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寶五年,這一年還沒出正月,韋氏家族便遭受了又一次危機。朝中有人以太子妃兄韋堅乃皇親國戚,不應與守邊將領私下結交為由對韋堅提出彈劾。接著,宰相李林甫則向玄宗奏稱韋堅與節度使結謀,“欲共立太子”,玄宗聞言,立即下令嚴審兩人。
朝中人皆知道,這番風雨並非針對的是韋家,而是太子。李林甫當年在三庶人案以後並未支持忠王,而是站到武惠妃那一邊,直到李亨當上太子,他怕有一天新弟繼位清算舊賬,便一直想要再易太子之位,再加上他與韋堅在安祿山一事上起了衝突,更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而玄宗雖知道這個兒子無甚根基,卻也忌憚韋家,因此對李林甫未加幹涉。
此事一出,觸動了玄宗心中的逆鱗,他勃然大怒,不僅將相幹人等皆抓入大牢,甚至僅憑李林甫等人一麵之詞,將韋堅流放,令其半路被李林甫所殺。
太子李亨因此懼怕起來,他生怕自己跟當年的廢太子李瑛一般下場,情急之下,趕忙進宮謝罪,並提出與太子妃韋氏感情不睦,求聖人恩準和離。
十六王宅與大明宮隻有一牆之隔,消息總是傳得很快。旨意還沒下,玉茗便已聽到信。她擔心韋瑤兒那番心氣想不開,便想著要去太子府看她,可又一想,自己已是壽王妃,不比從前,行事代表的並非是自己,而是整個壽王府。
斟酌再三,她還是忍住了沒有去,隻命人勤打聽著太子府那邊消息。卻沒想到,幾日後得到的,卻是韋瑤兒出家為尼的消息。她大吃一驚,這時也顧不得其他,忙帶了婢子向那寺廟趕去。
這寺廟雖是在宮禁中,乃是當年武後毗鄰宮牆而建,卻因玄宗信道,是以香火並不旺盛,地腳也偏了些,跟楊貴妃出家時所待的宮內道觀相比相比,顯得冷清了許多。
玉茗讓宮女在外麵等著,自己獨自走進殿中。隻見一青衣女尼坐在蒲團上,一手敲著木魚,一手握著佛珠,雙目微閉,嘴中喃喃唱誦經文。即便她一張素麵看著有些憔悴,那滿頭的青絲也不見蹤影,玉茗卻仍認出她便是那曾經春風得意的太子妃。
她心頭一酸,慢慢走過去,喚了聲姐姐,就再也說不出話來。木魚聲停住,韋瑤兒慢慢睜開眼,看著她,淒然一笑:“我猜到你會來看我,也隻有你,這個時候會來看我了……”
玉茗見她麵色含悲,輕輕握住她的手,想要說什麽,可那些話都卡在喉嚨中說不出來,隻喃喃說:“姐姐為何這般想不開……”
韋瑤兒長歎一口氣,眼睛看向遠處,淡淡的說:“我已經這樣,又有什麽想不開的呢?”
“不過是一是風雨,就算姐姐要出家,大可以去做那道姑,說不定將來風頭過了便可還俗,又何必削發為尼?”
韋瑤兒看著她,慘然一笑:“我那哥哥被奸人誣陷,流放至荒蠻之地,途中便被害死,這一切皆是因太子而起,可他不但冷眼旁觀不去求情,反而立刻進宮請求與我和離,難不成,你以為他將來還會將我接迴去?”
玉茗聽她一說,無言可對。瑤兒說的皆是實情,不僅如此,聽說她那兩個兒子也被禁了足,指不定會怎樣。一個月前還風光的太子妃,竟然就這般被廢棄了,便可看出皇家是何等無情。
隻聽韋瑤兒又說:“世事無常,我當年嫁入忠王府,沒想到有一日會做太子妃;住在太子府時,更沒想到有朝一日會被趕了出來。這一切都是命。想當年大哥被殺時,我還嘲諷姐姐嫁給薛王那沒出息的,可至少他能與姐姐共患難,而我,卻連這也不如。”
“妹妹,你已嫁入皇家,我再勸你已經晚了,隻求你能一世安穩,不要如我這般下場。”她說完又閉上眼,繼續念起經來。
木魚聲響起,一下下都仿佛敲在玉茗心上,知道瑤兒與她已經無話,隻得站起身來,腳步蹣跚的走了出去。一路上,她腦中滿是木魚聲響和韋瑤兒那張毫無活氣的臉,心裏難過,卻更為前途擔憂。
迴到壽王府時,李瑁正等著,一見她那副樣子,便猜到她心裏想著什麽。拉著她在身邊坐了,寬慰道:“不必擔心,既然太子妃已出家,韋家便不會有大難。隻是那李林甫定會借此鏟除太子勢力,難免會有罷黜之事,隻要留得性命,總會有機會的。”
玉茗將頭輕輕靠在他肩上,輕聲說:“我此時才明白,當年你受了多少的苦。僅僅是同族的姐姐遭難,便如此難受,而你看著從小長大的哥哥被親生父親賜死,還對自己不管不顧,甚至連……”她歎了口氣,沒有再說下去。
李瑁知道她要說的是楊玉環的事,如今這事在他心中已經淡了,隻因有了她。他伸手摸著她的發,輕聲道:“身為皇子,自古便是如此,所以當年我也甚是憂心,是否該將你拖進這龍潭虎穴中跟我一起擔驚受怕。”
他在她頭頂輕輕一吻,柔聲道:“可既然你嫁了進來,我便要拚了全力護你,就算將來遇到什麽萬一之事,也定要與你共患難。”那聲音溫柔,卻帶了不容置疑的堅定。
他的話令玉茗心安,淡淡一笑,將他抱緊了些。她心中那些不安,唯有在他身邊才能消散,隻是,這樣又能多久呢?
