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天外神山,奇花異樹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下麵是數千裏方圓的一片盆地。
先前他在山頂觀海,已覺那山甚高;此刻他再由這山前下望陸地,更顯得那山高出乎意料之外,上下相去達數千丈,地麵似比海底還低得多。
地麵上也有不少峰巒遠近羅列,最高的約有千丈,卻比這座高山差得多。最奇的是,除了開陂陀溪澗之外,大部分地平如鏡,其白如銀,也看不出是冰是雪。
每座峰巒,均由平地拔起,翠色晶瑩,上麵各生著不少奇花異樹,遙望過去,俱似晶玉之質,不是金光燦爛,便是錦色輝煌。
有的花朵生得奇大,從來未見。若非樹身高大,老幹丫杈,蟠屈飛舞,姿態生動,簡直不像真的。
更有不少金碧樓台,掩映於光林之中,下麵地上也是處處花林,燦若錦繡,繁豔無倫。由上望下,到處仙山樓閣,雲蒸霞蔚,光怪陸離,不可名狀。
頭上的天是青的,長空萬裏,湛然深碧。偶然白雲如帶,橫亙在東南方峰腰殿閣之間,舒卷迴翔,似欲颺去,此外不著絲毫雲翳。
下麵的地又是白的,廣原平野,其白如銀,直似一片奇大無比的銀氈。上麵堆著千萬錦繡,花光浮泛,彩影千重,分明是夢想不到的美景奇觀。
這一帶宏闊壯麗,氣象萬千,令人見了目眩神迷,應接不暇。
李白並不急著飛下去,掃視四周,發現那山占地甚大,除了玉亭高居山頂正中,三麵均有玉牆冰崖環繞之外,形勢靈奇,景物也頗繁妙。
他凝神屏息,運用慧目法眼,仔細往那群峰樓閣查看,覺著相隔太遠,縱有妖邪盤踞,也難看出。但是內中一所樓台,金庭玉柱,高大崇宏,一片平台甚是廣大。
別的樓閣都在峰上,獨此一處建在平地,四外群峰環繞,一水中涵,十分壯麗,而且占地最大,相隔那山也最遠。
這種地方不見一人,也看不出一點跡兆,十分危險,一旦深入重地,虛實難知。
李白試探著隱身降落,打算由平原花林之中,沿路觀察,慢行過去。
地麵上並沒有設置埋伏,由上落下,倒還無事。隻見近山一帶,除了萬載堅冰,青凝如翠,從未見過之外,由上到下都是空的。
雖然山下地麵也是銀色,但大片平原草木不生。那最壯麗美觀之處,全在東南角上,相去約數百裏。
李白往下斜飛過去,落地一看,那地麵非晶非玉,又不似冰,一片銀色,通體晶瑩,不見一點塵沙。
那麽堅硬光潤的地麵,竟然生著許多不知名的奇樹,每株均有七八抱粗細,其高多達一二十丈以上。樹身碧綠,宛如翠玉,瓊枝碧葉,上綴各色繁花。
有的花大如盆,宛如一朵圓徑五六尺的白牡丹,千葉重重,天香欲染。有的花大如杯,滿綴繁枝,宛如朱霞錦幛,綿軟芬芳。
有的鐵幹挺生,直上二三十丈,到了樹頂,繁枝亂發,廣被十畝,每一根枝上都掛下七八丈長,形似垂絲蘭葉的翠帶,葉上又生著無數五色蘭花。
偶然一陣微風吹過,花、葉隨同披拂,看去好似一座撐天寶蓋,繁花如雨,五色繽紛,冉冉飛舞,似下不下。
花葉相觸,發出一片鏗鏘之聲,如奏宮商,自成清籟,最為奇絕。
另外的花,雖然沒有這麽奇特,卻也開得更豔,到處香光蕩漾,玉豔珠明,為數更多更奇。
那花香也與別處不同,清馨細細,沁人心脾,還沾襟染袖,人由花下走過,便染上了一身香氣。
香並不十分濃烈,隻覺暗香微逗,自然幽豔,聞之心清,令人意遠。眼、耳、鼻所領略到的妙處,一時也說它不完。
………………
李白穿越過好幾片花林,飛行迅速,頃刻之間,又多深入一二百裏。
他由一座孤峰繞過,忽聞笙簧交奏,琴瑟叮咚,匯成一片極繁妙的聲音。過去一看,原來前方橫著一條大溪,闊約十丈,水甚清深,水底滿鋪著大小寶石。
三座碧玉飛橋,宛若長虹,橫臥水上。上下疏疏落落,矗立著不少玉筍,翠色晶瑩,高出水麵數丈不等。上麵生著一種五色苔蘚,其大如錢,宛如無數奇花,重疊貼在上麵。
那飛橋通體孔竅甚多,玲瓏剔透,風水相激,頓成幽籟,剛才聽見的聲音便是由此發出來。
橋下無柱,全橋宛如整塊碧玉雕成,除了來路孤峰上下童禿之外,兩岸都是參天花樹。
因為樹大枝繁,行列雖稀,上麵花枝糾結連成一片,一眼望過去,直似兩條花龍,婉蜒飛舞於碧波之上。因處在花林深處,更有遠近群峰遮蔽,先前他在山頂並未看到。
李白瞧見這種壯麗景象,心道:“來路花林,還可說是千萬年冰玉精英靈氣凝結而生。這三座翠玉虹橋,雕鏤精細,巧奪天工,分明是人力所為,怎會入境已深,始終不見一人?”
