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山上修煉了三天,就已坐不住了,又禦劍出去遊玩。


    這天,他來到一個地方,名叫三岔口。往西南走去,便是大道。


    正西有一條小道,比從大道去大城市要近二百多裏,不過要經過許多山嶺,不大好走。


    李白曾聽說這些山嶺中有許多奇景,一來急於要到大城市,二則貪玩山景,便往小道走去。行了半日,已走入山徑。


    這山名叫雲靈山,古樹參天,怪石嵯峨,頗多奇景。


    李白走得有點口渴,想尋一點泉水喝,恰好路旁有一條小溪,泉水清澈,遊魚可數。他從榮耀腕表的倉庫中取出木瓢,舀了一些溪泉,隨意飲用。


    此時日已銜山,李白繼續趕路,欣賞沿途美景,正走之間,忽聽一聲鶴唳。


    李白覺得有點奇怪,抬頭望天,隻見天晴無雲,一絲蹤影全無。他掃視四周,終於看見在道旁的一塊大山石上,站著一隻極大的仙鶴。


    它頭頂鮮紅,渾身雪白,無一根雜毛,金睛鐵喙,兩爪如銅鉤一般,足有八九尺高下,正在那裏剔毛梳羽。


    李白讚歎道:“像這樣大的仙鶴,真是少見!”


    忽然,山石旁邊躥起一條青蛇,有七八尺長,發出嘶嘶的怪聲。


    那鶴見了這蛇,急忙用口來啄。


    誰料到那蛇跑得飛快,仙鶴嘴到時,它已鑽入石洞之中,蹤跡不見。


    那鶴的鐵喙所到之處,將那山石啄得碎石濺起,火星亂飛。它忽然性起,腳嘴同施,連抓帶啄,把方圓六七尺一塊山石啄得粉碎。


    那蛇見藏身不住,正待向外逃竄,剛伸出頭時,就被那鶴一嘴擒住。


    那蛇急忙把身子一卷,七八尺長的蛇身,將鶴的雙腳緊緊纏住不放。


    那鶴不慌不忙,一嘴先將蛇頭啄斷,再用長嘴從兩腳中輕輕一理,便將蛇身分作七八十段。然後,隻是幾啄,便已將整條蛇吃在肚內。


    它抖抖身上羽毛,看了李白一眼,一聲長叫,望空而去,晃眼間就已飛入雲中。


    這時已是暮色蒼茫,暝煙四合,李白並沒有禦劍飛行,而是繼續步行趕路,看看會不會再遇到奇妙的事情。


    走出三裏多路,天色向晚,恰好道旁有一所人家,他便上前叩門投宿。他叩了半日,才聽見裏麵有人答話。


    那是個男聲,有氣無力的問道:“你是哪裏來的?”


    “我是個旅人,天色已晚,外麵不安全,我想借宿一晚。”


    那人歎氣道:“我現在已是命在旦夕,此地萬分危險。客官若是要投宿,往西南去五裏多路,那裏有一座茅庵,住著一位白雲大師,你可以去求她借宿一宵。她若依從,還能免掉危險。”


    說罷,再不聞聲息。


    李白再打門時,也不見答應。他生性好奇,悄悄縱身越牆而過,想看看是怎麽迴事。


    這時明月升起,照得院中清澈如畫。他留神仔細一看,隻見院中藤床上臥倒一人,見李白進來,急聲道:“你這人怎麽就不聽話呢!你快走遠些,不要近我,於你大有不利。”


    李白微笑道:“四海之內,皆是朋友。你有何苦楚,此地有何危險,說出來,我也許能夠助你一臂之力,你何必坐以待斃呢?”


    那人搖頭道:“你還不快走!我已中了妖毒,近我三尺,便受傳染。我在這裏掙命,已經三日,如今腹中饑餓,你若帶有幹糧,可給我一些。那妖早晚尋到,我不必說,你也性命難保。你如果趕緊去投白雲大師,或許還可以幫我的忙。我的事兒,你隻對她說這個。”


    那人說到這裏,已是神微力弱,奄奄一息。他的手臂上有七顆紅痣,鮮明非常。


    李白略一沉吟,拿出一些幹糧和一瓶解毒藥劑,再將解毒藥劑混入幹糧中,然後將幹糧拋給那個人,淡聲道:“你放心,我會請白雲大師來救你。”說著,縱身出去。


    ………………


    李白出去之後,照那人所說,往前走去。才走不到五裏,忽聽背後唿唿風起,腥味撲鼻。


    他知道不妙,連忙如飛一般向前奔走,剛剛走到一座庵前,忽然風止。他迴頭一看,隻見一團濃霧中,隱約現出兩盞紅燈,往來路退去。


    月光底下,分外看得真切。


    再看這茅庵,並不甚大,門前栽著兩株柳樹,影子被月光映射在地上,碎陰滿地,顯得十分幽靜。


    庵內梵音之聲不絕,想是此中主人,正在那裏做夜課。


    李白慢步走過去,輕輕叩了兩下門。


    立即有一個小女孩應聲答道:“我們這裏是尼庵,客官如要投宿,往前麵去吧。”