韋堅一案,牽涉甚多,不僅韋家,朝中與太子走得近或是曾得罪過李林甫的人都被牽連。甚至連韋昭訓都被降了職,他索性告病在家,避開那些禍事,這樣倒讓玉茗安心下來。
隻是,沒想到這場禍事竟然愈演愈烈,十一月太子府杜良娣的父親杜有鄰與女婿柳勣不和。柳勣誣告杜有鄰交構太子府,有意謀反。最終兩人皆被杖斃,杜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杜良娣也被廢為庶人,從此不知去向。
幾家歡笑幾家愁,有些人遭了難,卻也有人因此受了益。那太子府的張良娣原本不甚受寵,排在太子妃跟杜良娣之後,卻沒想到這一年似乎天助她,一頭一尾兩次禍事,竟然隻剩下她一人。如今太子妃之位空置,她便代為行使職責,成了太子府的女主人。
原本韋瑤兒還是太子妃時,甚少與這些王妃們來往。一來她出身韋家,又心計頗深,知道聖人不喜這些皇子們經常來往;二來,她也看不上這些無所事事的王妃,除了與玉茗走得近些,其餘都懶得應付。
可張良娣雖有野心,卻沒什麽頭腦,她一見府中就剩自己獨大,便儼然已成了太子妃,整個人都趾高氣昂起來,不僅替太子出麵主動向宰相李林甫示好,還偷偷拉攏宮中之人,想要他們在聖人麵前美言幾句,早日冊封她為太子妃。
而對於其他王妃,她則變了另一番態度。原本她是良娣時,位低於王妃,見到這些人都是要拜的,如今雖地位仍是未變,卻以太子妃自居,再也不肯俯首。
不僅如此,她還常常邀請這些王妃們去太子府做客。按理說,韋堅一案還未平息,此時太子府不易太過張揚,可她自恃父親與那李林甫交好,又在從中斡旋暫時平息了李林甫對太子的不滿,因而李亨對她這樣也是睜一眼閉一眼,裝作不知。
太子府前幾日送了帖子來,玉茗都借著身體不適的引子推了。她本就不喜與那些不相熟的女子來往,尤其這十六王宅中危機重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加上韋瑤兒是自己姐姐,如今她被廢,自己再去赴張良娣的宴請也多少有些不適。
可是經不住太子府又送來帖子,她想了想,隻好應了下來。到了這一日,她換了身素色襦裙,薄施粉黛,挑了幾樣不起眼的首飾,既不張揚,卻也不會顯得寒酸,對鏡看了半天,這才放心帶了婢子出門。
她來的不早不晚,入席時已有了幾位王妃在座。遠遠地瞧見一人坐在主位上,想想應是那位張良娣。嫁入壽王府不到半年太子妃便被廢,從那以後她便沒再進過這裏,自然沒見過張良娣。
她還未說話,便聽那張良娣笑著說:“這位怕便是壽王妃吧,你我差不多時候出嫁,倒也是有些緣分。”
玉茗聽到這話眉頭微微一皺,隻因她說的實在是於禮不合。皇子王妃乃是正一品,而太子良娣不過是個三品的妾,卻跟自己你我相稱,實在是亂了規矩。
隻不過她這番想著,麵上卻仍是淡淡一笑,應了聲,卻未說話。如今進了宮,還是不要招惹這些是非的好。恰好此時那位也是出身韋家的棣王妃衝她招了招手,便趁機走過去坐在她身邊,跟她聊了幾句。
那張良娣並非出身大家,她們一族不過是因了那位生了玄宗的昭成皇太後而受到蔭蔽,從平民入了仕。而她的祖母竇氏,便是皇太後的妹妹,也是因此才能加入太子府。
可畢竟是小家碧玉,哪裏受到玉茗那般士族小姐的家教?她心胸狹窄,看玉茗這般,便覺得她瞧不起自己,又因太子妃還在時曾對她多有訓斥,這新仇舊恨加一起,便看玉茗不順眼了。
她冷哼一聲,眼光看著那女子,帶了些陰冷。
勤勞雙更的分割線嚶嚶嚶
玉茗哪裏知道自己不經意就得罪了這位張良娣,她坐在宴席上,卻並不跟其他王妃一般心情愉悅,反倒感慨萬千。想當年她來太子太子府,都是為了找瑤兒,如今那位姐姐遁入空門,這堂中卻依然舉行著喧鬧的宴會,物是人非,令她唏噓不已。
再加上張良娣沒受過什麽好的教養,跟這一眾王妃坐在一起,終是顯得粗蠻了些,她自己不自知,還洋洋自得,那些王妃皆是相視一笑,明麵上客套著,暗中取笑她。
玉茗對這些女子間的心計不甚感興趣,於是宴會中途便尋了個借口迴了府。李瑁見她早早返迴,有些奇怪:“怎得這麽早便迴來了?”
