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婠漓”與“風烆”,也在神宮之中。
自那日於故居中被滄杌婆婆“點撥”之後,“婠漓”與“風烆”再度聚首,繼續合謀複仇之事。
二人商議許久,斟酌再三,決定申冤為上,刺殺為下。既然神宮已經注意到冥海水君的所作所為,他們不妨上天請天帝做主,兵不血刃還幽海一個公道。
涉世未深,年少孤勇,這二人從未想過,若是天帝真是明辨是非,公允無私之人,幽海的慘案本就不該發生。所謂兵不血刃,其後又藏著怎樣的機鋒。
“婠漓”和“風烆”明白自己人微言輕,但冥海水君在明,他們在暗,何妨一試,大不了退而求其次,尋找機會,再行暗殺罷了。反正如芒在背,惴惴不安的人不是他們。
以幽海的地位,尚不及有進入神宮的機會,所以別說是“風烆”,連“婠漓”這個水族屬國的公主,也根本從未上過九天。
其實並非沒有辦法,普通神族假若想要進入神宮,可以向神宮陳表,有天官負責收集呈報這些奏表。當然,事有輕重,人分尊卑,負責此事的天官即便兢兢業業,從不懈怠,也要照此來分類奏表,所以啊,若非幹係三界的大事,普通奏表,大概被壓上個一年半載,能夠得到重視,都是快的。
先前幽海水君向天帝奏報冥海欺壓之事,一開始便是走的如此途徑,甚至他為了早日上達天聽,還在奏表中夾帶了許多深海奇珍以做賄賂,可惜並未起效。後來他不得不輾轉,托了許多關係,求了許多人情才將奏表陳至天帝案前。可惜,天帝對於水族內政不願幹涉,這才有了其後種種。
這其中的內情,“婠漓”和“風烆”都不得而知,否則,他們便不會想出要上九天告“禦狀”的方法。
不過大概是冥海水君的所作所為太過卑劣,如此倒行逆施早已觸怒了天道,才令“婠漓”他們有幸走通了這條路。
二人那時並不知已有光環加身,百般求索之後,最終決定取道昆侖,偷偷潛入瑤池,由此登上神宮。
彼時,昆侖連通神凡兩界。凡人眼中的巍巍昆侖是神界聖山的投影,那裏,是天後的後花園。
這位天後,便是那位誕於邛及山玉峰,伴著邛及花盛開的小神女。因為年輕,不耐神宮的肅殺與繁文縟節,而邛及山又太過遙遠,不方便總是歸寧。天後娘娘便時常流連於昆侖,在瑤池種滿了百花,以慰思鄉之情。
天後娘娘鍾愛昆侖與瑤池,更對那些花卉愛不釋手,她曾經對左右戲言,若非被聘為天後,她畢生所願便是管理三界靈植花草,誓要毛遂自薦,求一個百花仙子當當。
天後為人最是和氣,行事張弛有度,春風化雨,神宮之中擁躉眾多,就連天帝後宮中的鶯鶯燕燕,無論是何出身,背後有怎樣雄偉的靠山,爭寵之心如何的旺盛,對她,多是懷著幾分敬意的。
在這樣的人格魅力之下,有那麽一兩個熊孩子被送到她這裏管教,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那時天帝膝下排位第六的神子應羿是神宮之中最出名的“問題兒童”,不但情緒不穩定,小小年紀還有狂躁傾向,動輒撒潑時常打滾,日日上房揭瓦,一副心眼咕嚕嚕地轉,不是在招惹人,就是在招惹人的路上,霍霍得神宮上下人憎狗厭。後來的羲華與他比較起來,著實小巫見大巫。隻可惜她生得太晚,沒見識過那位六哥曾經輝煌的“戰績”,否則在被明裏暗裏指指點點時,她也能多生出一張嘴,替自己分辯分辯。
說遠了,總之,當時的應羿是連他親生母妃都懶得管的人,隻當他是養廢了,欲在其他親生神子身上另擇美質培養,對他美其名曰是送到天後娘娘這裏“調教”,實則是想推麻煩出門,眼不見為淨。
天後以為孩子是被拘束的神宮束縛得無處發泄,特意帶他來了昆侖,在瑤池小住。
