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的新房子,因為雇傭的村民們太多積極了,比尋常建房的速度快上了不止一倍,簡直是一天一個樣。


    已經能夠拄拐自由行動的王大富,時不時過去幫忙監工,每去一迴就感慨一迴,“太快了!”


    因為這個過快的速度,一開始,他還生怕房子的質量跟不上,結果,他裏裏外外、前前後後認真查看了幾次後,發現啥毛病都挑不出來,他這才放心了。


    新房的建造,就這樣順利開展下去了。然而,王展豐一家卻沒能夠閑下來,這不,還有山裏地裏的活呢。


    開春前,有好幾戶村民放出風聲要賣地,還有那些被匈奴兵滅門的人家,他們留下來的田地也有幾戶要發賣,王麗容和王麗雍去看過地後,發現那些田地都是村裏好地段的良田,機不可失,便讓爹爹出麵挨家挨戶去談買地。


    這一談,家裏又多了八十畝上好的良田,算上原先有的一百零四畝田地,他們家在短時間內就得安排近兩百畝田地的春耕。即便王麗容她們不需要再跟“初來乍到”的第一年春耕那樣,把雙手幹出血泡,然後躺在炕上叫苦自己酸痛的腰腿,但如何合理安排農作物種植,夠她們忙活了。


    “新收的那八十畝田地,我統計過,去年種的多是大豆、土豆兩種糧食作物,按照輪作製度來,大豆的三十八畝,種小麥,土豆的,就種辣椒。分家那四畝,種大豆。剩餘一百畝原本種辣椒的,就還是種辣椒吧,隻要肥料足,管理得當,產量上影響不大。”


    此時,王麗雍像個十足的莊稼老把式,一邊在自己的本子上勾勾畫畫,一邊頭不抬眼不睜說著剛剛的安排。


    王麗容是個二八月莊稼人,幹起農活來隻會出力氣,像個好學寶寶一樣,問道:“姐,啥叫做輪作製度呀?”


    王麗雍聽見妹妹問,放下了手中的炭筆,略做思考組織了下語言後,答道:“輪作製度是指在同一塊土地上按季節或年度更換種植的作物種類。常見的輪作方式包括禾本科作物與豆科作物的輪作、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輪作等。”


    “啊?那這變來變去的有啥好處呀?”王麗容繼續問道。


    “嗯,不同作物對土壤肥力的需求不同,比如水稻、小麥、高梁、玉米等穀類作物,以及棉花、蔬菜、果樹是需氮較多的作物,而大豆、花生等豆類作物有根瘤菌共生固氮,對氮要求不迫切。當我們在同一塊土壤上,種植了需氮量較多的作物後,接下來就可以考慮種植需氮量較少的作物。”


    “哦,我懂了,土壤就像一個工廠,前麵出貨量太多了,後麵的生產趕不上,需要緩一緩。”王麗容雙手在自己胸前一擊,表示自己聽懂了。


    王麗雍淺笑點點頭,“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當然,輪作製度不隻有這個好處,還可以減少病蟲害。作物的許多病害如煙草的黑脛病、蠶豆根腐病、甜菜褐斑病、西瓜蔓割病等都通過土壤侵染。如將感病的寄主作物與非寄主作物實行輪作便可消滅或減少這種病菌在土壤中的數量,減輕病害。對為害作物根部的線蟲,輪種不感蟲的作物後,可使其在土壤中的蟲卵減少,減輕危害……”


    “哇,姐,你不說之前,我是萬萬想不到這些點,但是,你這一說,我又覺得這些東西本該是咱莊稼人的常識似的。嗯,姐,你的專業是學得真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哈哈,你就別給我貧嘴了,不過是術業有專攻罷了。趕緊說迴正題,這地裏種啥都定了下來,糧種也不是問題,剩下的便是人手問題。”


    “這有啥難得,就算咱村裏人沒空,咱去旁的村或是鎮上雇人就是了,這年頭,還能找不到人種地?”王麗容不在意道。


    “其餘農作物就算了,紅辣椒的可得看好了,咱暫時還得靠著這個獨家作物掙壟斷的錢,種子啥的,看著點咯。”王麗雍謹慎道。她家雖然不指望一輩子壟斷紅辣椒的種植和加工產業,但是,能賺多幾年是幾年唄,誰還嫌錢多不是?


    王麗容也和姐姐同樣的想法,聽到這個,忙恢複正色,認真答道:“放心,這個我曉得哩。”


    隻是,這話還沒過夜,村長李義善就上門來了,代表他們李氏族人上門談判,想要向她們購買紅辣椒種子。


    “啥?村長爺爺,這……”這請求來得太突然,讓王麗容兩姐妹都有些語塞。


    “小容,小雍,你倆別誤會哈,咱不是為了搶你們的生意。因為去年那場戰事,大家逃難時好多家私沒有帶上,還有死了青壯的,好多家的光景都大不如從前,所以,大家都想種點掙錢的玩意兒,這不,李氏一族裏頭,好多人找到我,托我出麵代表他們,請求你家賣點辣椒種子。我是這麽想的,去年,你們家種了一百畝辣椒,這都用得完,今年你家生意擴大了,肯定用的更多,到時候他們把辣椒種出來,都賣給你們,也算給你們供貨了,你們覺得怎樣?”


