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容目送三姑一家走遠後,拍了拍手,深藏功與名,轉身去找姐姐匯報“戰果”。


    “姐姐,你剛剛是沒看到,那小表妹被嚇得直喊著要迴家,一直扒拉著三姑的衣服不撒手,好懸沒把三姑的衣裳扯掉……”


    王麗雍笑了笑,她妹妹對付人,向來有一套。當硬則硬,當柔則柔,對付熊孩子,若是講不清道理,那就隻能“以暴製暴”咯。


    “三姑也真是的,玉環年紀小小,就教得那麽熊,也不怕以後反噬到她身上。”


    王麗雍嘴裏吐槽著,手上的動作卻不慢,她將挖來的喬木土放到一個大木盆中,然後加滿水,並用棍子輕輕攪拌均勻。


    做完這些後,她吩咐妹妹:“將這木盆抬到陽光底下去,等到水土分層後,再攪拌一遍。再次水土分層後,取上層清液即可。”


    王麗容望著那盆黑乎乎的泥水,有些不相信,“這就成了?這就是你說的天然營養液?”


    “浸泡過程中,土中的部分養分會溶於水,那清液會是很好的營養液。迴頭你就知道了。”王麗雍點點頭,沒有詳說什麽氮磷鉀,她妹妹不會想聽的。


    王麗容是學行政管理的,和姐姐的植物學有壁,剛剛也隻是隨口一問。突然,她想到廚房裏留著的一盆淘糧水,也是姐姐要的,連忙問道:“姐姐,你不是讓我和娘做飯時,把洗糧食的水留下嗎?那個要怎麽辦?”


    “取淘糧水的清液裝到密封的木桶裏,放到太陽底下曬15天左右,再將其中液體倒入一個盆中,並加入50倍體積的清水,攪拌均勻就可以用了。若是一時間用不完,將它裝入木桶中密封保存。這些水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和其他養分,也是很好的營養液。”


    “姐,不得不說,你牛!你這專業,不穿越過來種田算白瞎。”王麗容舉起大拇指,真心實意得讚了她姐姐一通。


    王麗雍眉眼帶笑,嘴裏配合說道:“誰說不是呢!我上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整一小屋,再整一大片田地,當個農民在土裏刨食。這可不就實現了!”


    “姐,你那一大片田地,不叫農民了,該叫地主了!”


    “去去去,趕緊把木盆搬出去。少擱我這貧嘴,咱們的水培蔬菜大業,可還得靠這些營養液呢!”


    “得嘞!小的這就去辦!”王麗容雙手一捧,手中的大木盆仿佛一點重量沒有,輕輕鬆鬆得出去了。


    王麗雍望著妹妹的背影,又望了一眼自己細瘦的胳臂,心道,都是同個媽生的,老天爺咋這麽偏心,沒給我一把子好力氣呢?以後也好幹農活呀!


    半個月後,王家的老宅裏迎來了一場綠色的豐收!


    所有在家的人被蘇玉瓊母女三人請到了老宅裏,房門一堆,出現在他們麵前的,是冬日裏少有的,滿滿登登的綠葉蔬菜。


    每個人的表情從發懵到歡喜,按照同樣的流程轉變。


    “爺爺,奶奶,大伯,兩位堂哥,怎樣?這冬日裏頭,這麽多綠葉蔬菜,是不是看著特別帶勁?”王麗容滿臉得色,代表娘親和姐姐,笑盈盈得對眾人說道。


    “嗯呐,帶勁,賊帶勁!”王展年立即說道。


    “老碴拉了!”兩個堂哥也異口同聲讚道。


    “還以為你們是吹牛腿兒,沒想到,還真成了!”姚青花沒像大房三人那樣直接誇,臉上的笑意卻明白表達了自己的讚賞。


    隻有王大富,在大家說話間,偷偷擦了幾次眼睛,以為自己是眼花了。他朝著那些蔬菜小心翼翼得靠近,仿佛那裏放的是什麽定時炸彈。等到親眼看到那些木盆木槽裏,真的隻有清澈見底的水,不見一點泥土,他才相信,水培的方法真得可以種出蔬菜。那些蔬菜的根莖,在清水裏飄蕩著,卻同紮在泥土裏的沒什麽大區別,一樣是那麽健康粗壯。


    “這木槽子做得好。開的圓圈不大不小,菜也剛好不會倒。”王大富另辟蹊徑,將稱讚的點放到了水培蔬菜的硬件設備上。


    那些木槽都是蘇玉瓊親手做的。木材是王麗容從山上現撿的,不拘哪種木料,隻要大小合適能蓄水就行。至於木槽的樣式,則是王麗雍設計的。王麗雍在現代時,參觀過水培蔬菜工廠,所以照貓畫虎,得出了最終的木槽設計圖。同時,她還負責給蘇玉瓊講解木槽製作時的注意事項。


    大家就著水培蔬菜這話題,熱熱鬧鬧得嘮了一陣子嗑,接著,就直接在蔬菜間聊起了銷售的事。


    考慮到王大富和王展年還膈應著小姑,所以她們沒提通過王美冬的代銷計劃,隻說了會通過王麗雍在朱府的人脈,向大戶人家兜售綠色蔬菜。到時候,她們隻需要在收到訂單時送貨上門即可。


