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掐得不錯,她們剛準備妥當,村口便出現了舉著旗幟敲打鼓樂隆重而來的傳旨隊伍。
村長已經領著一部分村民等在村口,不等霍知縣發話,就站在道路兩邊跪下高唿“萬歲”。
傳旨的汪內監並沒有乘坐轎輦,而是騎著高頭大馬,他的目光由遠及近,先是落在遠處的青山、綠野,再是近處的村道、村民。所見之處的欣欣向榮以及幹淨有序,令他很是滿意。
他含笑對著一旁的霍大人說道:“這長流村果然非同一般,不僅村民們穿戴整齊,而且村道都掃得那麽幹淨,難怪能出那麽厲害的人物了。”
霍大人一直關注著汪內監的反應,聽他這麽一說,忙繼續在他麵前樹立王展豐一家的好形象,笑著低聲說道:“汪內監有所不知,這從官道拐進來的那段小道,還有這些村道,都是王家那邊提議修建的,他家還捐了一百兩銀子呢。”
汪內監雖然是皇上的貼身內監,但也不是“何不食肉糜”的人,曉得這一百兩對於無官無職的普通農家來說是極大的數目,因此,對王展豐一家的印象更好了。
他的目光瞥到還在下跪的村民,收了跟霍大人繼續聊天的心思,衝著村民們說道:“本內監是奉皇上之意,親自到長流村宣旨的,你們的禮數很周全,可以起身了。”
霍大人見大家不敢行動,忙對著村長說道,“李村長,不必太過拘束,您給帶路吧,其餘村民也請起身。”
李義善連連點頭稱是,起身後還是半彎著腰,邁著小碎步在前頭引路。其餘村民還保持著跪拜的姿勢,等到這行人過去後,才敢偷偷抬頭瞥一眼前麵,等到隊伍走遠後才敢起來跟上。
於是,一支十幾人的傳旨小隊,不遠不近跟著幾十號村民,烏泱泱得朝王展豐家裏的方向去了。
汪內監快到王展豐家門口時,就注意到那醒目的青磚大瓦新房子,夾在兩邊半舊不新的土坯房中間,顯得特別突兀。他忍不住開口問道:“那就是王家?看著像是剛蓋的房子?用料還挺考究的。”
霍知縣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點點頭,解釋道:“去年冬天被匈奴兵燒毀了,今年開春緊趕慢趕重新建起來了。王二家種地做生意都是一把好手,家中有些積蓄,所以蓋的房子不差,裏頭的布局頗有講究。”
“哦?看來霍大人對這家人很是熟絡呀?”汪內監問道。
霍知縣沒有掩飾的意思,直說道:“汪內監有所不知,這王展豐的三妹的大閨女和犬子有婚約,算是拐著彎的親戚。他家入新宅時,霍某來吃過一碗暖房酒,有幸參觀過這新房,裏頭有些巧思,嘿,這我就先不透露了,汪內監到時可以參觀下。”
汪內監被勾起了好奇心,“霍大人還賣關子咯,那成,迴頭我就瞅瞅王家新宅的巧思。”
說完,他忍不住在心裏感慨這王家的人脈之廣。不僅當地的知縣為他家說話,他出發前可也受了嶽小將軍和安平侯世子爺兩人的私下叮囑,意思都是王家是普通農家,不太懂官場上的規矩,讓他這個宣旨內監不要太為難人家。
眼下,這霍大人話裏話外都是維護王家人的意思,他哪裏不懂。其實,他覺得這些人都想多了,不需要他們表態,光憑皇上對這一家三口感興趣的態度,在進京前,他隻會好好照看著他們,甚至一句重話都不會講。
終於,一行人來到了王家新宅門口。香案,接旨的人,宣旨的人,圍觀的人,都齊備了。
汪內監下了馬,麵向人群中心為首的王展豐一家人問道,“長流村王展豐,其女王麗容、王麗雍三人可在?”
