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榮將王展豐送走後,迴來看到他爹一臉若有所思,以為他還在惦記村裏的那些事,便勸道:“爹,您就別想那麽多了,萬事有我呢,你眼下好好養身子是正經。”
李義善搖搖頭,解釋道:“村裏的事談妥了,我沒惦記。我就是尋思著,咱村裏該怎樣答謝王二家才對。你想想,要不是他家,咱們眼下是死是活都不一定。你剛剛也聽到了,小坑村十不存二,高家村就更誇張,全村沒一個活口呢。”
李信榮這麽一聽,也覺得村裏人是該有所表示,卻又犯了難。
“爹,這村裏拿啥感謝人王二家呀?論家境,他家如今在村裏頭已經是數一數二了。剛剛,那撫恤金還是人家全出哩。再說咯,經過這一遭,村裏各家都損失不小,等明年開春了,建房子又是一大筆支出,肯定也拿不出啥好東西來了……”
“停停停,你說的這些,我都想到了。”李義善打斷了小兒子的長篇大論,緊接著將剛剛想到的主意說了出來,“嗯,我決定了,等戰事真正了結了,我就去官府那裏給王二一家請功,到時候在村口立個功德碑啥的,讓全村男女老少都得記住王二一家的恩情。”
“哎呀,這想法好,爹,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呀!”
另一邊,王展豐迴到王美冬家中時,大家已經圍坐在桌前吃飯了。不過,如蘇玉瓊所料,大家都沒啥胃口,都耷拉著頭,扒拉著碗裏的飯菜食不下咽。
他們看到王展豐迴來,紛紛放下手中的勺子,七嘴八舌問起長流村的情況。
王展豐將剛剛打聽到的消息複述了一遍,末了才對著妻女三人的方向,匯報道:“村裏資金不夠,我應承了出一筆撫恤金,不到一百兩,也算是咱們身為同村人的心意。”
他們一家逃難時,重要的銀錢和地契都帶上了,沒什麽大的損失,所以出一百兩幫助村裏人,對他們家裏如今的存款來說,不算什麽。蘇玉瓊和王麗容兩姐妹聽罷,自然是沒啥意見的。
至於其他人,聽見王展豐一家眼不眨得出了百兩銀子,這才意識到他們一家是發達了。不過,他們驚訝之後也隻是為他們家高興,並沒有生出什麽多餘的想法。
姚青花等王展豐分享完所有信息後,便開口問道:“美春的喪事,你們幾個商量好了麽?咋辦?”
王展年立刻答道:“我鎮上有認識的一個風水師傅,今天跑了一趟,他還在,已經約好了明天去小坑村看穴。還有,我雇了幾個短工,這些天跟著我一起去小坑村,在田家房屋原址清理一塊出來搭建靈堂。”
王展時是開雜貨鋪的,店裏賣著部分喪葬用品,所以站起來拍著胸脯說道:“靈堂布置用的東西,還有要燒的香燭紙錢,都我出。”
王展稔見三個哥哥都胸有成竹,有些苦惱道:“說好了我負責買棺材,但是今天下午跑了一圈,鎮上兩家棺材鋪子,有一家棺材鋪子的老板逃走了還沒迴來,另外一家暫時隻買到兩副,還差許多。”
聽到這個,鄭誌堅立馬舉手插話,對王展豐說道:“二哥,咱家具店裏不是有木料嗎?實在買不到,咱們用自家的木材現打,我帶著幾個學徒打。”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落到了王展豐身上,隻見他想都不想,點頭讚同道:“成呀,我明天開始可能會有些忙,顧不上這邊,店裏的木料,隻要能用得上的,你們都拿去用,隨便用。”
解決了壽材的問題,還有壽衣。王美冬和朱曉天他們負責采買,但是,給王美夏一家幾口的,家裏會針線的婦人包括蘇玉瓊、王美夏等人,都打算親手製作,在外購買的成品壽衣是給田父田母那些人的。
