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曆史難以避免,但在淩雲的幫助下,老淩家的日子到底好過了許多。至少淩維的身高明顯比淩支記憶中的高,達到淩家男丁平均水平了。到六七年,叔叔淩軍也出生了。這個人是淩雲整個家族中最最尊重的,因為他,雖然是家中最小的,但最後卻擔起了最重的責任。
整個環境都是大寫的窮字,因為時常有些意外收獲,淩玉也跟著淩華一起讀了幾年書,後來淩珍也學了幾年,終是被家裏的活給帶累下來。但她們並不抱怨,甚至因此機緣知道了讀書的樂趣,無事時也跟著哥哥弟弟一起學習。是的,淩維也跟著上學了,學校離得挺遠的,在家的東北方向,要繞過大水塘子,還要穿過樹林子再從墳堆子那經過。
本來都挺怕的,但淩維上學後,有時迴來晚了,路上總有收獲,有時是野兔子,有時是小鳥蛋,甚至撿過菜花蛇,反正是能吃的,他樂得當場給祖宗磕頭。淩雲也隻能陪著磕頭了。老家的野物實在是少,淩雲有時也沒辦法了,後來又把主意打到水塘上。無非也就是魚、黃鱔和泥鰍,當然,偶然的也有幾次是老鱉,但最後被淩子時拿上街賣掉了。
可能是孩子多了壓力有些大,也可能是這些年,每每他想太過分時,就會受傷或者倒黴,時間長了,淩子時除了懶和好吃依舊外,其他沒啥大毛病,地裏的活計也能下去做了。就是可惜,他一個大老爺們,拿的居然不是滿公分!
但就這,何秀英也很滿意了,鄰居嬸子們都誇他有進益了,沒以前那麽混了。所以啊,這世界就是不公平。往極端了講,修行的人不能踏錯的行善多世甚至還要看機緣才能知道能不能成佛,而殺人如麻如厲鬼一樣的,隻要放下屠刀立地就能成佛; 平時也是,某些人吃喝嫖賭抽的被人罵著不學好,等他不做這些事了,周圍一堆人喊著浪子迴頭金不換的;而那些人品貴重、有原則有底線的,但凡有一點超越常規,就被人用異樣的眼光去審視評判。
究其原因,不過是底線的問題,你留給別人的——對你的評價的底線越低,後麵就容易刷新別人對你的認知。其實,在淩雲看來,淩子時算什麽優秀呢?連村裏普通顧家的男人都不如。但見奶奶這麽容易滿足,她又能說什麽 ?
淩華小學畢業沒考上初中,看著半大的孩子有些荒廢,種地又能種出多大出息,去做河工,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傷身啊!但她也沒有太大的辦法,農門不是那麽容易躍出去的。
好在,二兒上學成績還可以,淩華上河工沒多久,結識了一家做泥瓦匠的,答應等這段河工的活計忙完,帶他試試。主要就是淩華實誠還勤快。淩子時雖然手懶,但也算是腦子活絡的人,跟其他人打聽了這人說的是真話後,又問了人品。淩維再從路上拎迴來隻兔子那天,他連夜帶著淩華和兔子去了人家,河工的活要結束了。在他看來,泥瓦匠好歹也是手藝,等大兒學會了,農忙時種地有飯糊口,不忙時蓋房子也有進項。
淩雲是知道大伯後來就是給人蓋房子發家的,但後麵又陸續發生了些事情,她沒聽說過,但也能大概扒算出來,隻是,她並不好幹預,人心這種東西,會變壞也會變好,怎麽變都是他自己決定的,她能鑽到誰心裏去不成?