被點名的三人立馬向前一步,開口表明身份。
汪內監很滿意自己看到的三人,男的豐神俊朗不似尋常農家漢,兩個少女也風姿綽約不見絲毫粗鄙,特別是年長的王麗雍,饒是他見慣了京城各種佳麗,也被她出色的容貌驚了一下,心中暗忖,怪道這安平侯世子爺特別囑咐善待王麗雍,怕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啊。
當然,他並沒有對此表露半分,而是在確認接旨人到齊後,清了清嗓子,從助手捧著的匣子中,恭恭敬敬得請出了一張單彩的綾錦卷軸,也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聖旨了。
霍知縣瞄了一眼聖旨的顏色,單一的純白綾,那就是封五品官以下的賜命,心裏有了底,眼角忍不住帶上了笑意。
一聲“王家接旨”,不止王家眾人,其餘村民也自發跪了下來。
汪內監鶴立人群,手持聖旨,緩慢打開,大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昭曰:今有黑遼省遼州府青鹿鎮長流村王展豐,其女王麗容,王麗雍,三人……特賜王展豐從六品忠武校尉,其女王麗容、王麗雍賜禦筆親提‘巾幗英雄’牌匾一副……宣進宮覲見,即日啟程。欽此。”
王麗容和王麗雍兩人最先反應過來,默契得扭頭對視彼此一眼,從中可以讀出彼此的欣喜和驚訝,她們之前猜想過,她家會得到的無非就是皇上的口頭讚譽以及金銀賞賜,從沒有想過,這皇上那麽大方,直接就讓她們爹爹當官了,還給她倆賜了牌匾,這可比賞那些金銀財寶更有用喲!兩個人無聲得在心裏給嶽雲飛和霍大人的點讚,心道兩人真給力。
事實上,霍大人倒還好,就是中規中矩寫了請功文書,嶽雲飛做得更多,不僅將王展豐一家在戰事上的所有貢獻點都提了出來,而且還把王麗容王麗雍兩姐妹寫得洋洋灑灑的“作戰經過”拿給了皇帝過目。最後,還把上迴培訓奇兵小隊兩人寫的手冊以及教學部分都禿嚕出來,一點都不掩飾自己給王家人特別是王麗容兩姐妹請功的想法。
皇帝一開始以為這王家人隻是碰巧發揮了點作用,本想隨便賜點什麽,見嶽雲飛如此在意這家人,倒來了興趣,不僅召人進京,而且很大方得給了身無功名的王展豐一個散官職位,雖然隻是一個沒有實權和職位的榮譽官號,但是這官號也不是純擺設,該有的一些待遇還是有的。而且,這直接從一介白身成了六品武官,那可是極大的恩賜了。
這旨意一宣,王展豐整個人都懵了。他要是沒有聽錯的話,自己好像當官了,而且,皇帝還要見他和兩個閨女,這可能嗎?他沒讀過太多書,沒考過科舉,隻是被動打了一場仗,就成了官了?還有,他一個種地的普通農民,竟然能見到高高在上的皇帝?
他低頭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直到汪內監再次出聲提醒,“王校尉,接旨吧。”他這才恍然大悟,雙手高舉,將這象征著權力的聖旨接過,那小心翼翼的架勢,仿佛拎著的是什麽價值連城的易碎寶貝。
汪內監又好心提醒了一句,“王校尉,按照規矩,您得複述一遍聖旨的內容,您識字吧?”
