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推到老祖宗身上就對了
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作者:妞妞騎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福,豆粕是要花錢買,這樣的話,你家會不會太吃虧了?”
李有福笑了笑,又遞了一根煙過去,“強子叔,我就實話跟你說,榨油廠那邊讓我幫著他們收購物資,主要是肉蛋魚啥的。”
“你也知道我在研究所上班,幫他們送物資工資肯定沒有,不過能給我一些榨完油的豆粕。”
“原來如此!”
李大強拍了拍李有福的胳膊,“行,這事我答應了。”
“不過要等到開了春,往迴抱豬崽的時候,我就讓人往你家送四頭豬崽,給你娘和你四嫂算滿工分。”
說到這裏,李大強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醜話也說在前麵,豬是整個村的集體資產,養不好或者死了,該怎麽賠就怎麽賠。”
“還有,到了年底,每頭豬必須達到250斤,不然工分減半。”
李有福點了點頭,養豬,割豬草,通常是分配給老人和小孩子的活,一般每天有3到5個工分,想拿滿工分,不下地揮汗如雨怎麽行?
總的來說,李大強開的條件不算離譜。
“強子叔,那就這麽辦,不過我還有個要求。”
“你說。”
“我家沒有豬圈,你看能不能到時候找幾個人搭把手,幫著給蓋一個,工錢啥的都好說。”
李大強擺了擺手,“蓋個豬圈還要啥錢,這事我記下了,等這次去公社送完豬迴來後,我就叫人過去搭把手。”
“謝謝強子叔,那我就先迴去了,等這邊要去公社的時候跟我說一聲。”
李有福見目的達到,就準備告別離開了。
“馬嬸,我就先迴去了。”
“有福,留下來吃飯。”
“不了馬嬸,家裏還一堆事呢。”
“強子叔,走了。”
看著李有福麻溜的離開,馬嬸反倒有些不好意思,“這孩子,咋說走就走呢。”
“當家的,你看,還給你送了瓶酒,還有那麽大一塊肉。”
李大強笑了笑,“行了,別人送的我還不收呢,那小子現在有本事,不缺這一口吃的。”
“媳婦,中午把肉做了,我太饞這一口了。”
“知道了,老大不小的人,還沒個毛頭小子穩重。”
馬嬸笑罵一句,就歡歡喜喜跑廚房做飯,對於農村人來說,吃一頓肉夠他們高興好久的了。
……
另一邊。
李有福前腳踏進院子,就看見蔣翠花從廚房探了個腦袋出來,“有福,這麽快就迴來了?”
“飯還有一會才好。”
李有福笑了笑,“娘,吃飯不著急,跟你說個事。”
“四嫂呢?”
“在廚房呢。”
聽到這話,李有福直接走了過去,剛一進廚房,就聞著飯香,“四嫂,中午吃啥?”
“就知道吃,你不是說有事,趕緊說。”
張玉梅淺淺一笑,“小叔子,中午吃米飯,西紅柿炒雞蛋,拍個黃瓜,再做個肉菜,你看行嗎?”
“怎麽不行,聽著就流口水。”
李有福嘿嘿一笑,注意到旁邊蔣翠花的目光,繼續說道:“是這麽迴事,剛才我聽強子叔的意思,他打算今年交完任務豬後,就把糧食分給大家,以後就不在食堂吃飯,各家吃各家的。”
“一家能分多少?”
“具體沒說,要從公社那領救濟糧,加上前麵我換的糧食,撐到春收後問題不大。”
蔣翠花皺著的眉慢慢舒展,“也算是件好事。”
可不是嘛,因為李有福的關係,家裏和爺奶那裏都不缺糧食,時不時還能從兩家外麵聞著肉味,你叫村裏其他人怎麽想?
要知道現在還是村食堂,要是嚴格按照規定,家裏是不允許做飯,更不能保留糧食,一切都屬於集體。
但畢竟李有福幫了不少忙,給李家村做了大貢獻,加上李有福又是工人的身份,村裏其他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短時間還好,大家還記著情分,時間長了呢?
張玉梅沒說話,心裏也鬆了口氣。
大食堂既有一開始的美好,也有眾人的抱怨,有些東西很難講清。
就像蔣翠花說的,這是一件好事。
對於勤勞的人來說,付出就有迴報,反倒是那些好吃懶做的人,仿佛天要塌了。
但這種人畢竟隻占少數,代表不了所有廣大勞動人民。
“另外還有一件事。”
頓了頓,李有福繼續說道:“開了春之後,我打算讓你和四嫂在家養豬,就不下地了。”
“養豬?”