姚青花和王大富兩人因喪女而沉痛的心,在幾家晚輩們踴躍安排喪事的情況下,小小舒緩了下。至於到了深夜,他們如何在夢裏痛哭,就不為人所知了。
隔天一大早,王展豐和侄子王鴻識是一同出門的,王鴻識這些天都要去慈安堂幫忙,王展豐則是如他所言去縣衙報到。
兩人走在街道上,感受著氣氛不同以往的青鹿鎮,都沒有心情說話。青鹿鎮雖然住進了許多逃難的村民,但是也走了一大批原住民,許多店鋪的主人都離開了,所以大街兩旁的鋪子隻零星開著幾家,更多的是門窗緊閉,顯露出一股蕭條的氣息。
一般這個時候,城門口會有許多挑著擔的農夫進來,售賣他們積攢了好些天的雞蛋或者早上剛摘下了的青菜等,今天也全部沒見著了,隻有人數多了一倍的守城士兵,還有城門下鋪排開的拒馬,頂端削尖的木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守城那夜的腥風血雨。
兩人沉默得分開後,王展豐踏入縣衙,受到了霍知縣的熱情歡迎。
“王老弟呀,多虧有你抓住了那二王子,青鹿鎮才守住了,我已經寫了折子,準備遞上去為你請功了!”
王展豐還是頭一迴被霍知縣這麽抓著稱讚,有些不自在,不過還是不忘為其他兄弟爭取利益,“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當時還有十幾個兄弟一起刺殺那些守衛的……”
“嗐,這些我都知道,等上頭封賞下來了,你再給你那些兄弟們分分就成了,那麽多名字,上麵記不住的。我之所以隻點你,還有因為你家姑娘的緣故,守城的時候,她也出了不少力氣呢!”
王展豐聽到這裏,心裏有點不舒服,好像自己占了自家閨女的便宜似的,他很想問霍知縣有沒有單獨給閨女請功,但是又猶豫著該不該問這種問題,最後隻好不了了之。
接下來,兩人又簡單談了一些城裏城外的情況,霍知縣還有事情忙,就讓縣丞李信昌帶著他去找軍隊的人,開始了他接下來領路人的工作。
王展豐沒料到的事,霍知縣因為王麗容是女的,沒想過為她請功,嶽雲飛這邊卻想到了。同一天,周南過來王美冬家中傳信,請王麗容和王麗雍過去縣衙一趟。
等兩人到後,嶽雲飛先是關心了王麗雍的傷,給了一瓶上好的傷藥,接著,才認真問起兩人逃難路上伏擊匈奴兵的細節,因為他昨天接收到了許多信息,特別是關於那場粉塵爆炸,他想問問當事人。
兩姐妹毫不意外嶽雲飛會問到這個,來前兩人已經商量好了,把粉塵爆炸和“灰彈”的使用,全部歸結於她們日常生活中的意外發現,隻說是被匈奴兵逼急了,碰運氣使出的法子,沒想到會有這麽大的殺傷力。
嶽雲飛雖然不太滿意這個答案,他直覺兩姐妹隱瞞了什麽,但是基於對她倆的信任和尊重,他還是決定不再尋根究底,而是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啥?讓我們倆研究熱武器?不能吧,我和姐姐是真不懂這個呀!”王麗容隻覺得一個頭兩個大,她和姐姐又不是專業的化學工程師,粉塵爆炸和生石灰加水爆炸,完全是拜現代網絡信息發達,她倆從新聞裏得到的常識。前一晚僥幸成功,並不代表她倆熟知兩種爆炸成功的具體條件。
王麗雍也和妹妹一樣的感覺,附和妹妹道,“嶽小將軍,我和妹妹確實不懂這些的,要不這樣吧,我把我們前晚咋用這法子禦敵的全部細節寫下來,迴頭你們找更加專業的人再研究研究,我倆就不摻和了吧。”
嶽雲飛聽罷,也隻得放棄讓她倆研究新武器的念頭,因為之前的訓練,他真得有種這兩個姑娘無所不能的錯覺。
