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豈容你一人說廢就廢
洪荒:我悟性逆天,拜師通天! 作者:浪人不太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詔令一出,舉國嘩然,卻也迅速歸於平靜。
人們開始適應這新的秩序,而那條紫氣化成的巨龍,似乎也因這決定而再次長嘯,其聲更加洪亮,引得人間界的氣運紛紛匯聚而來,巨龍身形暴漲,轉瞬之間已至三千丈,龍威彌漫,令天地變色。
然而,這異象也驚動了三界之中的至高存在。昆侖山巔,元始天尊眉頭緊鎖;太素天內,女媧聖人麵露不悅;靈山之上,準提、接引二聖更是震怒不已。他們深知,人間界氣運的變動,關乎三界平衡,嬴政此舉,無疑是在挑戰他們的權威。
四聖齊聚天界虛空,周身環繞著磅礴的法則之力,準備降下天罰,以示懲戒。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虛空突然破碎,一道身影悠然走出,正是截教通天教主,其旁還跟著一位身著黑袍,麵容冷峻的青年,正是人皇林星辰。
“四位聖人,何故如此動怒?”通天教主聲音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林星辰則上前一步,目光如炬,直視四聖,“諸子百家,雖有智慧之光,卻也藏汙納垢,危害社稷。我人皇一脈,為天下蒼生計,廢除百家,何錯之有?”
元始天尊冷哼一聲,“林星辰,你雖已突破混元,但行事不可太過肆意。諸子百家,乃我三界文明之根本,豈容你一人說廢就廢?”
林星辰冷笑,“元始天尊,你可知諸子百家之中,有多少心懷叵測之徒,以思想為刃,割裂人心,擾亂秩序?我人皇一脈,有責任也有能力,為天下蒼生掃清這些障礙。”
雙方言辭激烈,氣氛劍拔弩張。女媧聖人輕歎一聲,試圖緩和局勢,“此事關乎重大,不如我等共商對策,尋一兩全之法。”
但元始天尊顯然不願退讓,他周身氣息暴漲,恐怖的壓力讓周圍的空間都為之扭曲,“林星辰,你若執意如此,休怪我等無情!”
通天教主見狀,也是眉頭緊鎖,他深知四聖聯手,即便是自己與林星辰聯手,也難以輕易取勝。然而,他更清楚,今日之事,關乎的不僅是人間界的未來,更是三界秩序的穩定。
“四位聖人,且聽我一言。”通天教主沉聲道,“林星辰所為,雖有偏頗,但其心可鑒。我等何不給予他一些時間,看他如何以人道治世,若真有成效,再議不遲。”
不遠處,女媧娘娘身影曼妙,她輕撫著手中柳枝,眉宇間卻難掩一絲膽寒之色,混元一重天的修為雖強,但在這一刻,她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四聖齊聚,氣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準提、接引二位道友,何故如此劍拔弩張?”通天教主的聲音穿透雲霄,他手持青萍劍,劍尖輕點虛空,每一縷劍氣都蘊含著毀天滅地的力量。他的眼神中既有對老友的複雜情感,也有對即將來臨風暴的堅定。
準提道人雙手合十,麵上慈悲,眼中卻閃爍著不容置疑的堅決:“通天師兄,氣運乃聖人修行之根本,你與人皇林星辰獨占三界氣運,是否太過貪婪?”
接引道人接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吾等修行不易,每一分氣運皆是機緣,二位此舉,無異於斷我等道途。”
林星辰立於通天教主身旁,一身龍袍獵獵作響,他冷笑一聲,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氣運之爭,強者得之,何來貪婪之說?且諸子百家行刺於朕,乃是大不敬之罪,朕未取他們性命,已是仁慈。”
元始天尊聞言,眉頭微皺,他深知林星辰所言非虛,但立場使然,他不得不站出:“林星辰,你為人皇,當知天下大勢,合則兩利,分則俱傷。何必將事情做絕?”
