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開封對策
明末:從鬆錦大戰首逃開始 作者:龍眼好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師,乾清宮。
因為查抄晉商有錢了的崇禎還沒高興兩天,便收到了來自開封的八百裏加急求救軍報。
崇禎滿臉愁容的坐在寶座之上,殿下跪了一地的文武大臣。
“如今之計,當令左良玉帶兵速速前去支援才好!”陳新甲身為兵部尚書,首先開口發言道。
崇禎不說話,又看向了跪在他身前的李邦華,晉商之事後,崇禎便將他和倪元璐都重新啟用了,因為李邦華知兵,被委任為兵部右侍郎。
“依臣之見,高巡撫和陳總兵都擅守城,開封城內兵員三萬,糧草也還算充足,短期內堅守應該問題不大!”
崇禎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李邦華清了清嗓子又道:“流賊勢大,李自成與羅汝才兩人號稱有百萬大軍,雖然有誇張成分在裏麵,但五十萬人總歸是有的,他們人吃馬嚼的也需糧草,所以臣以為最多隻需堅守三月,賊兵必退!”
“那依愛卿的意思,開封城不需要救了?”崇禎心中不由一喜,賊兵能夠自己走,那當然是最好的。
“那倒不是,賊兵此次番不同上次,他們已將開封周邊大小城鎮全部攻陷,現在開封就是一座孤城,若賊兵糧草能支持圍困三月,那城中糧草最多隻能維持月餘!”
“如此開封城豈不是守不住三個月?”崇禎大驚,錦州失陷還曆曆在目,那邊就是因為彈盡糧絕,補給無繼才會投降的呀!
“皇上,臣以為此戰若要守住開封,非得裏外配合才行,守軍拚命守城讓賊兵無懈可擊,再派大軍逼迫賊兵,使其退兵方為上策。”李邦華小心提議道。
“嗯,愛卿所言極是,丁啟睿和左良玉此刻應該還在襄陽,朕令其速速出兵!”
“陛下,還需一人!”李邦華突然又道。
“愛卿直言!”
李邦華心中其實對於左良玉一直是不喜的,此人剿賊雖屢有功績,但常常恃功而驕,不聽將令,十三年川陝一戰中,楊嗣昌九檄左良玉,但其依然選擇袖手旁觀以至張獻忠從容出川,楊嗣昌憂憤之下不吃不喝,最終身亡。
“讓侯恂親自去監督左良玉吧!”話不需要說的太明白,大家都知道侯恂對左良玉有知遇之恩,左良玉不聽別人的話,但侯恂的麵子還是要給上一些的。
“準了!”崇禎直接同意,想了想,覺得不太放心又道:“再帶十萬兩銀子過去吧!”
現在他有錢了,出手也大方起來。
“其他愛卿還有別的建議嗎?”崇禎環顧四周,將目光停在了周延儒身上,晉商之案中,朝堂上許多大臣都被牽涉其中,但崇禎並不想去深究,也深究不了啊,都抓了誰來替他辦事?
被崇禎盯著看了一陣,周延儒也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就像老僧入定一般一動不動。
崇禎見沒有人再發言,便開口喚道:“倪愛卿!”
倪元璐複啟後任了吏部侍郎,這時他拿著一封用蠟油封好的信件走了過來,並將信件遞給了崇禎。
“這封信的內容便是與晉商有過利益往來的朝臣姓名,都是由證人範三拔和王一白提供!真實性毋庸置疑!”崇禎舉著信對一眾大臣說道。
堂下大臣除了極少數幾人,其餘諸人盡皆心中打起鼓來,他們屁股幹不幹淨自己都清楚的很。
但是崇禎並沒有當眾撕開信件,而是讓一名小太監端來一盞燭台然後將信件直接點燃燒掉了!
“朕不看,也不想看,過去之事就讓它過去吧,朕既往不咎,隻要求各位後麵精誠合作,鞠躬盡瘁報效朝廷!”
眾大臣一齊跪伏於地高唿:“皇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盛京城,偽皇宮。
皇太極最近已經感覺到身體每況愈下,他倒是想再活五百年,但是老天不允許啊,這一段時間他考慮了很多。
豪格一直都是他重點栽培的對象,可是他這個兒子啥都好就是腦袋不太靈光,當皇帝真的合適嗎?
