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修路
金缽通古今,我助新帝一統天下 作者:銀一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楚銘瑄淡淡答道。
自古以來修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勞民傷財不說,百姓們自己也不願意。
“沒事兒,屆時隻要許諾給他們一定的銀錢就行了。”楚銘瑄眼眸淡淡的說道。
“啊?”林月遲覺得有點不靠譜,好奇問:“可是修路要很多很多的錢哎,若是一兩個城池也就罷了,可你要是想將整個楚國都修建這樣的路,錢應該不夠吧。”
楚銘瑄點點頭,繼續說:“無事,楚國的賦稅也是時候漲一漲,屆時一收一支出,但是剛剛好。”
楚國的賦稅自從楚銘瑄登基後就下調了賦稅,後麵即便糧食的產量漲了許多,楚銘瑄也沒讓人把賦稅漲迴去。不過現下卻已經到時候了,國家既然要發展,人民就不可能不交賦稅,尤其是商人的賦稅是時候提上一提了。
許多從百物集拿貨的遊商掙了不少錢,楚銘瑄覺得是時候收網了。
“百物集也可以到其他地方開新的分店了,起碼每個州城能夠開一個。”楚銘瑄神色認真,拿過桌上放著的茶盞淺啜一口後,說:“這樣一來也能讓各地百姓更多的人得到做工機會。除此外,我打算按照各地不同的氣候、特色開設因地製宜開的產業......”
林月遲朦朧著眼睛看著楚銘瑄侃侃而談的模樣,單手支著下頷,覺得實在讓人驚歎。
現在楚銘瑄說的話,跟現代人到底有什麽區別!
他到底是怎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就將現代人的思維學的差不多了。
“月遲,你覺得怎麽樣?”將自己準備設立的目標說完,楚銘瑄問林月遲的意見,但遲遲沒有聽到林月遲的聲音,楚銘瑄看著屏幕另一邊發呆的林月遲,隻得耐著性子再問了一遍:“月遲?”
“啊?”被楚銘瑄驚醒,林月遲呆呆的問:“怎麽了?”
見林月遲不在狀態,楚銘瑄有些無奈的搖搖頭,將自己方才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最後道:“你覺得這樣實行可還好?”
林月遲這次聽得很清楚,楚銘瑄的意思是準備在每個地方根據地方的特色開設不同的產業,促進更多的人能夠上工。
想法其實很不錯,林月遲點頭讚同道:“挺好的,這樣一來道路的修建看來也十分有必要,以後要是每個地方都要售賣地方特色產品,就一定需要去外地交換著賣才能夠掙到更多的錢,交通就必須要有保障。”
“不錯。”楚銘瑄也是這個意思,“尤其青州、蜀州等地,一則山林多,商人隊伍路過時常被打劫,二則道路艱險,與外人交往不便。還是得快些將路修了才是。”
林月遲表示讚同。
腦海裏閃過整個楚國都是混泥土路的畫麵,林月遲有一瞬間出戲,不過旋即又笑眯了眼,對楚銘瑄說:“楚國能有你這樣的皇帝,運氣真好啊!”
這是她發自內心的感歎。
有時候她簡直覺得楚銘瑄像是一個鐵人,每天忙政務,好不容閑下來一會兒還要用平板看資料,學治國之道,還要悄悄學現代的知識,為的就是讓楚國百姓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
-
冷宮的混泥土路修繕並沒有花費多長的時間,當修繕好時,工部的人還特意在那段路的頭尾兩個地方豎了一張牌子,在水泥幹之前,誰不都允許路過,要是發現上頭留了腳印將會被罰。
宮內眾人見了牌子自然繞道而走,隻有幾個實在好奇的,會探頭探腦的過去瞧瞧到底是什麽稀奇東西,不過也隻是看看,也不敢去碰,生怕被發現了,然後拖下去砍頭。
等水泥徹底幹了那一天,楚銘瑄、楚眀景、霍如淵、虞慶、寧全幾人都過去試了試,甚至還尋了馬車測試一番,看看混泥土路走起來如何。
“好好好!”霍如淵從駿馬上利落的跳了下來,誇讚道:“這路走起來果然平坦,若是將此路推行至整個楚國,日後出去遊玩倒是方便不少。隻......隻是馬蹄走在這路上應當會磨損。”
“無事。”這事兒楚銘瑄心中早就有數,“隻要在給馬蹄上釘上鐵做的馬掌即可。”
霍如淵讚同的點點頭,若有所思道:“這倒是個好法子。”
“大哥!”楚眀景歡快的從馬車上跳了下來,踩著混泥土上高興的跺了跺腳:“這路果真好走,在馬車上坐著一點也不顛簸了!是條好路!”