她搖了搖頭說:“那些王妃說起話來,聽著頭都疼。”
李瑁笑了笑,說道:“有道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你以前不也與那些姐妹們一起,怎麽這會兒倒不適應起來。”
玉茗歎口氣:“自家姐妹說話哪有這麽多彎彎繞繞,我看她們皆瞧不起張良娣,偏偏一個個嘴上都跟塗了蜜一般,口是心非,虛與委蛇,怕待久了,我也變成跟她們一樣。”
李瑁用手給她順著氣,淡淡說道:“宮中女子本就是如此,誰知道哪句話說的不適便開罪了人最後害了自己。你剛嫁進來不久,不適應也是難免。”
他淡淡一笑:“不過,不跟她們一起也好,我也怕你將來待久了跟她們一般滿腹心計,萬一哪天再也猜不出你心裏想的什麽,那該如何是好?”
玉茗歪頭瞅他一眼,反問道:“難不成現在殿下便能猜出我心中所想?”
李瑁見她又喊出殿下,便知定是不樂意了,伸手刮了她鼻尖一下,笑道:“就你這把什麽都寫在臉上的性子,我怎得猜不出?”
她摸了摸鼻尖,有些懊惱,莫非自己真的就藏不住心事?這可如何是好,千萬不要不小心惹出什麽是非來。李瑁見一句話便讓她起了心事,將她摟入懷中,輕聲道:“不必想那麽多,一切還有我在,無需擔心。”
玉茗聽了,心裏卻總有一絲不安,感覺有什麽事要發生。
事情果然如她所料,沒過幾日,太子府派了人來,請她去做客。她本想推了,可聽那內侍說,這次有宮中的貴人前來,還請壽王妃務必前去。
玉茗心中奇怪,問是何人,那內侍卻不肯說。她想了想,雖不知那人是誰,可畢竟是宮裏的,總不好怠慢,況且那內侍說其餘王妃皆會前去,若是獨獨少了她自己,未免有失禮數,對壽王聲譽怕也不妥。
這樣想著,便應了下來。隻是她心中猜著那人會是誰?思來想去也沒答案,隻等著那一日去見了便知。沒想到,卻惹來一場麻煩。
這一日,她如約到了太子府,都進府中卻見到幾個沒見過的宮人,正覺得奇怪,看到有內侍來領路,便也沒有多想,隨著那人走。隻是,看此人帶路並不是去堂中,而是去了後院,她心中疑惑,心想在這太子府中,總不至於出什麽岔子,也就跟在後麵。
遠遠地聽到女子說笑聲,似是從假山後麵亭中傳來,其中一個聲音是那張良娣,另外幾個卻聽著有些耳生。待拐到假山後,她看到那幾名女子,便愣住了,其中一人,竟是那楊玉環!
再看看她身邊那三名女子,皆是麵生之人,沒有一位是這十六王宅的王妃。她心中一沉,有種不祥的預感,總覺得哪裏不對,卻隻能硬著頭皮走過去。
待走到那幾人跟前,隻聽內侍說:“啟稟良娣,壽王妃到了。”
玉茗還未說什麽,卻聽張良娣故作驚訝的說:“壽王妃為何就今日迴來太子府,可是有事?”
她猛地抬起頭,看著她問:“難道不是張良娣邀我前來?”這話說完,她便明白了,自己這是中了別人的圈套,再看那楊貴妃,麵色淡淡,瞧不出什麽表情,另外三位女子盯著她的臉端詳,皆是看好戲的表情。
張良娣笑道:“我邀王妃們相聚本是明日,壽王妃怕是記錯了吧?”她看了眼身旁的楊玉環,故意說:“今日貴妃娘娘駕到,我就算在愚鈍,也不可能今日邀了你前來。”
她這一招用的狠,故意在楊貴妃來時引了玉茗來,明知她倆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故意當著楊氏姐妹的麵將過錯推到玉茗身上,若是能引得貴妃不快,怕是這壽王妃便沒有好果子吃了。可惜她沒想到楊玉環與玉茗之間並沒那麽些嫌隙,這一招便沒有奏效。
玉茗一聽,明知自己被她設計,卻也無法辯解,隻因張良娣此次並未下帖子,而是派了人傳話,她一時不察,竟然掉進那人的陷阱,連個證人都沒有。雖說她跟楊玉環之間並無嫌隙,張良娣這一計算是落空了,可這話中卻仍是帶了羞辱之意。
她咬緊下唇,又氣又急,一時竟不知如何申辯。隻聽楊貴妃身邊一女子笑道:“聽聞壽王妃乃是出身韋家,還以為是端莊淑女,沒想到竟是如此莽撞之人。”她這一說,另外兩名女子也笑出聲來,張良娣聽了,看到玉茗臉色煞白,覺得解氣,不由得意起來。
沒想到那楊玉環卻開口說:“姐姐這話便是失禮了,壽王妃也是一品內命婦,來這太子府做客也是常事,不過是記錯了日子,隻怕一時疏忽罷了。”她笑著對玉茗說:“不若就跟我們一起遊園如何?”