應羿年幼貪玩,能夠離開神宮那個“冷冰冰,沒有一點兒人情味的地方——這是他自己說的——”,當真雀躍了不少,加之沒有父帝和母妃拘束與管教,整個人一度皮出了新高度。
天後在教養孩子方麵一向是放任自流,她有兩位親生的神子,皆繼承了她優雅恬靜的氣質,平日裏乖巧得仿佛是專程來報恩的,為人雖然資質平庸,卻都有一個“謙和有禮”的美名在身上。
天帝最出色的兒子,二殿下禹疆也曾在她那裏聆聽訓導,但禹疆那時已經近乎成年,比這位嫡母年輕了沒多少,所以不過是在她那裏
走個過場,鍍鍍金罷了,二人連麵都沒見過幾次,說話時總是隔著一層綃帳,將禮數做了個周全。
此番天後帶三位神子過來散心,應羿開始頗為老實了幾日,後來便放開了,撇下神侍,在瑤池幕天席地地玩了個痛快,幾乎每一處角落都留下了他狗爬一般的“到此一遊”的塗鴉。
神侍去向天後娘娘控訴,天後並沒有怪責之意,隻道讓他敞開胸懷好好玩幾日,玩夠了再收心便是。
誰知,就是這幾日,令應羿遇上了“婠漓”。
應羿那時不過十幾歲,神族生長緩慢,看起來便如同一個總角孩童一般,且他身量偏矮,手短腿短,愈發顯得年幼,偏偏一張臉白嫩可人,隻看樣貌,圓乎乎的,倒是挺招人喜歡的。
“婠漓”產後未曾得到良好的調養,又被寄生於體內的海眼日日夜夜吞噬著生機,整個人偏向柔弱,恰恰是應羿最喜歡的那種既成熟又脆弱型的成年女子模樣。
同樣是童年不幸,同樣是渴求母愛,後來的羲華就與他不同,羲華因為對生母的失望,連帶著對所有阿姨輩的女子都沒有好感,總覺得她們的一張絕美容顏下藏著的都是玲瓏心思,百般算計,所以連天後娘娘都不願親近。
但應羿卻偏偏很吃這一套,所以他才願意跟著天後來到這瑤池,雖然他在此也沒比在神宮中乖巧多少。
於是,“婠漓”在昆侖之巔遇到應羿,算是她的機緣,且這機緣,一直延續至了千年之後。
這是後話了,後麵再提。
“婠漓”與“風烆”為了掩藏身形,沒有化出大鵬之象,僅靠著靈力強登雪山絕壁,這一過程持續了三天三夜,二人筋疲力竭,又遍體鱗傷。
天後雖仁慈,但這昆侖連通人界,上古時期是人族登天的捷徑,後帝顓頊為整頓人神秩序,絕地天通,將天梯斬斷,自此神族雖然仍舊可以臨凡,人族卻失去了上天的資格,除非修仙證道,渡劫飛升,否則終其一生,人族都隻能居於大地之上,由生至死,輪迴反複。
後來也不是沒有聰明人想到要走捷徑,畢竟昆侖雖不再連通神界,到底比人間更加靠近九天,於是便有修士妄圖借此躲避雷劫,投機取巧。故而後來天帝下令在昆侖絕壁上設置了諸多關隘,以此阻絕人族修士的覬覦。
那些關隘運轉數萬年,倒是盡職盡責,數萬年以來,隻有極少數的人族一一破關,登臨山巔,天帝見他們果有資質,便也網開一麵,留他們在神宮賜予仙體。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些關隘較之雷劫亦不遑多讓,甚至比雷劫更加艱險,度不過一樣是身死道消,敢於嚐試的人族少之又少,如今近萬年以來,已經再沒有一個人敢來挑戰極限了。
所以天後才將這裏做了後花園,若是總有人下餃子一般來打擾,倒與她追求清淨的本心不符了。
可是天帝天後都不曾想到的是,竟然有神族試圖走這條荊棘之路。
在登上昆侖之後,“婠漓”便因傷痛與靈力不支而倒下,“風烆”無法,隻得暫尋了一處靈氣充沛的靈池,帶她在那裏養傷。
這樣的靈池在昆侖之巔俯仰皆是,瑤池,本就是這些靈池的統稱,可不是凡人杜撰的那些神話傳說之中,孤零零的一口小池子。
原以為這裏清靜無人,誰知,就在這池子種,撿到了一條小泥鰍。