不過,他想了想,還是說道:“熱武器的事,是我想當然了,就當我沒說過。對了,我聽說你倆一開始是分開行事的,這樣子,你倆分開寫,將你們那晚的經曆寫明白,特別是涉及禦敵的部分,寫得越細越好,我自有用處。”
他前陣子一直在想,要怎樣答謝兩姐妹對奇兵小隊訓練做出的貢獻,眼下,這殺敵守城,還有兩個潛在武器的發現,就是最好的契機,可以讓他名正言順得為她倆請功了。
兩姐妹不曉得嶽雲飛其他的想法,隻聽得出他打消了將她倆“扣下”研究武器的念頭,心底鬆了一口氣,至於後麵提到的描寫那晚的經曆,對她倆是小意思,她們毫不猶豫地笑著應下了。
迴去後,她們花了半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將各自的經曆寫了出來,派人送過去給嶽雲飛,就將此事撂開手了。
隨著逃兵的落網,天宇朝與匈奴皇庭進入官方和談階段,青鹿鎮的軍事管製放鬆了許多。
許多村民開始搬迴了村裏,盡管有些村民的房屋已經被大火燒毀了,但是,他們更願意迴到熟悉的地方,就著殘破的房屋修修補補勉強過冬,也不願意和那麽多人擠在同一個帳篷裏。
帳篷區的帳篷一個個撤走了,逃出去的鎮民也陸續歸來了,街道鋪子也開了,青鹿鎮似乎在逐步恢複往日的繁華。
但是,繁華之下,青鹿鎮以及周邊村落的上空,整日整日徹響著哀樂,城中的壽衣店、棺材鋪、紙紮鋪、香燭鋪等鋪子的貨架都賣空了,吹鼓手、抬杠戶、出黑師、白事知賓等喪葬相關職業人被人爭著搶著雇傭……
李義善搖搖頭,解釋道:“村裏的事談妥了,我沒惦記。我就是尋思著,咱村裏該怎樣答謝王二家才對。你想想,要不是他家,咱們眼下是死是活都不一定。你剛剛也聽到了,小坑村十不存二,高家村就更誇張,全村沒一個活口呢。”
李信榮這麽一聽,也覺得村裏人是該有所表示,卻又犯了難。
“爹,這村裏拿啥感謝人王二家呀?論家境,他家如今在村裏頭已經是數一數二了。剛剛,那撫恤金還是人家全出哩。再說咯,經過這一遭,村裏各家都損失不小,等明年開春了,建房子又是一大筆支出,肯定也拿不出啥好東西來了……”
“停停停,你說的這些,我都想到了。”李義善打斷了小兒子的長篇大論,緊接著將剛剛想到的主意說了出來,“嗯,我決定了,等戰事真正了結了,我就去官府那裏給王二一家請功,到時候在村口立個功德碑啥的,讓全村男女老少都得記住王二一家的恩情。”
“哎呀,這想法好,爹,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呀!”
另一邊,王展豐迴到王美冬家中時,大家已經圍坐在桌前吃飯了。不過,如蘇玉瓊所料,大家都沒啥胃口,都耷拉著頭,扒拉著碗裏的飯菜食不下咽。
他們看到王展豐迴來,紛紛放下手中的勺子,七嘴八舌問起長流村的情況。
王展豐將剛剛打聽到的消息複述了一遍,末了才對著妻女三人的方向,匯報道:“村裏資金不夠,我應承了出一筆撫恤金,不到一百兩,也算是咱們身為同村人的心意。”
他們一家逃難時,重要的銀錢和地契都帶上了,沒什麽大的損失,所以出一百兩幫助村裏人,對他們家裏如今的存款來說,不算什麽。蘇玉瓊和王麗容兩姐妹聽罷,自然是沒啥意見的。
至於其他人,聽見王展豐一家眼不眨得出了百兩銀子,這才意識到他們一家是發達了。不過,他們驚訝之後也隻是為他們家高興,並沒有生出什麽多餘的想法。
姚青花等王展豐分享完所有信息後,便開口問道:“美春的喪事,你們幾個商量好了麽?咋辦?”