“做絕?”林星辰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當年封神之戰,爾等四聖聯手逼迫截教,可曾想過今日之果?氣運之爭,各憑手段,何來做絕一說?”
通天教主聞言,劍意更盛,他冷哼一聲,青萍劍猛然一揮,一道劍光劃破長空,直指四聖:“昔日之辱,今日一並清算!”
四聖見狀,紛紛祭出法寶,天地間頓時風雲變色,混沌之氣湧動,一場驚世大戰一觸即發。
“既如此,那便混沌一戰,以定乾坤!”元始天尊沉聲喝道,他身形一晃,已率先衝入混沌之中,其餘三聖緊隨其後,通天教主與林星辰亦不甘示弱,緊隨其後。
混沌之中,時間仿佛失去了意義,隻有無盡的黑暗與狂暴的能量在肆虐。四聖與通天教主、林星辰之間的戰鬥,已非言語所能描述,每一擊都震得混沌翻騰,每一次碰撞都仿佛要撕裂這方天地。
“哼,今日便讓你們知曉,何為真正的力量!”通天教主怒喝,青萍劍化作萬道劍芒,將混沌切割得支離破碎,每一道劍芒都蘊含著截教萬年的底蘊與憤怒。
“朕自問待諸子百家不薄,何以至此!”嬴政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迴蕩在山間,驚起一群飛鳥。
迴到帝攆,嬴政目光如炬,掃視著隨行的長子扶蘇與幼子胡亥,緩緩開口:“爾等如何看待今日之事?”
扶蘇上前一步,躬身行禮,語氣沉穩:“父皇,諸子百家雖各有千秋,然近年來確有驕橫之態,尤以刺殺之事為甚。兒臣以為,當以雷霆手段,嚴懲不貸,同時加強內部治理,使百姓安居樂業,方顯我大林威儀。”
胡亥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急切,他年輕氣盛,急於表現自己:“父皇,兒臣以為,此等叛逆之徒,當直接鎮壓,斬草除根,以儆效尤!兒臣願領兵親征,定讓諸子百家知曉我大林鐵騎之威!”
嬴政聽著兩子的迴答,心中暗自思量。扶蘇的沉穩與深思熟慮讓他欣慰,而胡亥的勇猛雖可嘉,卻也透露出幾分魯莽。他深知,大林的未來,需要的不僅是武力的強大,更需智慧的引領。
“好,好。”嬴政連說兩個“好”字,語氣中既有肯定也有期許,“爾等各有見解,甚好。但切記,治國如烹小鮮,需火候得當,方能成其美味。朕希望,無論爾等誰繼承大統,都能讓大林的旗幟,在朕之後,繼續飄揚在九州之上。”
言罷,嬴政閉目沉思,心中已有了對諸子百家的決斷。他深知,這一次,必須給諸子百家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以維護大林的威嚴,也為了後世子孫能有一個更加穩固的江山。
不久,大林帝國頒布了一係列針對諸子百家的政策,有的被限製活動範圍,有的則被強製整合,納入官方管理之下。同時,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皇權穩固,百姓安居樂業,大林帝國再次展現出其強大的生命力。
胡亥聞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他緩緩上前,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力量:“皇兄言之有理,但兒臣以為,天下初定,民心尚需安撫。若此時大開殺戒,恐失民心,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彰顯父皇仁慈寬宏,方能安定天下。”