玉茗受此侮辱,本氣得兩手緊握,卻沒想到楊玉環會給她解圍,便知這事與她無關,乃是張良娣一人所為。她知道自己定不能與張良娣計較,隻會給自己帶來更大麻煩。隻得硬忍下這險些受辱的羞憤,淡淡說:“是我一時疏忽記錯了日子,驚擾了貴妃娘娘鳳駕,還請娘娘見諒,謝娘娘好意,可我不敢再打擾,就此告辭。”
說完,她施了一禮,慢慢退了出去。那三名女子見了,又是一番說笑,卻見楊玉環眉頭一皺,說道:“三位姐姐不要失了儀,就算她疏忽,也不是你們現在的身份能取笑的。”
那三人正是楊玉環的親生姐姐,因這妹妹當了貴妃,便進宮來陪伴,本想著將那韋王妃羞辱一通,畢竟楊玉環也曾是壽王妃,如今見到這新人,難免有些看不順眼,就想著給玉茗個下馬威逞逞威風。
沒想到替她出氣不但沒得誇讚,反惹得她不快,三人麵麵相覷,忙住了笑,站在一旁不再說話。楊玉環又對張良娣說:“我有些乏了,今日便到這吧,有勞張良娣款待。”說罷帶著三位姐姐迴了宮。
玉茗出了太子府,想起方才那般被羞辱,氣得渾身發抖。她從小被父母嬌慣,後來雖因為李瑁受了些委屈,卻從未被人這般羞辱過,終是麵子薄,越想越難堪,還沒到王府便落下淚來。
李瑁聽人報說王妃迴來了,卻不見她來書房找自己,心中奇怪,便放下手中的書去了後院。還沒進門,就聽見裏麵傳來抽泣聲,心中一驚,忙走進去,看到玉茗正拿著帕子抹眼淚。
他知她雖嬌慣,卻極少在自己麵前哭,必是遇到什麽事情才會如此,忙問道:“這是怎麽了,去的時候好好地,迴來怎麽就哭了?”
玉茗本不願他知道,所以才悄悄迴了後院,沒想到他竟然找了來,可仍不想被他知曉,隻哭著不肯說,李瑁再三追問,她才大概說了方才的事。
李瑁一聽,便知道是張良娣搞的鬼來欺負玉茗,他麵色一沉,那溫潤的臉上難得帶了些怒意,卻將那哭花了妝的人哄著,慢慢住了淚,才說道:“若是如此,以後便不要去那太子府了,你本來就不喜跟她們來往,如此正好避開了不見。”
玉茗搖搖頭:“畢竟那是太子,總不好因為我壞了你們兄弟之間的感情,你放心,以後我小心便是,今日隻因大意了才中了那張良娣的計。”
李瑁冷笑一聲:“兄弟?在這十六王宅哪有兄弟,真要有什麽禍事,大家不過各自逃難罷了。”他用帕子給玉茗擦了擦淚,歎息道:“都是因了我,你才受這委屈,我曾說要護著你,卻沒想到,卻終是讓你難過。”
玉茗忙搖了搖頭,將臉上淚抹去,說道:“不幹你的事,以後我定會小心,這又不是什麽大事,我不過方才受了氣一時想不開才氣得落了淚,這會兒已經沒事了。”
李瑁見她這般,知道她是怕自己擔心,傳下人端了水來給她淨了麵,這才將那人抱在懷中,輕輕拍著她的背說:“以後,你便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不必考慮我。既然聖人對我這兒子並不關心,想必也不會管我的王妃怎樣。隻要你開開心心的就好。”
玉茗靠在他懷中,這會兒心裏安穩下來,輕輕應了一聲。今日這麽一鬧,又大哭一場,她突然覺得疲憊不堪,就這般沉沉睡了過去。
李瑁將她輕輕抱迴到床上,又仔細蓋了錦被,看著她安靜的睡顏,伸手輕輕摸著她的臉頰,想到她本與世無爭,偏偏又被人攪進那汙濁不堪的宮廷爭鬥中。
他的臉慢慢冷了下來,自己從小便厭惡這些勾心鬥角,卻一直被逼著牽涉其中,如今到了這般地步,他們還不肯放過他最珍愛的人,既然如此,他就算汙了這雙手,也要護住她不再受到傷害。
天寶五年,這一年還沒出正月,韋氏家族便遭受了又一次危機。朝中有人以太子妃兄韋堅乃皇親國戚,不應與守邊將領私下結交為由對韋堅提出彈劾。接著,宰相李林甫則向玄宗奏稱韋堅與節度使結謀,“欲共立太子”,玄宗聞言,立即下令嚴審兩人。
朝中人皆知道,這番風雨並非針對的是韋家,而是太子。李林甫當年在三庶人案以後並未支持忠王,而是站到武惠妃那一邊,直到李亨當上太子,他怕有一天新弟繼位清算舊賬,便一直想要再易太子之位,再加上他與韋堅在安祿山一事上起了衝突,更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而玄宗雖知道這個兒子無甚根基,卻也忌憚韋家,因此對李林甫未加幹涉。