王展年立刻答道:“我鎮上有認識的一個風水師傅,今天跑了一趟,他還在,已經約好了明天去小坑村看穴。還有,我雇了幾個短工,這些天跟著我一起去小坑村,在田家房屋原址清理一塊出來搭建靈堂。”
王展時是開雜貨鋪的,店裏賣著部分喪葬用品,所以站起來拍著胸脯說道:“靈堂布置用的東西,還有要燒的香燭紙錢,都我出。”
王展稔見三個哥哥都胸有成竹,有些苦惱道:“說好了我負責買棺材,但是今天下午跑了一圈,鎮上兩家棺材鋪子,有一家棺材鋪子的老板逃走了還沒迴來,另外一家暫時隻買到兩副,還差許多。”
聽到這個,鄭誌堅立馬舉手插話,對王展豐說道:“二哥,咱家具店裏不是有木料嗎?實在買不到,咱們用自家的木材現打,我帶著幾個學徒打。”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落到了王展豐身上,隻見他想都不想,點頭讚同道:“成呀,我明天開始可能會有些忙,顧不上這邊,店裏的木料,隻要能用得上的,你們都拿去用,隨便用。”
解決了壽材的問題,還有壽衣。王美冬和朱曉天他們負責采買,但是,給王美夏一家幾口的,家裏會針線的婦人包括蘇玉瓊、王美夏等人,都打算親手製作,在外購買的成品壽衣是給田父田母那些人的。
姚青花和王大富兩人因喪女而沉痛的心,在幾家晚輩們踴躍安排喪事的情況下,小小舒緩了下。至於到了深夜,他們如何在夢裏痛哭,就不為人所知了。
隔天一大早,王展豐和侄子王鴻識是一同出門的,王鴻識這些天都要去慈安堂幫忙,王展豐則是如他所言去縣衙報到。
兩人走在街道上,感受著氣氛不同以往的青鹿鎮,都沒有心情說話。青鹿鎮雖然住進了許多逃難的村民,但是也走了一大批原住民,許多店鋪的主人都離開了,所以大街兩旁的鋪子隻零星開著幾家,更多的是門窗緊閉,顯露出一股蕭條的氣息。
一般這個時候,城門口會有許多挑著擔的農夫進來,售賣他們積攢了好些天的雞蛋或者早上剛摘下了的青菜等,今天也全部沒見著了,隻有人數多了一倍的守城士兵,還有城門下鋪排開的拒馬,頂端削尖的木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守城那夜的腥風血雨。
兩人沉默得分開後,王展豐踏入縣衙,受到了霍知縣的熱情歡迎。
“王老弟呀,多虧有你抓住了那二王子,青鹿鎮才守住了,我已經寫了折子,準備遞上去為你請功了!”
王展豐還是頭一迴被霍知縣這麽抓著稱讚,有些不自在,不過還是不忘為其他兄弟爭取利益,“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當時還有十幾個兄弟一起刺殺那些守衛的……”
“嗐,這些我都知道,等上頭封賞下來了,你再給你那些兄弟們分分就成了,那麽多名字,上麵記不住的。我之所以隻點你,還有因為你家姑娘的緣故,守城的時候,她也出了不少力氣呢!”
