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千人足矣
明末:從鬆錦大戰首逃開始 作者:龍眼好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然逃出城後便朝著南邊一路狂奔,一路上也遇到了小股建奴的騷擾,但都憑著精良的騎術和過硬的功夫險險避過。
隻是身後的追兵一直甩都甩不掉,然而戰馬的耐力是有限的,待馬力用盡之時,估計李然也會難逃一劫!
罷了,不如迴過身去廝殺一番,或許還能再殺兩個建奴墊背!
眼見著前方出現一座小丘陵,李然便猛的一催戰馬,準備繞過小山丘後就掉轉馬頭出其不意的殺他一個迴馬槍!
看到李然策馬疾馳,一眾建奴也不心急,他們都是久居馬背之上的老虜,深知李然此刻即使領先他們一點,但肯定也堅持不了多久。
且此舉隻會加劇馬匹的負擔,並不能讓李然逃出生天。
隻是當建奴拐過山腳拍馬趕來之時,眼前的一幕卻讓他們瞬間呆住了!
倒不是驚訝李然突然掉轉馬頭舉矛正欲衝殺過來,而是就在李然身後……竟毫無征兆的出現了一支聲勢浩大的騎兵部隊!
這究竟是哪裏來的騎兵?甚至有人懷疑剛才拐過的山腳是不是將他們傳送到了另一個地方?
李然心中也是暗自詫異,莫非又是建奴來襲?不過他很快發現那跑在前麵的騎士手中所持的旗幟上寫著一個大大的“王”字!
王姓將軍,會是誰?不管是誰至少肯定不是建奴,李然心中大定,遂轉身獨自麵對追兵,他的心中也更加有了底氣。
反觀建奴,此時個個都將驚嚇寫在了臉上,退還是不退?那是個問題。
“殺啊!”李然提起長矛反身就殺了上來,建奴們哪裏還敢與之一戰,紛紛一拉韁繩就要往迴逃!
李然碰到的當然就是大同軍騎兵一營和二營了。
兩營騎兵共計七千餘人日夜兼程從順德府往河間府趕,經過兩天一夜後終於是來到了河間府周邊。
豈知剛到地方,便接到了探子匯報,河間府失守了,於是巴特和薩仁便決定暫時休整,按兵不動。
不料大軍正要停下,就看到李然單槍匹馬衝了過來。
“是友軍,快救人!”巴特二話不說,帶著人就衝了上去。
建奴們心中悔呀,為什麽非要追殺那個明將呢,不然這個時候在河間縣城裏燒殺搶不好嗎?
好了,現在反過來倒被明軍追殺,關鍵這到底是從哪裏來冒出來的一支騎兵?大明還有敢與他們野戰的軍隊嗎?
得虧此地離河間府也不算太遠,李然追了一陣後,便停下了腳步,他知道再往前就會遭遇建奴主力了。
見李然停下,隨後趕來的巴特也放慢了馬速。
“末將李然,隨從周爾淳大人暫守河間,不知貴軍是……”李然這時迴過頭來向巴特自報家門。
巴特向李然點點頭,然後迴道:“咱們是大同邊軍騎兵營,奉總兵王塵王大人之命前來河間拒敵!”
“大同軍,王大人?”李然不由臉上一喜,連忙道:“你們來的正好,我家周大人還在城中……”
“不急,現在河間什麽情況,你先給我們說說。”巴特牢記王塵的命令,所以並未立即答應進城救人。
“昨天夜裏,不知是什麽人突然在城中四處放火,趁著混亂又將城門打開,建奴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河間……”
“末將本想拚死保護周大人逃出城來,奈何建奴追殺的緊,大人為了讓我獨自逃走,不惜以命相逼,估摸著此時的河間城中,怕是已經生靈塗炭了!”
