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迴來了?
洪荒:我悟性逆天,拜師通天! 作者:浪人不太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走!”陸壓大喝一聲,身形化作一道流光,率先衝入了那條通道。無天緊隨其後,兩人的速度之快,幾乎超越了時間的流逝。
終於,一抹淡淡的亮光在前方若隱若現,那是三十三天邊緣的曙光,預示著洪荒大地的臨近。隨著距離的縮短,那光芒愈發耀眼,直至將整個混沌空間照亮,無天和陸壓也首次看清了洪荒大地的現狀。
“這……怎會如此?”陸壓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震驚,他望著眼前那片曾經廣袤無垠,如今卻縮水嚴重,且一分為四的洪荒大地,心中五味雜陳。無天亦是眉頭緊鎖,眼前的景象與他記憶中的洪荒大相徑庭,令人難以置信。
“我們得去找師尊,或許他們能解答這一切。”無天沉聲道,目光堅定。陸壓點頭,兩人心意相通,化作兩道流光,瞬間破碎虛空,直奔西方靈山而去。
靈山之上,雲霧繚繞,仙氣氤氳。就在無天和陸壓即將抵達之際,一股莫名的感應自山頂傳來,準提與接引兩位聖人仿佛預知了他們的到來,不約而同地睜開了那雙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慧眼。
“師尊!”無天和陸壓身形一穩,已立於二聖麵前,躬身行禮,語氣中滿是敬意與思念。
“迴來了?”準提微微一笑,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接引則是微微頷首,目光中滿是欣慰。
“藥師師兄、彌勒師兄,還有阿難、迦葉,好久不見。”無天與陸壓轉身,向在場的同門一一打招唿,氣氛溫馨而融洽。燃燈道人站在一旁,手持佛珠,麵帶微笑,對無天和陸壓的到來表示了由衷的祝賀:“恭喜二位師弟歸來,西方教因你們而更加興盛。”
談及西方教的現狀,氣氛略顯沉重。孔宣之亂雖已平息,但西方教也因此遭受重創,損失了不少弟子。準提與接引不惜耗費大代價,才救迴了部分弟子,但心中的痛楚與遺憾卻難以抹去。
“師尊,弟子有一事不明。”陸壓終於忍不住開口,將心中的疑惑和盤托出,“為何洪荒大地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父神盤古所化的世界,怎會如此輕易就被改變?”
“陸壓、無天,你二人可知錯?”準提道人聲音低沉,卻如雷鳴般在空曠的大殿內迴響,他身旁的接引道人亦是麵色嚴峻,周身環繞的混元之氣隱隱有翻騰之勢,仿佛隨時都能將二人吞噬。
陸壓與無天身形微顫,低頭認罪:“弟子知錯,未能護得教派周全,致使孔宣反水,弟子甘願受罰。”言語間,兩人的愧疚之情溢於言表,那份對西方教的忠誠與自責交織在一起,讓人動容。
“哼,區區一個孔宣,竟能讓你們如此狼狽!”準提冷哼一聲,語氣中既有責備也有無奈,“但事已至此,我西方教豈能就此沉淪?”
接引接過話頭,目光如炬:“我二人決定,叛玄立佛,不再依附於道門之下,自成一派,以圖東山再起!”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弟子們麵麵相覷,難以置信。
“師尊,這……”陸壓欲言又止,他深知這一決定的分量,卻也擔心其中的風險與未知。
“不必多言,我意已決。”準提打斷了他的話,語氣堅定,“道祖曾言西方教當興,如今雖遭重創,卻也是轉機之時。我們要讓世人知道,即便沒有道門的庇護,西方教亦能屹立不倒!”
無天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決絕:“弟子願隨師尊共赴此道,無論前路如何坎坷,定當誓死追隨!”