    李白朗聲道:“我在途中遇難,特來投奔白雲大師。”


    話猶未了,門已打開,走出來一妙齡女尼,才十三四歲,長得十分秀美。


    她見了李白,微笑道:“大師正在做夜課,你且到佛堂等候一會兒吧。”


    “好。”李白便隨她進去,到了佛堂坐定。


    那小女尼又去端了一碗茶和幾塊素饃,給李白食用,便自進去,許久不見出來。


    李白正等得心煩,忽見前麵有青光一閃,猶如飛鳥般投向後院。他好奇心盛,便出了佛堂,輕輕往後院中走去。剛剛走近窗前,忽聽有兩個人正在說話,似是一男一女。


    李白側耳細聽,便聽那女的道:“二師兄深夜到此,有何事見教?”


    那男的道:“我剛才從雲靈山走過,看見妖氣衝天,正要查看一個究竟,誰想無意中救了七師弟的門徒,名叫施林。他也是中了妖毒,堪堪待斃。


    我將他救轉,送他迴山,才知道有個人投到你這裏來了。我方才進來時,看見一人坐在佛堂上,想必就是此人。”


    那女的道:“方才紫綃來說,有個叫李白的來投奔我,正待出去會他,恰好師兄到此,所以還未相見。”


    那男的又道:“剛才那妖看去十分厲害,我的玄英劍隻能將它逼走,並不能傷它分毫。我因不知底細,未敢造次。你近在咫尺,何以容它如此猖獗呢?”


    那女的道:“我為此妖,真是費了無窮心力,好不容易才將製它之物尋到,怎耐缺少幫手。師兄駕臨,真是再好不過。”


    說罷,他便對窗外道:“李壯士遠道而來,為何不進來敘話,隻是作壁上聽呢?”


    李白正聽得出神,被室中人這一問,也不臉紅,微微一笑,慢步走出去。


    隻見蒲團上坐定一個女尼,年約四五十歲;上首坐定一個道人,一臉虯髯,兩目精光四射。


    李白知他們是非常人物,納頭便拜。


    僧、道二人,連忙用手相攙,口稱“不敢”。


    那女尼叫李白在一旁坐下,微笑道:“剛才我等之言,想必你已經聽去。這位是我師兄‘髯仙’李元化。我名元元,人稱白雲大師的便是……”


    李白恭聲道:“李白拜見兩位前輩。剛才弟子路遇一人,中了妖毒,命在旦夕,還望二位大仙垂憐解救。”


    髯道人笑道:“那人叫施林,是我的師侄。我剛才路過,已將他解救迴山了。”


    李白連忙拜謝。


    白雲大師道:“師兄來得甚巧,事不宜遲,明晨隨我斬妖吧。”


    髯道人道:“此妖到底是何物,這般厲害?”


    白雲大師道:“此山原本不叫雲靈山。後來,山中出了一個蛇妖,早晚口中吐出毒霧,結為雲霞,映著山頭的朝霞夕陽,反而成了此山一個奇景。


    人家見此山雲霞燦爛,十分悅目,這百多年來,就把這山叫做雲靈山。


    此妖起初也隻是在這山上吞雲吐霧,並不曾害人,誰想近三年來,性情大變。


    從辰時起到酉時止,是那妖在洞中修煉之時,行人在這段時間內走過,尚不妨事;否則,能逃毒手的,十無一二。


    這三年中,我同它鬥了若幹迴,也不曾傷它分毫。它也知道我的厲害,隻要一到我庵前不遠,便自逃了迴去。剛才我聽得風響,知是那妖前來。後來沒有動靜,便聽見壯士叩門了……”


    李白才知道剛才那妖忽然不追的緣故,決定今夜就去將它滅殺,看看能不能獲得什麽寶貝。


    白雲大師又道:“一物伏一物,我知道此妖最怕蜈蚣。久聞黃山餐霞大師處有此異物,便叫紫綃去借。大師先還不肯,說那蜈蚣是她的鎮洞之寶。後來經我親身前往,昨天才借到。恰好李壯士與師兄到此,想來那妖伏誅之日不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笙水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笙水起並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