嬴政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深邃,未置可否。大殿內一時靜謐,隻餘燭火搖曳之聲。片刻後,嬴政輕啟朱唇,下令道:“衛莊,你且去查一查,胡亥近來都與何人接觸,務必詳盡。”
衛莊領命而去,嬴政的目光在胡亥身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胡亥之言雖顯仁慈,卻也透露出幾分不同尋常的智謀,背後或有高人指點。
夜幕降臨,鹹陽城籠罩在一片肅殺之氣中。影密衛在衛莊的帶領下,悄無聲息地穿梭於街巷之間,對胡亥的接觸人員進行地毯式搜查。嬴政則在書房內,眉頭緊鎖,他深知諸子百家雖已式微,但餘威猶在,若不及早防範,恐成大患。
與此同時,混沌之地,一場關乎天地命運的激戰正酣。元始天尊、女媧娘娘等四聖,與通天教主、林星辰二人對峙。劍光如龍,法力滔天,整個混沌之地仿佛要被撕裂開來。最終,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四聖敗退,通天與林星辰立於虛空,劍意繚繞,修為已至混元三重天,令人望而生畏。
“你我二人,無需多言,心意相通。”通天教主輕笑,目光中滿是讚賞。林星辰點頭,二人並肩而立,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
元始天尊與女媧娘娘臉色蒼白,他們未曾料到,短短數年間,通天與林星辰竟能成長至此。準提道人、接引道人亦是麵露沮喪,昔年封神大劫的陰影再次籠罩心頭,此次敗得更為徹底。
混沌之地的激戰,雖未直接波及大林,但其影響卻如漣漪般擴散開來。鹹陽城內,嬴政得知消息後,心中更是警惕。
他深知,諸子百家雖表麵沉寂,實則暗流湧動,必須加以防範。
通天教主立於碧遊宮前,望著遠方漸漸消散的聖人氣息,眉頭緊鎖。“四聖雖退,卻難保他們不會暗中作祟,對人族與截教不利。”
他沉聲自語,身旁,林星辰淡然一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教主放心,我已命人暗中監視人族祖地,任何風吹草動,皆逃不過我們的耳目。”
“佛教大興,東出之意愈發明顯,你如何看待?”通天教主轉頭,目光如炬。林星辰輕笑,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佛教東出?不過是癡人說夢。有我在,人族與截教,便是他們難以逾越的鴻溝。”
與此同時,鹹陽城內,龍旗飄揚,嬴政率文武百官,自泰山封禪歸來,麵色凝重,步履匆匆。
步入麒麟殿,他猛然轉身,目光如刀,掃過眾臣:“諸子百家,竟敢在泰山之上,行刺朕之龍體!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王翦上前一步,單膝跪地,聲音洪亮:“陛下,末將願領三萬精兵,誓將諸子百家一網打盡!”
嬴政點頭,眼中閃過一抹冷厲:“傳朕旨意,限諸子百家一月之內,齊聚鹹陽,違者,夷九族!同時,查封其在大林境內所有產業與書館,一個不留!”
王翦領命而去,心中卻為諸子百家默哀。他深知,刺殺皇帝,無異於自尋死路,隻是這後果,未免太過慘烈。他輕歎一聲,暗自感慨:“林王嬴政,真乃千古一帝,一統六國,威震四海,諸子百家,又能奈他何?”