此言一出,眾人皆笑出了聲,楚銘瑄眼中帶著笑意的摸了摸楚眀景的頭,說:“的確是條好路。”
“你若是想玩,就讓霍如淵在帶著你玩上幾圈,大哥還有事要做。”楚銘瑄對楚眀景溫和說。
“嗯嗯!好!”楚眀景知道楚銘瑄還有很多事情要忙,於是從善如流的去拉著霍如淵的衣角高興道:“霍大哥咱們在玩會兒!”
霍如淵無奈的牽著他的手,笑道:“真是小祖宗,我可是堂堂永樂侯,如今竟成了小殿下的馬夫了!”
虞慶在一旁笑話他。
楚銘瑄並沒有花費多少時間浪費體會在這條路的舒坦上,他很快就迴了禦書房,喚了龔銳等工部之人去商量,該如何自己製作水泥的事去了。
當龔銳等人拿到製作水泥的宣紙時,整個人都有些懵的問道:“陛下,咱們不是已經能製出水泥了嗎?”又何必還要自己試驗調配?
他們並不知道這水泥其實是林月遲從現代送過來的,製作方式與沒有工業儀器的古代自然有所區別。
楚銘瑄肅著臉解釋道:“此乃,朕好友所贈,此物現成的數量隻有這麽些。不過朕覺得這是件好物,於我楚國大有裨益,特求來了製作水泥的方子,所以,朕需要工部想法子按著這方子調配出質量好的水泥。”
“這......”龔銳頓了頓,攜工部眾人恭敬道:“臣,謹遵聖旨。”
他們都見識過水泥的好處了,自然不會推拒。這東做出來的確有好處,而且按照陛下的性子,若是將這東西做了出來,賞賜肯定少不了。
升官發財的機會就在眼前,誰有願意放棄。
於是那張方子在工部眾人的手裏傳閱一番後,大家有有條不紊的做自己該負責的部分去了。
自古以來修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勞民傷財不說,百姓們自己也不願意。
“沒事兒,屆時隻要許諾給他們一定的銀錢就行了。”楚銘瑄眼眸淡淡的說道。
“啊?”林月遲覺得有點不靠譜,好奇問:“可是修路要很多很多的錢哎,若是一兩個城池也就罷了,可你要是想將整個楚國都修建這樣的路,錢應該不夠吧。”
楚銘瑄點點頭,繼續說:“無事,楚國的賦稅也是時候漲一漲,屆時一收一支出,但是剛剛好。”
楚國的賦稅自從楚銘瑄登基後就下調了賦稅,後麵即便糧食的產量漲了許多,楚銘瑄也沒讓人把賦稅漲迴去。不過現下卻已經到時候了,國家既然要發展,人民就不可能不交賦稅,尤其是商人的賦稅是時候提上一提了。
許多從百物集拿貨的遊商掙了不少錢,楚銘瑄覺得是時候收網了。
“百物集也可以到其他地方開新的分店了,起碼每個州城能夠開一個。”楚銘瑄神色認真,拿過桌上放著的茶盞淺啜一口後,說:“這樣一來也能讓各地百姓更多的人得到做工機會。除此外,我打算按照各地不同的氣候、特色開設因地製宜開的產業......”
林月遲朦朧著眼睛看著楚銘瑄侃侃而談的模樣,單手支著下頷,覺得實在讓人驚歎。
現在楚銘瑄說的話,跟現代人到底有什麽區別!
他到底是怎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就將現代人的思維學的差不多了。
“月遲,你覺得怎麽樣?”將自己準備設立的目標說完,楚銘瑄問林月遲的意見,但遲遲沒有聽到林月遲的聲音,楚銘瑄看著屏幕另一邊發呆的林月遲,隻得耐著性子再問了一遍:“月遲?”
“啊?”被楚銘瑄驚醒,林月遲呆呆的問:“怎麽了?”
見林月遲不在狀態,楚銘瑄有些無奈的搖搖頭,將自己方才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最後道:“你覺得這樣實行可還好?”
