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樸當然知道自己親兄長的往事,他們王家可是有著跑路傳統的世家啊……


    崇禎五年,登州之變,當時王樸的親兄天津總兵王洪率兵前去平亂,同樣也是半夜拔營而逃,後被巡撫朱大典和巡按謝三賓共同上奏要求軍法處置。


    結果卻因沒有被認定為“首逃”而僥幸保住小命,僅是被“革職提問”。


    說不定正是有著王洪的前車之鑒,王樸才會覺得此次逃跑應該也不會有事……吧?


    “大錯特錯!”但他的親兒子王塵卻厲聲駁斥道:“爹,你信不信,此時吳三桂他們正在暗中盯著我們!隻要我們前腳一走,他們必定會後腳馬上跟上!”


    王樸隻是膽小,但人還不算太傻,經兒子一番分析早就滿頭大汗。


    “可是……可是你不逃,我也不逃,莫非真等到明天去和建奴拚命嗎?”


    王樸被兒子一句話點醒,但是不逃,他也沒有勇氣去和皇太極的大軍拚個你死我活啊。


    王塵長歎一口氣,腦海中相關的曆史浮現出來:“就算我們現在逃走,你覺得建奴就會眼睜睜放我們離開嗎?”


    “就在杏山以北,皇太極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也許,我們可能僥幸逃出包圍,但是父親,麾下上萬軍士能存幾何?”


    大同鎮協同陽和救援錦州的兵力總共約九千餘人,全歸王樸統領,其中騎兵也就千餘。


    如果真如王塵所說,建奴已經在他們逃跑的途中設下埋伏,這九千人還能剩下一半嗎?


    但是不逃,明日突圍血戰,也很難幸免啊!王樸一時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而此時數裏之外的遼東團練大營內,一身盔甲的吳三桂也正眯著雙眼望著大同鎮那邊。


    “不是說他們人馬都已經集結完畢了嗎?”


    探馬早在半個時辰前就匯報了大同軍的異動。


    “迴總兵的話,或是他們還沒準備好?……”迴話的是吳三桂的心腹副將楊坤。


    “再探!”吳三桂陰沉低喝一聲。


    “報……!”就在這時,營帳外傳來哨兵傳令之聲。


    帳門被挑開,一名哨兵氣喘籲籲的小跑進來,單膝跪地抱拳匯報:“報總兵大人,大同鎮各部兵馬迴營了!”


    “什麽!?”吳三桂大驚,此時已過三更,距離天亮也就僅僅兩三個時辰,王樸到底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他還不跑,那自己怎麽跑?


    “總兵大人,我們怎麽辦?”楊坤焦急的詢問吳三桂。


    早在日間洪承疇定下天明分兵突圍的決議之時,吳三桂就做好了提前跑路的打算。


    於是心機頗重的他有意無意間將自己的想法透露給了做同樣打算的王樸知道。


    本以為王樸定會沉不住氣趁夜先逃,但事情似乎沒有朝著自己預想的方向去發展啊。


    “他不動,我們也不動?”楊坤試探性的問道。


    吳三桂背著雙手在營帳中來迴踱步,半晌後目光堅定的說道:“動肯定是要動的,但是不能做第一個!拿紙筆來!”


    接著吳三桂疾書一封交給傳令兵:“速速送去給大同總兵王樸!”


    大同鎮軍營。


    王樸仔細思慮一番後暫時下達了按兵不動的命令,本來千餘名已經在營外集結完畢的家丁又全部返迴了大營內。


    就在這時,一騎快馬突然飛馳而來。


    “報,遼東團練總兵吳將軍有急信送來!”


    王安從來人手中接過一封用蠟油封好的信封遞給了仍騎在馬上的王樸。


    看完信件,王樸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喜色,他將信又遞給守在馬下的王塵。


    信中,吳三桂說了一通敵情勢大,且清軍擅野戰,己方大軍糧草既斷,士氣全無,如正麵迎敵,必定難敵,明日突圍王軍門可能全身而退?


    吳三桂其人,王樸可能不了解,但王塵卻清楚的很!


    拋開他個人品性不說,在明末確實是一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的人才。


    就這封信看似是在問王樸的意見,沒提一個“逃”字,但字裏行間卻句句寫著“快逃”兩個字!


    “塵兒,吳軍門這是和我想到一塊去了呀!”王樸喜道。


    自己這個父親看起來像個草包,實際上一點都不英明,吳三桂是什麽來頭?父親吳襄是總兵,他的舅舅是錦州城裏的祖大壽,也是總兵,他本人的人際關係也處理的極好,還拜了洪承疇為師。


    而自己父親呢,說起來也是將門之後,可比起吳三桂卻差遠了,連他自己的總兵也是靠家族財力捐的一個。


    即使他倆同時搶跑,論罪也肯定是重罰王樸,輕饒吳三桂!


    事實上,野史中也確實有吳三桂是首逃的說法,可見王樸雖然該死,但吳三桂等人也絕不無辜!


    “報,遼東團練大營突然拔營了!”突如其來的消息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王樸一下子就亂了陣腳,他本非名將,甚至連良將都不算,隻知道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撤!全軍後撤!”王樸咬了咬牙,再顧不上王塵的反對,堅決下達了提前突圍的命令。


    當即,一千餘家丁跟著王樸策馬奔出大營,其餘士兵也慌了神似的爭先恐後的往營外跑去,生怕跑慢了被建奴給截住。


    王塵長歎了一口氣,自己這個父親啊,真是一言難盡……當下不得不跨上戰馬追著王樸而去。


    吳三桂的大軍拔營當然隻是做個樣子給王樸看。


    接到王樸逃跑的消息後,他心中的石頭總算落地,這個草包,果然一激就上當了。


    接著他領著三千多騎,也是此役明軍騎兵最多的一支部隊緊跟王樸也逃了,至於步兵,能逃迴多少算多少吧……


    然而影響不僅僅局限於此,得到消息的唐通、馬科等部兵馬也一並開始爭相逃竄,以至踩踏而死者不計其數!


    高崗之上,一雙如鷹一般深邃的雙眸正死盯著山下明軍的大營,見到明軍大營突然火光大作,他仰天大笑起來。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山下明軍果真亂了!”濟爾哈朗興奮起來,皇上真乃神人也,一來就將本不太順利的戰局徹底扭轉。


    那大笑之人正是大清的皇帝皇太極,他本名其實叫黃台吉,後世史書為了美化而美化,將他的名字改成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皇太極。


    在此僅為方便區分,還是以皇太極稱唿之。


    但是大笑數聲之後,皇太極突然雙手捂鼻,隨即表情變得異常痛苦起來。


    一名隨從見狀立即端來一隻銀碗,隻見從皇太極的鼻子中湧出兩股如柱一般的血水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從鬆錦大戰首逃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眼好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眼好吃並收藏明末:從鬆錦大戰首逃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