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玉茗跟在李瑁身後進了大雄寶殿,看他跪在墊上深深拜了三拜,自己也在一旁跪了,向佛祖祈禱母親早日康複,她雙手合十,偷偷看了眼旁邊那人,見他雙目緊閉,一臉肅穆,神情中竟然帶了些悲戚,喃喃自語中隱約聽到他說二哥兩個字,立時便明白,他來此乃是為了冤死的三位皇子超度,心中一陣難過。
十八郎他,想必心中十分愧疚吧,那三位皇子間接被生母所殺,百姓皆傳是他為了太子位對兄弟痛下殺手,可誰又知道,他心中的無奈與難過呢?
她輕歎一口氣,又默默許了一個願:佛祖,但求能讓那人擺脫厄運,不再受這非議之苦。
兩人拜完佛祖,正要走出大殿,玉茗見李瑁心情不鬱,瞧見旁邊有求簽筒,心生一計,笑著對他說:“聽說這大慈恩寺的簽極為靈驗,壽王殿下不妨來抽一支,說不定帶來福氣呢。”
李瑁看了那便一眼,輕輕搖了搖頭:“運乃天注定,又豈是一支簽能改變的呢?”
玉茗卻拉住他,將那簽桶抱在懷中,笑道:“殿下就當陪我一次,我先抽為敬了。”說著輕輕晃動桶身,將甩出來的一支簽捏在手裏,並沒去看,又將那簽筒遞給李瑁。
他拗不過她,隻得接過來應付的晃了幾下。玉茗將掉出來的那支簽趕緊搶了過來,跟自己那支並在一起,調皮的說:“壽王殿下若不嫌棄,我便替殿下看了。”
說罷也不等李瑁迴答,自顧自的轉身將兩支簽擺在麵前。她本想著,兩支簽裏,總會有一支上簽,沒想到竟然一支中中簽,一支下下簽。她眉頭一皺,看著自己那支中中簽,怪自己手氣不好。
本來這簽乃是運氣,輕易不得調換,可她想著自己身為女子,又怕什麽好運黴運,隻要李瑁能高興起來,便跟他換了運氣也無妨,於是笑著對他說:“壽王殿下乃是中中簽,比我這下下簽好了不少呢。”
李瑁接過她遞過來那支簽,隻見上麵寫著:一錐草地要求泉,努力求之得最難,無意俄然遇知己,相逢攜手上青天。他有些半信半疑,去要玉茗那支簽,她卻不給,藏在身後笑道:“小女子這簽運氣不好,可不能沾給殿下。”
說完搶了李瑁那支簽去找旁邊老僧解簽,隻見那老僧看了看簽文,又看了眼李瑁,說道:“此簽為中簽,意寓凡事先難後易也。”
玉茗聽了,忙對李瑁說:“殿下聽聽,這寓意好得很呢。”又將自己那支簽遞給老僧,問道:“法師,那我這支簽如何解?”
老僧接過來一看,眉頭一皺,歎了口氣:“這位姑娘的簽乃是下下簽,此卦乃是燕子銜坭之象,意為凡事勞心費力也。”
她聽著這話不似吉言,卻似懂非懂,眼珠一轉,又問道:“那姻緣運如何?”
