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天山劍客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玄霜微笑道:“那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的女皇帝,每年所頒發的命令,都是勸老百姓勤工務農,就是說要工人用心做工,農人用心種田,未見過要準備打仗的命令。”
有個商人模樣的道:“這倒是真的。我去年到過吐蕃(即今西藏),他們的皇太後,是大唐的公主,現在還一直和華夏走親家。
聽說那位公主嫁來的時候,帶來了許多書籍、種籽、工匠、樂師等,許多吐蕃人都會種田。我就曾在拉薩附近,親眼看到田裏的禾苗綠油油的。要是咱們也會耕種,就不用這樣辛苦啦。
我還吃過他們種的大白菜,這些都是公主帶來的種籽,咱們這裏沒的。味道好得很哩!吐蕃人很感激那位公主,跟漢人非常和好。”
武玄霜知道,他說的是文成公主(李世民之女)嫁給藏王鬆讚幹布的事,微笑道:“普天之下,喜歡打仗的,都隻是很少很少的人,我們漢人本來就願意與各族人和好。”
大家正在聽那維族商人談論吐蕃的新鮮事,這時又來了一個維族婦人,粗眉大眼,麵色黃中帶黑,是維族中常見的那種女獵戶。
她帶著的那個孩子,卻很清秀,不像一般維人的孩子。她牽著一匹瘦駱駝,來到之後,也和孩子雜在人堆中烤火。
武玄霜忽然發覺,那女人好像很注意她,時不時用眼角瞟來。
武玄霜以為她是少見漢族男子,心中還不以為意,見她那孩子伶俐可愛,就挨近去,想逗他玩,還掏出一片杏仁果脯給他。
這是武玄霜從長安帶來,還未吃完的。
那孩子正要去接,他母親突然一掌打下,將孩子的小手打開,瞪眼罵道:“不準要漢人的東西!”
那孩子嘴唇開闔,好像非常奇怪,想向母親問話的樣子。
那維族婦人斥道:“不準要就不準要,不準你說話!”
這一刹那,武玄霜忽然發現,她的目光對看自己,眼光中竟然有極其怨毒的神色!
武玄霜一生不知碰過多少敵人,卻從未曾見過有人用這樣的眼光看待她,那是充滿陰沉、冷漠、仇恨、怨毒的眼光。
更奇怪的是,用這種眼光看她的人,並不是她的敵人,而是一個素不相識的維族婦女!
那維族老爺爺道:“大娘,不要害怕,這小夥子是個心地很好的漢人。”
剛才那個商人模樣的人,解釋道:“漢族客人,我說實話,你別見怪。你的心地很好,可是也有許多不好的漢人,曾經讓我們上過當。
他們拿一些好吃的東西哄孩子,拿一些好看的花布騙姑娘,往往隻用一匹布,就換走了我們的一匹駱駝。所以,好些做父母的,都不準孩子們和姑娘們接受漢人的東西。”
接著,他轉過頭來,對那維族婦人道:“漢人有壞的,也有好的,這位客人就是好的漢人,他前幾天在沙漠裏,還送過三大皮囊的水給康巴大爹,救了他一家子哩。這位客人不會騙你的,他送東西給你孩子吃,你就要下來吧。”
那維族婦人一聲不響,卻拉著她的孩子,避開武玄霜,擠到另一邊的人堆裏了。
武玄霜心中知道,那維族婦人若然隻是為了不信任漢人,決計不會用那樣仇恨的眼光看待她。令她大惑不解的是,她為什麽要用這樣的眼光看待她呢?
一個麵有刀疤的青年,站起來道:“這位大爺的話,說得不錯,漢人有好的也有壞的,我就碰過一個很好的漢人,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他沒有留下名字,可是我知道他是誰。你們中也許有人碰見過他,就算沒見過他,也可能聽過這個名字……他就是天山劍客!”
此言一出,許多人都紛紛嚷起來:“天山劍客!”
“天山劍客!”
“不錯,我聽過這個名字。”
“我受過他的恩典。”
“快說吧,天山劍客是怎樣救了你的性命的?”