其他兒子要不太小,要不就是庶出,矮個裏挑將軍的話,還就隻有豪格了。
豪格就豪格吧,自己再培養他兩年,總不能將好不容易得到的皇位拱手讓給多爾袞三兄弟吧!
“皇上……皇上!”就在皇太極胡思亂想之際,一名太監跌跌撞撞的跑進了他的書房。
“狗奴才,什麽事驚驚慌慌的?要不是什麽大事,朕砍了你的腦袋!”皇太極非常厭惡有人打擾他。
“迴稟皇上,大……大事不好了!肅親王他……他……”太監一口氣沒喘過來,話說了一半噎住了。
皇太極心中“咯噔”一響,完了,鐵定又是什麽壞消息!
“你個狗奴才,說話說半截是不是非逼朕砍了你!”
這一下可把那太監給嚇壞了,說話立即變得利索起來:“肅親王迴來,不過隻帶迴了千餘殘兵,大貝勒沒有迴來,巴特也沒迴來……”
“噗哧……”皇太極口中噴出一股血霧,鼻子又開始流起血來。
“皇上!皇上……”
一群太監和宮女紛紛衝了上來,半晌過後,躺在床上的皇太極兩眼無神的望著屋頂。
濟爾哈朗、範文程等一批重臣紛紛圍在床邊。
“豪格呢?”皇太極虛弱地問道。
眾人不敢迴答。
“說吧,還有什麽事瞞著朕?”皇太極何等精明,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最後還是濟爾哈朗輕咳一聲下定決心道:“皇上,不論奴才說了什麽,你可都不要激動啊!”
“說!”
“肅親王斷了一隻手臂,但總算命是保住了……”
皇太極又是一口鮮血要吐出來,還好太醫一陣忙活將他給穩住了。
“王塵!”不用想,這一切多半都是拜王塵所賜!
見濟爾哈朗一臉欲言又止的模樣,皇太極又問道:“還沒說完?”
“那個……晉商八大家也完了……被王塵一鍋端了!”
聽完這個消息,皇太極反而冷靜了許多:“派人去北京城吧,找陳新甲重新談談!”
“皇上!局勢還不至於如此啊!”濟爾哈朗大驚。
“糊塗,照我說的去辦!”皇太極低吼一聲。
因為查抄晉商有錢了的崇禎還沒高興兩天,便收到了來自開封的八百裏加急求救軍報。
崇禎滿臉愁容的坐在寶座之上,殿下跪了一地的文武大臣。
“如今之計,當令左良玉帶兵速速前去支援才好!”陳新甲身為兵部尚書,首先開口發言道。
崇禎不說話,又看向了跪在他身前的李邦華,晉商之事後,崇禎便將他和倪元璐都重新啟用了,因為李邦華知兵,被委任為兵部右侍郎。
“依臣之見,高巡撫和陳總兵都擅守城,開封城內兵員三萬,糧草也還算充足,短期內堅守應該問題不大!”
崇禎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李邦華清了清嗓子又道:“流賊勢大,李自成與羅汝才兩人號稱有百萬大軍,雖然有誇張成分在裏麵,但五十萬人總歸是有的,他們人吃馬嚼的也需糧草,所以臣以為最多隻需堅守三月,賊兵必退!”
“那依愛卿的意思,開封城不需要救了?”崇禎心中不由一喜,賊兵能夠自己走,那當然是最好的。
“那倒不是,賊兵此次番不同上次,他們已將開封周邊大小城鎮全部攻陷,現在開封就是一座孤城,若賊兵糧草能支持圍困三月,那城中糧草最多隻能維持月餘!”
“如此開封城豈不是守不住三個月?”崇禎大驚,錦州失陷還曆曆在目,那邊就是因為彈盡糧絕,補給無繼才會投降的呀!
“皇上,臣以為此戰若要守住開封,非得裏外配合才行,守軍拚命守城讓賊兵無懈可擊,再派大軍逼迫賊兵,使其退兵方為上策。”李邦華小心提議道。
“嗯,愛卿所言極是,丁啟睿和左良玉此刻應該還在襄陽,朕令其速速出兵!”
“陛下,還需一人!”李邦華突然又道。
“愛卿直言!”
