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武則天,傳奇女帝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平公主微微一笑:“婉兒不在她自己的屋子,一定是到這裏來了。母親,你就再坐一會,看看孩兒料得準麽?”
武則天笑道:“這點鬼聰明,我相信你還有,不過婉兒一定料不到玄霜不在這兒。她見了我,也是想不到吧?”
聽她們的口氣,似乎武則天已找過婉兒一次,找不到,才到這裏來的。
李白稍稍安心,但武玄霜到哪裏去了?
武玄霜本來對李白說過,她是要去絆住武則天,讓他與婉兒的幽會不受驚擾的,何以現在武則天來了,武玄霜卻不隨來?
想至此處,李白又不禁心頭惴惴。
不一會兒,門外有輕微的腳步聲響起。
太平公主微微一笑,意思是說:“媽,你看我料得多準!”
果然,揭簾而入的正是上官婉兒。
武則天哈哈笑道:“婉兒,我等你許久了。”
上官婉兒大為驚愕,極力忍住,不讓神色上表露出來,向武則天行過了禮,問道:“天後陛下,可有什麽事情要我辦麽?”
武則天道:“正是有件緊要的事情,要和你商量。孩兒,你且退下,過一會再來。”
太平公主內心妒忌,卻不敢吭聲。
在太平公主走後,武則天笑道:“婉兒,你今晚臉色有點不對,為的什麽?”
婉兒心頭一凜,道:“沒什麽呀,也許是昨晚睡得不好吧。”
李白從帳後偷窺,見婉兒顏容憔悴,暗暗痛心。
武則天道:“這幾天事情較多,辛苦你了。承嗣的案件,卷宗你弄好沒有?”
上官婉兒笑道:“已整理好了,就等陛下過目。”
武則天道:“承嗣送來的請罪奏折,怎麽說?”
婉兒道:“他說不知道那兩人是奸細,自認失察之罪。那個陽太華入獄後暴斃,死無對證。”
武則天又問:“玄霜指證他曾派遣密使,私通突厥,他的折子裏怎樣自辯?”
婉兒道:“他說,突厥大汗要求和親,想把女兒嫁給他的兒子淮陽王延秀,他派去的人不過是談和親的事情。那時戰爭尚未發生,後來戰事一起,他的使者迴不來,是否迫於淫威,歸順了突厥,那他就不知道了。他沒有稟陛下,自認專擅之罪。”
武則天冷笑道:“他倒善於避重就輕!”
想了一會,她又道:“婉兒,你給我起草一封詔書,將武承嗣的各種職權盡皆褫奪,並罰俸三年,隻保留他魏王的封號。”
婉兒以為武則天定要大發脾氣,重責武承嗣的,哪知竟大出她意料之外。
武則天瞧了她一眼,笑道:“婉兒,你心裏一定不服,說我袒護自己的侄兒了?”
婉兒默不作聲,索性給她來個默認。
武則天道:“婉兒,你很忠直,我就是歡喜你這個脾氣。魏王罪大罰輕,難怪你不服氣,可是事已至此,我也隻能這樣!”
她歎了口氣,繼續道:“我這幾年精神不夠,一個人年紀老了,對兒女、對侄兒,又不免溺愛一些。顯兒和承嗣,都想在我死後,繼承我的帝位,他們各自結黨營私,我早已知道了。
錯在我自負過甚,料想他們翻不出我的掌心,沒有及時製止他們,現在他們的羽翼都已長成了。去年,我權衡輕重,立了顯兒做太子,承嗣生了怨妒之心,這我也是知道的。
他派遣使者,勾通突厥的事情,雖然沒有真憑實據,隻有玄霜的一麵之辭,但依我看來,多半也是真的!依法我應該殺了他!
但這事情一揭開來,牽連極廣,絕不是隻殺了承嗣一個人,就可以了事的。我老了,魄力遠不及年少之時,又是在和突厥大戰過後,國力消耗過甚,我不想再惹起任何亂事了。
不論規模大小,我都要避免。所以,我隻褫奪承嗣的各種職權,讓他沒有力量造反……我的苦心,你明白麽?”
