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流村的大姓是“李”和“鄭”。王麗容穿越到的這戶姓“王”的人家,屬於外來戶,從定居以來,就頗受長流村村民的關注。
這裏的村民,大多都是在土地上勤勤懇懇勞作掙營生的貧苦農夫,隻有極少數人通過經商或者讀書考科舉改變了命運。而王麗容的爺爺王大富,就是這極少數人中的一員。
王大富的來曆成謎,他從來不向外透露自己的過往。年輕時,他從外地輾轉來到了長流村,窮困潦倒的他被村長接濟了一口飯,順勢在此逗留了一些時日。後見長流村村民淳樸,對他這個外來人也一視同仁,便決意定居於此。
不過,他沒有學著村民們種地,反而是在附近的青鹿鎮做活掙錢。他從雜貨鋪的小夥計做起,靠著聰明的頭腦以及能言善道的嘴巴,一點點開拓起自己的事業。後來,他成功在青鹿鎮置辦下一間鋪麵,自己也做起了早就摸熟套路的雜貨鋪生意。
十幾年的時間,他陸續在長流村置辦下了二十畝田地以及蓋起了一間青磚大瓦房。要知道,村裏的房子基本是茅草屋頂土坯牆,隻有村長家和少數富戶才是青磚大瓦房的配置。這房子一蓋,王大富立馬就跨入了長流村“豪門”行列,惹來無數村民豔羨。誰能想到,一個外鄉人,白手起家,竟然比村裏的老門戶還要快發家呢?
王家大屋建成的那天,別說本村人了,鄰村的好事人都過來“瞻仰”。那段時間,王大富一家可謂風頭無兩。
但,若隻說發家致富這一點,還不足以令村裏人樂此不疲得討論。王家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王大富的妻子姚青花,陸續給他生育了四子四女,湊成了四個好字。並且,這八個兒女都健康長大成人。這放在嬰孩夭折率極高的古代,是極其少見的,擱誰聽了都得讚一聲“這王家是有福之家啊!”
按照序齒,王家的八個兒女現時大致情況如下:
長女王美春,性子穩重敦厚,是個極好說話的人。她今年三十五了,十六歲就嫁給了隔壁小坑村淳樸老實的普通農夫田豐收,和他育有三子一女,從長到幼依次是田大熊,田二虎,田三牛,田小水。王美春和田豐收都是溫和的人,兩人成親多年,都未紅過臉。
長子王展年,是四個兒子中長得和王大富很像,連那股樂衷於做生意的勁頭也像個十足十。他今年才三十三歲,就已經嚐試過開燒炭窯、養雞養鴨、養魚等產業,隻不過都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堅持下來。成年後,他便娶了甜水村富戶崔家的小閨女崔小翠,和她育有兩子,長子王鴻學,次子王鴻識。
次子王展豐,按照東北那一片的方言,是個老悶兒,也就是少言寡語的人。在王家,他屬於話說得最少活卻幹得最多那個,平常除了幫家裏幹農活,還會上山打獵貼補家用,甚至還自己琢磨著學會了一手好木匠活,家裏的許多木質家具都出自他手。盡管如此,王大富卻不太喜歡這個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二兒子,隻有身為娘親的姚青花最心疼他。他今年三十二,娶妻蘇玉瓊。蘇玉瓊也是來自小坑村,育有兩女,分別是長女王麗雍和次女王麗容。
次女王美夏,性子同她名字中的“夏天”一樣火熱,是個暴脾氣。今年三十歲,嫁得稍遠些,在青鹿鎮隔壁的黑龍鎮。丈夫名喚鄭誌堅,是個車匠。所謂車匠,就是在木製的車床上用旋刀車旋小件圓形木器的那種人。鄭誌堅為人處事都很溫吞,卻和風風火火的王美夏相處得不錯,如今,兩人已有兩個兒子,取名鄭光宗和鄭耀祖。
三女王美秋,今年二十九,嫁給了青鹿鎮的陳睿,育有一子兩女,依次是長子陳金瑞,長女陳銀鎖,次女陳玉環。陳睿是打井師傅,手底下收了幾個學徒,賺得還不錯,所以王美秋算是王大富四個閨女中嫁得最好的。
三子王展時,是四個兒子中長相最好的,嘴也甜,平常幹活總愛躲懶,卻因為一張會說話的嘴巴,讓大家討厭不起來。後來,鎮上開當鋪的趙家獨女趙甜甜看上了他,王家順勢求娶了。如今,王展時二十七歲了,和趙甜甜育有兩女一子,分別是長女王麗文、次女王麗雅以及小兒子王鴻文。據說,兩人的感情極好,成婚多年了也還如新婚時那般如膠似漆。
四子王展稔,長得高頭大馬,是個耿直性子。今年二十五,是個奇葩,一直拖著不願娶妻,硬生生把自己拖成了十裏八鄉有名的大齡未婚青年一枚。