聽完李然的介紹,巴特眉頭緊皺,這時薩仁也帶人追了上來,兩人嘀咕了兩句,均是搖頭。
“李將軍,怕是河間城我們不能去了!”巴特遺憾地對李然道。
“為什麽,城中還有數萬百姓,還有周大人呀!你們不是朝廷的軍隊嗎?為什麽不去救?”李然想不通了,情緒似乎有點失控。
“李將軍莫要衝動,現在離城破已經過去了幾個時辰,誰也不知道此時周大人是生是死,貿然殺迴去,別說救人,搞不好我們也會被建奴包餃子呀!”巴特勸導李然。
“可是……可是……”李然心知巴特說的對,但是就這麽不管不顧,直接走人,他又心有不甘。
“不過,咱們也不是說就要避其鋒芒,此刻建奴已經得知了我軍存在,定會派大軍前來圍攻我們,這一戰肯定是避免不了的!”薩仁這時語氣堅決地說道。
巴特頷首示意,他雖不讚同迴城之舉,卻也並非不願與建奴交戰,恰恰相反,他們必須要打一場漂亮的勝仗,借此吸引建奴沿著王塵所規劃的路線南下追擊。
河間府,縣衙,這裏算是整座城中最為氣派的建築了,此時多鐸臨時將地地當做了指揮所,眾多奴才則頻繁出入,向其稟報劫掠之事。
“報……”又是一聲報告響起,隻是這一次並不是來向多鐸匯報收獲的。
“城南三十裏處發現一支來曆不明的騎兵部隊,人數大約在萬人左右!”
多鐸原本有些困倦的大腦,瞬間清醒過來。
“明軍還有如此規模的騎兵部隊?莫非是吳三桂?還是唐通?”
隨即他又狠狠的甩了甩腦袋,不對,入塞時皇太極還派了一支偏師去到寧遠城下牽製吳三桂,崇禎不可能將關寧軍派出來的!
“管他是哪支軍隊,都不可能是我大清勇士的對手,鼇拜聽令!”多鐸雙眼精光一冒,雖然他明知鼇拜主要是來牽製他的,但放著大清第一巴圖魯不用也太浪費了。
“奴才在!”鼇拜立即上前跪地應道。
“若讓你去迎擊那支明軍,需帶多少人方為足夠?”
鼇拜此時正值壯年,又是滿清第一勇士,對明軍那是非常的不屑一顧,事實上他在與明軍的大小對戰中確實鮮有敗績。
隻見他想都不想便張口答道:“一千足矣!”
“一千人?”這下連多鐸都感到震驚了。
“明軍不過土雞瓦狗罷了,隻需一千人奴才定能將對方主將頭顱摘來送給豫親王!”鼇拜再一次確認道。
“好,真不愧為我大清第一巴圖魯,不過本王還是給你三千人,去吧,將明將的首級摘下來給本王當球踢!”
隻是身後的追兵一直甩都甩不掉,然而戰馬的耐力是有限的,待馬力用盡之時,估計李然也會難逃一劫!
罷了,不如迴過身去廝殺一番,或許還能再殺兩個建奴墊背!
眼見著前方出現一座小丘陵,李然便猛的一催戰馬,準備繞過小山丘後就掉轉馬頭出其不意的殺他一個迴馬槍!
看到李然策馬疾馳,一眾建奴也不心急,他們都是久居馬背之上的老虜,深知李然此刻即使領先他們一點,但肯定也堅持不了多久。
且此舉隻會加劇馬匹的負擔,並不能讓李然逃出生天。
隻是當建奴拐過山腳拍馬趕來之時,眼前的一幕卻讓他們瞬間呆住了!
倒不是驚訝李然突然掉轉馬頭舉矛正欲衝殺過來,而是就在李然身後……竟毫無征兆的出現了一支聲勢浩大的騎兵部隊!
這究竟是哪裏來的騎兵?甚至有人懷疑剛才拐過的山腳是不是將他們傳送到了另一個地方?
李然心中也是暗自詫異,莫非又是建奴來襲?不過他很快發現那跑在前麵的騎士手中所持的旗幟上寫著一個大大的“王”字!
王姓將軍,會是誰?不管是誰至少肯定不是建奴,李然心中大定,遂轉身獨自麵對追兵,他的心中也更加有了底氣。
反觀建奴,此時個個都將驚嚇寫在了臉上,退還是不退?那是個問題。
“殺啊!”李然提起長矛反身就殺了上來,建奴們哪裏還敢與之一戰,紛紛一拉韁繩就要往迴逃!
李然碰到的當然就是大同軍騎兵一營和二營了。
兩營騎兵共計七千餘人日夜兼程從順德府往河間府趕,經過兩天一夜後終於是來到了河間府周邊。
豈知剛到地方,便接到了探子匯報,河間府失守了,於是巴特和薩仁便決定暫時休整,按兵不動。
不料大軍正要停下,就看到李然單槍匹馬衝了過來。
“是友軍,快救人!”巴特二話不說,帶著人就衝了上去。
建奴們心中悔呀,為什麽非要追殺那個明將呢,不然這個時候在河間縣城裏燒殺搶不好嗎?