婉兒呆了好一會兒,點點頭道:“我明白了。”
武則天道:“這兩天,我沒有工夫看群臣的奏折,有什麽緊要的,你揀幾件說給我聽聽。”
婉兒道:“也沒有什麽緊要的,崔玄暐、袁恕己二人合上一個奏折,是對陛下有所勸諫的。”
武則天道:“他們都是正直的人,既有勸諫,那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麽事,這還不緊要麽?趕快說吧!”
婉兒道:“他們勸諫兩件事情,一件是請陛下停止修造佛寺。他們說去年修造同福寺,又建佛教的‘天樞’,用了銅鐵兩百萬斤,耗費錢財工力太多,請陛下體恤民艱……”
武則天悚然而驚,沉聲道:“用了這麽多鋼鐵,辦事的人竟然沒有告訴我!這是去年我在病中,他們替我‘祈福’而建造的,當時我想,這也無可無不可,一時考慮未周,便答應了。
想不到他們得了我的旨意,便大興土木,耗費民力。唉,剛才我還責備我的女兒修駙馬府呢,豈知我的錯比她還大!真是令我痛心!還有一件是什麽?”
婉兒躊躇片刻,道:“他們請陛下遠小人而近君子。”
武則天吃了一驚,道:“他們指的小人是誰?”
婉兒道:“指的是張易之和張昌宗,他們說二張是陛下的嬖臣,留在宮中,易滋物議,請陛下驅逐他們出宮!”
武則天道:“我見他們二人懂得音樂,的確是把他當作嬖臣看待,留在宮中解悶的。我是一個老太婆了,本來以為不會有什麽閑話的……
唔,他們說得也對,二張並不是正派的人,要防備他們恃著我的寵愛,而賣弄權勢。好吧,我明天遣散他們便是。唉,不是有人勸諫,我這一生,真不知還要做錯多少事情!”
婉兒道:“陛下一生中做的好事,也難於計算!”
武則天搖搖頭,緩緩道:“好事是應該做的,不值得提。嗯,婉兒,現在輪到我和你說了!”
她說這幾句話的時候,神色顯得非常沉重。
婉兒心頭一凜,道:“陛下有什麽吩咐?”
武則天道:“不,我這次是來求你的!”
婉兒嚇了一跳,急忙道:“陛下言重了,婉兒待罪之身,得陛下托以腹心,若有差遣,萬死不辭!”
武則天道:“不,我更感謝你。這十年來,你幫忙我做了許多事情,最懂得我心事的人,恐怕也隻有你了。”
歇了一歇,她歎口氣道:“人生七十古來稀,我今年已經是八十幾歲了,自知來日無多,說句笑話,我已是一隻腳跨進墳墓裏的人了!”
婉兒望著武則天衰老的容顏,聽著她淒涼的聲調,想她一代雄才,開天辟地以來的第一位女皇帝,最終也不免歸於黃土,心頭不禁一陣傷感。
她忍住淚,輕輕道:“陛下精神健鑠,為何出此不祥之言?”
武則天淒然一笑,緩緩道:“人總是要死的,我活了這一大把年紀,多少也做了一些前人所未做過的事情,就是死了,也沒有什麽遺憾。但是國家大事,我仍未能放心,所以要求你來分挑我的擔子。”
婉兒惶恐的道:“陛下這話,折殺我了。”
武則天正容道:“婉兒,你聽我說,我今晚和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心腹之言。”
她喘了口氣,繼續道:“你跟了我這麽多年,應該知道,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死了之後,我卸下的擔子,不知誰能挑起?
我本來想過,要把帝位讓給狄仁傑的,可惜推位讓賢的事情,隻能見之於古代,現在是一家一姓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我拗不過這幾千年來的觀念,所以我這個心願,也隻好永遠擱在心頭,除你之外,對任何人都未曾透露。”
婉兒道:“太子為人忠厚,陛下當政以來,又提拔了許多賢人來輔佐他,也不必過於多慮。”
武則天苦笑道:“我的幾個兒子,都是庸才,太子較為忠厚,卻不是個能夠擔當大事的人。我的幾個侄兒,更不是好東西。
我的女兒,唉,她想學我,卻隻學到我的皮毛……她貪權慕勢,如果我死之後,沒人管她,恐怕將來會弄出禍患……”
武則天喝了口茶,連連喘氣。
武則天笑道:“這點鬼聰明,我相信你還有,不過婉兒一定料不到玄霜不在這兒。她見了我,也是想不到吧?”