此事一出,觸動了玄宗心中的逆鱗,他勃然大怒,不僅將相幹人等皆抓入大牢,甚至僅憑李林甫等人一麵之詞,將韋堅流放,令其半路被李林甫所殺。
太子李亨因此懼怕起來,他生怕自己跟當年的廢太子李瑛一般下場,情急之下,趕忙進宮謝罪,並提出與太子妃韋氏感情不睦,求聖人恩準和離。
十六王宅與大明宮隻有一牆之隔,消息總是傳得很快。旨意還沒下,玉茗便已聽到信。她擔心韋瑤兒那番心氣想不開,便想著要去太子府看她,可又一想,自己已是壽王妃,不比從前,行事代表的並非是自己,而是整個壽王府。
斟酌再三,她還是忍住了沒有去,隻命人勤打聽著太子府那邊消息。卻沒想到,幾日後得到的,卻是韋瑤兒出家為尼的消息。她大吃一驚,這時也顧不得其他,忙帶了婢子向那寺廟趕去。
這寺廟雖是在宮禁中,乃是當年武後毗鄰宮牆而建,卻因玄宗信道,是以香火並不旺盛,地腳也偏了些,跟楊貴妃出家時所待的宮內道觀相比相比,顯得冷清了許多。
玉茗讓宮女在外麵等著,自己獨自走進殿中。隻見一青衣女尼坐在蒲團上,一手敲著木魚,一手握著佛珠,雙目微閉,嘴中喃喃唱誦經文。即便她一張素麵看著有些憔悴,那滿頭的青絲也不見蹤影,玉茗卻仍認出她便是那曾經春風得意的太子妃。
她心頭一酸,慢慢走過去,喚了聲姐姐,就再也說不出話來。木魚聲停住,韋瑤兒慢慢睜開眼,看著她,淒然一笑:“我猜到你會來看我,也隻有你,這個時候會來看我了……”
玉茗見她麵色含悲,輕輕握住她的手,想要說什麽,可那些話都卡在喉嚨中說不出來,隻喃喃說:“姐姐為何這般想不開……”
韋瑤兒長歎一口氣,眼睛看向遠處,淡淡的說:“我已經這樣,又有什麽想不開的呢?”
“不過是一是風雨,就算姐姐要出家,大可以去做那道姑,說不定將來風頭過了便可還俗,又何必削發為尼?”
韋瑤兒看著她,慘然一笑:“我那哥哥被奸人誣陷,流放至荒蠻之地,途中便被害死,這一切皆是因太子而起,可他不但冷眼旁觀不去求情,反而立刻進宮請求與我和離,難不成,你以為他將來還會將我接迴去?”
玉茗聽她一說,無言可對。瑤兒說的皆是實情,不僅如此,聽說她那兩個兒子也被禁了足,指不定會怎樣。一個月前還風光的太子妃,竟然就這般被廢棄了,便可看出皇家是何等無情。
隻聽韋瑤兒又說:“世事無常,我當年嫁入忠王府,沒想到有一日會做太子妃;住在太子府時,更沒想到有朝一日會被趕了出來。這一切都是命。想當年大哥被殺時,我還嘲諷姐姐嫁給薛王那沒出息的,可至少他能與姐姐共患難,而我,卻連這也不如。”
“妹妹,你已嫁入皇家,我再勸你已經晚了,隻求你能一世安穩,不要如我這般下場。”她說完又閉上眼,繼續念起經來。
木魚聲響起,一下下都仿佛敲在玉茗心上,知道瑤兒與她已經無話,隻得站起身來,腳步蹣跚的走了出去。一路上,她腦中滿是木魚聲響和韋瑤兒那張毫無活氣的臉,心裏難過,卻更為前途擔憂。
迴到壽王府時,李瑁正等著,一見她那副樣子,便猜到她心裏想著什麽。拉著她在身邊坐了,寬慰道:“不必擔心,既然太子妃已出家,韋家便不會有大難。隻是那李林甫定會借此鏟除太子勢力,難免會有罷黜之事,隻要留得性命,總會有機會的。”
玉茗將頭輕輕靠在他肩上,輕聲說:“我此時才明白,當年你受了多少的苦。僅僅是同族的姐姐遭難,便如此難受,而你看著從小長大的哥哥被親生父親賜死,還對自己不管不顧,甚至連……”她歎了口氣,沒有再說下去。
李瑁知道她要說的是楊玉環的事,如今這事在他心中已經淡了,隻因有了她。他伸手摸著她的發,輕聲道:“身為皇子,自古便是如此,所以當年我也甚是憂心,是否該將你拖進這龍潭虎穴中跟我一起擔驚受怕。”
他在她頭頂輕輕一吻,柔聲道:“可既然你嫁了進來,我便要拚了全力護你,就算將來遇到什麽萬一之事,也定要與你共患難。”那聲音溫柔,卻帶了不容置疑的堅定。
他的話令玉茗心安,淡淡一笑,將他抱緊了些。她心中那些不安,唯有在他身邊才能消散,隻是,這樣又能多久呢?
