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李喻世評判三代帝王
快穿之我做金手指那些年 作者:洛水無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p>
清君側……
趙溫湖突然發現自己對李喻世似乎了解的還不夠多,她從未想過李喻世竟然會去插手皇權更替的事情。
而且,李家怎麽會容許李喻世做出這樣的決定?李家不是一向不插手皇家的事情麽?
趙溫湖的心有點亂了,各種失敗的結果輪番在腦子中上演,隻是趙溫湖沒有想到的是李喻世帶給他的驚訝還不隻是這一點。
宮中的消息傳出來的時候,趙溫湖更是恍恍惚惚,生出一種不知今夕為何年的感覺。
清君側的李喻世不僅清了囚禁皇帝的淑妃和二皇子,最後更是直接清君,自己上位。
趙溫湖將目光投向青絲,萬般情緒在心中翻滾,說話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涼意:“你一直都知道?”
青絲向著趙溫湖的方向走了幾步,停下來,屈膝半跪,看著趙溫湖的眼睛,緩緩點頭迴答道:“是。”
趙溫湖麵上冷冷的,聽到青絲的話後將目光收迴去不再看青絲:“你出去吧,我想休息了。”
青絲抿了抿唇,略有些忐忑的喊了一聲:“小姐。”
趙溫湖沒有應聲,青絲半跪在趙溫湖床邊,躊躇片刻,又是叫了幾聲,趙溫湖依舊是沒有迴應。
青絲的麵色也逐漸的冷淡了下來,站起身,麵無表情的向外走去,便是看到進來的李喻世也隻是微微躬身,什麽話也沒說。
李喻世進來後直接便往趙溫湖麵前一坐,也不張口說話,就靜靜的坐在那裏看著趙溫湖,直把趙溫湖看的壓力倍增,想了想如今李喻世的身份,到底是趙溫湖先開了口,隻是還是忍不住的話中帶上了些刺:“陛下新登基,不在宮中處理事務,倒是迴這座府中看我這糟糠妻作甚?”倒是顯得委屈了一些。
“你真是……”李喻世笑歎一聲:“麻煩的事情一時片刻的也解決不了,自是不著急,簡單的事情還有其他人呢,哪就需要我了?”
趙溫湖有些不解。
李喻世笑了笑,摟著趙溫湖靠上床,說道:“我父親並非是李大人。”
看著趙溫湖驚訝的眼神,李喻世解釋道:“你可知光正皇帝是怎麽登的帝位?”
光正皇帝便是這位剛死的帝王,光正皇帝從李姓,事實上,這個李姓並非是其本姓,而其本姓為何無從得知。
其皇位並非是由父輩傳來下的,具體的事情有點複雜。
光正皇帝本是布衣,由軍功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其人行事果決,眼光獨到,當初在眾皇子中壓中了恭顯帝其父睿宗帝,整個人便水漲船高,睿宗帝為了表示對其的重用,便賜姓李,在自己病重將逝之前封其為攝政王,輔佐新帝恭顯帝。
恭顯帝登基時尚且幼小,不過八歲稚兒,朝中眾人皆是暗中揣測攝政王大權在手欲獨攬朝政,誰知攝政王於恭顯帝十一歲成婚之後果斷將權力還給恭顯帝,倒是叫朝野上下一片讚聲。
若隻是這那必定又是一樁君臣相得的佳話,然恭顯帝手握大權之後沉迷玩樂荒廢朝政,更是要掏空國庫欲要建那珍禽園,整個一昏君做派。
接著的兩年更是各地陸續爆出旱情,更是讓百姓覺得君不仁,天降懲罰,各地紛紛起義,還是攝政王的光正帝再次穿上盔甲,鎮壓叛亂,然在其出兵在外時,恭顯帝被刺殺身亡。
當初睿宗帝在登基時便沒有留情,諸多兄弟死的死,殘的殘,而其在位時間也短,後麵的時間更是纏綿病榻,所以隻留下一個兒子,便是恭顯帝,而在恭顯帝死後,李氏皇族可謂是一個人都沒有了。
而這時候眾臣又提議,攝政王功勞大,能力強,又忠心愛國,不如讓攝政王為皇。
三推之下,反正最後光正帝上位了,而登基當日天降甘霖,百姓更是覺得這是明君出世的征兆。
光正,光明正大,嗬,他也配?
李喻世嘲諷的笑了笑:“當初那恭顯帝是光正帝刻意養廢的,連著幾年的大旱以及登基之日降雨更是欽天監算準了的,便是恭顯帝的死都是光正帝的算計,看看,這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上位登基豈不是順理成章?”
趙溫湖小心翼翼的分析著,李喻世不是李大人的兒子,看著身份又不一般的樣子,又看李喻世這話中對光正帝的嘲諷,趙溫湖睜大了眼:“……所以你是恭顯帝的兒子?”