林月遲這次聽得很清楚,楚銘瑄的意思是準備在每個地方根據地方的特色開設不同的產業,促進更多的人能夠上工。
想法其實很不錯,林月遲點頭讚同道:“挺好的,這樣一來道路的修建看來也十分有必要,以後要是每個地方都要售賣地方特色產品,就一定需要去外地交換著賣才能夠掙到更多的錢,交通就必須要有保障。”
“不錯。”楚銘瑄也是這個意思,“尤其青州、蜀州等地,一則山林多,商人隊伍路過時常被打劫,二則道路艱險,與外人交往不便。還是得快些將路修了才是。”
林月遲表示讚同。
腦海裏閃過整個楚國都是混泥土路的畫麵,林月遲有一瞬間出戲,不過旋即又笑眯了眼,對楚銘瑄說:“楚國能有你這樣的皇帝,運氣真好啊!”
這是她發自內心的感歎。
有時候她簡直覺得楚銘瑄像是一個鐵人,每天忙政務,好不容閑下來一會兒還要用平板看資料,學治國之道,還要悄悄學現代的知識,為的就是讓楚國百姓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
-
冷宮的混泥土路修繕並沒有花費多長的時間,當修繕好時,工部的人還特意在那段路的頭尾兩個地方豎了一張牌子,在水泥幹之前,誰不都允許路過,要是發現上頭留了腳印將會被罰。
宮內眾人見了牌子自然繞道而走,隻有幾個實在好奇的,會探頭探腦的過去瞧瞧到底是什麽稀奇東西,不過也隻是看看,也不敢去碰,生怕被發現了,然後拖下去砍頭。
等水泥徹底幹了那一天,楚銘瑄、楚眀景、霍如淵、虞慶、寧全幾人都過去試了試,甚至還尋了馬車測試一番,看看混泥土路走起來如何。
“好好好!”霍如淵從駿馬上利落的跳了下來,誇讚道:“這路走起來果然平坦,若是將此路推行至整個楚國,日後出去遊玩倒是方便不少。隻......隻是馬蹄走在這路上應當會磨損。”
“無事。”這事兒楚銘瑄心中早就有數,“隻要在給馬蹄上釘上鐵做的馬掌即可。”
霍如淵讚同的點點頭,若有所思道:“這倒是個好法子。”
“大哥!”楚眀景歡快的從馬車上跳了下來,踩著混泥土上高興的跺了跺腳:“這路果真好走,在馬車上坐著一點也不顛簸了!是條好路!”
此言一出,眾人皆笑出了聲,楚銘瑄眼中帶著笑意的摸了摸楚眀景的頭,說:“的確是條好路。”
“你若是想玩,就讓霍如淵在帶著你玩上幾圈,大哥還有事要做。”楚銘瑄對楚眀景溫和說。
“嗯嗯!好!”楚眀景知道楚銘瑄還有很多事情要忙,於是從善如流的去拉著霍如淵的衣角高興道:“霍大哥咱們在玩會兒!”
霍如淵無奈的牽著他的手,笑道:“真是小祖宗,我可是堂堂永樂侯,如今竟成了小殿下的馬夫了!”
虞慶在一旁笑話他。
楚銘瑄並沒有花費多少時間浪費體會在這條路的舒坦上,他很快就迴了禦書房,喚了龔銳等工部之人去商量,該如何自己製作水泥的事去了。
當龔銳等人拿到製作水泥的宣紙時,整個人都有些懵的問道:“陛下,咱們不是已經能製出水泥了嗎?”又何必還要自己試驗調配?
他們並不知道這水泥其實是林月遲從現代送過來的,製作方式與沒有工業儀器的古代自然有所區別。
楚銘瑄肅著臉解釋道:“此乃,朕好友所贈,此物現成的數量隻有這麽些。不過朕覺得這是件好物,於我楚國大有裨益,特求來了製作水泥的方子,所以,朕需要工部想法子按著這方子調配出質量好的水泥。”
“這......”龔銳頓了頓,攜工部眾人恭敬道:“臣,謹遵聖旨。”
他們都見識過水泥的好處了,自然不會推拒。這東做出來的確有好處,而且按照陛下的性子,若是將這東西做了出來,賞賜肯定少不了。
升官發財的機會就在眼前,誰有願意放棄。
於是那張方子在工部眾人的手裏傳閱一番後,大家有有條不紊的做自己該負責的部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