藥師、彌勒等弟子也紛紛表態,表示願意與教派共存亡。大殿內的氣氛雖緊張,卻也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決心。
“好,既然大家心意已決,那我們就從這一刻起,正式叛玄立佛!”準提與接引同時運轉法力,隻見大殿上空突然風雲變幻,天穹轟鳴,仿佛連天地都在為這一決定而震動。
“從今往後,我西方教不再受道門束縛,我們將以佛為尊,以慈悲為懷,普度眾生,成就無上正果!”接引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與希望。
“師尊,我等此舉,是否太過冒險?畢竟,叛離玄門,自立佛教,恐會引來道祖的責罰。”無天率先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接引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淡然:“天道輪迴,萬物皆有其定數。我西方教地廣人稀,資源貧瘠,若非如此,又何須行此下策?道祖忙於維係天道運轉,未必會親自過問此事。”
準提點頭附和,語氣平和卻堅定:“況且,封神之戰後,我教弟子損失慘重,團滅之禍曆曆在目,盡上封神榜,實乃我教之大不幸。此番叛玄立佛,實乃迫不得已,亦是尋求一線生機。”
“師尊所言極是,但具體何時行動,還需謹慎籌謀。”陸壓補充道,目光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三日之後,天地間殘留的煞氣將徹底散盡,正是我們行動的最佳時機。”準提掐指一算,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斷。
“三日……”眾人聞言,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仿佛看到了西方教未來的曙光,又擔心前路未知的風險。
“爾等需好生準備,叛玄立佛之後,我西方教將更名為佛教,興盛西方之重任,便落在你們肩上了。”接引語重心長,目光掃過每一位弟子,滿是期許。
正當氣氛略顯沉重之時,燃燈道人突然開口,打破了沉默:“師尊,弟子有一提議,或可助佛教更快興盛。”
“哦?說來聽聽。”準提、接引同時投去詢問的目光。
“弟子願為佛教引薦強者,以壯大聲勢。道門闡教中,十二金仙修為高深,若能得他們相助,必能使我佛教如虎添翼。”燃燈道人眼中閃爍著精光,顯然對此提議信心滿滿。
然而,準提、接引聽後,卻並未立即應允,反而麵露難色。
“燃燈,你之心意,我二人自然明了。但十二金仙乃闡教棟梁,元始天尊豈會輕易放人?再者,封神量劫時,闡教雖欠我西方教一份因果,但強行索取,恐傷和氣,不利於日後相處。”接引緩緩分析道。
準提亦點頭讚同:“我教自立,當以和為貴,不可輕易結怨。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
見二聖態度堅決,燃燈隻得作罷,心中雖有不甘,卻也明白其中利害。
“弟子明白了,是弟子考慮不周。”燃燈躬身行禮,語氣中難掩失落。
“你之心意,我二人知曉。日後自有其他機緣,讓你一展所長。”準提寬慰道。
“二位老師,弟子燃燈有禮了。”他躬身行禮,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透露出不容置疑的鄭重。
準提輕輕抬手,示意燃燈免禮,接引則微微一笑,那笑容中藏著深邃的算計與期待。“燃燈,你今日前來,所為何事?”接引的聲音溫和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
燃燈直起身子,目光掃過兩位聖人,緩緩開口:“弟子欲向二位老師稟報一樁關乎闡教未來的大事。昔日,弟子有幸在元始聖人座下,雖僅短暫擔任副教主之職,卻對聖人脾性、喜好知之甚詳。元始聖人偏愛天資卓越、跟腳深厚者,致使我闡教十二金仙中,矛盾暗生,尤以黃龍真人、慈航道人、普賢真人、文殊真人四位師兄最為顯著。”
說到這裏,燃燈微微一頓,觀察著二聖的反應。隻見準提眉頭微蹙,接引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此番封神大劫,四位師兄元神受損,修為大跌,若得良師指點,或有恢複之望。弟子鬥膽,以為西方教之舍利子修行之法,或能解此困境,更可借此機會,為西方教注入新鮮血液,共謀大業。”燃燈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與決心。
準提聞言,眼中閃過一抹精光,隨即又歸於平靜;接引則輕輕撫掌,笑道:“好一個一石二鳥之計!燃燈,你果然心思細膩,洞察秋毫。隻是,此事若成,需得你親自出馬,說服那四位金仙。”
說罷,接引從袖中取出一卷金燦燦的天書,其上符文流轉,散發著淡淡的光芒。“此書乃我西方教至寶,內藏舍利子修行之法,你且拿去,作為說服他們的籌碼。”
燃燈雙手接過天書,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躬身拜謝:“弟子定不負所托,誓將此事辦妥。”
望著燃燈離去的背影,準提終是忍不住開口:“師兄,你如此輕易便將天書交予燃燈,就不怕……”
接引輕輕搖頭,打斷了準提的話:“師弟多慮了。燃燈非池中之物,他深知何為大局,何為小利。再者,我西方教正值用人之際,若能借此機會拉攏闡教精英,實乃天大之幸。至於元始聖人那邊,哼,待到木已成舟,他又能奈我何?”