王展豐恢複了幾分清明,捧著聖旨的雙手一動不動,直點頭,答道:“識字識字”,接著,輕輕展開聖旨,盡量控製自己話中的顫音,重複念了一遍上麵的內容。
他念到末尾處時,情緒到了,都不需要汪內監再提示了,高聲叩謝皇恩,引得其餘村民也隨著他一同喊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倒有些出乎汪內監的預料,他笑了笑,覺得這裏的村民雖然粗鄙不識禮數,卻勝在樸實可愛的,比京城那些人均八百個心眼的貴族,更令他感到放鬆。
他等到村民的唿聲降下來後,接著示意抬著匾額的護衛向前,主要麵向王麗容和王麗雍,語氣柔和了些,說道:“兩位姑娘,這是皇上親筆提的字,皇城最好的工匠做的匾額,可得好好掛起來喲。”
王麗容和王麗雍朝著京城的方向磕頭謝恩後,起身一左一右接過還蓋著紅布的匾額。她們兩個是真高興,這可是皇上親筆喲,一旦賜下,就代表皇上記住了這家人,妥妥的皇權庇護。往後,無論哪個權貴見著這牌匾,都得畢恭畢敬行禮,同時也得掂量擁有這牌匾的王家人的份量了。
宣旨儀式到此算是結束了,王展豐激動過後,也沒有掉鏈子,上前招唿汪內監等人進屋,“汪內監,霍大人,遠道而來,實在辛苦了,若不嫌棄,還請入寒舍喝杯茶水。”
汪內監確實是一路馬不停蹄地過來的,進了青鹿鎮也隻是在縣衙歇了一小會兒,原本是打算宣完旨就迴去縣衙那邊休息,但是這長流村和王家給他的印象不差,所以他便改了主意,決定留下來稍事休息再說。
霍大人見他點頭同意了,也笑著說道,“上迴在你家喝的花茶不錯,就上那個吧,也讓汪內監品鑒品鑒,咱們這農家土茶如何?”
“成,要說名貴茶葉沒有,但是花茶是有的,各位貴客,裏頭請。”王展豐抬手做邀請狀,一行人陸續往正廳去了。
村長李義善沒有跟進去,而是先去招唿還在看熱鬧的村民們,“大家趕緊散咯,該幹活幹活去,免得讓貴人們反感,迴頭有的是機會看聖旨和匾額。”
大家見村長一臉認真,裏頭又是那麽些大人物,三三兩兩退下了,八卦固然重要,幹活掙錢才是硬道理,人家王二家都當上官了,他們還在土裏刨食呢,再不努力,以後都不好意思跟王二一家打招唿了。
已經跟著霍大人進屋的李信昌,聽到他爹的聲音,往後找了迴來,然後拉著他往裏頭走,“爹,這好不容易有露麵的機會,趕緊的,跟我一起進去。”
說完,也不管村長解釋他是在維持秩序,拉著他就跟上了那堆言笑晏晏的大人物。
村長已經領著一部分村民等在村口,不等霍知縣發話,就站在道路兩邊跪下高唿“萬歲”。
傳旨的汪內監並沒有乘坐轎輦,而是騎著高頭大馬,他的目光由遠及近,先是落在遠處的青山、綠野,再是近處的村道、村民。所見之處的欣欣向榮以及幹淨有序,令他很是滿意。
他含笑對著一旁的霍大人說道:“這長流村果然非同一般,不僅村民們穿戴整齊,而且村道都掃得那麽幹淨,難怪能出那麽厲害的人物了。”
霍大人一直關注著汪內監的反應,聽他這麽一說,忙繼續在他麵前樹立王展豐一家的好形象,笑著低聲說道:“汪內監有所不知,這從官道拐進來的那段小道,還有這些村道,都是王家那邊提議修建的,他家還捐了一百兩銀子呢。”
汪內監雖然是皇上的貼身內監,但也不是“何不食肉糜”的人,曉得這一百兩對於無官無職的普通農家來說是極大的數目,因此,對王展豐一家的印象更好了。
他的目光瞥到還在下跪的村民,收了跟霍大人繼續聊天的心思,衝著村民們說道:“本內監是奉皇上之意,親自到長流村宣旨的,你們的禮數很周全,可以起身了。”
霍大人見大家不敢行動,忙對著村長說道,“李村長,不必太過拘束,您給帶路吧,其餘村民也請起身。”
李義善連連點頭稱是,起身後還是半彎著腰,邁著小碎步在前頭引路。其餘村民還保持著跪拜的姿勢,等到這行人過去後,才敢偷偷抬頭瞥一眼前麵,等到隊伍走遠後才敢起來跟上。
於是,一支十幾人的傳旨小隊,不遠不近跟著幾十號村民,烏泱泱得朝王展豐家裏的方向去了。
汪內監快到王展豐家門口時,就注意到那醒目的青磚大瓦新房子,夾在兩邊半舊不新的土坯房中間,顯得特別突兀。他忍不住開口問道:“那就是王家?看著像是剛蓋的房子?用料還挺考究的。”