橋長中高,非到橋上,看不見對麵景物。橋旁空處,又被花林擋住了目光。
李白猜測橋對麵必有埋伏禁製,越發小心,繼續隱身,由當中橋麵上貼地低飛過去。
一看橋那邊,果然邪氣隱隱,正當中湧起一片輕煙,將路阻住。那玩意兒似煙非煙,看去好似一簇輕紗,甚是淡薄。
偏生前麵景物盡被遮蔽,不能遠視,怎麽也看不見。
李白再用慧目細查,兩旁花林也有這類淡煙浮動,情知有異。
待了一會兒,不見動靜,他料定林中埋伏必定更多更厲害,倒不如從側麵衝過去。
那三座玉橋,每橋相隔約有十丈,通體約有六十來丈之寬,都被那片淡煙擋住了。
李白往對麵煙中心衝去,剛剛飛過,那片淡煙立即散滅。同時眼前一亮,前麵突然現出三座白玉牌坊,上麵用古篆文刻著“光明境”三個丈許大字。
那牌坊約有三十丈高大,通體由水晶建成,銀光燦爛,耀眼生花。
李白沒有留神,雖然隱身術很高明,卻也被破去,立即現出身來。
牌坊旁邊不遠,倒臥著一個虎麵魚身、六蹼四翼的水怪,身旁流著一攤腥血,腦已中空,頭上陷一大洞。
在如此清潔的仙山靈境,竟會發現水怪死屍,李白立即止步,仔細察看四周,並沒有發現其它妖怪。
於是,他慢步前行,小心謹慎,前方景物越發雄麗。
先是數十丈寬一條質若明晶的大道,長達三數十裏,兩旁均是參天花樹,翠幹銀枝,瓊花玉葉,姹紫嫣紅,索青儷白,其大如鬥,競吐芳菲,一路香光綿亙不斷。
到了盡頭處,路忽兩歧,左麵不遠盡是一座座的高峰危崖,上麵有不少金碧樓台,應該是妖人所居。
李白淡然一笑,掐指一算,悄悄往右一轉,便見大片花林,樹不甚高,離地不過兩丈,枝幹卻長,婉蜒四伸,虯枝委地,再次生根,往上發枝,互相糾結,與榕樹差不多。
最大的樹,占地十畝以上,有花無葉,由上到下滿生繁花,形若桃梅,望去一片粉霞,宛如花城,擋住去路。
李白由花叢中悄悄繞行過去,又行六七裏,發現前麵是一座極高大華美的宮殿後方。他再由殿側繞向前麵,發覺這兒正是先前他在高山上所見的那座殿台。
殿高十丈,占地四五十畝,玉柱金庭,瑤階翠檻,珠光寶氣,耀眼生纈。殿前一座白玉平台,高約丈許,尤為壯麗。
李白隱身慢行,隻見那殿位列正中,三麵翠玉峰巒環繞,遠近羅列,不下二百座,猶如玉簪插地,雲骨撐空,斜壁瓊樓,交相掩映。
對麵又是一片湖蕩,澄波如鏡,甚是清深。
因為地麵瑩如晶玉,清波離岸不過尺許,望去一片澄明,幾乎分不出是水還是地。
先前他在山頂觀海,已覺那山甚高;此刻他再由這山前下望陸地,更顯得那山高出乎意料之外,上下相去達數千丈,地麵似比海底還低得多。
地麵上也有不少峰巒遠近羅列,最高的約有千丈,卻比這座高山差得多。最奇的是,除了開陂陀溪澗之外,大部分地平如鏡,其白如銀,也看不出是冰是雪。
每座峰巒,均由平地拔起,翠色晶瑩,上麵各生著不少奇花異樹,遙望過去,俱似晶玉之質,不是金光燦爛,便是錦色輝煌。
有的花朵生得奇大,從來未見。若非樹身高大,老幹丫杈,蟠屈飛舞,姿態生動,簡直不像真的。
更有不少金碧樓台,掩映於光林之中,下麵地上也是處處花林,燦若錦繡,繁豔無倫。由上望下,到處仙山樓閣,雲蒸霞蔚,光怪陸離,不可名狀。
頭上的天是青的,長空萬裏,湛然深碧。偶然白雲如帶,橫亙在東南方峰腰殿閣之間,舒卷迴翔,似欲颺去,此外不著絲毫雲翳。