“不合。”
她一聽愣住了,這簽本是李瑁那支,若是姻緣不合,難道……來不及多想,隻聽李瑁淡淡說道:“不過是一支簽罷了,何必多想?我們走吧。”說完將她手中那支簽抽出往桶中一擲,轉身走了出去。
玉茗一愣,忙跟著跑了出去。老僧看了眼他倆的背影,輕輕搖了搖頭:“阿彌陀佛,善緣虐緣,皆是天意。”
她蹦跳著跟在李瑁身後下了台階,瞧著他臉色比來時好了些,心中也是歡喜,瞧著東市那邊圍了些人,不知有什麽熱鬧,便求著他一起過去看。
李瑁本不喜歡這等喧鬧之處,可經不住玉茗又是撒嬌又是央求,無奈隻得點了點頭,跟著她往那邊走去。走到跟前,才發現是一班百戲藝人在鬧市門口表演。
她見那人將一把劍慢慢吞進口中,驚唿一聲,嚇得雙手捂住眼睛,卻又好奇的從指縫中偷偷看著。她這番孩子氣的動作看在李瑁眼中,眼中露出一絲笑意。
等到那吞火的藝人上場時,玉茗已拉著他擠到最跟前,隻見那人將一根棍棒兩端皆點上火,先是繞著場子舞了一圈,從他們麵前經過時,那火球倏地撲了過來,嚇得她往旁邊一躲,正靠在李瑁懷中,他一愣,低頭看著那個小腦袋縮在自己懷裏,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湧上心頭。
待迴過神來,她才發現自己竟然靠到人家懷中,驚得趕忙站直了,也不敢往旁邊看,隻裝作什麽也沒發生,一顆心卻砰砰直跳,連臉都紅了。
李瑁看她白皙的小臉連帶著脖頸都泛起了紅暈,暗自好笑,卻也沒說什麽。他這些日子陰鬱的心情突然放晴了一般,透進明媚陽光,那口悶在心中的鬱氣也隨之消散。
迴去的路上,兩人未在說什麽,卻沒有絲毫尷尬,待到了杜曲街口,玉茗跟李瑁告別,她輕輕施了一禮說:“多謝壽王殿下相伴,小女子這便告辭了。”
李瑁微一點頭,轉身向前走去,忽聽身後那人喊道:“壽王殿下!”他迴過頭,隻見那嬌小的人衝他一笑,喊道:“願殿下得償所望!”說完仿佛小鹿一般,歡快的跑進巷口,再也瞧不見。
他愣在那裏,好一會兒才轉過身,繼續前行,臉上多了絲笑意。得償所望,希望能如此吧。
隻是,這一年注定是許多人的流年,十月,玉茗母親杜氏沉屙難醫過世。玉茗痛失母親,大病一場,又去洛陽外祖家住了幾個月,待她再次迴到長安時,已經是第二年六月了。
好容易熬過了最難過的那幾個月,待她振作精神,才得知長安城中這幾個月竟然發生了一場巨變:先是武惠妃病死,接著忠王李亨被立為太子。
此時,杜曲韋氏宗族皆為家門出了一位太子妃而慶賀,這代表著,在幾十年後,韋家又可能又會出現一位皇後,這是何等的榮耀和福氣?
在周圍皆是喜慶之氣時,玉茗想到的,卻是那失了母親又與太子位無緣的壽王,雖然她知道他無心太子位,可在世人眼中,他注定成為一個失敗的皇子,這對於男子,該是多麽沉重的打擊。
借著恭賀韋瑤兒的機會,她去了次十六王宅,卻沒有能見到李瑁,隻聽說他因母妃去世抱病在床,多日未出王府。卻沒想到,在韋瑤兒房中見到了那楊玉環。
即便如此近的看她,那人的容貌仍是尋不出一絲瑕疵,反倒比上次見麵更水潤了些。玉茗看她仿佛沒事人一般與瑤兒說笑,心中卻擔憂著生病的壽王,即便知道麵前這人才是他的王妃,自己不過是一外人,卻仍忍不住問起壽王的情形。
隻聽楊玉環輕歎了口氣,淡淡說:“王爺自從惠妃娘娘去後,心中抑鬱,常常躲在屋中飲酒,任誰去也勸不得,終是病倒了,這些日子請了郎中來也說是心病,我也是毫無辦法。”
韋瑤兒說:“壽王是重情之人,雖說惠妃娘娘並未親身撫養,卻是他生母,母子連心,難免緩不過來,唉……”
玉茗聽了低著頭,心裏一陣難過,她多想去陪在他身邊,可是,自己卻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楊玉環與韋瑤兒接著便說起過幾日將要遷往東宮設宴,玉茗看她倆說說笑笑,突然有些心煩,找了個引子先告退了。一路慢慢走著,眼見著前麵便是壽王府,她停了腳步,想要進去偷看幾眼他過得可好,但是門禁森嚴,她一女子又要以何名義進去呢?