霍知縣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點點頭,解釋道:“去年冬天被匈奴兵燒毀了,今年開春緊趕慢趕重新建起來了。王二家種地做生意都是一把好手,家中有些積蓄,所以蓋的房子不差,裏頭的布局頗有講究。”
“哦?看來霍大人對這家人很是熟絡呀?”汪內監問道。
霍知縣沒有掩飾的意思,直說道:“汪內監有所不知,這王展豐的三妹的大閨女和犬子有婚約,算是拐著彎的親戚。他家入新宅時,霍某來吃過一碗暖房酒,有幸參觀過這新房,裏頭有些巧思,嘿,這我就先不透露了,汪內監到時可以參觀下。”
汪內監被勾起了好奇心,“霍大人還賣關子咯,那成,迴頭我就瞅瞅王家新宅的巧思。”
說完,他忍不住在心裏感慨這王家的人脈之廣。不僅當地的知縣為他家說話,他出發前可也受了嶽小將軍和安平侯世子爺兩人的私下叮囑,意思都是王家是普通農家,不太懂官場上的規矩,讓他這個宣旨內監不要太為難人家。
眼下,這霍大人話裏話外都是維護王家人的意思,他哪裏不懂。其實,他覺得這些人都想多了,不需要他們表態,光憑皇上對這一家三口感興趣的態度,在進京前,他隻會好好照看著他們,甚至一句重話都不會講。
終於,一行人來到了王家新宅門口。香案,接旨的人,宣旨的人,圍觀的人,都齊備了。
汪內監下了馬,麵向人群中心為首的王展豐一家人問道,“長流村王展豐,其女王麗容、王麗雍三人可在?”
被點名的三人立馬向前一步,開口表明身份。
汪內監很滿意自己看到的三人,男的豐神俊朗不似尋常農家漢,兩個少女也風姿綽約不見絲毫粗鄙,特別是年長的王麗雍,饒是他見慣了京城各種佳麗,也被她出色的容貌驚了一下,心中暗忖,怪道這安平侯世子爺特別囑咐善待王麗雍,怕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啊。
當然,他並沒有對此表露半分,而是在確認接旨人到齊後,清了清嗓子,從助手捧著的匣子中,恭恭敬敬得請出了一張單彩的綾錦卷軸,也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聖旨了。
霍知縣瞄了一眼聖旨的顏色,單一的純白綾,那就是封五品官以下的賜命,心裏有了底,眼角忍不住帶上了笑意。
一聲“王家接旨”,不止王家眾人,其餘村民也自發跪了下來。
汪內監鶴立人群,手持聖旨,緩慢打開,大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昭曰:今有黑遼省遼州府青鹿鎮長流村王展豐,其女王麗容,王麗雍,三人……特賜王展豐從六品忠武校尉,其女王麗容、王麗雍賜禦筆親提‘巾幗英雄’牌匾一副……宣進宮覲見,即日啟程。欽此。”
王麗容和王麗雍兩人最先反應過來,默契得扭頭對視彼此一眼,從中可以讀出彼此的欣喜和驚訝,她們之前猜想過,她家會得到的無非就是皇上的口頭讚譽以及金銀賞賜,從沒有想過,這皇上那麽大方,直接就讓她們爹爹當官了,還給她倆賜了牌匾,這可比賞那些金銀財寶更有用喲!兩個人無聲得在心裏給嶽雲飛和霍大人的點讚,心道兩人真給力。
事實上,霍大人倒還好,就是中規中矩寫了請功文書,嶽雲飛做得更多,不僅將王展豐一家在戰事上的所有貢獻點都提了出來,而且還把王麗容王麗雍兩姐妹寫得洋洋灑灑的“作戰經過”拿給了皇帝過目。最後,還把上迴培訓奇兵小隊兩人寫的手冊以及教學部分都禿嚕出來,一點都不掩飾自己給王家人特別是王麗容兩姐妹請功的想法。
皇帝一開始以為這王家人隻是碰巧發揮了點作用,本想隨便賜點什麽,見嶽雲飛如此在意這家人,倒來了興趣,不僅召人進京,而且很大方得給了身無功名的王展豐一個散官職位,雖然隻是一個沒有實權和職位的榮譽官號,但是這官號也不是純擺設,該有的一些待遇還是有的。而且,這直接從一介白身成了六品武官,那可是極大的恩賜了。
這旨意一宣,王展豐整個人都懵了。他要是沒有聽錯的話,自己好像當官了,而且,皇帝還要見他和兩個閨女,這可能嗎?他沒讀過太多書,沒考過科舉,隻是被動打了一場仗,就成了官了?還有,他一個種地的普通農民,竟然能見到高高在上的皇帝?