“那才幾個工分。”
“娘,你先聽我說。”
李有福一把抓住蔣翠花的手,“我知道你們有疑問,我就這麽說吧,就算娘你啥也不幹,你兒子我也能養的起你。”
這話不但蔣翠花信,張玉梅也相信。
李有福往家裏拿的都是啥,大米,白麵,玉米麵也是純玉米,可不是什麽棒子麵,全都是細糧。
不用想,就算再怎麽遲鈍,也知道這些糧食是怎麽來的。
於是兩人沒有打攪李有福,靜靜聽他說話。
李有福微微一笑,接著說道:“我跟強子叔說好了,咱們家領4頭豬崽迴來,每頭豬到了年底最少養到250斤。”
“強子叔答應我,到時候每天給娘和四嫂滿工分。”
“250斤?”
聽到這個數字,兩人都瞪大雙眼。
就不說現在是啥光景,到處資源緊缺,就算年景好的時候,每天拚命上山挖豬草,那也不能保證把豬養到250斤。
這個數字,絕大多數農村人都不敢想。
李有福也知道要拿點東西出來,不然沒有說服力,這個年代人哪裏知道什麽叫科學養豬。
那不瞎扯嗎?
“對,就是250斤。”
李有福點了點頭,篤定道:“娘,四嫂,你們信我嗎?”
“這不也是老祖宗交給你的本事吧?”
蔣翠花像是反應過來,忽然眼前一亮。
聽到婆婆這麽說,張玉梅躁動的心也跟著平靜下來,身為李家的兒媳婦,這事根本瞞不住張玉梅,她自然清楚,老祖宗交本事給李有福。
不然哪有現在這麽好的日子,簡直跟做夢似的。
“嗯!”
李有福像是吞了隻蒼蠅,表麵上點了點頭,“娘你真聰明,這都猜到了。”
蔣翠花咧嘴一笑,“你有幾斤幾兩,我還不知道,肯定又是老祖宗的功勞。”
提到老祖宗,蔣翠花眼睛都在放光,仔細看,裏麵全是小星星。
得!
老祖宗就老祖宗吧!
李有福擠出笑容,“老祖宗說了,隻要按照他教的辦法,別說250斤,400斤也沒問題。”
……
晚點還有。
李有福笑了笑,又遞了一根煙過去,“強子叔,我就實話跟你說,榨油廠那邊讓我幫著他們收購物資,主要是肉蛋魚啥的。”
“你也知道我在研究所上班,幫他們送物資工資肯定沒有,不過能給我一些榨完油的豆粕。”
“原來如此!”
李大強拍了拍李有福的胳膊,“行,這事我答應了。”
“不過要等到開了春,往迴抱豬崽的時候,我就讓人往你家送四頭豬崽,給你娘和你四嫂算滿工分。”
說到這裏,李大強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醜話也說在前麵,豬是整個村的集體資產,養不好或者死了,該怎麽賠就怎麽賠。”
“還有,到了年底,每頭豬必須達到250斤,不然工分減半。”
李有福點了點頭,養豬,割豬草,通常是分配給老人和小孩子的活,一般每天有3到5個工分,想拿滿工分,不下地揮汗如雨怎麽行?
總的來說,李大強開的條件不算離譜。
“強子叔,那就這麽辦,不過我還有個要求。”
“你說。”
“我家沒有豬圈,你看能不能到時候找幾個人搭把手,幫著給蓋一個,工錢啥的都好說。”
李大強擺了擺手,“蓋個豬圈還要啥錢,這事我記下了,等這次去公社送完豬迴來後,我就叫人過去搭把手。”
“謝謝強子叔,那我就先迴去了,等這邊要去公社的時候跟我說一聲。”
李有福見目的達到,就準備告別離開了。
“馬嬸,我就先迴去了。”
“有福,留下來吃飯。”
“不了馬嬸,家裏還一堆事呢。”
“強子叔,走了。”
看著李有福麻溜的離開,馬嬸反倒有些不好意思,“這孩子,咋說走就走呢。”
“當家的,你看,還給你送了瓶酒,還有那麽大一塊肉。”
李大強笑了笑,“行了,別人送的我還不收呢,那小子現在有本事,不缺這一口吃的。”
“媳婦,中午把肉做了,我太饞這一口了。”
“知道了,老大不小的人,還沒個毛頭小子穩重。”
馬嬸笑罵一句,就歡歡喜喜跑廚房做飯,對於農村人來說,吃一頓肉夠他們高興好久的了。
……
另一邊。
李有福前腳踏進院子,就看見蔣翠花從廚房探了個腦袋出來,“有福,這麽快就迴來了?”