韋堅一案,牽涉甚多,不僅韋家,朝中與太子走得近或是曾得罪過李林甫的人都被牽連。甚至連韋昭訓都被降了職,他索性告病在家,避開那些禍事,這樣倒讓玉茗安心下來。
隻是,沒想到這場禍事竟然愈演愈烈,十一月太子府杜良娣的父親杜有鄰與女婿柳勣不和。柳勣誣告杜有鄰交構太子府,有意謀反。最終兩人皆被杖斃,杜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杜良娣也被廢為庶人,從此不知去向。
幾家歡笑幾家愁,有些人遭了難,卻也有人因此受了益。那太子府的張良娣原本不甚受寵,排在太子妃跟杜良娣之後,卻沒想到這一年似乎天助她,一頭一尾兩次禍事,竟然隻剩下她一人。如今太子妃之位空置,她便代為行使職責,成了太子府的女主人。
原本韋瑤兒還是太子妃時,甚少與這些王妃們來往。一來她出身韋家,又心計頗深,知道聖人不喜這些皇子們經常來往;二來,她也看不上這些無所事事的王妃,除了與玉茗走得近些,其餘都懶得應付。
可張良娣雖有野心,卻沒什麽頭腦,她一見府中就剩自己獨大,便儼然已成了太子妃,整個人都趾高氣昂起來,不僅替太子出麵主動向宰相李林甫示好,還偷偷拉攏宮中之人,想要他們在聖人麵前美言幾句,早日冊封她為太子妃。
而對於其他王妃,她則變了另一番態度。原本她是良娣時,位低於王妃,見到這些人都是要拜的,如今雖地位仍是未變,卻以太子妃自居,再也不肯俯首。
不僅如此,她還常常邀請這些王妃們去太子府做客。按理說,韋堅一案還未平息,此時太子府不易太過張揚,可她自恃父親與那李林甫交好,又在從中斡旋暫時平息了李林甫對太子的不滿,因而李亨對她這樣也是睜一眼閉一眼,裝作不知。
太子府前幾日送了帖子來,玉茗都借著身體不適的引子推了。她本就不喜與那些不相熟的女子來往,尤其這十六王宅中危機重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加上韋瑤兒是自己姐姐,如今她被廢,自己再去赴張良娣的宴請也多少有些不適。
可是經不住太子府又送來帖子,她想了想,隻好應了下來。到了這一日,她換了身素色襦裙,薄施粉黛,挑了幾樣不起眼的首飾,既不張揚,卻也不會顯得寒酸,對鏡看了半天,這才放心帶了婢子出門。
她來的不早不晚,入席時已有了幾位王妃在座。遠遠地瞧見一人坐在主位上,想想應是那位張良娣。嫁入壽王府不到半年太子妃便被廢,從那以後她便沒再進過這裏,自然沒見過張良娣。
她還未說話,便聽那張良娣笑著說:“這位怕便是壽王妃吧,你我差不多時候出嫁,倒也是有些緣分。”
玉茗聽到這話眉頭微微一皺,隻因她說的實在是於禮不合。皇子王妃乃是正一品,而太子良娣不過是個三品的妾,卻跟自己你我相稱,實在是亂了規矩。
隻不過她這番想著,麵上卻仍是淡淡一笑,應了聲,卻未說話。如今進了宮,還是不要招惹這些是非的好。恰好此時那位也是出身韋家的棣王妃衝她招了招手,便趁機走過去坐在她身邊,跟她聊了幾句。
那張良娣並非出身大家,她們一族不過是因了那位生了玄宗的昭成皇太後而受到蔭蔽,從平民入了仕。而她的祖母竇氏,便是皇太後的妹妹,也是因此才能加入太子府。
可畢竟是小家碧玉,哪裏受到玉茗那般士族小姐的家教?她心胸狹窄,看玉茗這般,便覺得她瞧不起自己,又因太子妃還在時曾對她多有訓斥,這新仇舊恨加一起,便看玉茗不順眼了。
她冷哼一聲,眼光看著那女子,帶了些陰冷。
勤勞雙更的分割線嚶嚶嚶
玉茗哪裏知道自己不經意就得罪了這位張良娣,她坐在宴席上,卻並不跟其他王妃一般心情愉悅,反倒感慨萬千。想當年她來太子太子府,都是為了找瑤兒,如今那位姐姐遁入空門,這堂中卻依然舉行著喧鬧的宴會,物是人非,令她唏噓不已。
再加上張良娣沒受過什麽好的教養,跟這一眾王妃坐在一起,終是顯得粗蠻了些,她自己不自知,還洋洋自得,那些王妃皆是相視一笑,明麵上客套著,暗中取笑她。
玉茗對這些女子間的心計不甚感興趣,於是宴會中途便尋了個借口迴了府。李瑁見她早早返迴,有些奇怪:“怎得這麽早便迴來了?”