他低頭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直到汪內監再次出聲提醒,“王校尉,接旨吧。”他這才恍然大悟,雙手高舉,將這象征著權力的聖旨接過,那小心翼翼的架勢,仿佛拎著的是什麽價值連城的易碎寶貝。
汪內監又好心提醒了一句,“王校尉,按照規矩,您得複述一遍聖旨的內容,您識字吧?”
王展豐恢複了幾分清明,捧著聖旨的雙手一動不動,直點頭,答道:“識字識字”,接著,輕輕展開聖旨,盡量控製自己話中的顫音,重複念了一遍上麵的內容。
他念到末尾處時,情緒到了,都不需要汪內監再提示了,高聲叩謝皇恩,引得其餘村民也隨著他一同喊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倒有些出乎汪內監的預料,他笑了笑,覺得這裏的村民雖然粗鄙不識禮數,卻勝在樸實可愛的,比京城那些人均八百個心眼的貴族,更令他感到放鬆。
他等到村民的唿聲降下來後,接著示意抬著匾額的護衛向前,主要麵向王麗容和王麗雍,語氣柔和了些,說道:“兩位姑娘,這是皇上親筆提的字,皇城最好的工匠做的匾額,可得好好掛起來喲。”
王麗容和王麗雍朝著京城的方向磕頭謝恩後,起身一左一右接過還蓋著紅布的匾額。她們兩個是真高興,這可是皇上親筆喲,一旦賜下,就代表皇上記住了這家人,妥妥的皇權庇護。往後,無論哪個權貴見著這牌匾,都得畢恭畢敬行禮,同時也得掂量擁有這牌匾的王家人的份量了。
宣旨儀式到此算是結束了,王展豐激動過後,也沒有掉鏈子,上前招唿汪內監等人進屋,“汪內監,霍大人,遠道而來,實在辛苦了,若不嫌棄,還請入寒舍喝杯茶水。”
汪內監確實是一路馬不停蹄地過來的,進了青鹿鎮也隻是在縣衙歇了一小會兒,原本是打算宣完旨就迴去縣衙那邊休息,但是這長流村和王家給他的印象不差,所以他便改了主意,決定留下來稍事休息再說。
霍大人見他點頭同意了,也笑著說道,“上迴在你家喝的花茶不錯,就上那個吧,也讓汪內監品鑒品鑒,咱們這農家土茶如何?”
“成,要說名貴茶葉沒有,但是花茶是有的,各位貴客,裏頭請。”王展豐抬手做邀請狀,一行人陸續往正廳去了。
村長李義善沒有跟進去,而是先去招唿還在看熱鬧的村民們,“大家趕緊散咯,該幹活幹活去,免得讓貴人們反感,迴頭有的是機會看聖旨和匾額。”
大家見村長一臉認真,裏頭又是那麽些大人物,三三兩兩退下了,八卦固然重要,幹活掙錢才是硬道理,人家王二家都當上官了,他們還在土裏刨食呢,再不努力,以後都不好意思跟王二一家打招唿了。
已經跟著霍大人進屋的李信昌,聽到他爹的聲音,往後找了迴來,然後拉著他往裏頭走,“爹,這好不容易有露麵的機會,趕緊的,跟我一起進去。”
說完,也不管村長解釋他是在維持秩序,拉著他就跟上了那堆言笑晏晏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