“飯還有一會才好。”
李有福笑了笑,“娘,吃飯不著急,跟你說個事。”
“四嫂呢?”
“在廚房呢。”
聽到這話,李有福直接走了過去,剛一進廚房,就聞著飯香,“四嫂,中午吃啥?”
“就知道吃,你不是說有事,趕緊說。”
張玉梅淺淺一笑,“小叔子,中午吃米飯,西紅柿炒雞蛋,拍個黃瓜,再做個肉菜,你看行嗎?”
“怎麽不行,聽著就流口水。”
李有福嘿嘿一笑,注意到旁邊蔣翠花的目光,繼續說道:“是這麽迴事,剛才我聽強子叔的意思,他打算今年交完任務豬後,就把糧食分給大家,以後就不在食堂吃飯,各家吃各家的。”
“一家能分多少?”
“具體沒說,要從公社那領救濟糧,加上前麵我換的糧食,撐到春收後問題不大。”
蔣翠花皺著的眉慢慢舒展,“也算是件好事。”
可不是嘛,因為李有福的關係,家裏和爺奶那裏都不缺糧食,時不時還能從兩家外麵聞著肉味,你叫村裏其他人怎麽想?
要知道現在還是村食堂,要是嚴格按照規定,家裏是不允許做飯,更不能保留糧食,一切都屬於集體。
但畢竟李有福幫了不少忙,給李家村做了大貢獻,加上李有福又是工人的身份,村裏其他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短時間還好,大家還記著情分,時間長了呢?
張玉梅沒說話,心裏也鬆了口氣。
大食堂既有一開始的美好,也有眾人的抱怨,有些東西很難講清。
就像蔣翠花說的,這是一件好事。
對於勤勞的人來說,付出就有迴報,反倒是那些好吃懶做的人,仿佛天要塌了。
但這種人畢竟隻占少數,代表不了所有廣大勞動人民。
“另外還有一件事。”
頓了頓,李有福繼續說道:“開了春之後,我打算讓你和四嫂在家養豬,就不下地了。”
“養豬?”
“那才幾個工分。”
“娘,你先聽我說。”
李有福一把抓住蔣翠花的手,“我知道你們有疑問,我就這麽說吧,就算娘你啥也不幹,你兒子我也能養的起你。”
這話不但蔣翠花信,張玉梅也相信。
李有福往家裏拿的都是啥,大米,白麵,玉米麵也是純玉米,可不是什麽棒子麵,全都是細糧。
不用想,就算再怎麽遲鈍,也知道這些糧食是怎麽來的。
於是兩人沒有打攪李有福,靜靜聽他說話。
李有福微微一笑,接著說道:“我跟強子叔說好了,咱們家領4頭豬崽迴來,每頭豬到了年底最少養到250斤。”
“強子叔答應我,到時候每天給娘和四嫂滿工分。”
“250斤?”
聽到這個數字,兩人都瞪大雙眼。
就不說現在是啥光景,到處資源緊缺,就算年景好的時候,每天拚命上山挖豬草,那也不能保證把豬養到250斤。
這個數字,絕大多數農村人都不敢想。
李有福也知道要拿點東西出來,不然沒有說服力,這個年代人哪裏知道什麽叫科學養豬。
那不瞎扯嗎?
“對,就是250斤。”
李有福點了點頭,篤定道:“娘,四嫂,你們信我嗎?”
“這不也是老祖宗交給你的本事吧?”
蔣翠花像是反應過來,忽然眼前一亮。
聽到婆婆這麽說,張玉梅躁動的心也跟著平靜下來,身為李家的兒媳婦,這事根本瞞不住張玉梅,她自然清楚,老祖宗交本事給李有福。
不然哪有現在這麽好的日子,簡直跟做夢似的。
“嗯!”
李有福像是吞了隻蒼蠅,表麵上點了點頭,“娘你真聰明,這都猜到了。”
蔣翠花咧嘴一笑,“你有幾斤幾兩,我還不知道,肯定又是老祖宗的功勞。”
提到老祖宗,蔣翠花眼睛都在放光,仔細看,裏麵全是小星星。
得!
老祖宗就老祖宗吧!
李有福擠出笑容,“老祖宗說了,隻要按照他教的辦法,別說250斤,400斤也沒問題。”
……
晚點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