淩維比淩軍大了九歲,他上初中時,淩軍還沒上學,等他上高中時,淩軍才上小學。時間變得飛快起來,即便淩雲很想幫忙,但她一旦修煉,時間就變得更快,且她能管顧家人的時間也越短。
某天,當她清醒時並從修練中迴神時,淩維已經靠蘆葦席子的手藝和瓦工的手藝賺了不少的錢。這是經濟剛複蘇放開,真正跟地上撿錢一樣。大伯結婚了,大姑結婚了,二姑也嫁人了。叔叔還在上學,淩子時這個當爺爺的又懶了下來。
淩雲無法勸誡長輩,隻因大伯一家也鬧著分家了。站在老人的角度,還有個小兒子,尚且年幼; 站在長子的角度,他為這個家奮鬥多年,且有了自己的小家,人總是自私的,手心手背也總要顧一麵的。
如淩雲聽說的,大伯和大伯母後來成功分了出去,把房子蓋到南河邊上,離父母家也有十來分鍾的路。淩維沒說什麽,還是跟著老大出去做工,工錢由著老大直接孝敬給老子,然後貼補家用。這點,淩雲是不知道的,也不知道與爸爸的新生經曆是不是相同。因為,她眼見爺爺從錢裏抽了一張五塊的出來給爸爸,讓他在外麵留著應急。
這與媽媽口中,把錢往地上扔的爺爺不一樣,她畢竟不是連續跟著他們成長的,所以 也不能斷定是不是有了其他改變。在她又一次修煉時,她突然感到某些壁壘的鬆動,然後在她恢複意識前,她聽到了陳慕萊的聲音。
恍若隔世啊,她看著緊緊抱住自己的陳慕萊,胡子拉碴的,身上還有股子味道。
五感靈敏的她沒有扒開他,隻是伸手環抱住他。手歸手,心中依然有些悵惘,她爸爸媽媽,她還能再見到嗎?
陳慕萊抱著她許久才確認她真的迴來了,顫抖道:
“你還知道迴來啊?!”
那怨婦一樣的口吻,淩雲也隻能迴以擁抱。
“你怎麽過下來的?”
還是在她離開前的那個山洞,而這裏,除了她留下的吃食用品,其他生活並不方便。
“我離開多久了?”
陳慕萊根本沒法鬆開手:“虎哥會給我扔些獵物過來,你離開多久,我也不知道!”
淩支雲轉眼看見石壁上畫的正字,有19畫——
“所以我才離開19天嗎?”
淩雲不敢置信道。
“準確講是二十天,你離開的當天我沒記,今天才迴來不是嗎?”
所以,一日一年?是嗎?淩雲不知道自己還會不會到那個時空,她甚至不能確定那是不是自己以前存活過的時空。但,一日對一年,不知怎麽的,她想再花七十天去看看——不——也許是一百天——呃——至少讓她看著父母老去。
仿佛對她的不靠譜有了深刻的感受,陳慕萊把她臉轉過來,惡狠狠道:
“你覺得時間很短?!”
整個環境都是大寫的窮字,因為時常有些意外收獲,淩玉也跟著淩華一起讀了幾年書,後來淩珍也學了幾年,終是被家裏的活給帶累下來。但她們並不抱怨,甚至因此機緣知道了讀書的樂趣,無事時也跟著哥哥弟弟一起學習。是的,淩維也跟著上學了,學校離得挺遠的,在家的東北方向,要繞過大水塘子,還要穿過樹林子再從墳堆子那經過。
本來都挺怕的,但淩維上學後,有時迴來晚了,路上總有收獲,有時是野兔子,有時是小鳥蛋,甚至撿過菜花蛇,反正是能吃的,他樂得當場給祖宗磕頭。淩雲也隻能陪著磕頭了。老家的野物實在是少,淩雲有時也沒辦法了,後來又把主意打到水塘上。無非也就是魚、黃鱔和泥鰍,當然,偶然的也有幾次是老鱉,但最後被淩子時拿上街賣掉了。
可能是孩子多了壓力有些大,也可能是這些年,每每他想太過分時,就會受傷或者倒黴,時間長了,淩子時除了懶和好吃依舊外,其他沒啥大毛病,地裏的活計也能下去做了。就是可惜,他一個大老爺們,拿的居然不是滿公分!
但就這,何秀英也很滿意了,鄰居嬸子們都誇他有進益了,沒以前那麽混了。所以啊,這世界就是不公平。往極端了講,修行的人不能踏錯的行善多世甚至還要看機緣才能知道能不能成佛,而殺人如麻如厲鬼一樣的,隻要放下屠刀立地就能成佛; 平時也是,某些人吃喝嫖賭抽的被人罵著不學好,等他不做這些事了,周圍一堆人喊著浪子迴頭金不換的;而那些人品貴重、有原則有底線的,但凡有一點超越常規,就被人用異樣的眼光去審視評判。
究其原因,不過是底線的問題,你留給別人的——對你的評價的底線越低,後麵就容易刷新別人對你的認知。其實,在淩雲看來,淩子時算什麽優秀呢?連村裏普通顧家的男人都不如。但見奶奶這麽容易滿足,她又能說什麽 ?