另一邊,蒙毅接過了另一項重任。“蒙毅,朕命你於半月之內,搜集諸子百家所有罪證,無論大小,皆要詳盡記錄,不得有誤!”嬴政的聲音在麒麟殿內迴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的話語中,透露出濃濃的殺氣,讓整個大殿的溫度都仿佛下降了幾分,文武百官皆感冰寒刺骨。
“諾!”蒙毅躬身領命,心中亦是波瀾起伏。他深知,這一戰,不僅是對諸子百家的清算,更是對嬴政統治地位的鞏固。而這一切,都將為大林的穩固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一片恭賀之聲,百官紛紛叩首,向扶蘇表示祝賀與效忠。扶蘇身著太子服飾,麵容肅穆,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感激,他深知這不僅僅是榮耀,更是責任與重擔。
與此同時,嬴政話鋒一轉,又宣布了一項決定:“朕之愛子胡亥,雖年幼卻聰慧,今封為陳王,賜封地千裏,即日啟程就藩。”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又是一陣嘩然,眾人皆知胡亥受寵,卻未曾想竟得此封賞,且與扶蘇的皇太子之位形成鮮明對比。
胡亥聞言,臉上閃過一抹驚喜與不解,但隨即跪拜謝恩,心中暗自思量著這突如其來的變化。
另一邊,諸子百家在大林鐵騎的押解下,被帶至鹹陽城下。蒙毅手持聖旨,高聲宣讀著諸子百家的罪狀,每一條都足以讓人心驚膽戰。隨著罪狀的揭露,百姓們紛紛唾罵,對諸子百家的痛恨之情溢於言表。
諸子百家的首領們被押上刑場,麵對著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他們或憤怒、或絕望、或悔恨,卻都無力迴天。最終,隨著一聲令下,刀光劍影中,諸子百家首領的家族被夷為平地,其餘人等也依法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隨著諸子百家的衰敗,鹹陽城上空突然湧現出一股磅礴的氣運之力,它們仿佛被無形的力量牽引,匯聚成一道璀璨的真龍帝氣,直接落在嬴政身上。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撼,他們知道,這是始皇帝威嚴與統治力的象征。
然而,首陽山太清宮中,老子望著這一幕,無奈地搖了搖頭,歎息道:“時也命也,始皇此舉,雖鞏固了皇權,卻也傷了天下士子之心。”而在昆侖山巔,元始天尊則是怒不可遏,他憤怒於始皇的狠辣手段,更擔憂於人間界氣運的失衡。於是,他暗中決定助佛教一臂之力,讓其在人間界與截教、人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以製衡始皇的獨大。
金寧聞言,麵色微變,猶豫道:“娘娘,您乃玄門中人,此舉恐有不妥,恐會引來非議。”
女媧轉身,目光如炬,淩厲地掃向金寧,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金寧,你隻需執行我的命令,其餘無需多言。為了兄長,為了混元境的尊嚴,我意已決。”
金寧被女媧的氣勢所攝,心中雖有千般不願,卻也隻能低頭領命,匆匆離開媧皇宮,化作一道流光,向西疾馳而去。
人們開始適應這新的秩序,而那條紫氣化成的巨龍,似乎也因這決定而再次長嘯,其聲更加洪亮,引得人間界的氣運紛紛匯聚而來,巨龍身形暴漲,轉瞬之間已至三千丈,龍威彌漫,令天地變色。
然而,這異象也驚動了三界之中的至高存在。昆侖山巔,元始天尊眉頭緊鎖;太素天內,女媧聖人麵露不悅;靈山之上,準提、接引二聖更是震怒不已。他們深知,人間界氣運的變動,關乎三界平衡,嬴政此舉,無疑是在挑戰他們的權威。
四聖齊聚天界虛空,周身環繞著磅礴的法則之力,準備降下天罰,以示懲戒。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虛空突然破碎,一道身影悠然走出,正是截教通天教主,其旁還跟著一位身著黑袍,麵容冷峻的青年,正是人皇林星辰。
“四位聖人,何故如此動怒?”通天教主聲音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林星辰則上前一步,目光如炬,直視四聖,“諸子百家,雖有智慧之光,卻也藏汙納垢,危害社稷。我人皇一脈,為天下蒼生計,廢除百家,何錯之有?”
元始天尊冷哼一聲,“林星辰,你雖已突破混元,但行事不可太過肆意。諸子百家,乃我三界文明之根本,豈容你一人說廢就廢?”
林星辰冷笑,“元始天尊,你可知諸子百家之中,有多少心懷叵測之徒,以思想為刃,割裂人心,擾亂秩序?我人皇一脈,有責任也有能力,為天下蒼生掃清這些障礙。”
雙方言辭激烈,氣氛劍拔弩張。女媧聖人輕歎一聲,試圖緩和局勢,“此事關乎重大,不如我等共商對策,尋一兩全之法。”
但元始天尊顯然不願退讓,他周身氣息暴漲,恐怖的壓力讓周圍的空間都為之扭曲,“林星辰,你若執意如此,休怪我等無情!”