從人們哄動的情形來看,敢情那位天山劍客是一位行俠仗義、深得人心的漢族英雄。
武玄霜心中一動,隻聽得那麵帶刀疤的少年繼續道:“我像諸位一樣,也是為了逃避可汗的點兵,來到這裏的。
我帶了老母弱妹,逃到半路,便碰見大汗派來的巴圖魯,共有四人之多。他們不但要捉我,還要搶我的妹妹。我並不怕當兵,但我不能不保護我的妹妹。
喏,你們瞧,我麵上的這一刀,就是那兇惡的巴圖魯劈的!這裏是我的妹子,你們瞧,她受了那次驚嚇之後,現在病還未好!”
他身邊一個麵黃肌瘦的小姑娘,睜著怯生生的眼睛看著人家,眼中含著淚水。
那維族老爺爺喃喃咒道:“真可恨,真可恨,把小姑娘嚇成這個樣子!”
那麵帶刀疤的青年,頓了一頓,繼續道:“好在那位天山劍客突然來到,剛好救了我的性命。不過一盞茶的工夫,那四個巴圖魯都給他刺傷了。
他用一柄寒光閃閃的長劍,我從未見過,甚至從未聽過有這樣鋒利的刀劍……那四個巴圖魯的兵器一碰到劍鋒,就被削斷了!”
此時,一個老人站起來問道:“你所碰到的那個漢人,是什麽模樣的?”
那青年道:“是個俊秀的中年男子。他武功高強,又有寶劍,不是天山劍客還是誰?”
武玄霜心道:“這不是李白還是誰?”但覺心弦激動,八年前的往事,霎時間都奔上心頭。
那老人說的話,打斷了武玄霜的思路。
隻聽得他緩緩道:“我也曾見過天山劍客,卻不是你說的模樣。他是像我一樣,外貌看來有點老態龍鍾的老人。
我家世代采藥為生,那一年阿爾金旗的藩王,限下三月期限,要我繳納一朵天山雪蓮,給他最心愛的妃子治病。
想那天山雪蓮生長在雪峰上,極為罕見,我一生隻采過一朵,那還是我二十來歲,身強力壯的時候。如今年老氣衰,限期又短,哪能找到雪蓮?
三個月的期限過了,我被藩王的手下迫得極緊,再限三天,若交不出,全家都要收監。三天的期限轉眼即過,我沒辦法,想想活著受苦,不如死掉,便在天山腳下上吊。
想不到有那麽巧的事,就在我上吊的時候,天山劍客來了,一劍削斷繩索,將我救活,並在我身邊留下了一朵天山雪蓮。他有寶劍,又有天山雪蓮,你想除了是天山劍客,還會是誰?”
接著又有幾個受過“天山劍客”恩典的人,各自談起他們的故事。
在每個不同的故事中,天山劍客都會以不同的相貌出現。
但是,有兩點是相同的:天山劍客是一個漢人,有一把寶劍。
“天山劍客”,究竟是不是李白?
武玄霜也給他們弄得糊塗了,在眾人鬧哄哄的議論聲中,八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在她的心頭翻過……
幾番遇合,幾番離別,樹林中的琴歌酬答,驪山上的恩怨糾纏,而最後一次離別,則是李白從懸岩上跳下去!
她遣小丫環去探聽他的消息,從丫環如意的口中,知道他驅車遠赴窮邊,以後就再也聽不到他的消息了。
她欣慰李白還在人間,但生離比死別,卻更要令她傷心。
這八年來,她已不知幾次獨向西風灑淚?