正在踟躕之時,遠遠地幾個人向這邊走來,其中為首那人乃是身形高大的一位老者,穿戴卻是常侍打扮,正是楊思勖。
今日,他奉了聖人令來壽王府探望壽王病情。在宮中,即便是親父子,卻也要遵循君臣之禮,況且,自從武惠妃死後,玄宗便對這個兒子淡了感情,再加上猜疑他與朝臣串通一氣欲謀太子之位,便更對他不管不顧。
自古皇權一山容不得二虎,就算是親兒子,也是自己皇位的終結者,玄宗好不容易得來的皇位,豈會這麽容易就交出去?是以他對這個兒子起了疑心,選來選去,終將太子位給了那個最沒出息的兒子李亨。
就連聽聞李瑁生病,玄宗也裝作不知,以為他是鬧了情緒,直到高力士稟告壽王這半年幾乎足不出戶,這才略為醒悟,派了楊思勖來探病,同時也探探這個兒子是否對他心懷不滿。
楊思勖作為侍奉左右多年的老人,怎會猜不出聖人的想法?他特意帶了太醫一同前來,名為複診,實則探探虛實,好迴去跟聖人複命。
還未走到壽王府,遠遠地瞧著一名女子在門旁猶豫不前,他雖年老,卻因常年征戰生的一副好體力,眼神也好過常人,一眼便看出那女子是韋昭訓的二女,心中詫異,轉念一想,就明白她為何在這裏。
楊思勖本天生涼薄,若是以前,定不會管這閑事,可這韋家姑娘與他有緣,他想了想,還是走了過去,問道:“你為何在這裏?”
玉茗跟在李瑁身後進了大雄寶殿,看他跪在墊上深深拜了三拜,自己也在一旁跪了,向佛祖祈禱母親早日康複,她雙手合十,偷偷看了眼旁邊那人,見他雙目緊閉,一臉肅穆,神情中竟然帶了些悲戚,喃喃自語中隱約聽到他說二哥兩個字,立時便明白,他來此乃是為了冤死的三位皇子超度,心中一陣難過。
十八郎他,想必心中十分愧疚吧,那三位皇子間接被生母所殺,百姓皆傳是他為了太子位對兄弟痛下殺手,可誰又知道,他心中的無奈與難過呢?
她輕歎一口氣,又默默許了一個願:佛祖,但求能讓那人擺脫厄運,不再受這非議之苦。
兩人拜完佛祖,正要走出大殿,玉茗見李瑁心情不鬱,瞧見旁邊有求簽筒,心生一計,笑著對他說:“聽說這大慈恩寺的簽極為靈驗,壽王殿下不妨來抽一支,說不定帶來福氣呢。”
李瑁看了那便一眼,輕輕搖了搖頭:“運乃天注定,又豈是一支簽能改變的呢?”