準提聞言,心中雖有疑慮,卻也隻得點頭稱是。二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對未來的期許與不安。
而此刻,遠在萬裏之外的燃燈道人,心中卻是五味雜陳。作為闡教的副教主,他深知自己投奔西方教之舉,無異於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需謹慎至極。望著遠方昆侖山的輪廓,他暗自思量:“直接前往,無疑是自投羅網,唯有另辟蹊徑。”
於是,燃燈道人決定暫避風頭,轉而前往一處距離昆侖山百萬裏之遙的隱秘峽穀。這裏,群山環抱,雲霧繚繞,仿佛世外桃源,正是他計劃中的中轉站。
踏入峽穀,一股清新的靈氣撲麵而來,燃燈道人微微一笑,準聖級別的修為讓他輕易便感知到了周圍生靈的氣息。不多時,一隻金仙圓滿修為的飛禽掠過天際,正欲歸巢。燃燈道人眼中精光一閃,身形瞬間化作一道流光,輕描淡寫間便將其擒於掌中。
“爾等飛禽,雖無靈智,卻能傳信千裏。”燃燈道人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吾有一事相托,若你能準確無誤地將此物送至昆侖山,便可保全性命,否則,便是身死道消的下場。”說著,他取出一枚蘊含著他意誌的玉簡,輕輕放在飛禽的爪中。
飛禽感受到燃燈道人身上散發出的恐怖威壓,眼中滿是驚恐之色,連忙點頭示意,雙翅猛拍,化作一道流光,向著昆侖山的方向疾馳而去。
待飛禽遠去,燃燈道人尋了一處隱蔽之地,盤膝而坐。界牌關一戰,他雖未親自下場,卻也耗費了不少本源之力,此刻正是恢複之時。他閉目凝神,緩緩吐納,體內舍利子散發出柔和的光芒,與天地靈氣交織在一起,緩緩修複著他受損的根基。
“黃龍、普賢、文殊、慈航,你四人皆是有大智慧、大毅力之輩,若能入我西方教,定能成就一番偉業。”燃燈道人在心中默默盤算著,對於這四位金仙的加入,他有著八分把握。畢竟,西方教的理念與修行之法,對於追求更高境界的修士而言,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昆侖山上,慈航、文殊、普賢、黃龍四位真人各自閉關修煉,卻也被一股莫名的波動所擾。不多時,一隻羽翼豐滿的靈鶴自天際飛來,足下綁著一封密信,正是燃燈道人傳來的消息。信中言簡意賅,隻道他手中有舍利子修行之法,願與四位真人共參大道。
黃龍真人最先接過信箋,閱後眉頭微展,笑道:“諸位師兄,燃燈師弟既有此意,我等何妨一見?況且,我等元神受損已久,若能得舍利子修行之法,定能大有裨益。”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幾分急切與期待。
普賢真人聞言,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黃龍師弟所言極是,元神受創非同小可,若能借此機會恢複,實乃幸事。”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透露出對現狀的無奈與對未來的渴望。
慈航真人沉默片刻,目光在信箋上徘徊,最終緩緩開口:“燃燈師弟雖已叛出闡教,但修行之路本就無分門派,見其一麵,並無不妥。隻是,還需謹慎行事,莫讓外物擾了道心。”她的語氣中既有決斷,又不失細膩,顯露出其深思熟慮的性格。