她知道李白是絕不肯迴頭的了,也不指望和李白再見了。然而,天下往往有料不到的事情,武則天這次卻差遣她去找尋李白。
武則天如今已是七十歲的老婦人了,迫切需要決定繼承帝位的人選。
她的侄兒武承嗣,很想繼承她的位子,但她覺得武承嗣的才幹不夠,同時狄仁傑等一班大臣又向她勸諫。
她一想,自己的兒子雖然是碌碌無能,但帝位既不能傳給外人,與其傳給侄兒會引起大亂,不如傳給兒子,這才決定了將來以廬陵王李顯複位為帝。
她有了這個決定,卻尚未向大臣宣布。
由於她還要找尋唐室中有才幹的人輔佐她的兒子,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李白。
於是,她要武玄霜必須為她把李白找到,這便是武玄霜來到天山腳下的原因。
有個商人模樣的道:“這倒是真的。我去年到過吐蕃(即今西藏),他們的皇太後,是大唐的公主,現在還一直和華夏走親家。
聽說那位公主嫁來的時候,帶來了許多書籍、種籽、工匠、樂師等,許多吐蕃人都會種田。我就曾在拉薩附近,親眼看到田裏的禾苗綠油油的。要是咱們也會耕種,就不用這樣辛苦啦。
我還吃過他們種的大白菜,這些都是公主帶來的種籽,咱們這裏沒的。味道好得很哩!吐蕃人很感激那位公主,跟漢人非常和好。”
武玄霜知道,他說的是文成公主(李世民之女)嫁給藏王鬆讚幹布的事,微笑道:“普天之下,喜歡打仗的,都隻是很少很少的人,我們漢人本來就願意與各族人和好。”
大家正在聽那維族商人談論吐蕃的新鮮事,這時又來了一個維族婦人,粗眉大眼,麵色黃中帶黑,是維族中常見的那種女獵戶。
她帶著的那個孩子,卻很清秀,不像一般維人的孩子。她牽著一匹瘦駱駝,來到之後,也和孩子雜在人堆中烤火。
武玄霜忽然發覺,那女人好像很注意她,時不時用眼角瞟來。
武玄霜以為她是少見漢族男子,心中還不以為意,見她那孩子伶俐可愛,就挨近去,想逗他玩,還掏出一片杏仁果脯給他。
這是武玄霜從長安帶來,還未吃完的。
那孩子正要去接,他母親突然一掌打下,將孩子的小手打開,瞪眼罵道:“不準要漢人的東西!”
那孩子嘴唇開闔,好像非常奇怪,想向母親問話的樣子。
那維族婦人斥道:“不準要就不準要,不準你說話!”
這一刹那,武玄霜忽然發現,她的目光對看自己,眼光中竟然有極其怨毒的神色!
武玄霜一生不知碰過多少敵人,卻從未曾見過有人用這樣的眼光看待她,那是充滿陰沉、冷漠、仇恨、怨毒的眼光。
更奇怪的是,用這種眼光看她的人,並不是她的敵人,而是一個素不相識的維族婦女!
那維族老爺爺道:“大娘,不要害怕,這小夥子是個心地很好的漢人。”
剛才那個商人模樣的人,解釋道:“漢族客人,我說實話,你別見怪。你的心地很好,可是也有許多不好的漢人,曾經讓我們上過當。
他們拿一些好吃的東西哄孩子,拿一些好看的花布騙姑娘,往往隻用一匹布,就換走了我們的一匹駱駝。所以,好些做父母的,都不準孩子們和姑娘們接受漢人的東西。”
接著,他轉過頭來,對那維族婦人道:“漢人有壞的,也有好的,這位客人就是好的漢人,他前幾天在沙漠裏,還送過三大皮囊的水給康巴大爹,救了他一家子哩。這位客人不會騙你的,他送東西給你孩子吃,你就要下來吧。”
那維族婦人一聲不響,卻拉著她的孩子,避開武玄霜,擠到另一邊的人堆裏了。
武玄霜心中知道,那維族婦人若然隻是為了不信任漢人,決計不會用那樣仇恨的眼光看待她。令她大惑不解的是,她為什麽要用這樣的眼光看待她呢?
一個麵有刀疤的青年,站起來道:“這位大爺的話,說得不錯,漢人有好的也有壞的,我就碰過一個很好的漢人,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他沒有留下名字,可是我知道他是誰。你們中也許有人碰見過他,就算沒見過他,也可能聽過這個名字……他就是天山劍客!”
此言一出,許多人都紛紛嚷起來:“天山劍客!”
“天山劍客!”
“不錯,我聽過這個名字。”
“我受過他的恩典。”
“快說吧,天山劍客是怎樣救了你的性命的?”