李喻世:……
無奈,李喻世開口:“瞎想什麽呢你,恭顯帝死的時候才十三歲,哪來的孩子?”
趙溫湖默,所以猜錯了麽:“那你……”
看著趙溫湖好奇的樣子,李喻世開口:“你知道為何當初睿宗帝不怕光正帝功高震主拿捏恭顯帝,竟然封了光正帝被封攝政王麽?”
趙溫湖還未出嫁的時候家中無人會與她說這些,所以自然是不知道的,很誠實的搖了搖頭,趙溫湖看著李喻世的眼睛裏麵充滿求知欲。
“當初光正帝在戰場上麵因救睿宗帝受傷,傷到了那裏”李喻世看著趙溫湖有些微紅的臉笑了笑,繼續道:“當初太醫說是再也無法使女人受孕,所以當時的睿宗帝對光正帝又是感激又是愧疚,而一直到光正帝所剩唯一的孩子中毒身亡後,睿宗帝對光正帝更是多了一份放心,他覺得光正帝不會有子嗣,自然是不會覬覦那個皇位了。”
趙溫湖覺得李喻世這些話裏麵的信息量還真的挺大的:“所以說當時光正帝是買通了太醫?而那中毒的孩子是……”夫君你?
李喻世點了點頭:“聰明。”
“當時我被下毒之後,光正帝便查到了睿宗帝身上,隻是他也沒有大張旗鼓,索性將計就計,傳出我已經死了的消息,睿宗帝沒有多懷疑便信了,對光正帝也越發的信重。”
趙溫湖想了想,問道:“那為何後來沒認迴你?”
李喻世苦笑一聲:“起初幾年他位子沒坐穩,就沒敢將我認迴來,後來吧,他的其他孩子一個個的出生,我這個‘已經死了的’也就不稀罕了。”
“又因著我曾經的一些言論觸怒了他”李喻世聳了聳肩,麵上也沒有絲毫傷心難過等負麵情緒,似乎全然不在意般的說:“所以他便不怎麽管我了,後來我母親死後就更是忘了還有這麽個兒子了。”
趙溫湖低著頭消化著李喻世說的這些話,怎麽說呢,就是覺得這些聽起來有點不太舒服的感覺,本來在心中有些嚴肅的神聖的家國事上倒顯得有些兒戲了,趙溫湖想了想,不知道該怎麽形容。
李喻世聽了趙溫湖的話又是笑了笑,這次的笑聲裏麵又是帶上了嘲諷的味道:“是啊,可不是兒戲麽?長於婦人之手,兩位帝王竟善使陰損愚蠢的婦人手段。”
趙溫湖皺了皺眉,倒確實像是內宅的陰私手段,玩笑的很,但是李喻世的口中‘陰損愚蠢的婦人手段’這幾個字總是讓人聽上去有些刺耳,讓人覺得打心眼兒裏麵的不舒服,似乎在其眼中女人便是這般……叫他瞧不起。
垂眸,趙溫湖掩了掩因著李喻世的話而浮現出的不悅。
李喻世沒有發現趙溫湖神色中的不對,繼續道:“光正帝以前怕是從未想過將皇位傳給我,可惜啊,養的幾個孩子,老二欲弑父造反,老三是睿宗帝的女兒所生,好不容易算計來睿宗帝的皇位可不想讓有睿宗帝血脈的兒子坐,老四母族無人,剩下幾個又都太少,他也害怕被別人像他養恭顯帝一樣把他兒子給養廢了。所以最後不就剩下一個我了麽?嗬。”
趙溫湖:……
她有些猜到為什麽李喻世大老遠的從宮裏麵迴來了還反常的情緒激動說了很多話,大概就是拿下皇位後心中有些迷茫無所適從以及自己個兒心中對老父親光正帝的嘲諷之情無處宣泄,所以就來找自己這個妻子來訴說?又或者是炫耀?
看了看旁邊似乎發泄完了恢複安靜卻看上去有些疲憊的李喻世,趙溫湖扯了扯唇角,滿滿的透出嘲笑的意味,也不知究竟是想要嘲笑誰……
等到李喻世走了之後,府中又迎來一陣的忙碌,如今府中誰不知道自家主子現在是皇帝?雖說皇宮裏麵什麽都有,但是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主子用慣了的東西也要備好,萬一哪件事情做得好了入了主子的眼那等著自己的就是榮華富貴了。
這些事情雖然有些雜亂,但是對於趙溫湖來說還不是太難處理,吩咐好後便也不操心了。
而唯一讓她心裏麵惦記操心的,就是去佛堂將裏麵的觀音小像也給帶到皇宮裏麵去。
所以趙溫湖在搬去皇宮前,再一次踏入了佛堂內。
清君側……
趙溫湖突然發現自己對李喻世似乎了解的還不夠多,她從未想過李喻世竟然會去插手皇權更替的事情。
而且,李家怎麽會容許李喻世做出這樣的決定?李家不是一向不插手皇家的事情麽?