聽她們的口氣,似乎武則天已找過婉兒一次,找不到,才到這裏來的。
李白稍稍安心,但武玄霜到哪裏去了?
武玄霜本來對李白說過,她是要去絆住武則天,讓他與婉兒的幽會不受驚擾的,何以現在武則天來了,武玄霜卻不隨來?
想至此處,李白又不禁心頭惴惴。
不一會兒,門外有輕微的腳步聲響起。
太平公主微微一笑,意思是說:“媽,你看我料得多準!”
果然,揭簾而入的正是上官婉兒。
武則天哈哈笑道:“婉兒,我等你許久了。”
上官婉兒大為驚愕,極力忍住,不讓神色上表露出來,向武則天行過了禮,問道:“天後陛下,可有什麽事情要我辦麽?”
武則天道:“正是有件緊要的事情,要和你商量。孩兒,你且退下,過一會再來。”
太平公主內心妒忌,卻不敢吭聲。
在太平公主走後,武則天笑道:“婉兒,你今晚臉色有點不對,為的什麽?”
婉兒心頭一凜,道:“沒什麽呀,也許是昨晚睡得不好吧。”
李白從帳後偷窺,見婉兒顏容憔悴,暗暗痛心。
武則天道:“這幾天事情較多,辛苦你了。承嗣的案件,卷宗你弄好沒有?”
上官婉兒笑道:“已整理好了,就等陛下過目。”
武則天道:“承嗣送來的請罪奏折,怎麽說?”
婉兒道:“他說不知道那兩人是奸細,自認失察之罪。那個陽太華入獄後暴斃,死無對證。”
武則天又問:“玄霜指證他曾派遣密使,私通突厥,他的折子裏怎樣自辯?”
婉兒道:“他說,突厥大汗要求和親,想把女兒嫁給他的兒子淮陽王延秀,他派去的人不過是談和親的事情。那時戰爭尚未發生,後來戰事一起,他的使者迴不來,是否迫於淫威,歸順了突厥,那他就不知道了。他沒有稟陛下,自認專擅之罪。”
武則天冷笑道:“他倒善於避重就輕!”
想了一會,她又道:“婉兒,你給我起草一封詔書,將武承嗣的各種職權盡皆褫奪,並罰俸三年,隻保留他魏王的封號。”
婉兒以為武則天定要大發脾氣,重責武承嗣的,哪知竟大出她意料之外。
武則天瞧了她一眼,笑道:“婉兒,你心裏一定不服,說我袒護自己的侄兒了?”
婉兒默不作聲,索性給她來個默認。
武則天道:“婉兒,你很忠直,我就是歡喜你這個脾氣。魏王罪大罰輕,難怪你不服氣,可是事已至此,我也隻能這樣!”
她歎了口氣,繼續道:“我這幾年精神不夠,一個人年紀老了,對兒女、對侄兒,又不免溺愛一些。顯兒和承嗣,都想在我死後,繼承我的帝位,他們各自結黨營私,我早已知道了。
錯在我自負過甚,料想他們翻不出我的掌心,沒有及時製止他們,現在他們的羽翼都已長成了。去年,我權衡輕重,立了顯兒做太子,承嗣生了怨妒之心,這我也是知道的。
他派遣使者,勾通突厥的事情,雖然沒有真憑實據,隻有玄霜的一麵之辭,但依我看來,多半也是真的!依法我應該殺了他!
但這事情一揭開來,牽連極廣,絕不是隻殺了承嗣一個人,就可以了事的。我老了,魄力遠不及年少之時,又是在和突厥大戰過後,國力消耗過甚,我不想再惹起任何亂事了。
不論規模大小,我都要避免。所以,我隻褫奪承嗣的各種職權,讓他沒有力量造反……我的苦心,你明白麽?”