終於,一抹淡淡的亮光在前方若隱若現,那是三十三天邊緣的曙光,預示著洪荒大地的臨近。隨著距離的縮短,那光芒愈發耀眼,直至將整個混沌空間照亮,無天和陸壓也首次看清了洪荒大地的現狀。
“這……怎會如此?”陸壓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震驚,他望著眼前那片曾經廣袤無垠,如今卻縮水嚴重,且一分為四的洪荒大地,心中五味雜陳。無天亦是眉頭緊鎖,眼前的景象與他記憶中的洪荒大相徑庭,令人難以置信。
“我們得去找師尊,或許他們能解答這一切。”無天沉聲道,目光堅定。陸壓點頭,兩人心意相通,化作兩道流光,瞬間破碎虛空,直奔西方靈山而去。
靈山之上,雲霧繚繞,仙氣氤氳。就在無天和陸壓即將抵達之際,一股莫名的感應自山頂傳來,準提與接引兩位聖人仿佛預知了他們的到來,不約而同地睜開了那雙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慧眼。
“師尊!”無天和陸壓身形一穩,已立於二聖麵前,躬身行禮,語氣中滿是敬意與思念。
“迴來了?”準提微微一笑,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接引則是微微頷首,目光中滿是欣慰。
“藥師師兄、彌勒師兄,還有阿難、迦葉,好久不見。”無天與陸壓轉身,向在場的同門一一打招唿,氣氛溫馨而融洽。燃燈道人站在一旁,手持佛珠,麵帶微笑,對無天和陸壓的到來表示了由衷的祝賀:“恭喜二位師弟歸來,西方教因你們而更加興盛。”
談及西方教的現狀,氣氛略顯沉重。孔宣之亂雖已平息,但西方教也因此遭受重創,損失了不少弟子。準提與接引不惜耗費大代價,才救迴了部分弟子,但心中的痛楚與遺憾卻難以抹去。
“師尊,弟子有一事不明。”陸壓終於忍不住開口,將心中的疑惑和盤托出,“為何洪荒大地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父神盤古所化的世界,怎會如此輕易就被改變?”
“陸壓、無天,你二人可知錯?”準提道人聲音低沉,卻如雷鳴般在空曠的大殿內迴響,他身旁的接引道人亦是麵色嚴峻,周身環繞的混元之氣隱隱有翻騰之勢,仿佛隨時都能將二人吞噬。
陸壓與無天身形微顫,低頭認罪:“弟子知錯,未能護得教派周全,致使孔宣反水,弟子甘願受罰。”言語間,兩人的愧疚之情溢於言表,那份對西方教的忠誠與自責交織在一起,讓人動容。
“哼,區區一個孔宣,竟能讓你們如此狼狽!”準提冷哼一聲,語氣中既有責備也有無奈,“但事已至此,我西方教豈能就此沉淪?”
接引接過話頭,目光如炬:“我二人決定,叛玄立佛,不再依附於道門之下,自成一派,以圖東山再起!”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弟子們麵麵相覷,難以置信。
“師尊,這……”陸壓欲言又止,他深知這一決定的分量,卻也擔心其中的風險與未知。
“不必多言,我意已決。”準提打斷了他的話,語氣堅定,“道祖曾言西方教當興,如今雖遭重創,卻也是轉機之時。我們要讓世人知道,即便沒有道門的庇護,西方教亦能屹立不倒!”
無天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決絕:“弟子願隨師尊共赴此道,無論前路如何坎坷,定當誓死追隨!”
