還需您多多庇佑。”
嬴政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對兒子的疼愛,也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放心,大林有你在,朕心甚慰。但切記,盛世非易得,需你我輩人共同努力,方能長存。朕雖去,但大林之魂,將永遠與你同在。”
言罷,嬴政轉身麵向浩瀚蒼穹,周身皇者霸氣與真龍帝氣驟然爆發,仿佛要撕裂這天地間的束縛。他深吸一口氣,聲音響徹雲霄:“朕,嬴政,大林始皇帝,今將入人族祖地,鎮壓人族氣運,以證大道!”
隨著這一聲宣告,隻見泰山之巔,風雲變幻,無邊無際的真龍帝氣與皇者霸氣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直衝雲霄的龍卷。
那龍卷之中,隱約可見一條金色巨龍騰空而起,正是大林氣運所化,它環繞著嬴政,發出陣陣龍吟,似乎在為這位偉大的帝王送行。
百官與扶蘇皆被這壯觀景象所震撼,他們知道,這一刻,不僅是對嬴政一生功績的最高讚譽,更是對他即將踏上仙途的無限祝福。
“父皇,兒臣定不負所望,定將大林治理得更加繁榮昌盛!”扶蘇跪拜在地,聲音堅定而有力。
嬴政滿意地點了點頭,揮手示意扶蘇起身。“去吧,孩子,你的路還很長。記住,無論前路如何坎坷,都要保持一顆堅韌不拔的心。”
嬴政立於宮城之巔,望著那氣運真龍,眼中閃過一抹震撼與堅定。
那真龍仿佛有靈,徑直朝他飛來,龐大的身軀環繞著他,一股股溫暖而磅礴的氣運之力如潮水般湧入他的身體。
嬴政隻覺體內修為瘋狂湧動,凡人四境如同紙糊,輕易便被衝破,直至那大羅金仙的瓶頸,也在這一刻轟然碎裂。他,竟一舉踏入了準聖之境!
“朕,當為人族再守一程!”嬴政心中暗自發誓,隨即轉身,望向跪拜在地的文武百官與太子扶蘇,眼中滿是不舍與期望。“扶蘇,大林交給你了。”
扶蘇跪拜接旨,眼中含淚,卻堅定無比:“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守護好大林,守護好這片土地。”
隨著嬴政的身影逐漸消失在天際,向著人族祖地而去,鹹陽城內外,哭聲與祈禱聲交織成一片,人們用各自的方式送別這位偉大的帝王。
時光荏苒,五百年轉瞬即逝。三界之中,一股壓抑的氣息悄然蔓延,天地間煞氣匯聚,如同烏雲壓頂,預示著量劫的臨近。大能們紛紛閉關,或尋找避劫之法,或準備應對之策,整個三界都籠罩在一片緊張與不安之中。
三十三天之上,淩霄寶殿內,昊天手持天帝大印,閉目凝神,推演著即將到來的量劫。然而,即便是他,也隻能窺得量劫的一角,那無盡的混沌與毀滅之力,讓他也不禁眉頭緊鎖。
“東海龍宮,定海神針……”昊天喃喃自語,心中有了計較。他睜開眼,目光如炬,傳喚東海龍王傲清前來。
“陛下,東海龍宮確有定海神針,乃上古神器,鎮壓海眼,維護四海安寧。”傲清恭敬答道,心中卻對昊天的突然詢問感到不解。
“善,你需妥善保管,勿使落入惡人之手。未來,自有有緣人前來取走。”昊天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同時,一抹複雜的情緒在他眼中閃過,似乎對那“有緣人”有著特殊的期待或憂慮。
“弟子們,量劫雖未至,但風雲已起。”通天教主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迴蕩在空曠的宮殿內,“大乘佛教意圖東進,侵我東方之地,我截教豈能坐視不理?”