小女王美冬,今年二十二,是王大富和姚青花的老疙瘩,最受大家寵愛,卻破天荒嫁給了走街串巷、居無定所的貨郎朱曉天,兩人目前隻育有一女,名喚朱珠。
……
王大富今年五十五了,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若是一切順利的話,他此刻應該是退下來,安坐家中含飴弄孫便可。隻是,人有旦夕禍福,兩年前的一場變故,讓王家原本紅紅火火的日子一下子倒退迴幾十年前。
饑荒席卷了黑遼省,殺得貧民百姓措手不及,餓殍遍野。
所幸,王大富家有餘糧,日子隻是過得緊巴一些。甚至在同村某些人家實在過不下去的時候,王大富還會偷偷接濟一下。豈料,正是這樣的舉動,引來了後麵的災禍。
某一天夜裏,十幾個頭戴麵巾看不出容貌的壯漢襲擊了王大富家。不僅搬走了王大富家中大半的存糧,而且搜羅走了家中的所有現銀和值錢玩意。
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王大富的小兒子王展稔年輕氣盛,仗著手上有些功夫,鼓動著全家人進行反擊。但,雙拳難敵四手。王展豐為了保護王展稔被狠砸了腦袋,當場倒下了。
王展豐噴出的鮮血讓王家人意識到,那些土匪,已經搶紅了眼,急了是會殺人的,於是,為了保全家人,王家人停止了反抗,眼睜睜望著辛苦積攢下來的家業被迅速搬空了。
混亂不到一刻鍾就結束了,等到小部分大膽的村民集結完畢,鼓足勇氣過來救助王家時,他們看到的隻有空蕩蕩的王家大院、臉上身上都帶著傷呆立原地的王家人以及抱著腦袋被開瓢的王展豐哀聲哭泣的蘇玉瓊母女們。
變故發生後,王家人去縣裏報過案。隻不過,當時的官府忙於應對日漸增多的難民衝突以及處理賑災事宜,這件案子就此被置之高閣,王家的損失一點都沒有找迴來。
王家瞬間變得一窮二白,還要向外求爺爺告奶奶借銀錢給王展豐治傷。隻是,這些外債卻隻救迴了他一命,也沒能夠讓他醒過來。王展豐腦袋上的傷口愈合後,一直昏迷著,成了隻能躺在床上的活死人。大夫給的定論是,看天意。若是天意允準,他或許某一天會毫無預兆得醒過來;若天意不許,他可能就會一直這樣子睡下去。
王家一下子從接濟旁人的富戶變成被接濟的貧困戶,以往讓旁人稱羨的子孫眾多也變成了負擔,“有福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慘境。若不是官府的救濟糧及時到來,恐怕王家也會餓死一兩個人。
事後,村裏有些人背地裏落井下石,說王家就是太過張揚,才惹得土匪進村,要不然土匪怎麽隻挑王家劫掠呢?
王大富也搞不明白,為何土匪仿佛認準了,單單搶了他家就消失無蹤?他自認為平常行事穩妥,連接濟同村人也是偷摸著來,哪裏像旁人口裏說的那般張揚?那些長舌婦幸災樂禍的話傳到他耳朵裏時,幾乎讓他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這時,姚青花站了出來,用她慷慨激昂的話,給王家注入了強心針。姚青花一向以夫為綱,很少在對外的家事上說些什麽,這次卻很穩得住。她明說自家如今的狀況,與其費那個精力和旁人掰扯,還不如打起精神,恢複王家往日的好光景。這樣,就可以堵住那些好事人的嘴,也讓那些人知道,王家還沒倒下呢!
這番話,安撫了王家人迷茫的情緒。是呀,王家還沒真的落魄呢。這青磚大瓦房還在,住不是問題。等天氣變好了,家中的二十畝田地可以再度開墾起來,吃也不是問題。鎮上的雜貨鋪雖然因為資金鏈斷了開不下去,但是鋪麵是自家的,租出去也是一份收入……
王家人在王大富的帶領下,開始一點點掙迴了以往的好日子。王展年在老宅養起了豬,王展時迴了鎮上老丈人家,繼續幫著經營老丈人家的生意,王展稔開始跟著鏢隊走南闖北,掙得工錢也越來越多……隻有王展豐這一小家,因為唯一的男人倒下了,母女三人又沒什麽掙錢的營生,在整個王家都奮發向上時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王麗容將原身記憶中王家事梳理了一遍,掰著指頭算王家人口,忍不住感慨,“王家這三代人口加起來可真多啊,怕是以後大大小小的事也不少呀!”