她搖了搖頭說:“那些王妃說起話來,聽著頭都疼。”
李瑁笑了笑,說道:“有道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你以前不也與那些姐妹們一起,怎麽這會兒倒不適應起來。”
玉茗歎口氣:“自家姐妹說話哪有這麽多彎彎繞繞,我看她們皆瞧不起張良娣,偏偏一個個嘴上都跟塗了蜜一般,口是心非,虛與委蛇,怕待久了,我也變成跟她們一樣。”
李瑁用手給她順著氣,淡淡說道:“宮中女子本就是如此,誰知道哪句話說的不適便開罪了人最後害了自己。你剛嫁進來不久,不適應也是難免。”
他淡淡一笑:“不過,不跟她們一起也好,我也怕你將來待久了跟她們一般滿腹心計,萬一哪天再也猜不出你心裏想的什麽,那該如何是好?”
玉茗歪頭瞅他一眼,反問道:“難不成現在殿下便能猜出我心中所想?”
李瑁見她又喊出殿下,便知定是不樂意了,伸手刮了她鼻尖一下,笑道:“就你這把什麽都寫在臉上的性子,我怎得猜不出?”
她摸了摸鼻尖,有些懊惱,莫非自己真的就藏不住心事?這可如何是好,千萬不要不小心惹出什麽是非來。李瑁見一句話便讓她起了心事,將她摟入懷中,輕聲道:“不必想那麽多,一切還有我在,無需擔心。”
玉茗聽了,心裏卻總有一絲不安,感覺有什麽事要發生。
事情果然如她所料,沒過幾日,太子府派了人來,請她去做客。她本想推了,可聽那內侍說,這次有宮中的貴人前來,還請壽王妃務必前去。
玉茗心中奇怪,問是何人,那內侍卻不肯說。她想了想,雖不知那人是誰,可畢竟是宮裏的,總不好怠慢,況且那內侍說其餘王妃皆會前去,若是獨獨少了她自己,未免有失禮數,對壽王聲譽怕也不妥。
這樣想著,便應了下來。隻是她心中猜著那人會是誰?思來想去也沒答案,隻等著那一日去見了便知。沒想到,卻惹來一場麻煩。
這一日,她如約到了太子府,都進府中卻見到幾個沒見過的宮人,正覺得奇怪,看到有內侍來領路,便也沒有多想,隨著那人走。隻是,看此人帶路並不是去堂中,而是去了後院,她心中疑惑,心想在這太子府中,總不至於出什麽岔子,也就跟在後麵。
遠遠地聽到女子說笑聲,似是從假山後麵亭中傳來,其中一個聲音是那張良娣,另外幾個卻聽著有些耳生。待拐到假山後,她看到那幾名女子,便愣住了,其中一人,竟是那楊玉環!
再看看她身邊那三名女子,皆是麵生之人,沒有一位是這十六王宅的王妃。她心中一沉,有種不祥的預感,總覺得哪裏不對,卻隻能硬著頭皮走過去。
待走到那幾人跟前,隻聽內侍說:“啟稟良娣,壽王妃到了。”
玉茗還未說什麽,卻聽張良娣故作驚訝的說:“壽王妃為何就今日迴來太子府,可是有事?”
她猛地抬起頭,看著她問:“難道不是張良娣邀我前來?”這話說完,她便明白了,自己這是中了別人的圈套,再看那楊貴妃,麵色淡淡,瞧不出什麽表情,另外三位女子盯著她的臉端詳,皆是看好戲的表情。
張良娣笑道:“我邀王妃們相聚本是明日,壽王妃怕是記錯了吧?”她看了眼身旁的楊玉環,故意說:“今日貴妃娘娘駕到,我就算在愚鈍,也不可能今日邀了你前來。”
她這一招用的狠,故意在楊貴妃來時引了玉茗來,明知她倆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故意當著楊氏姐妹的麵將過錯推到玉茗身上,若是能引得貴妃不快,怕是這壽王妃便沒有好果子吃了。可惜她沒想到楊玉環與玉茗之間並沒那麽些嫌隙,這一招便沒有奏效。
玉茗一聽,明知自己被她設計,卻也無法辯解,隻因張良娣此次並未下帖子,而是派了人傳話,她一時不察,竟然掉進那人的陷阱,連個證人都沒有。雖說她跟楊玉環之間並無嫌隙,張良娣這一計算是落空了,可這話中卻仍是帶了羞辱之意。
她咬緊下唇,又氣又急,一時竟不知如何申辯。隻聽楊貴妃身邊一女子笑道:“聽聞壽王妃乃是出身韋家,還以為是端莊淑女,沒想到竟是如此莽撞之人。”她這一說,另外兩名女子也笑出聲來,張良娣聽了,看到玉茗臉色煞白,覺得解氣,不由得意起來。
沒想到那楊玉環卻開口說:“姐姐這話便是失禮了,壽王妃也是一品內命婦,來這太子府做客也是常事,不過是記錯了日子,隻怕一時疏忽罷了。”她笑著對玉茗說:“不若就跟我們一起遊園如何?”