自那日於故居中被滄杌婆婆“點撥”之後,“婠漓”與“風烆”再度聚首,繼續合謀複仇之事。
二人商議許久,斟酌再三,決定申冤為上,刺殺為下。既然神宮已經注意到冥海水君的所作所為,他們不妨上天請天帝做主,兵不血刃還幽海一個公道。
涉世未深,年少孤勇,這二人從未想過,若是天帝真是明辨是非,公允無私之人,幽海的慘案本就不該發生。所謂兵不血刃,其後又藏著怎樣的機鋒。
“婠漓”和“風烆”明白自己人微言輕,但冥海水君在明,他們在暗,何妨一試,大不了退而求其次,尋找機會,再行暗殺罷了。反正如芒在背,惴惴不安的人不是他們。
以幽海的地位,尚不及有進入神宮的機會,所以別說是“風烆”,連“婠漓”這個水族屬國的公主,也根本從未上過九天。
其實並非沒有辦法,普通神族假若想要進入神宮,可以向神宮陳表,有天官負責收集呈報這些奏表。當然,事有輕重,人分尊卑,負責此事的天官即便兢兢業業,從不懈怠,也要照此來分類奏表,所以啊,若非幹係三界的大事,普通奏表,大概被壓上個一年半載,能夠得到重視,都是快的。
先前幽海水君向天帝奏報冥海欺壓之事,一開始便是走的如此途徑,甚至他為了早日上達天聽,還在奏表中夾帶了許多深海奇珍以做賄賂,可惜並未起效。後來他不得不輾轉,托了許多關係,求了許多人情才將奏表陳至天帝案前。可惜,天帝對於水族內政不願幹涉,這才有了其後種種。
這其中的內情,“婠漓”和“風烆”都不得而知,否則,他們便不會想出要上九天告“禦狀”的方法。
不過大概是冥海水君的所作所為太過卑劣,如此倒行逆施早已觸怒了天道,才令“婠漓”他們有幸走通了這條路。
二人那時並不知已有光環加身,百般求索之後,最終決定取道昆侖,偷偷潛入瑤池,由此登上神宮。
彼時,昆侖連通神凡兩界。凡人眼中的巍巍昆侖是神界聖山的投影,那裏,是天後的後花園。
這位天後,便是那位誕於邛及山玉峰,伴著邛及花盛開的小神女。因為年輕,不耐神宮的肅殺與繁文縟節,而邛及山又太過遙遠,不方便總是歸寧。天後娘娘便時常流連於昆侖,在瑤池種滿了百花,以慰思鄉之情。
天後娘娘鍾愛昆侖與瑤池,更對那些花卉愛不釋手,她曾經對左右戲言,若非被聘為天後,她畢生所願便是管理三界靈植花草,誓要毛遂自薦,求一個百花仙子當當。
天後為人最是和氣,行事張弛有度,春風化雨,神宮之中擁躉眾多,就連天帝後宮中的鶯鶯燕燕,無論是何出身,背後有怎樣雄偉的靠山,爭寵之心如何的旺盛,對她,多是懷著幾分敬意的。
在這樣的人格魅力之下,有那麽一兩個熊孩子被送到她這裏管教,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那時天帝膝下排位第六的神子應羿是神宮之中最出名的“問題兒童”,不但情緒不穩定,小小年紀還有狂躁傾向,動輒撒潑時常打滾,日日上房揭瓦,一副心眼咕嚕嚕地轉,不是在招惹人,就是在招惹人的路上,霍霍得神宮上下人憎狗厭。後來的羲華與他比較起來,著實小巫見大巫。隻可惜她生得太晚,沒見識過那位六哥曾經輝煌的“戰績”,否則在被明裏暗裏指指點點時,她也能多生出一張嘴,替自己分辯分辯。
說遠了,總之,當時的應羿是連他親生母妃都懶得管的人,隻當他是養廢了,欲在其他親生神子身上另擇美質培養,對他美其名曰是送到天後娘娘這裏“調教”,實則是想推麻煩出門,眼不見為淨。
天後以為孩子是被拘束的神宮束縛得無處發泄,特意帶他來了昆侖,在瑤池小住。
應羿年幼貪玩,能夠離開神宮那個“冷冰冰,沒有一點兒人情味的地方——這是他自己說的——”,當真雀躍了不少,加之沒有父帝和母妃拘束與管教,整個人一度皮出了新高度。