通天教主見狀,也是眉頭緊鎖,他深知四聖聯手,即便是自己與林星辰聯手,也難以輕易取勝。然而,他更清楚,今日之事,關乎的不僅是人間界的未來,更是三界秩序的穩定。
“四位聖人,且聽我一言。”通天教主沉聲道,“林星辰所為,雖有偏頗,但其心可鑒。我等何不給予他一些時間,看他如何以人道治世,若真有成效,再議不遲。”
不遠處,女媧娘娘身影曼妙,她輕撫著手中柳枝,眉宇間卻難掩一絲膽寒之色,混元一重天的修為雖強,但在這一刻,她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四聖齊聚,氣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準提、接引二位道友,何故如此劍拔弩張?”通天教主的聲音穿透雲霄,他手持青萍劍,劍尖輕點虛空,每一縷劍氣都蘊含著毀天滅地的力量。他的眼神中既有對老友的複雜情感,也有對即將來臨風暴的堅定。
準提道人雙手合十,麵上慈悲,眼中卻閃爍著不容置疑的堅決:“通天師兄,氣運乃聖人修行之根本,你與人皇林星辰獨占三界氣運,是否太過貪婪?”
接引道人接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吾等修行不易,每一分氣運皆是機緣,二位此舉,無異於斷我等道途。”
林星辰立於通天教主身旁,一身龍袍獵獵作響,他冷笑一聲,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氣運之爭,強者得之,何來貪婪之說?且諸子百家行刺於朕,乃是大不敬之罪,朕未取他們性命,已是仁慈。”
元始天尊聞言,眉頭微皺,他深知林星辰所言非虛,但立場使然,他不得不站出:“林星辰,你為人皇,當知天下大勢,合則兩利,分則俱傷。何必將事情做絕?”
“做絕?”林星辰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當年封神之戰,爾等四聖聯手逼迫截教,可曾想過今日之果?氣運之爭,各憑手段,何來做絕一說?”
通天教主聞言,劍意更盛,他冷哼一聲,青萍劍猛然一揮,一道劍光劃破長空,直指四聖:“昔日之辱,今日一並清算!”
四聖見狀,紛紛祭出法寶,天地間頓時風雲變色,混沌之氣湧動,一場驚世大戰一觸即發。
“既如此,那便混沌一戰,以定乾坤!”元始天尊沉聲喝道,他身形一晃,已率先衝入混沌之中,其餘三聖緊隨其後,通天教主與林星辰亦不甘示弱,緊隨其後。
混沌之中,時間仿佛失去了意義,隻有無盡的黑暗與狂暴的能量在肆虐。四聖與通天教主、林星辰之間的戰鬥,已非言語所能描述,每一擊都震得混沌翻騰,每一次碰撞都仿佛要撕裂這方天地。
“哼,今日便讓你們知曉,何為真正的力量!”通天教主怒喝,青萍劍化作萬道劍芒,將混沌切割得支離破碎,每一道劍芒都蘊含著截教萬年的底蘊與憤怒。
“朕自問待諸子百家不薄,何以至此!”嬴政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迴蕩在山間,驚起一群飛鳥。
迴到帝攆,嬴政目光如炬,掃視著隨行的長子扶蘇與幼子胡亥,緩緩開口:“爾等如何看待今日之事?”
扶蘇上前一步,躬身行禮,語氣沉穩:“父皇,諸子百家雖各有千秋,然近年來確有驕橫之態,尤以刺殺之事為甚。兒臣以為,當以雷霆手段,嚴懲不貸,同時加強內部治理,使百姓安居樂業,方顯我大林威儀。”
胡亥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急切,他年輕氣盛,急於表現自己:“父皇,兒臣以為,此等叛逆之徒,當直接鎮壓,斬草除根,以儆效尤!兒臣願領兵親征,定讓諸子百家知曉我大林鐵騎之威!”