    兩人聽罷,對視一眼,看得出彼此眼中的讚同,隨即,由王麗容開始跟村長李義善商討合作的細節。


    “村長爺爺,您這提議倒是可行。隻不過,要是萬一村民們私自留種……”


    語意未盡,村長李義善便拍胸脯保證,擲地有聲道,“小容,小雍,你倆放一千一萬個心,大家如今都念你家的好,不可能做這種沒良心的事。這事要成,咱簽契書,去衙門過檔。”


    “這契書也不一定能……”


    “不隻有契書,族人由我親自管束,要是哪家私自把種子或者果實流出去,不管哪家,我絕不留情麵,發現就立時請族規!”村長接著提出另一層保障。


    王麗容為難的神色頓收,笑道:“有村長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咱也不是不信李氏一族,隻是求個心安而已。畢竟,李氏族人眾多,萬一出事鬧起來,還是得村長您這個一族和一村之長主持公道,我王家就這幾口人,可沒啥威懾力。”


    “哎呀,小容呀,你這話就有點假白了。現下在村裏頭,誰不高看你家幾眼,你王二一家四口,哪個人站出來說話都比我這個村長好使。行啦,我也知道你們的意思,村長爺爺給你們保證,你們隻管買賣和教大家怎麽種,其餘的事情都交給我,指定不讓你們有啥後顧之憂。”


    這話一出,合作基本敲定了,剩餘的,就是合作的細節問題了。


    一畝地所需的辣椒種子並不多,所以種子的賣價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比較關鍵的是辣椒成品的收購價,因為辣椒還沒在天宇朝全麵推廣,沒有所謂的市場價可以供參考,村長也一時定不下來,所以便開口讓王麗容她們出價。


    王麗容沒打算讓村民們吃虧,於是,拿出紙筆算了算,給了一個合理的價格。


    “這一畝地大概可以產出兩千斤新鮮紅辣椒,按照王家以往投入的成本核算,可以按照十文一斤的價格收購。要是曬成幹辣椒的話,每十斤新鮮辣椒出一斤幹辣椒,再算點曬辣椒的人工費,可以按照一百零五文一斤的價格收購。村長爺爺,您覺得怎樣?”


    村長李義善在腦海裏飛速得計算著,多出來五文錢一斤的人工費,大家肯定是會選擇供應幹辣椒的,按照一畝地出兩千斤新鮮辣椒,也就是兩百斤幹辣椒的斤數計算,到時候一旦交貨,那就是二十一兩的收入,這可比種小麥高粱得勁多了。他一句話都沒有多說,當場就拍板下來,覺得這個價格妥當。


    一旁的王麗雍也對價格沒異議,但是對於辣椒種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村長爺爺,我覺得,與其讓村民們手忙腳亂浸種催芽育苗,還不如從我們這邊直接買辣椒小苗吧,這樣,他們就不用擔心種子發芽的問題。”


    “這樣會不會太麻煩了,這麽多辣椒小苗,你們整得過來嗎?”


    “整得過來,我家在小荒山蓋了幾座溫室,用來育苗正好,這會兒安排育苗,大概五月就可以移栽室外了。剛好趁著這段時間,我可以跟大家說說移栽辣椒前期的準備工作。我算算,一畝地大概需要四千株辣椒苗,十株苗算一文錢,也就是一畝地的辣椒苗要出四百文錢的費用,這個可以吧,村長爺爺?”


    村長想了想,這雖然比單純買種子多了幾十文,但算上發芽率和人工,也很合理,甚至可以說是他們這邊占便宜。畢竟,辣椒這玩意兒,他和族人們都沒種過,與其自己拿種子瞎育苗,還不如交給有經驗的人處理,直接領辣椒苗省事。於是,他很快接受了王麗雍的好意,讚了幾句她心細後答應了下來。


    接著,三人便繼續討論了合作的其餘細節,最終定下了這份契書的初稿。


    定下來後,村長一刻都不願浪費,拎著這份初稿離開了王家,準備迴去召集族人討論,若是沒有問題的話,便統計大家的辣椒苗需求量,以便王麗雍這邊盡快育苗。


    兩姐妹將興高采烈的村長送到大門口,轉身迴屋的時候,也在討論育苗的事情。


    王麗容有些不解,“姐,其實咱又不指著掙這育苗的錢,你為啥要攬下這活嘞,多麻煩呀?”


    “若是直接給村民種子,等辣椒種出來,他們指定能摸出辣椒種子的門道來,雖說村長給咱們保證過,但凡事還是不要太依賴人性,咱們自己留一手比較好。”


    “哦,原來是這樣呀!”王麗容恍然大悟後,又接著問道:“可是,姐,你之前不是說過,不懂留種的關竅,直接留種的話會降低發芽率和產量的。我瞅你之前處理那些種子,裏頭的細節可多了,他們也不一定能摸清楚的。”


    “王麗雍卻並不這麽覺得,而是語重心長對王麗容說道:“妹妹,永遠不要小看農民在農事上的智慧。長流村的那些種田老把式,哪個不是侍弄了幾十年的土地,我也隻是占了個現代專業教育的優勢,有些時候,在他們的經驗麵前,還是不夠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姐妹齊心,良田萬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大王並收藏姐妹齊心,良田萬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