天後在教養孩子方麵一向是放任自流,她有兩位親生的神子,皆繼承了她優雅恬靜的氣質,平日裏乖巧得仿佛是專程來報恩的,為人雖然資質平庸,卻都有一個“謙和有禮”的美名在身上。
天帝最出色的兒子,二殿下禹疆也曾在她那裏聆聽訓導,但禹疆那時已經近乎成年,比這位嫡母年輕了沒多少,所以不過是在她那裏
走個過場,鍍鍍金罷了,二人連麵都沒見過幾次,說話時總是隔著一層綃帳,將禮數做了個周全。
此番天後帶三位神子過來散心,應羿開始頗為老實了幾日,後來便放開了,撇下神侍,在瑤池幕天席地地玩了個痛快,幾乎每一處角落都留下了他狗爬一般的“到此一遊”的塗鴉。
神侍去向天後娘娘控訴,天後並沒有怪責之意,隻道讓他敞開胸懷好好玩幾日,玩夠了再收心便是。
誰知,就是這幾日,令應羿遇上了“婠漓”。
應羿那時不過十幾歲,神族生長緩慢,看起來便如同一個總角孩童一般,且他身量偏矮,手短腿短,愈發顯得年幼,偏偏一張臉白嫩可人,隻看樣貌,圓乎乎的,倒是挺招人喜歡的。
“婠漓”產後未曾得到良好的調養,又被寄生於體內的海眼日日夜夜吞噬著生機,整個人偏向柔弱,恰恰是應羿最喜歡的那種既成熟又脆弱型的成年女子模樣。
同樣是童年不幸,同樣是渴求母愛,後來的羲華就與他不同,羲華因為對生母的失望,連帶著對所有阿姨輩的女子都沒有好感,總覺得她們的一張絕美容顏下藏著的都是玲瓏心思,百般算計,所以連天後娘娘都不願親近。
但應羿卻偏偏很吃這一套,所以他才願意跟著天後來到這瑤池,雖然他在此也沒比在神宮中乖巧多少。
於是,“婠漓”在昆侖之巔遇到應羿,算是她的機緣,且這機緣,一直延續至了千年之後。
這是後話了,後麵再提。
“婠漓”與“風烆”為了掩藏身形,沒有化出大鵬之象,僅靠著靈力強登雪山絕壁,這一過程持續了三天三夜,二人筋疲力竭,又遍體鱗傷。
天後雖仁慈,但這昆侖連通人界,上古時期是人族登天的捷徑,後帝顓頊為整頓人神秩序,絕地天通,將天梯斬斷,自此神族雖然仍舊可以臨凡,人族卻失去了上天的資格,除非修仙證道,渡劫飛升,否則終其一生,人族都隻能居於大地之上,由生至死,輪迴反複。
後來也不是沒有聰明人想到要走捷徑,畢竟昆侖雖不再連通神界,到底比人間更加靠近九天,於是便有修士妄圖借此躲避雷劫,投機取巧。故而後來天帝下令在昆侖絕壁上設置了諸多關隘,以此阻絕人族修士的覬覦。
那些關隘運轉數萬年,倒是盡職盡責,數萬年以來,隻有極少數的人族一一破關,登臨山巔,天帝見他們果有資質,便也網開一麵,留他們在神宮賜予仙體。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些關隘較之雷劫亦不遑多讓,甚至比雷劫更加艱險,度不過一樣是身死道消,敢於嚐試的人族少之又少,如今近萬年以來,已經再沒有一個人敢來挑戰極限了。
所以天後才將這裏做了後花園,若是總有人下餃子一般來打擾,倒與她追求清淨的本心不符了。
可是天帝天後都不曾想到的是,竟然有神族試圖走這條荊棘之路。
在登上昆侖之後,“婠漓”便因傷痛與靈力不支而倒下,“風烆”無法,隻得暫尋了一處靈氣充沛的靈池,帶她在那裏養傷。
這樣的靈池在昆侖之巔俯仰皆是,瑤池,本就是這些靈池的統稱,可不是凡人杜撰的那些神話傳說之中,孤零零的一口小池子。
原以為這裏清靜無人,誰知,就在這池子種,撿到了一條小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