趙溫湖的心有點亂了,各種失敗的結果輪番在腦子中上演,隻是趙溫湖沒有想到的是李喻世帶給他的驚訝還不隻是這一點。
宮中的消息傳出來的時候,趙溫湖更是恍恍惚惚,生出一種不知今夕為何年的感覺。
清君側的李喻世不僅清了囚禁皇帝的淑妃和二皇子,最後更是直接清君,自己上位。
趙溫湖將目光投向青絲,萬般情緒在心中翻滾,說話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涼意:“你一直都知道?”
青絲向著趙溫湖的方向走了幾步,停下來,屈膝半跪,看著趙溫湖的眼睛,緩緩點頭迴答道:“是。”
趙溫湖麵上冷冷的,聽到青絲的話後將目光收迴去不再看青絲:“你出去吧,我想休息了。”
青絲抿了抿唇,略有些忐忑的喊了一聲:“小姐。”
趙溫湖沒有應聲,青絲半跪在趙溫湖床邊,躊躇片刻,又是叫了幾聲,趙溫湖依舊是沒有迴應。
青絲的麵色也逐漸的冷淡了下來,站起身,麵無表情的向外走去,便是看到進來的李喻世也隻是微微躬身,什麽話也沒說。
李喻世進來後直接便往趙溫湖麵前一坐,也不張口說話,就靜靜的坐在那裏看著趙溫湖,直把趙溫湖看的壓力倍增,想了想如今李喻世的身份,到底是趙溫湖先開了口,隻是還是忍不住的話中帶上了些刺:“陛下新登基,不在宮中處理事務,倒是迴這座府中看我這糟糠妻作甚?”倒是顯得委屈了一些。
“你真是……”李喻世笑歎一聲:“麻煩的事情一時片刻的也解決不了,自是不著急,簡單的事情還有其他人呢,哪就需要我了?”
趙溫湖有些不解。
李喻世笑了笑,摟著趙溫湖靠上床,說道:“我父親並非是李大人。”
看著趙溫湖驚訝的眼神,李喻世解釋道:“你可知光正皇帝是怎麽登的帝位?”
光正皇帝便是這位剛死的帝王,光正皇帝從李姓,事實上,這個李姓並非是其本姓,而其本姓為何無從得知。
其皇位並非是由父輩傳來下的,具體的事情有點複雜。
光正皇帝本是布衣,由軍功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其人行事果決,眼光獨到,當初在眾皇子中壓中了恭顯帝其父睿宗帝,整個人便水漲船高,睿宗帝為了表示對其的重用,便賜姓李,在自己病重將逝之前封其為攝政王,輔佐新帝恭顯帝。
恭顯帝登基時尚且幼小,不過八歲稚兒,朝中眾人皆是暗中揣測攝政王大權在手欲獨攬朝政,誰知攝政王於恭顯帝十一歲成婚之後果斷將權力還給恭顯帝,倒是叫朝野上下一片讚聲。
若隻是這那必定又是一樁君臣相得的佳話,然恭顯帝手握大權之後沉迷玩樂荒廢朝政,更是要掏空國庫欲要建那珍禽園,整個一昏君做派。
接著的兩年更是各地陸續爆出旱情,更是讓百姓覺得君不仁,天降懲罰,各地紛紛起義,還是攝政王的光正帝再次穿上盔甲,鎮壓叛亂,然在其出兵在外時,恭顯帝被刺殺身亡。
當初睿宗帝在登基時便沒有留情,諸多兄弟死的死,殘的殘,而其在位時間也短,後麵的時間更是纏綿病榻,所以隻留下一個兒子,便是恭顯帝,而在恭顯帝死後,李氏皇族可謂是一個人都沒有了。
而這時候眾臣又提議,攝政王功勞大,能力強,又忠心愛國,不如讓攝政王為皇。
三推之下,反正最後光正帝上位了,而登基當日天降甘霖,百姓更是覺得這是明君出世的征兆。
光正,光明正大,嗬,他也配?
李喻世嘲諷的笑了笑:“當初那恭顯帝是光正帝刻意養廢的,連著幾年的大旱以及登基之日降雨更是欽天監算準了的,便是恭顯帝的死都是光正帝的算計,看看,這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上位登基豈不是順理成章?”
趙溫湖小心翼翼的分析著,李喻世不是李大人的兒子,看著身份又不一般的樣子,又看李喻世這話中對光正帝的嘲諷,趙溫湖睜大了眼:“……所以你是恭顯帝的兒子?”