李邦華心中其實對於左良玉一直是不喜的,此人剿賊雖屢有功績,但常常恃功而驕,不聽將令,十三年川陝一戰中,楊嗣昌九檄左良玉,但其依然選擇袖手旁觀以至張獻忠從容出川,楊嗣昌憂憤之下不吃不喝,最終身亡。
“讓侯恂親自去監督左良玉吧!”話不需要說的太明白,大家都知道侯恂對左良玉有知遇之恩,左良玉不聽別人的話,但侯恂的麵子還是要給上一些的。
“準了!”崇禎直接同意,想了想,覺得不太放心又道:“再帶十萬兩銀子過去吧!”
現在他有錢了,出手也大方起來。
“其他愛卿還有別的建議嗎?”崇禎環顧四周,將目光停在了周延儒身上,晉商之案中,朝堂上許多大臣都被牽涉其中,但崇禎並不想去深究,也深究不了啊,都抓了誰來替他辦事?
被崇禎盯著看了一陣,周延儒也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就像老僧入定一般一動不動。
崇禎見沒有人再發言,便開口喚道:“倪愛卿!”
倪元璐複啟後任了吏部侍郎,這時他拿著一封用蠟油封好的信件走了過來,並將信件遞給了崇禎。
“這封信的內容便是與晉商有過利益往來的朝臣姓名,都是由證人範三拔和王一白提供!真實性毋庸置疑!”崇禎舉著信對一眾大臣說道。
堂下大臣除了極少數幾人,其餘諸人盡皆心中打起鼓來,他們屁股幹不幹淨自己都清楚的很。
但是崇禎並沒有當眾撕開信件,而是讓一名小太監端來一盞燭台然後將信件直接點燃燒掉了!
“朕不看,也不想看,過去之事就讓它過去吧,朕既往不咎,隻要求各位後麵精誠合作,鞠躬盡瘁報效朝廷!”
眾大臣一齊跪伏於地高唿:“皇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盛京城,偽皇宮。
皇太極最近已經感覺到身體每況愈下,他倒是想再活五百年,但是老天不允許啊,這一段時間他考慮了很多。
豪格一直都是他重點栽培的對象,可是他這個兒子啥都好就是腦袋不太靈光,當皇帝真的合適嗎?
其他兒子要不太小,要不就是庶出,矮個裏挑將軍的話,還就隻有豪格了。
豪格就豪格吧,自己再培養他兩年,總不能將好不容易得到的皇位拱手讓給多爾袞三兄弟吧!
“皇上……皇上!”就在皇太極胡思亂想之際,一名太監跌跌撞撞的跑進了他的書房。
“狗奴才,什麽事驚驚慌慌的?要不是什麽大事,朕砍了你的腦袋!”皇太極非常厭惡有人打擾他。
“迴稟皇上,大……大事不好了!肅親王他……他……”太監一口氣沒喘過來,話說了一半噎住了。
皇太極心中“咯噔”一響,完了,鐵定又是什麽壞消息!
“你個狗奴才,說話說半截是不是非逼朕砍了你!”
這一下可把那太監給嚇壞了,說話立即變得利索起來:“肅親王迴來,不過隻帶迴了千餘殘兵,大貝勒沒有迴來,巴特也沒迴來……”
“噗哧……”皇太極口中噴出一股血霧,鼻子又開始流起血來。
“皇上!皇上……”
一群太監和宮女紛紛衝了上來,半晌過後,躺在床上的皇太極兩眼無神的望著屋頂。
濟爾哈朗、範文程等一批重臣紛紛圍在床邊。
“豪格呢?”皇太極虛弱地問道。
眾人不敢迴答。
“說吧,還有什麽事瞞著朕?”皇太極何等精明,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最後還是濟爾哈朗輕咳一聲下定決心道:“皇上,不論奴才說了什麽,你可都不要激動啊!”
“說!”
“肅親王斷了一隻手臂,但總算命是保住了……”
皇太極又是一口鮮血要吐出來,還好太醫一陣忙活將他給穩住了。
“王塵!”不用想,這一切多半都是拜王塵所賜!
見濟爾哈朗一臉欲言又止的模樣,皇太極又問道:“還沒說完?”
“那個……晉商八大家也完了……被王塵一鍋端了!”
聽完這個消息,皇太極反而冷靜了許多:“派人去北京城吧,找陳新甲重新談談!”
“皇上!局勢還不至於如此啊!”濟爾哈朗大驚。
“糊塗,照我說的去辦!”皇太極低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