從人們哄動的情形來看,敢情那位天山劍客是一位行俠仗義、深得人心的漢族英雄。
武玄霜心中一動,隻聽得那麵帶刀疤的少年繼續道:“我像諸位一樣,也是為了逃避可汗的點兵,來到這裏的。
我帶了老母弱妹,逃到半路,便碰見大汗派來的巴圖魯,共有四人之多。他們不但要捉我,還要搶我的妹妹。我並不怕當兵,但我不能不保護我的妹妹。
喏,你們瞧,我麵上的這一刀,就是那兇惡的巴圖魯劈的!這裏是我的妹子,你們瞧,她受了那次驚嚇之後,現在病還未好!”
他身邊一個麵黃肌瘦的小姑娘,睜著怯生生的眼睛看著人家,眼中含著淚水。
那維族老爺爺喃喃咒道:“真可恨,真可恨,把小姑娘嚇成這個樣子!”
那麵帶刀疤的青年,頓了一頓,繼續道:“好在那位天山劍客突然來到,剛好救了我的性命。不過一盞茶的工夫,那四個巴圖魯都給他刺傷了。
他用一柄寒光閃閃的長劍,我從未見過,甚至從未聽過有這樣鋒利的刀劍……那四個巴圖魯的兵器一碰到劍鋒,就被削斷了!”
此時,一個老人站起來問道:“你所碰到的那個漢人,是什麽模樣的?”
那青年道:“是個俊秀的中年男子。他武功高強,又有寶劍,不是天山劍客還是誰?”
武玄霜心道:“這不是李白還是誰?”但覺心弦激動,八年前的往事,霎時間都奔上心頭。
那老人說的話,打斷了武玄霜的思路。
隻聽得他緩緩道:“我也曾見過天山劍客,卻不是你說的模樣。他是像我一樣,外貌看來有點老態龍鍾的老人。
我家世代采藥為生,那一年阿爾金旗的藩王,限下三月期限,要我繳納一朵天山雪蓮,給他最心愛的妃子治病。
想那天山雪蓮生長在雪峰上,極為罕見,我一生隻采過一朵,那還是我二十來歲,身強力壯的時候。如今年老氣衰,限期又短,哪能找到雪蓮?
三個月的期限過了,我被藩王的手下迫得極緊,再限三天,若交不出,全家都要收監。三天的期限轉眼即過,我沒辦法,想想活著受苦,不如死掉,便在天山腳下上吊。
想不到有那麽巧的事,就在我上吊的時候,天山劍客來了,一劍削斷繩索,將我救活,並在我身邊留下了一朵天山雪蓮。他有寶劍,又有天山雪蓮,你想除了是天山劍客,還會是誰?”
接著又有幾個受過“天山劍客”恩典的人,各自談起他們的故事。
在每個不同的故事中,天山劍客都會以不同的相貌出現。
但是,有兩點是相同的:天山劍客是一個漢人,有一把寶劍。
“天山劍客”,究竟是不是李白?
武玄霜也給他們弄得糊塗了,在眾人鬧哄哄的議論聲中,八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在她的心頭翻過……
幾番遇合,幾番離別,樹林中的琴歌酬答,驪山上的恩怨糾纏,而最後一次離別,則是李白從懸岩上跳下去!
她遣小丫環去探聽他的消息,從丫環如意的口中,知道他驅車遠赴窮邊,以後就再也聽不到他的消息了。
她欣慰李白還在人間,但生離比死別,卻更要令她傷心。
這八年來,她已不知幾次獨向西風灑淚?
她知道李白是絕不肯迴頭的了,也不指望和李白再見了。然而,天下往往有料不到的事情,武則天這次卻差遣她去找尋李白。
武則天如今已是七十歲的老婦人了,迫切需要決定繼承帝位的人選。
她的侄兒武承嗣,很想繼承她的位子,但她覺得武承嗣的才幹不夠,同時狄仁傑等一班大臣又向她勸諫。
她一想,自己的兒子雖然是碌碌無能,但帝位既不能傳給外人,與其傳給侄兒會引起大亂,不如傳給兒子,這才決定了將來以廬陵王李顯複位為帝。
她有了這個決定,卻尚未向大臣宣布。
由於她還要找尋唐室中有才幹的人輔佐她的兒子,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李白。
於是,她要武玄霜必須為她把李白找到,這便是武玄霜來到天山腳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