嬴政聽著兩子的迴答,心中暗自思量。扶蘇的沉穩與深思熟慮讓他欣慰,而胡亥的勇猛雖可嘉,卻也透露出幾分魯莽。他深知,大林的未來,需要的不僅是武力的強大,更需智慧的引領。
“好,好。”嬴政連說兩個“好”字,語氣中既有肯定也有期許,“爾等各有見解,甚好。但切記,治國如烹小鮮,需火候得當,方能成其美味。朕希望,無論爾等誰繼承大統,都能讓大林的旗幟,在朕之後,繼續飄揚在九州之上。”
言罷,嬴政閉目沉思,心中已有了對諸子百家的決斷。他深知,這一次,必須給諸子百家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以維護大林的威嚴,也為了後世子孫能有一個更加穩固的江山。
不久,大林帝國頒布了一係列針對諸子百家的政策,有的被限製活動範圍,有的則被強製整合,納入官方管理之下。同時,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皇權穩固,百姓安居樂業,大林帝國再次展現出其強大的生命力。
胡亥聞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他緩緩上前,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力量:“皇兄言之有理,但兒臣以為,天下初定,民心尚需安撫。若此時大開殺戒,恐失民心,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彰顯父皇仁慈寬宏,方能安定天下。”
嬴政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深邃,未置可否。大殿內一時靜謐,隻餘燭火搖曳之聲。片刻後,嬴政輕啟朱唇,下令道:“衛莊,你且去查一查,胡亥近來都與何人接觸,務必詳盡。”
衛莊領命而去,嬴政的目光在胡亥身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胡亥之言雖顯仁慈,卻也透露出幾分不同尋常的智謀,背後或有高人指點。
夜幕降臨,鹹陽城籠罩在一片肅殺之氣中。影密衛在衛莊的帶領下,悄無聲息地穿梭於街巷之間,對胡亥的接觸人員進行地毯式搜查。嬴政則在書房內,眉頭緊鎖,他深知諸子百家雖已式微,但餘威猶在,若不及早防範,恐成大患。
與此同時,混沌之地,一場關乎天地命運的激戰正酣。元始天尊、女媧娘娘等四聖,與通天教主、林星辰二人對峙。劍光如龍,法力滔天,整個混沌之地仿佛要被撕裂開來。最終,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四聖敗退,通天與林星辰立於虛空,劍意繚繞,修為已至混元三重天,令人望而生畏。
“你我二人,無需多言,心意相通。”通天教主輕笑,目光中滿是讚賞。林星辰點頭,二人並肩而立,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
元始天尊與女媧娘娘臉色蒼白,他們未曾料到,短短數年間,通天與林星辰竟能成長至此。準提道人、接引道人亦是麵露沮喪,昔年封神大劫的陰影再次籠罩心頭,此次敗得更為徹底。
混沌之地的激戰,雖未直接波及大林,但其影響卻如漣漪般擴散開來。鹹陽城內,嬴政得知消息後,心中更是警惕。
他深知,諸子百家雖表麵沉寂,實則暗流湧動,必須加以防範。
通天教主立於碧遊宮前,望著遠方漸漸消散的聖人氣息,眉頭緊鎖。“四聖雖退,卻難保他們不會暗中作祟,對人族與截教不利。”
他沉聲自語,身旁,林星辰淡然一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教主放心,我已命人暗中監視人族祖地,任何風吹草動,皆逃不過我們的耳目。”
“佛教大興,東出之意愈發明顯,你如何看待?”通天教主轉頭,目光如炬。林星辰輕笑,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佛教東出?不過是癡人說夢。有我在,人族與截教,便是他們難以逾越的鴻溝。”
與此同時,鹹陽城內,龍旗飄揚,嬴政率文武百官,自泰山封禪歸來,麵色凝重,步履匆匆。
步入麒麟殿,他猛然轉身,目光如刀,掃過眾臣:“諸子百家,竟敢在泰山之上,行刺朕之龍體!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王翦上前一步,單膝跪地,聲音洪亮:“陛下,末將願領三萬精兵,誓將諸子百家一網打盡!”