藥師、彌勒等弟子也紛紛表態,表示願意與教派共存亡。大殿內的氣氛雖緊張,卻也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決心。
“好,既然大家心意已決,那我們就從這一刻起,正式叛玄立佛!”準提與接引同時運轉法力,隻見大殿上空突然風雲變幻,天穹轟鳴,仿佛連天地都在為這一決定而震動。
“從今往後,我西方教不再受道門束縛,我們將以佛為尊,以慈悲為懷,普度眾生,成就無上正果!”接引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與希望。
“師尊,我等此舉,是否太過冒險?畢竟,叛離玄門,自立佛教,恐會引來道祖的責罰。”無天率先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接引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淡然:“天道輪迴,萬物皆有其定數。我西方教地廣人稀,資源貧瘠,若非如此,又何須行此下策?道祖忙於維係天道運轉,未必會親自過問此事。”
準提點頭附和,語氣平和卻堅定:“況且,封神之戰後,我教弟子損失慘重,團滅之禍曆曆在目,盡上封神榜,實乃我教之大不幸。此番叛玄立佛,實乃迫不得已,亦是尋求一線生機。”
“師尊所言極是,但具體何時行動,還需謹慎籌謀。”陸壓補充道,目光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三日之後,天地間殘留的煞氣將徹底散盡,正是我們行動的最佳時機。”準提掐指一算,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斷。
“三日……”眾人聞言,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仿佛看到了西方教未來的曙光,又擔心前路未知的風險。
“爾等需好生準備,叛玄立佛之後,我西方教將更名為佛教,興盛西方之重任,便落在你們肩上了。”接引語重心長,目光掃過每一位弟子,滿是期許。
正當氣氛略顯沉重之時,燃燈道人突然開口,打破了沉默:“師尊,弟子有一提議,或可助佛教更快興盛。”
“哦?說來聽聽。”準提、接引同時投去詢問的目光。
“弟子願為佛教引薦強者,以壯大聲勢。道門闡教中,十二金仙修為高深,若能得他們相助,必能使我佛教如虎添翼。”燃燈道人眼中閃爍著精光,顯然對此提議信心滿滿。
然而,準提、接引聽後,卻並未立即應允,反而麵露難色。
“燃燈,你之心意,我二人自然明了。但十二金仙乃闡教棟梁,元始天尊豈會輕易放人?再者,封神量劫時,闡教雖欠我西方教一份因果,但強行索取,恐傷和氣,不利於日後相處。”接引緩緩分析道。
準提亦點頭讚同:“我教自立,當以和為貴,不可輕易結怨。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
見二聖態度堅決,燃燈隻得作罷,心中雖有不甘,卻也明白其中利害。
“弟子明白了,是弟子考慮不周。”燃燈躬身行禮,語氣中難掩失落。
“你之心意,我二人知曉。日後自有其他機緣,讓你一展所長。”準提寬慰道。
“二位老師,弟子燃燈有禮了。”他躬身行禮,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透露出不容置疑的鄭重。
準提輕輕抬手,示意燃燈免禮,接引則微微一笑,那笑容中藏著深邃的算計與期待。“燃燈,你今日前來,所為何事?”接引的聲音溫和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
燃燈直起身子,目光掃過兩位聖人,緩緩開口:“弟子欲向二位老師稟報一樁關乎闡教未來的大事。昔日,弟子有幸在元始聖人座下,雖僅短暫擔任副教主之職,卻對聖人脾性、喜好知之甚詳。元始聖人偏愛天資卓越、跟腳深厚者,致使我闡教十二金仙中,矛盾暗生,尤以黃龍真人、慈航道人、普賢真人、文殊真人四位師兄最為顯著。”
說到這裏,燃燈微微一頓,觀察著二聖的反應。隻見準提眉頭微蹙,接引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此番封神大劫,四位師兄元神受損,修為大跌,若得良師指點,或有恢複之望。弟子鬥膽,以為西方教之舍利子修行之法,或能解此困境,更可借此機會,為西方教注入新鮮血液,共謀大業。”燃燈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與決心。
準提聞言,眼中閃過一抹精光,隨即又歸於平靜;接引則輕輕撫掌,笑道:“好一個一石二鳥之計!燃燈,你果然心思細膩,洞察秋毫。隻是,此事若成,需得你親自出馬,說服那四位金仙。”
說罷,接引從袖中取出一卷金燦燦的天書,其上符文流轉,散發著淡淡的光芒。“此書乃我西方教至寶,內藏舍利子修行之法,你且拿去,作為說服他們的籌碼。”
燃燈雙手接過天書,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躬身拜謝:“弟子定不負所托,誓將此事辦妥。”
望著燃燈離去的背影,準提終是忍不住開口:“師兄,你如此輕易便將天書交予燃燈,就不怕……”
接引輕輕搖頭,打斷了準提的話:“師弟多慮了。燃燈非池中之物,他深知何為大局,何為小利。再者,我西方教正值用人之際,若能借此機會拉攏闡教精英,實乃天大之幸。至於元始聖人那邊,哼,待到木已成舟,他又能奈我何?”