下麵的地又是白的,廣原平野,其白如銀,直似一片奇大無比的銀氈。上麵堆著千萬錦繡,花光浮泛,彩影千重,分明是夢想不到的美景奇觀。
這一帶宏闊壯麗,氣象萬千,令人見了目眩神迷,應接不暇。
李白並不急著飛下去,掃視四周,發現那山占地甚大,除了玉亭高居山頂正中,三麵均有玉牆冰崖環繞之外,形勢靈奇,景物也頗繁妙。
他凝神屏息,運用慧目法眼,仔細往那群峰樓閣查看,覺著相隔太遠,縱有妖邪盤踞,也難看出。但是內中一所樓台,金庭玉柱,高大崇宏,一片平台甚是廣大。
別的樓閣都在峰上,獨此一處建在平地,四外群峰環繞,一水中涵,十分壯麗,而且占地最大,相隔那山也最遠。
這種地方不見一人,也看不出一點跡兆,十分危險,一旦深入重地,虛實難知。
李白試探著隱身降落,打算由平原花林之中,沿路觀察,慢行過去。
地麵上並沒有設置埋伏,由上落下,倒還無事。隻見近山一帶,除了萬載堅冰,青凝如翠,從未見過之外,由上到下都是空的。
雖然山下地麵也是銀色,但大片平原草木不生。那最壯麗美觀之處,全在東南角上,相去約數百裏。
李白往下斜飛過去,落地一看,那地麵非晶非玉,又不似冰,一片銀色,通體晶瑩,不見一點塵沙。
那麽堅硬光潤的地麵,竟然生著許多不知名的奇樹,每株均有七八抱粗細,其高多達一二十丈以上。樹身碧綠,宛如翠玉,瓊枝碧葉,上綴各色繁花。
有的花大如盆,宛如一朵圓徑五六尺的白牡丹,千葉重重,天香欲染。有的花大如杯,滿綴繁枝,宛如朱霞錦幛,綿軟芬芳。
有的鐵幹挺生,直上二三十丈,到了樹頂,繁枝亂發,廣被十畝,每一根枝上都掛下七八丈長,形似垂絲蘭葉的翠帶,葉上又生著無數五色蘭花。
偶然一陣微風吹過,花、葉隨同披拂,看去好似一座撐天寶蓋,繁花如雨,五色繽紛,冉冉飛舞,似下不下。
花葉相觸,發出一片鏗鏘之聲,如奏宮商,自成清籟,最為奇絕。
另外的花,雖然沒有這麽奇特,卻也開得更豔,到處香光蕩漾,玉豔珠明,為數更多更奇。
那花香也與別處不同,清馨細細,沁人心脾,還沾襟染袖,人由花下走過,便染上了一身香氣。
香並不十分濃烈,隻覺暗香微逗,自然幽豔,聞之心清,令人意遠。眼、耳、鼻所領略到的妙處,一時也說它不完。
………………
李白穿越過好幾片花林,飛行迅速,頃刻之間,又多深入一二百裏。
他由一座孤峰繞過,忽聞笙簧交奏,琴瑟叮咚,匯成一片極繁妙的聲音。過去一看,原來前方橫著一條大溪,闊約十丈,水甚清深,水底滿鋪著大小寶石。
三座碧玉飛橋,宛若長虹,橫臥水上。上下疏疏落落,矗立著不少玉筍,翠色晶瑩,高出水麵數丈不等。上麵生著一種五色苔蘚,其大如錢,宛如無數奇花,重疊貼在上麵。
那飛橋通體孔竅甚多,玲瓏剔透,風水相激,頓成幽籟,剛才聽見的聲音便是由此發出來。
橋下無柱,全橋宛如整塊碧玉雕成,除了來路孤峰上下童禿之外,兩岸都是參天花樹。
因為樹大枝繁,行列雖稀,上麵花枝糾結連成一片,一眼望過去,直似兩條花龍,婉蜒飛舞於碧波之上。因處在花林深處,更有遠近群峰遮蔽,先前他在山頂並未看到。
李白瞧見這種壯麗景象,心道:“來路花林,還可說是千萬年冰玉精英靈氣凝結而生。這三座翠玉虹橋,雕鏤精細,巧奪天工,分明是人力所為,怎會入境已深,始終不見一人?”