王展豐聽到這裏,心裏有點不舒服,好像自己占了自家閨女的便宜似的,他很想問霍知縣有沒有單獨給閨女請功,但是又猶豫著該不該問這種問題,最後隻好不了了之。
接下來,兩人又簡單談了一些城裏城外的情況,霍知縣還有事情忙,就讓縣丞李信昌帶著他去找軍隊的人,開始了他接下來領路人的工作。
王展豐沒料到的事,霍知縣因為王麗容是女的,沒想過為她請功,嶽雲飛這邊卻想到了。同一天,周南過來王美冬家中傳信,請王麗容和王麗雍過去縣衙一趟。
等兩人到後,嶽雲飛先是關心了王麗雍的傷,給了一瓶上好的傷藥,接著,才認真問起兩人逃難路上伏擊匈奴兵的細節,因為他昨天接收到了許多信息,特別是關於那場粉塵爆炸,他想問問當事人。
兩姐妹毫不意外嶽雲飛會問到這個,來前兩人已經商量好了,把粉塵爆炸和“灰彈”的使用,全部歸結於她們日常生活中的意外發現,隻說是被匈奴兵逼急了,碰運氣使出的法子,沒想到會有這麽大的殺傷力。
嶽雲飛雖然不太滿意這個答案,他直覺兩姐妹隱瞞了什麽,但是基於對她倆的信任和尊重,他還是決定不再尋根究底,而是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啥?讓我們倆研究熱武器?不能吧,我和姐姐是真不懂這個呀!”王麗容隻覺得一個頭兩個大,她和姐姐又不是專業的化學工程師,粉塵爆炸和生石灰加水爆炸,完全是拜現代網絡信息發達,她倆從新聞裏得到的常識。前一晚僥幸成功,並不代表她倆熟知兩種爆炸成功的具體條件。
王麗雍也和妹妹一樣的感覺,附和妹妹道,“嶽小將軍,我和妹妹確實不懂這些的,要不這樣吧,我把我們前晚咋用這法子禦敵的全部細節寫下來,迴頭你們找更加專業的人再研究研究,我倆就不摻和了吧。”
嶽雲飛聽罷,也隻得放棄讓她倆研究新武器的念頭,因為之前的訓練,他真得有種這兩個姑娘無所不能的錯覺。
不過,他想了想,還是說道:“熱武器的事,是我想當然了,就當我沒說過。對了,我聽說你倆一開始是分開行事的,這樣子,你倆分開寫,將你們那晚的經曆寫明白,特別是涉及禦敵的部分,寫得越細越好,我自有用處。”
他前陣子一直在想,要怎樣答謝兩姐妹對奇兵小隊訓練做出的貢獻,眼下,這殺敵守城,還有兩個潛在武器的發現,就是最好的契機,可以讓他名正言順得為她倆請功了。
兩姐妹不曉得嶽雲飛其他的想法,隻聽得出他打消了將她倆“扣下”研究武器的念頭,心底鬆了一口氣,至於後麵提到的描寫那晚的經曆,對她倆是小意思,她們毫不猶豫地笑著應下了。
迴去後,她們花了半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將各自的經曆寫了出來,派人送過去給嶽雲飛,就將此事撂開手了。
隨著逃兵的落網,天宇朝與匈奴皇庭進入官方和談階段,青鹿鎮的軍事管製放鬆了許多。
許多村民開始搬迴了村裏,盡管有些村民的房屋已經被大火燒毀了,但是,他們更願意迴到熟悉的地方,就著殘破的房屋修修補補勉強過冬,也不願意和那麽多人擠在同一個帳篷裏。
帳篷區的帳篷一個個撤走了,逃出去的鎮民也陸續歸來了,街道鋪子也開了,青鹿鎮似乎在逐步恢複往日的繁華。
但是,繁華之下,青鹿鎮以及周邊村落的上空,整日整日徹響著哀樂,城中的壽衣店、棺材鋪、紙紮鋪、香燭鋪等鋪子的貨架都賣空了,吹鼓手、抬杠戶、出黑師、白事知賓等喪葬相關職業人被人爭著搶著雇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