嬴政點頭,眼中閃過一抹冷厲:“傳朕旨意,限諸子百家一月之內,齊聚鹹陽,違者,夷九族!同時,查封其在大林境內所有產業與書館,一個不留!”
王翦領命而去,心中卻為諸子百家默哀。他深知,刺殺皇帝,無異於自尋死路,隻是這後果,未免太過慘烈。他輕歎一聲,暗自感慨:“林王嬴政,真乃千古一帝,一統六國,威震四海,諸子百家,又能奈他何?”
另一邊,蒙毅接過了另一項重任。“蒙毅,朕命你於半月之內,搜集諸子百家所有罪證,無論大小,皆要詳盡記錄,不得有誤!”嬴政的聲音在麒麟殿內迴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的話語中,透露出濃濃的殺氣,讓整個大殿的溫度都仿佛下降了幾分,文武百官皆感冰寒刺骨。
“諾!”蒙毅躬身領命,心中亦是波瀾起伏。他深知,這一戰,不僅是對諸子百家的清算,更是對嬴政統治地位的鞏固。而這一切,都將為大林的穩固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一片恭賀之聲,百官紛紛叩首,向扶蘇表示祝賀與效忠。扶蘇身著太子服飾,麵容肅穆,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感激,他深知這不僅僅是榮耀,更是責任與重擔。
與此同時,嬴政話鋒一轉,又宣布了一項決定:“朕之愛子胡亥,雖年幼卻聰慧,今封為陳王,賜封地千裏,即日啟程就藩。”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又是一陣嘩然,眾人皆知胡亥受寵,卻未曾想竟得此封賞,且與扶蘇的皇太子之位形成鮮明對比。
胡亥聞言,臉上閃過一抹驚喜與不解,但隨即跪拜謝恩,心中暗自思量著這突如其來的變化。
另一邊,諸子百家在大林鐵騎的押解下,被帶至鹹陽城下。蒙毅手持聖旨,高聲宣讀著諸子百家的罪狀,每一條都足以讓人心驚膽戰。隨著罪狀的揭露,百姓們紛紛唾罵,對諸子百家的痛恨之情溢於言表。
諸子百家的首領們被押上刑場,麵對著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他們或憤怒、或絕望、或悔恨,卻都無力迴天。最終,隨著一聲令下,刀光劍影中,諸子百家首領的家族被夷為平地,其餘人等也依法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隨著諸子百家的衰敗,鹹陽城上空突然湧現出一股磅礴的氣運之力,它們仿佛被無形的力量牽引,匯聚成一道璀璨的真龍帝氣,直接落在嬴政身上。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撼,他們知道,這是始皇帝威嚴與統治力的象征。
然而,首陽山太清宮中,老子望著這一幕,無奈地搖了搖頭,歎息道:“時也命也,始皇此舉,雖鞏固了皇權,卻也傷了天下士子之心。”而在昆侖山巔,元始天尊則是怒不可遏,他憤怒於始皇的狠辣手段,更擔憂於人間界氣運的失衡。於是,他暗中決定助佛教一臂之力,讓其在人間界與截教、人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以製衡始皇的獨大。
金寧聞言,麵色微變,猶豫道:“娘娘,您乃玄門中人,此舉恐有不妥,恐會引來非議。”
女媧轉身,目光如炬,淩厲地掃向金寧,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金寧,你隻需執行我的命令,其餘無需多言。為了兄長,為了混元境的尊嚴,我意已決。”
金寧被女媧的氣勢所攝,心中雖有千般不願,卻也隻能低頭領命,匆匆離開媧皇宮,化作一道流光,向西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