橋長中高,非到橋上,看不見對麵景物。橋旁空處,又被花林擋住了目光。
李白猜測橋對麵必有埋伏禁製,越發小心,繼續隱身,由當中橋麵上貼地低飛過去。
一看橋那邊,果然邪氣隱隱,正當中湧起一片輕煙,將路阻住。那玩意兒似煙非煙,看去好似一簇輕紗,甚是淡薄。
偏生前麵景物盡被遮蔽,不能遠視,怎麽也看不見。
李白再用慧目細查,兩旁花林也有這類淡煙浮動,情知有異。
待了一會兒,不見動靜,他料定林中埋伏必定更多更厲害,倒不如從側麵衝過去。
那三座玉橋,每橋相隔約有十丈,通體約有六十來丈之寬,都被那片淡煙擋住了。
李白往對麵煙中心衝去,剛剛飛過,那片淡煙立即散滅。同時眼前一亮,前麵突然現出三座白玉牌坊,上麵用古篆文刻著“光明境”三個丈許大字。
那牌坊約有三十丈高大,通體由水晶建成,銀光燦爛,耀眼生花。
李白沒有留神,雖然隱身術很高明,卻也被破去,立即現出身來。
牌坊旁邊不遠,倒臥著一個虎麵魚身、六蹼四翼的水怪,身旁流著一攤腥血,腦已中空,頭上陷一大洞。
在如此清潔的仙山靈境,竟會發現水怪死屍,李白立即止步,仔細察看四周,並沒有發現其它妖怪。
於是,他慢步前行,小心謹慎,前方景物越發雄麗。
先是數十丈寬一條質若明晶的大道,長達三數十裏,兩旁均是參天花樹,翠幹銀枝,瓊花玉葉,姹紫嫣紅,索青儷白,其大如鬥,競吐芳菲,一路香光綿亙不斷。
到了盡頭處,路忽兩歧,左麵不遠盡是一座座的高峰危崖,上麵有不少金碧樓台,應該是妖人所居。
李白淡然一笑,掐指一算,悄悄往右一轉,便見大片花林,樹不甚高,離地不過兩丈,枝幹卻長,婉蜒四伸,虯枝委地,再次生根,往上發枝,互相糾結,與榕樹差不多。
最大的樹,占地十畝以上,有花無葉,由上到下滿生繁花,形若桃梅,望去一片粉霞,宛如花城,擋住去路。
李白由花叢中悄悄繞行過去,又行六七裏,發現前麵是一座極高大華美的宮殿後方。他再由殿側繞向前麵,發覺這兒正是先前他在高山上所見的那座殿台。
殿高十丈,占地四五十畝,玉柱金庭,瑤階翠檻,珠光寶氣,耀眼生纈。殿前一座白玉平台,高約丈許,尤為壯麗。
李白隱身慢行,隻見那殿位列正中,三麵翠玉峰巒環繞,遠近羅列,不下二百座,猶如玉簪插地,雲骨撐空,斜壁瓊樓,交相掩映。
對麵又是一片湖蕩,澄波如鏡,甚是清深。
因為地麵瑩如晶玉,清波離岸不過尺許,望去一片澄明,幾乎分不出是水還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