這裏的村民,大多都是在土地上勤勤懇懇勞作掙營生的貧苦農夫,隻有極少數人通過經商或者讀書考科舉改變了命運。而王麗容的爺爺王大富,就是這極少數人中的一員。
王大富的來曆成謎,他從來不向外透露自己的過往。年輕時,他從外地輾轉來到了長流村,窮困潦倒的他被村長接濟了一口飯,順勢在此逗留了一些時日。後見長流村村民淳樸,對他這個外來人也一視同仁,便決意定居於此。
不過,他沒有學著村民們種地,反而是在附近的青鹿鎮做活掙錢。他從雜貨鋪的小夥計做起,靠著聰明的頭腦以及能言善道的嘴巴,一點點開拓起自己的事業。後來,他成功在青鹿鎮置辦下一間鋪麵,自己也做起了早就摸熟套路的雜貨鋪生意。
十幾年的時間,他陸續在長流村置辦下了二十畝田地以及蓋起了一間青磚大瓦房。要知道,村裏的房子基本是茅草屋頂土坯牆,隻有村長家和少數富戶才是青磚大瓦房的配置。這房子一蓋,王大富立馬就跨入了長流村“豪門”行列,惹來無數村民豔羨。誰能想到,一個外鄉人,白手起家,竟然比村裏的老門戶還要快發家呢?
王家大屋建成的那天,別說本村人了,鄰村的好事人都過來“瞻仰”。那段時間,王大富一家可謂風頭無兩。
但,若隻說發家致富這一點,還不足以令村裏人樂此不疲得討論。王家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王大富的妻子姚青花,陸續給他生育了四子四女,湊成了四個好字。並且,這八個兒女都健康長大成人。這放在嬰孩夭折率極高的古代,是極其少見的,擱誰聽了都得讚一聲“這王家是有福之家啊!”
按照序齒,王家的八個兒女現時大致情況如下:
長女王美春,性子穩重敦厚,是個極好說話的人。她今年三十五了,十六歲就嫁給了隔壁小坑村淳樸老實的普通農夫田豐收,和他育有三子一女,從長到幼依次是田大熊,田二虎,田三牛,田小水。王美春和田豐收都是溫和的人,兩人成親多年,都未紅過臉。
長子王展年,是四個兒子中長得和王大富很像,連那股樂衷於做生意的勁頭也像個十足十。他今年才三十三歲,就已經嚐試過開燒炭窯、養雞養鴨、養魚等產業,隻不過都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堅持下來。成年後,他便娶了甜水村富戶崔家的小閨女崔小翠,和她育有兩子,長子王鴻學,次子王鴻識。
次子王展豐,按照東北那一片的方言,是個老悶兒,也就是少言寡語的人。在王家,他屬於話說得最少活卻幹得最多那個,平常除了幫家裏幹農活,還會上山打獵貼補家用,甚至還自己琢磨著學會了一手好木匠活,家裏的許多木質家具都出自他手。盡管如此,王大富卻不太喜歡這個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二兒子,隻有身為娘親的姚青花最心疼他。他今年三十二,娶妻蘇玉瓊。蘇玉瓊也是來自小坑村,育有兩女,分別是長女王麗雍和次女王麗容。
次女王美夏,性子同她名字中的“夏天”一樣火熱,是個暴脾氣。今年三十歲,嫁得稍遠些,在青鹿鎮隔壁的黑龍鎮。丈夫名喚鄭誌堅,是個車匠。所謂車匠,就是在木製的車床上用旋刀車旋小件圓形木器的那種人。鄭誌堅為人處事都很溫吞,卻和風風火火的王美夏相處得不錯,如今,兩人已有兩個兒子,取名鄭光宗和鄭耀祖。
三女王美秋,今年二十九,嫁給了青鹿鎮的陳睿,育有一子兩女,依次是長子陳金瑞,長女陳銀鎖,次女陳玉環。陳睿是打井師傅,手底下收了幾個學徒,賺得還不錯,所以王美秋算是王大富四個閨女中嫁得最好的。
三子王展時,是四個兒子中長相最好的,嘴也甜,平常幹活總愛躲懶,卻因為一張會說話的嘴巴,讓大家討厭不起來。後來,鎮上開當鋪的趙家獨女趙甜甜看上了他,王家順勢求娶了。如今,王展時二十七歲了,和趙甜甜育有兩女一子,分別是長女王麗文、次女王麗雅以及小兒子王鴻文。據說,兩人的感情極好,成婚多年了也還如新婚時那般如膠似漆。
四子王展稔,長得高頭大馬,是個耿直性子。今年二十五,是個奇葩,一直拖著不願娶妻,硬生生把自己拖成了十裏八鄉有名的大齡未婚青年一枚。
小女王美冬,今年二十二,是王大富和姚青花的老疙瘩,最受大家寵愛,卻破天荒嫁給了走街串巷、居無定所的貨郎朱曉天,兩人目前隻育有一女,名喚朱珠。