玉茗卻拉住他,將那簽桶抱在懷中,笑道:“殿下就當陪我一次,我先抽為敬了。”說著輕輕晃動桶身,將甩出來的一支簽捏在手裏,並沒去看,又將那簽筒遞給李瑁。
他拗不過她,隻得接過來應付的晃了幾下。玉茗將掉出來的那支簽趕緊搶了過來,跟自己那支並在一起,調皮的說:“壽王殿下若不嫌棄,我便替殿下看了。”
說罷也不等李瑁迴答,自顧自的轉身將兩支簽擺在麵前。她本想著,兩支簽裏,總會有一支上簽,沒想到竟然一支中中簽,一支下下簽。她眉頭一皺,看著自己那支中中簽,怪自己手氣不好。
本來這簽乃是運氣,輕易不得調換,可她想著自己身為女子,又怕什麽好運黴運,隻要李瑁能高興起來,便跟他換了運氣也無妨,於是笑著對他說:“壽王殿下乃是中中簽,比我這下下簽好了不少呢。”
李瑁接過她遞過來那支簽,隻見上麵寫著:一錐草地要求泉,努力求之得最難,無意俄然遇知己,相逢攜手上青天。他有些半信半疑,去要玉茗那支簽,她卻不給,藏在身後笑道:“小女子這簽運氣不好,可不能沾給殿下。”
說完搶了李瑁那支簽去找旁邊老僧解簽,隻見那老僧看了看簽文,又看了眼李瑁,說道:“此簽為中簽,意寓凡事先難後易也。”
玉茗聽了,忙對李瑁說:“殿下聽聽,這寓意好得很呢。”又將自己那支簽遞給老僧,問道:“法師,那我這支簽如何解?”
老僧接過來一看,眉頭一皺,歎了口氣:“這位姑娘的簽乃是下下簽,此卦乃是燕子銜坭之象,意為凡事勞心費力也。”
她聽著這話不似吉言,卻似懂非懂,眼珠一轉,又問道:“那姻緣運如何?”
“不合。”
她一聽愣住了,這簽本是李瑁那支,若是姻緣不合,難道……來不及多想,隻聽李瑁淡淡說道:“不過是一支簽罷了,何必多想?我們走吧。”說完將她手中那支簽抽出往桶中一擲,轉身走了出去。
玉茗一愣,忙跟著跑了出去。老僧看了眼他倆的背影,輕輕搖了搖頭:“阿彌陀佛,善緣虐緣,皆是天意。”
她蹦跳著跟在李瑁身後下了台階,瞧著他臉色比來時好了些,心中也是歡喜,瞧著東市那邊圍了些人,不知有什麽熱鬧,便求著他一起過去看。
李瑁本不喜歡這等喧鬧之處,可經不住玉茗又是撒嬌又是央求,無奈隻得點了點頭,跟著她往那邊走去。走到跟前,才發現是一班百戲藝人在鬧市門口表演。
她見那人將一把劍慢慢吞進口中,驚唿一聲,嚇得雙手捂住眼睛,卻又好奇的從指縫中偷偷看著。她這番孩子氣的動作看在李瑁眼中,眼中露出一絲笑意。
等到那吞火的藝人上場時,玉茗已拉著他擠到最跟前,隻見那人將一根棍棒兩端皆點上火,先是繞著場子舞了一圈,從他們麵前經過時,那火球倏地撲了過來,嚇得她往旁邊一躲,正靠在李瑁懷中,他一愣,低頭看著那個小腦袋縮在自己懷裏,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湧上心頭。
待迴過神來,她才發現自己竟然靠到人家懷中,驚得趕忙站直了,也不敢往旁邊看,隻裝作什麽也沒發生,一顆心卻砰砰直跳,連臉都紅了。
李瑁看她白皙的小臉連帶著脖頸都泛起了紅暈,暗自好笑,卻也沒說什麽。他這些日子陰鬱的心情突然放晴了一般,透進明媚陽光,那口悶在心中的鬱氣也隨之消散。
迴去的路上,兩人未在說什麽,卻沒有絲毫尷尬,待到了杜曲街口,玉茗跟李瑁告別,她輕輕施了一禮說:“多謝壽王殿下相伴,小女子這便告辭了。”
李瑁微一點頭,轉身向前走去,忽聽身後那人喊道:“壽王殿下!”他迴過頭,隻見那嬌小的人衝他一笑,喊道:“願殿下得償所望!”說完仿佛小鹿一般,歡快的跑進巷口,再也瞧不見。
他愣在那裏,好一會兒才轉過身,繼續前行,臉上多了絲笑意。得償所望,希望能如此吧。
隻是,這一年注定是許多人的流年,十月,玉茗母親杜氏沉屙難醫過世。玉茗痛失母親,大病一場,又去洛陽外祖家住了幾個月,待她再次迴到長安時,已經是第二年六月了。
好容易熬過了最難過的那幾個月,待她振作精神,才得知長安城中這幾個月竟然發生了一場巨變:先是武惠妃病死,接著忠王李亨被立為太子。
此時,杜曲韋氏宗族皆為家門出了一位太子妃而慶賀,這代表著,在幾十年後,韋家又可能又會出現一位皇後,這是何等的榮耀和福氣?