婉兒呆了好一會兒,點點頭道:“我明白了。”
武則天道:“這兩天,我沒有工夫看群臣的奏折,有什麽緊要的,你揀幾件說給我聽聽。”
婉兒道:“也沒有什麽緊要的,崔玄暐、袁恕己二人合上一個奏折,是對陛下有所勸諫的。”
武則天道:“他們都是正直的人,既有勸諫,那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麽事,這還不緊要麽?趕快說吧!”
婉兒道:“他們勸諫兩件事情,一件是請陛下停止修造佛寺。他們說去年修造同福寺,又建佛教的‘天樞’,用了銅鐵兩百萬斤,耗費錢財工力太多,請陛下體恤民艱……”
武則天悚然而驚,沉聲道:“用了這麽多鋼鐵,辦事的人竟然沒有告訴我!這是去年我在病中,他們替我‘祈福’而建造的,當時我想,這也無可無不可,一時考慮未周,便答應了。
想不到他們得了我的旨意,便大興土木,耗費民力。唉,剛才我還責備我的女兒修駙馬府呢,豈知我的錯比她還大!真是令我痛心!還有一件是什麽?”
婉兒躊躇片刻,道:“他們請陛下遠小人而近君子。”
武則天吃了一驚,道:“他們指的小人是誰?”
婉兒道:“指的是張易之和張昌宗,他們說二張是陛下的嬖臣,留在宮中,易滋物議,請陛下驅逐他們出宮!”
武則天道:“我見他們二人懂得音樂,的確是把他當作嬖臣看待,留在宮中解悶的。我是一個老太婆了,本來以為不會有什麽閑話的……
唔,他們說得也對,二張並不是正派的人,要防備他們恃著我的寵愛,而賣弄權勢。好吧,我明天遣散他們便是。唉,不是有人勸諫,我這一生,真不知還要做錯多少事情!”
婉兒道:“陛下一生中做的好事,也難於計算!”
武則天搖搖頭,緩緩道:“好事是應該做的,不值得提。嗯,婉兒,現在輪到我和你說了!”
她說這幾句話的時候,神色顯得非常沉重。
婉兒心頭一凜,道:“陛下有什麽吩咐?”
武則天道:“不,我這次是來求你的!”
婉兒嚇了一跳,急忙道:“陛下言重了,婉兒待罪之身,得陛下托以腹心,若有差遣,萬死不辭!”
武則天道:“不,我更感謝你。這十年來,你幫忙我做了許多事情,最懂得我心事的人,恐怕也隻有你了。”
歇了一歇,她歎口氣道:“人生七十古來稀,我今年已經是八十幾歲了,自知來日無多,說句笑話,我已是一隻腳跨進墳墓裏的人了!”
婉兒望著武則天衰老的容顏,聽著她淒涼的聲調,想她一代雄才,開天辟地以來的第一位女皇帝,最終也不免歸於黃土,心頭不禁一陣傷感。
她忍住淚,輕輕道:“陛下精神健鑠,為何出此不祥之言?”
武則天淒然一笑,緩緩道:“人總是要死的,我活了這一大把年紀,多少也做了一些前人所未做過的事情,就是死了,也沒有什麽遺憾。但是國家大事,我仍未能放心,所以要求你來分挑我的擔子。”
婉兒惶恐的道:“陛下這話,折殺我了。”
武則天正容道:“婉兒,你聽我說,我今晚和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心腹之言。”
她喘了口氣,繼續道:“你跟了我這麽多年,應該知道,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死了之後,我卸下的擔子,不知誰能挑起?
我本來想過,要把帝位讓給狄仁傑的,可惜推位讓賢的事情,隻能見之於古代,現在是一家一姓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我拗不過這幾千年來的觀念,所以我這個心願,也隻好永遠擱在心頭,除你之外,對任何人都未曾透露。”
婉兒道:“太子為人忠厚,陛下當政以來,又提拔了許多賢人來輔佐他,也不必過於多慮。”
武則天苦笑道:“我的幾個兒子,都是庸才,太子較為忠厚,卻不是個能夠擔當大事的人。我的幾個侄兒,更不是好東西。
我的女兒,唉,她想學我,卻隻學到我的皮毛……她貪權慕勢,如果我死之後,沒人管她,恐怕將來會弄出禍患……”
武則天喝了口茶,連連喘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