眾弟子聞言,紛紛挺直了腰板,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他們知道,這一刻,不僅是截教的考驗,更是他們個人修為與意誌的磨礪。
“師尊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守護東方安寧!”一名弟子高聲應和,其餘弟子也紛紛附和,聲浪如潮,氣勢磅礴。
通天教主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好,你等既有此心,便下界去吧。曆練紅塵,增長見識,同時,也要留意西方動向,若有異動,速速迴報。”
“遵命!”弟子們齊聲應答,隨即化作一道道流光,穿雲裂石,向著人間界疾馳而去。
林星辰見狀,上前一步,輕聲對通天教主說道:“師尊,弟子有一言,望師尊垂聽。”
“講。”通天教主目光溫和地看向林星辰。
“弟子以為,下界曆練雖好,但弟子們需嚴守教規,不可妄動殺念,以免業力纏身,影響修行。”林星辰語氣凝重,“同時,也需警惕西方之人,他們或許會以各種手段挑撥是非,弟子們需保持清醒,不可輕信。”
通天教主聞言,讚許地點了點頭。“星辰所言極是,你且去叮囑他們一番,務必小心行事。”
林星辰領命而去,不多時,便追上了即將離島的弟子們。他一一叮囑,言辭懇切,弟子們聽後,無不心生敬畏,紛紛表示定當遵從大師兄的教誨。
而在西方之地,菩提古樹之下,準提與接引二人正閉目凝神,感應著天地間的微妙變化。突然,一股強大的氣息自古樹中湧出,金光四射,直衝雲霄。
“六翅金蟬即將出世!”準提猛地睜開眼,眼中閃爍著激動之色,“此乃我佛門大興之兆!”
“師兄,我觀天機,人截二教氣運正盛,若我西方教不尋變數,恐大興無望。”接引道人沉聲道,聲音雖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準提點頭,眉宇間閃過一抹決絕:“吾等當行非常之事,以應非常之變。六翅金蟬,或可為我等所用。”
言罷,二人拂袖一揮,浩瀚的混元本源自他們體內緩緩流淌而出,化作兩道金光,直射向山巔一處被佛光籠罩的金色大繭。這大繭,正是六翅金蟬閉關之所,內藏無盡奧秘。
金色大繭之外,佛光普照,祥和而莊嚴;然繭內,卻是另一番景象。血色煞氣與金色佛光交織纏繞,如同混沌初開,萬物未生之時的景象。六翅金蟬的本源,在這混元之力的滋養下,逐漸蘇醒,一股古老而強大的氣息開始彌漫。
“吼——”繭內傳來低沉的咆哮,那是源自上古的兇煞之音,震得周圍空間都為之顫抖。血色煞氣愈發濃鬱,仿佛能吞噬一切光明與生機。
時間流轉,轉眼間,封神大戰的記憶在接引與準提心中浮現。那時,孔宣以一己之力,闖入靈山,所過之處,弟子皆亡。更有一縷混元之氣,被其悄然注入六翅金蟬體內,埋下了今日的變數。
正當二人沉浸於往昔之時,異變突起。金色大繭表麵突然裂開一道縫隙,一股令人心悸的氣息從中透出。
林星辰的身影,悄然出現在二人身旁,他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未來。
“二位道友,且慢。”林星辰的聲音平靜而有力,打斷了接引與準提的思緒,“此刻金蟬若出,必遭天譴,死無葬身之地。”
接引與準提聞言,皆是一驚,連忙收手,望向那即將破繭而出的金蟬。隻見繭內,血色神光與金色佛光交織,形成一幅詭異而壯麗的畫麵。金蟬的氣息,已強大到令人窒息的地步。
然而,對於林星辰的警告,金蟬似乎並不領情。它感受到了外界的窺探與幹擾,一股強烈的敵意與殺機瞬間爆發。隻見它身上血色神光大盛,萬千殺伐之氣凝聚成匹練,轟然向林星辰襲來。
“哼,區區螻蟻,也敢阻我?”金蟬的聲音在虛空中迴蕩,充滿了不可一世的傲慢。
就在這股力量即將肆虐之際,一名青年男子,林星辰,悠然步入這危機四伏的場域。
他身著青衫,麵容俊朗,雙眸深邃如夜空,仿佛能洞察世間一切虛妄。
麵對那足以令天地色變的吞噬之力,林星辰隻是輕輕拂袖,動作間不帶絲毫煙火氣,卻如同春風拂過冬日寒冰,瞬間,那血色匹練與吞噬之力便如晨霧般消散,無影無蹤。
“金蟬子,你可曾知曉,自己正身處何等險境?”林星辰的聲音溫和而有力,穿透了四周的寂靜,直抵那血色匹練源頭——一隻被束縛的金色蟬蛹。
金色蟬蛹微微顫動,隨即,一道略顯虛弱卻充滿威嚴的聲音自其中傳出:“何方神聖,竟能破我佛教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