淩華小學畢業沒考上初中,看著半大的孩子有些荒廢,種地又能種出多大出息,去做河工,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傷身啊!但她也沒有太大的辦法,農門不是那麽容易躍出去的。
好在,二兒上學成績還可以,淩華上河工沒多久,結識了一家做泥瓦匠的,答應等這段河工的活計忙完,帶他試試。主要就是淩華實誠還勤快。淩子時雖然手懶,但也算是腦子活絡的人,跟其他人打聽了這人說的是真話後,又問了人品。淩維再從路上拎迴來隻兔子那天,他連夜帶著淩華和兔子去了人家,河工的活要結束了。在他看來,泥瓦匠好歹也是手藝,等大兒學會了,農忙時種地有飯糊口,不忙時蓋房子也有進項。
淩雲是知道大伯後來就是給人蓋房子發家的,但後麵又陸續發生了些事情,她沒聽說過,但也能大概扒算出來,隻是,她並不好幹預,人心這種東西,會變壞也會變好,怎麽變都是他自己決定的,她能鑽到誰心裏去不成?
淩維比淩軍大了九歲,他上初中時,淩軍還沒上學,等他上高中時,淩軍才上小學。時間變得飛快起來,即便淩雲很想幫忙,但她一旦修煉,時間就變得更快,且她能管顧家人的時間也越短。
某天,當她清醒時並從修練中迴神時,淩維已經靠蘆葦席子的手藝和瓦工的手藝賺了不少的錢。這是經濟剛複蘇放開,真正跟地上撿錢一樣。大伯結婚了,大姑結婚了,二姑也嫁人了。叔叔還在上學,淩子時這個當爺爺的又懶了下來。
淩雲無法勸誡長輩,隻因大伯一家也鬧著分家了。站在老人的角度,還有個小兒子,尚且年幼; 站在長子的角度,他為這個家奮鬥多年,且有了自己的小家,人總是自私的,手心手背也總要顧一麵的。
如淩雲聽說的,大伯和大伯母後來成功分了出去,把房子蓋到南河邊上,離父母家也有十來分鍾的路。淩維沒說什麽,還是跟著老大出去做工,工錢由著老大直接孝敬給老子,然後貼補家用。這點,淩雲是不知道的,也不知道與爸爸的新生經曆是不是相同。因為,她眼見爺爺從錢裏抽了一張五塊的出來給爸爸,讓他在外麵留著應急。
這與媽媽口中,把錢往地上扔的爺爺不一樣,她畢竟不是連續跟著他們成長的,所以 也不能斷定是不是有了其他改變。在她又一次修煉時,她突然感到某些壁壘的鬆動,然後在她恢複意識前,她聽到了陳慕萊的聲音。
恍若隔世啊,她看著緊緊抱住自己的陳慕萊,胡子拉碴的,身上還有股子味道。
五感靈敏的她沒有扒開他,隻是伸手環抱住他。手歸手,心中依然有些悵惘,她爸爸媽媽,她還能再見到嗎?
陳慕萊抱著她許久才確認她真的迴來了,顫抖道:
“你還知道迴來啊?!”
那怨婦一樣的口吻,淩雲也隻能迴以擁抱。
“你怎麽過下來的?”
還是在她離開前的那個山洞,而這裏,除了她留下的吃食用品,其他生活並不方便。
“我離開多久了?”
陳慕萊根本沒法鬆開手:“虎哥會給我扔些獵物過來,你離開多久,我也不知道!”
淩支雲轉眼看見石壁上畫的正字,有19畫——
“所以我才離開19天嗎?”
淩雲不敢置信道。
“準確講是二十天,你離開的當天我沒記,今天才迴來不是嗎?”
所以,一日一年?是嗎?淩雲不知道自己還會不會到那個時空,她甚至不能確定那是不是自己以前存活過的時空。但,一日對一年,不知怎麽的,她想再花七十天去看看——不——也許是一百天——呃——至少讓她看著父母老去。
仿佛對她的不靠譜有了深刻的感受,陳慕萊把她臉轉過來,惡狠狠道:
“你覺得時間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