玉茗受此侮辱,本氣得兩手緊握,卻沒想到楊玉環會給她解圍,便知這事與她無關,乃是張良娣一人所為。她知道自己定不能與張良娣計較,隻會給自己帶來更大麻煩。隻得硬忍下這險些受辱的羞憤,淡淡說:“是我一時疏忽記錯了日子,驚擾了貴妃娘娘鳳駕,還請娘娘見諒,謝娘娘好意,可我不敢再打擾,就此告辭。”
說完,她施了一禮,慢慢退了出去。那三名女子見了,又是一番說笑,卻見楊玉環眉頭一皺,說道:“三位姐姐不要失了儀,就算她疏忽,也不是你們現在的身份能取笑的。”
那三人正是楊玉環的親生姐姐,因這妹妹當了貴妃,便進宮來陪伴,本想著將那韋王妃羞辱一通,畢竟楊玉環也曾是壽王妃,如今見到這新人,難免有些看不順眼,就想著給玉茗個下馬威逞逞威風。
沒想到替她出氣不但沒得誇讚,反惹得她不快,三人麵麵相覷,忙住了笑,站在一旁不再說話。楊玉環又對張良娣說:“我有些乏了,今日便到這吧,有勞張良娣款待。”說罷帶著三位姐姐迴了宮。
玉茗出了太子府,想起方才那般被羞辱,氣得渾身發抖。她從小被父母嬌慣,後來雖因為李瑁受了些委屈,卻從未被人這般羞辱過,終是麵子薄,越想越難堪,還沒到王府便落下淚來。
李瑁聽人報說王妃迴來了,卻不見她來書房找自己,心中奇怪,便放下手中的書去了後院。還沒進門,就聽見裏麵傳來抽泣聲,心中一驚,忙走進去,看到玉茗正拿著帕子抹眼淚。
他知她雖嬌慣,卻極少在自己麵前哭,必是遇到什麽事情才會如此,忙問道:“這是怎麽了,去的時候好好地,迴來怎麽就哭了?”
玉茗本不願他知道,所以才悄悄迴了後院,沒想到他竟然找了來,可仍不想被他知曉,隻哭著不肯說,李瑁再三追問,她才大概說了方才的事。
李瑁一聽,便知道是張良娣搞的鬼來欺負玉茗,他麵色一沉,那溫潤的臉上難得帶了些怒意,卻將那哭花了妝的人哄著,慢慢住了淚,才說道:“若是如此,以後便不要去那太子府了,你本來就不喜跟她們來往,如此正好避開了不見。”
玉茗搖搖頭:“畢竟那是太子,總不好因為我壞了你們兄弟之間的感情,你放心,以後我小心便是,今日隻因大意了才中了那張良娣的計。”
李瑁冷笑一聲:“兄弟?在這十六王宅哪有兄弟,真要有什麽禍事,大家不過各自逃難罷了。”他用帕子給玉茗擦了擦淚,歎息道:“都是因了我,你才受這委屈,我曾說要護著你,卻沒想到,卻終是讓你難過。”
玉茗忙搖了搖頭,將臉上淚抹去,說道:“不幹你的事,以後我定會小心,這又不是什麽大事,我不過方才受了氣一時想不開才氣得落了淚,這會兒已經沒事了。”
李瑁見她這般,知道她是怕自己擔心,傳下人端了水來給她淨了麵,這才將那人抱在懷中,輕輕拍著她的背說:“以後,你便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不必考慮我。既然聖人對我這兒子並不關心,想必也不會管我的王妃怎樣。隻要你開開心心的就好。”
玉茗靠在他懷中,這會兒心裏安穩下來,輕輕應了一聲。今日這麽一鬧,又大哭一場,她突然覺得疲憊不堪,就這般沉沉睡了過去。
李瑁將她輕輕抱迴到床上,又仔細蓋了錦被,看著她安靜的睡顏,伸手輕輕摸著她的臉頰,想到她本與世無爭,偏偏又被人攪進那汙濁不堪的宮廷爭鬥中。
他的臉慢慢冷了下來,自己從小便厭惡這些勾心鬥角,卻一直被逼著牽涉其中,如今到了這般地步,他們還不肯放過他最珍愛的人,既然如此,他就算汙了這雙手,也要護住她不再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