準提聞言,心中雖有疑慮,卻也隻得點頭稱是。二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對未來的期許與不安。
而此刻,遠在萬裏之外的燃燈道人,心中卻是五味雜陳。作為闡教的副教主,他深知自己投奔西方教之舉,無異於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需謹慎至極。望著遠方昆侖山的輪廓,他暗自思量:“直接前往,無疑是自投羅網,唯有另辟蹊徑。”
於是,燃燈道人決定暫避風頭,轉而前往一處距離昆侖山百萬裏之遙的隱秘峽穀。這裏,群山環抱,雲霧繚繞,仿佛世外桃源,正是他計劃中的中轉站。
踏入峽穀,一股清新的靈氣撲麵而來,燃燈道人微微一笑,準聖級別的修為讓他輕易便感知到了周圍生靈的氣息。不多時,一隻金仙圓滿修為的飛禽掠過天際,正欲歸巢。燃燈道人眼中精光一閃,身形瞬間化作一道流光,輕描淡寫間便將其擒於掌中。
“爾等飛禽,雖無靈智,卻能傳信千裏。”燃燈道人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吾有一事相托,若你能準確無誤地將此物送至昆侖山,便可保全性命,否則,便是身死道消的下場。”說著,他取出一枚蘊含著他意誌的玉簡,輕輕放在飛禽的爪中。
飛禽感受到燃燈道人身上散發出的恐怖威壓,眼中滿是驚恐之色,連忙點頭示意,雙翅猛拍,化作一道流光,向著昆侖山的方向疾馳而去。
待飛禽遠去,燃燈道人尋了一處隱蔽之地,盤膝而坐。界牌關一戰,他雖未親自下場,卻也耗費了不少本源之力,此刻正是恢複之時。他閉目凝神,緩緩吐納,體內舍利子散發出柔和的光芒,與天地靈氣交織在一起,緩緩修複著他受損的根基。
“黃龍、普賢、文殊、慈航,你四人皆是有大智慧、大毅力之輩,若能入我西方教,定能成就一番偉業。”燃燈道人在心中默默盤算著,對於這四位金仙的加入,他有著八分把握。畢竟,西方教的理念與修行之法,對於追求更高境界的修士而言,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昆侖山上,慈航、文殊、普賢、黃龍四位真人各自閉關修煉,卻也被一股莫名的波動所擾。不多時,一隻羽翼豐滿的靈鶴自天際飛來,足下綁著一封密信,正是燃燈道人傳來的消息。信中言簡意賅,隻道他手中有舍利子修行之法,願與四位真人共參大道。
黃龍真人最先接過信箋,閱後眉頭微展,笑道:“諸位師兄,燃燈師弟既有此意,我等何妨一見?況且,我等元神受損已久,若能得舍利子修行之法,定能大有裨益。”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幾分急切與期待。
普賢真人聞言,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黃龍師弟所言極是,元神受創非同小可,若能借此機會恢複,實乃幸事。”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透露出對現狀的無奈與對未來的渴望。
慈航真人沉默片刻,目光在信箋上徘徊,最終緩緩開口:“燃燈師弟雖已叛出闡教,但修行之路本就無分門派,見其一麵,並無不妥。隻是,還需謹慎行事,莫讓外物擾了道心。”她的語氣中既有決斷,又不失細膩,顯露出其深思熟慮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