    王大富聽了她們的計劃,補充一些執行上的細節,“這樣子,小雍,你識字,朱府的人也是你認識的,賣菜這一段時間,你就住到你三姑家裏去,方便在鎮上聯係人和統計訂單。到時候,你把訂單記好了,讓趕腳的幫你帶迴來。我和你大伯收到訂單後,負責去送貨。至於小容和老二媳婦,就照常看顧這些蔬菜。除了小豬仔那個房間,老宅其餘房間都用來種蔬菜。趁著這冬日裏頭,好好賺一筆。”


    他的一通話,把所有能幹活的人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王鴻識見沒有他的事,連忙開口,“爺爺,還是我和爹去送貨吧,這天寒地凍的,你年紀也不小了……”


    “胡說,我年紀再大,現在下地裏頭,擼鋤杠子也比你利索。”王大富毫不留情得反駁了二孫子。


    “可是……”王鴻識是真的挺想加入的,這是他自從家裏遭劫後第二次見到大家如此眾誌成城的樣子。


    “別可是了,你師傅不是迴來了嗎?好好跟著他治病救人。要是有一天,你能想法子將你二叔救醒,比你這會兒送上一百斤一千斤蔬菜還頂用!”


    王大富的話在理,大家也同樣勸王鴻識認真學醫就行,他隻得作罷。


    王鴻學見到弟弟如此積極,後知後覺,自己似乎也得有所表示,於是開口道:“爺爺,那我……”


    不等他說完,王大富就攔住了他的話頭,“鴻學也是,好好念書,給咱王家爭光。這些菜也沒多少,送完這一批又得等好幾天才能有下一茬了,累不著我這把老骨頭。”


    就這樣,在王大富的一錘定音下,人員分工還是照舊。


    王麗容見爺爺正高興,覺得可以借此契機,改善下這邊和小姑的關係,便假裝為難道:“要是姐姐住進三姑家裏,那迴頭咱不得賠一半蔬菜過去。那家的老太太,可不是什麽善茬。”


    “是呀,要是她迴頭問我怎麽種這些蔬菜的,我該怎麽答喲?”王麗雍不曉得妹妹突然提這個有什麽意圖,不過還是默契得打起了配合。


    王大富想起陳家親家母那“貔貅”樣,還真怕她不顧老臉,到時候哄騙大孫女說出水培蔬菜的機密,忍不住皺了皺眉頭,“要不就去老三家。趙家是開當鋪的,不差這點蔬菜錢。”


    姚青花見二孫女對自己擠眉弄眼,有些體會她的用意,連忙說道:“不成,老三一個當女婿的,長久得住在嶽家,想想都覺得憋了吧屈的。咱要是再讓人過去,那老三就更沒臉了!”


    說完,姚青花瞄了瞄老伴兒的臉色,沒什麽異常,便接著小心翼翼得提出第三個人選。


    “要不還是去美冬家吧。她家人口簡單,沒有長輩,不會有人給小雍臉色看,也不會有人哄騙小雍。”


    蘇玉瓊在一旁默不作聲,其實正低著頭偷笑。她發現她小閨女和婆母擠咕眼後,就猜到了話題會往哪裏走了。


    王大富聽見“美冬”兩個字時,一時間竟有些反應不過來。多少年了,他都盡量避免去想,這個自己曾經最疼愛的小閨女。那一次將她趕走後,聽說她小產了,他一度很自責。那麽多年過去了,他最小的外孫女都四歲了,還沒有叫過他一聲姥爺呢。


    在場的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王大富的迴答。若是他答應了,就代表著,王家向王美冬拋出了橄欖枝,願意主動修複彼此間的裂痕。


    終於,王大富說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話,“住哪都是住,你們拿主意吧。”說完這話,他頭也不迴得離開了。


    姚青花給了王麗容一個激賞的眼神,然後朝著老伴兒離去的方向,快速跟了上去。


    其餘人,雖然顧忌王大富還沒走遠,不敢歡唿出聲,但是都臉上帶笑。在出事之前,王美冬和家裏的哥哥嫂嫂,還有孩子們的關係都很好。若不是王大富太倔強,他們也不想和王美冬不往來。


    當天晚上,王大富和姚青花老兩口躺在炕上。黑暗中,王大富突然開口說道:“家裏不是攢了一籃子母雞蛋了嗎?也別賣了,迴頭讓小雍帶過去給那邊,免得被那邊說小雍過去吃白食。”


    姚青花強忍著沒笑出聲,心道,想送母雞蛋給小閨女補身子就送唄,扯什麽吃白食呀?他們給小雍準備的糧食,夠她在小閨女家吃兩個月了。


    “嗯呐,是得送點東西過去,免得小雍待久了,那邊有啥說頭。”


    “瞎咧咧啥,小冬不是會那麽計較的人。”王大富上當了,聽見老伴兒“抹黑”小閨女,想都沒想就出言反駁。


    “是是是,你老疙瘩最大氣兒!”姚青花順著他的話意誇了一下小閨女,然後見好就收,免得老伴兒惱羞成怒。


    王大富才心滿意足得輕哼一聲,以示迴應。等到姚青花睡著後,他突然有種模糊的感覺,他是不是被老伴兒帶溝裏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姐妹齊心,良田萬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大王並收藏姐妹齊心,良田萬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