在周圍皆是喜慶之氣時,玉茗想到的,卻是那失了母親又與太子位無緣的壽王,雖然她知道他無心太子位,可在世人眼中,他注定成為一個失敗的皇子,這對於男子,該是多麽沉重的打擊。
借著恭賀韋瑤兒的機會,她去了次十六王宅,卻沒有能見到李瑁,隻聽說他因母妃去世抱病在床,多日未出王府。卻沒想到,在韋瑤兒房中見到了那楊玉環。
即便如此近的看她,那人的容貌仍是尋不出一絲瑕疵,反倒比上次見麵更水潤了些。玉茗看她仿佛沒事人一般與瑤兒說笑,心中卻擔憂著生病的壽王,即便知道麵前這人才是他的王妃,自己不過是一外人,卻仍忍不住問起壽王的情形。
隻聽楊玉環輕歎了口氣,淡淡說:“王爺自從惠妃娘娘去後,心中抑鬱,常常躲在屋中飲酒,任誰去也勸不得,終是病倒了,這些日子請了郎中來也說是心病,我也是毫無辦法。”
韋瑤兒說:“壽王是重情之人,雖說惠妃娘娘並未親身撫養,卻是他生母,母子連心,難免緩不過來,唉……”
玉茗聽了低著頭,心裏一陣難過,她多想去陪在他身邊,可是,自己卻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楊玉環與韋瑤兒接著便說起過幾日將要遷往東宮設宴,玉茗看她倆說說笑笑,突然有些心煩,找了個引子先告退了。一路慢慢走著,眼見著前麵便是壽王府,她停了腳步,想要進去偷看幾眼他過得可好,但是門禁森嚴,她一女子又要以何名義進去呢?
正在踟躕之時,遠遠地幾個人向這邊走來,其中為首那人乃是身形高大的一位老者,穿戴卻是常侍打扮,正是楊思勖。
今日,他奉了聖人令來壽王府探望壽王病情。在宮中,即便是親父子,卻也要遵循君臣之禮,況且,自從武惠妃死後,玄宗便對這個兒子淡了感情,再加上猜疑他與朝臣串通一氣欲謀太子之位,便更對他不管不顧。
自古皇權一山容不得二虎,就算是親兒子,也是自己皇位的終結者,玄宗好不容易得來的皇位,豈會這麽容易就交出去?是以他對這個兒子起了疑心,選來選去,終將太子位給了那個最沒出息的兒子李亨。
就連聽聞李瑁生病,玄宗也裝作不知,以為他是鬧了情緒,直到高力士稟告壽王這半年幾乎足不出戶,這才略為醒悟,派了楊思勖來探病,同時也探探這個兒子是否對他心懷不滿。
楊思勖作為侍奉左右多年的老人,怎會猜不出聖人的想法?他特意帶了太醫一同前來,名為複診,實則探探虛實,好迴去跟聖人複命。
還未走到壽王府,遠遠地瞧著一名女子在門旁猶豫不前,他雖年老,卻因常年征戰生的一副好體力,眼神也好過常人,一眼便看出那女子是韋昭訓的二女,心中詫異,轉念一想,就明白她為何在這裏。
楊思勖本天生涼薄,若是以前,定不會管這閑事,可這韋家姑娘與他有緣,他想了想,還是走了過去,問道:“你為何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