好了,現在反過來倒被明軍追殺,關鍵這到底是從哪裏來冒出來的一支騎兵?大明還有敢與他們野戰的軍隊嗎?
得虧此地離河間府也不算太遠,李然追了一陣後,便停下了腳步,他知道再往前就會遭遇建奴主力了。
見李然停下,隨後趕來的巴特也放慢了馬速。
“末將李然,隨從周爾淳大人暫守河間,不知貴軍是……”李然這時迴過頭來向巴特自報家門。
巴特向李然點點頭,然後迴道:“咱們是大同邊軍騎兵營,奉總兵王塵王大人之命前來河間拒敵!”
“大同軍,王大人?”李然不由臉上一喜,連忙道:“你們來的正好,我家周大人還在城中……”
“不急,現在河間什麽情況,你先給我們說說。”巴特牢記王塵的命令,所以並未立即答應進城救人。
“昨天夜裏,不知是什麽人突然在城中四處放火,趁著混亂又將城門打開,建奴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河間……”
“末將本想拚死保護周大人逃出城來,奈何建奴追殺的緊,大人為了讓我獨自逃走,不惜以命相逼,估摸著此時的河間城中,怕是已經生靈塗炭了!”
聽完李然的介紹,巴特眉頭緊皺,這時薩仁也帶人追了上來,兩人嘀咕了兩句,均是搖頭。
“李將軍,怕是河間城我們不能去了!”巴特遺憾地對李然道。
“為什麽,城中還有數萬百姓,還有周大人呀!你們不是朝廷的軍隊嗎?為什麽不去救?”李然想不通了,情緒似乎有點失控。
“李將軍莫要衝動,現在離城破已經過去了幾個時辰,誰也不知道此時周大人是生是死,貿然殺迴去,別說救人,搞不好我們也會被建奴包餃子呀!”巴特勸導李然。
“可是……可是……”李然心知巴特說的對,但是就這麽不管不顧,直接走人,他又心有不甘。
“不過,咱們也不是說就要避其鋒芒,此刻建奴已經得知了我軍存在,定會派大軍前來圍攻我們,這一戰肯定是避免不了的!”薩仁這時語氣堅決地說道。
巴特頷首示意,他雖不讚同迴城之舉,卻也並非不願與建奴交戰,恰恰相反,他們必須要打一場漂亮的勝仗,借此吸引建奴沿著王塵所規劃的路線南下追擊。
河間府,縣衙,這裏算是整座城中最為氣派的建築了,此時多鐸臨時將地地當做了指揮所,眾多奴才則頻繁出入,向其稟報劫掠之事。
“報……”又是一聲報告響起,隻是這一次並不是來向多鐸匯報收獲的。
“城南三十裏處發現一支來曆不明的騎兵部隊,人數大約在萬人左右!”
多鐸原本有些困倦的大腦,瞬間清醒過來。
“明軍還有如此規模的騎兵部隊?莫非是吳三桂?還是唐通?”
隨即他又狠狠的甩了甩腦袋,不對,入塞時皇太極還派了一支偏師去到寧遠城下牽製吳三桂,崇禎不可能將關寧軍派出來的!
“管他是哪支軍隊,都不可能是我大清勇士的對手,鼇拜聽令!”多鐸雙眼精光一冒,雖然他明知鼇拜主要是來牽製他的,但放著大清第一巴圖魯不用也太浪費了。
“奴才在!”鼇拜立即上前跪地應道。
“若讓你去迎擊那支明軍,需帶多少人方為足夠?”
鼇拜此時正值壯年,又是滿清第一勇士,對明軍那是非常的不屑一顧,事實上他在與明軍的大小對戰中確實鮮有敗績。
隻見他想都不想便張口答道:“一千足矣!”
“一千人?”這下連多鐸都感到震驚了。
“明軍不過土雞瓦狗罷了,隻需一千人奴才定能將對方主將頭顱摘來送給豫親王!”鼇拜再一次確認道。
“好,真不愧為我大清第一巴圖魯,不過本王還是給你三千人,去吧,將明將的首級摘下來給本王當球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