……
王大富今年五十五了,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若是一切順利的話,他此刻應該是退下來,安坐家中含飴弄孫便可。隻是,人有旦夕禍福,兩年前的一場變故,讓王家原本紅紅火火的日子一下子倒退迴幾十年前。
饑荒席卷了黑遼省,殺得貧民百姓措手不及,餓殍遍野。
所幸,王大富家有餘糧,日子隻是過得緊巴一些。甚至在同村某些人家實在過不下去的時候,王大富還會偷偷接濟一下。豈料,正是這樣的舉動,引來了後麵的災禍。
某一天夜裏,十幾個頭戴麵巾看不出容貌的壯漢襲擊了王大富家。不僅搬走了王大富家中大半的存糧,而且搜羅走了家中的所有現銀和值錢玩意。
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王大富的小兒子王展稔年輕氣盛,仗著手上有些功夫,鼓動著全家人進行反擊。但,雙拳難敵四手。王展豐為了保護王展稔被狠砸了腦袋,當場倒下了。
王展豐噴出的鮮血讓王家人意識到,那些土匪,已經搶紅了眼,急了是會殺人的,於是,為了保全家人,王家人停止了反抗,眼睜睜望著辛苦積攢下來的家業被迅速搬空了。
混亂不到一刻鍾就結束了,等到小部分大膽的村民集結完畢,鼓足勇氣過來救助王家時,他們看到的隻有空蕩蕩的王家大院、臉上身上都帶著傷呆立原地的王家人以及抱著腦袋被開瓢的王展豐哀聲哭泣的蘇玉瓊母女們。
變故發生後,王家人去縣裏報過案。隻不過,當時的官府忙於應對日漸增多的難民衝突以及處理賑災事宜,這件案子就此被置之高閣,王家的損失一點都沒有找迴來。
王家瞬間變得一窮二白,還要向外求爺爺告奶奶借銀錢給王展豐治傷。隻是,這些外債卻隻救迴了他一命,也沒能夠讓他醒過來。王展豐腦袋上的傷口愈合後,一直昏迷著,成了隻能躺在床上的活死人。大夫給的定論是,看天意。若是天意允準,他或許某一天會毫無預兆得醒過來;若天意不許,他可能就會一直這樣子睡下去。
王家一下子從接濟旁人的富戶變成被接濟的貧困戶,以往讓旁人稱羨的子孫眾多也變成了負擔,“有福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慘境。若不是官府的救濟糧及時到來,恐怕王家也會餓死一兩個人。
事後,村裏有些人背地裏落井下石,說王家就是太過張揚,才惹得土匪進村,要不然土匪怎麽隻挑王家劫掠呢?
王大富也搞不明白,為何土匪仿佛認準了,單單搶了他家就消失無蹤?他自認為平常行事穩妥,連接濟同村人也是偷摸著來,哪裏像旁人口裏說的那般張揚?那些長舌婦幸災樂禍的話傳到他耳朵裏時,幾乎讓他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這時,姚青花站了出來,用她慷慨激昂的話,給王家注入了強心針。姚青花一向以夫為綱,很少在對外的家事上說些什麽,這次卻很穩得住。她明說自家如今的狀況,與其費那個精力和旁人掰扯,還不如打起精神,恢複王家往日的好光景。這樣,就可以堵住那些好事人的嘴,也讓那些人知道,王家還沒倒下呢!
這番話,安撫了王家人迷茫的情緒。是呀,王家還沒真的落魄呢。這青磚大瓦房還在,住不是問題。等天氣變好了,家中的二十畝田地可以再度開墾起來,吃也不是問題。鎮上的雜貨鋪雖然因為資金鏈斷了開不下去,但是鋪麵是自家的,租出去也是一份收入……
王家人在王大富的帶領下,開始一點點掙迴了以往的好日子。王展年在老宅養起了豬,王展時迴了鎮上老丈人家,繼續幫著經營老丈人家的生意,王展稔開始跟著鏢隊走南闖北,掙得工錢也越來越多……隻有王展豐這一小家,因為唯一的男人倒下了,母女三人又沒什麽掙錢的營生,在整個王家都奮發向上時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王麗容將原身記憶中王家事梳理了一遍,掰著指頭算王家人口,忍不住感慨,“王家這三代人口加起來可真多啊,怕是以後大大小小的事也不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