李喻世:……
無奈,李喻世開口:“瞎想什麽呢你,恭顯帝死的時候才十三歲,哪來的孩子?”
趙溫湖默,所以猜錯了麽:“那你……”
看著趙溫湖好奇的樣子,李喻世開口:“你知道為何當初睿宗帝不怕光正帝功高震主拿捏恭顯帝,竟然封了光正帝被封攝政王麽?”
趙溫湖還未出嫁的時候家中無人會與她說這些,所以自然是不知道的,很誠實的搖了搖頭,趙溫湖看著李喻世的眼睛裏麵充滿求知欲。
“當初光正帝在戰場上麵因救睿宗帝受傷,傷到了那裏”李喻世看著趙溫湖有些微紅的臉笑了笑,繼續道:“當初太醫說是再也無法使女人受孕,所以當時的睿宗帝對光正帝又是感激又是愧疚,而一直到光正帝所剩唯一的孩子中毒身亡後,睿宗帝對光正帝更是多了一份放心,他覺得光正帝不會有子嗣,自然是不會覬覦那個皇位了。”
趙溫湖覺得李喻世這些話裏麵的信息量還真的挺大的:“所以說當時光正帝是買通了太醫?而那中毒的孩子是……”夫君你?
李喻世點了點頭:“聰明。”
“當時我被下毒之後,光正帝便查到了睿宗帝身上,隻是他也沒有大張旗鼓,索性將計就計,傳出我已經死了的消息,睿宗帝沒有多懷疑便信了,對光正帝也越發的信重。”
趙溫湖想了想,問道:“那為何後來沒認迴你?”
李喻世苦笑一聲:“起初幾年他位子沒坐穩,就沒敢將我認迴來,後來吧,他的其他孩子一個個的出生,我這個‘已經死了的’也就不稀罕了。”
“又因著我曾經的一些言論觸怒了他”李喻世聳了聳肩,麵上也沒有絲毫傷心難過等負麵情緒,似乎全然不在意般的說:“所以他便不怎麽管我了,後來我母親死後就更是忘了還有這麽個兒子了。”
趙溫湖低著頭消化著李喻世說的這些話,怎麽說呢,就是覺得這些聽起來有點不太舒服的感覺,本來在心中有些嚴肅的神聖的家國事上倒顯得有些兒戲了,趙溫湖想了想,不知道該怎麽形容。
李喻世聽了趙溫湖的話又是笑了笑,這次的笑聲裏麵又是帶上了嘲諷的味道:“是啊,可不是兒戲麽?長於婦人之手,兩位帝王竟善使陰損愚蠢的婦人手段。”
趙溫湖皺了皺眉,倒確實像是內宅的陰私手段,玩笑的很,但是李喻世的口中‘陰損愚蠢的婦人手段’這幾個字總是讓人聽上去有些刺耳,讓人覺得打心眼兒裏麵的不舒服,似乎在其眼中女人便是這般……叫他瞧不起。
垂眸,趙溫湖掩了掩因著李喻世的話而浮現出的不悅。
李喻世沒有發現趙溫湖神色中的不對,繼續道:“光正帝以前怕是從未想過將皇位傳給我,可惜啊,養的幾個孩子,老二欲弑父造反,老三是睿宗帝的女兒所生,好不容易算計來睿宗帝的皇位可不想讓有睿宗帝血脈的兒子坐,老四母族無人,剩下幾個又都太少,他也害怕被別人像他養恭顯帝一樣把他兒子給養廢了。所以最後不就剩下一個我了麽?嗬。”
趙溫湖:……
她有些猜到為什麽李喻世大老遠的從宮裏麵迴來了還反常的情緒激動說了很多話,大概就是拿下皇位後心中有些迷茫無所適從以及自己個兒心中對老父親光正帝的嘲諷之情無處宣泄,所以就來找自己這個妻子來訴說?又或者是炫耀?
看了看旁邊似乎發泄完了恢複安靜卻看上去有些疲憊的李喻世,趙溫湖扯了扯唇角,滿滿的透出嘲笑的意味,也不知究竟是想要嘲笑誰……
等到李喻世走了之後,府中又迎來一陣的忙碌,如今府中誰不知道自家主子現在是皇帝?雖說皇宮裏麵什麽都有,但是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主子用慣了的東西也要備好,萬一哪件事情做得好了入了主子的眼那等著自己的就是榮華富貴了。
這些事情雖然有些雜亂,但是對於趙溫湖來說還不是太難處理,吩咐好後便也不操心了。
而唯一讓她心裏麵惦記操心的,就是去佛堂將裏麵的觀音小像也給帶到皇宮裏麵去。
所以趙溫湖在搬去皇宮前,再一次踏入了佛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