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快劍孫策,猛掌劉備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站在霧色中一棵大榆樹下的人,是一身白衣的李白。
他望著霧中的青衫、藍袍二人,覺得這樣一個殺意的早晨,連城垛上的秋鳥啁啾也消失了。
這時,一個托缽的頭陀,敲著木魚走過,經過這裏時,猛打了兩個嗬欠。
在頭陀打嗬欠伸懶腰的時候,孫策和劉備心裏,竟然同時都有“世事營營擾擾,何必苦苦爭鬥”,真想放棄一切,迴家睡個大覺的念頭。
這跟劉備從雞啼想起隱居,雖近似卻不類同,而這是兩個即將決鬥者,不約而同陡生之念。
但是,意甫生時,即告消失。
一絲陽光透進來,射在劍鋒上,似野獸的利爪,漾著白光。
劉備在霧中的語音,就像是在深洞裏幽幽傳來:“孫策,你以快劍成名,請動手。我以內力搏你,所以決不能讓你逼近才動手。”
孫策不出聲,緩緩舉起劍,劍尖上發出輕微的嘶嘶之聲,像一條蛇在炭爐上彈動著。
劉備的手垂在地上,雖然隔著實體似的厚霧,看不清楚,但他的袖裏仿佛正裹著遊動的水,不停起伏。
他正以絕世無匹的內功,來抵擋孫策的快劍。
他與李白一戰時,已十分清楚,雖然自己內力雄渾,稍勝半籌,卻敵不過對方迅若奔雷的快劍。何況,傳言中孫策的劍,比李白的劍還快。
但同樣傳聞中,孫策絕對沒有李白那麽深厚的內力,因此劉備決定要用排山倒海般的內力,在孫策出劍前,先把他擊潰。
而孫策同樣是想,以閃電驚虹般的一劍,在對手未發出內力前,便取得勝利。
李白靠在榆樹幹上,忽然間,榆樹的葉子在晨霧裏簌簌落下,如被狂風所摧!
………………
這一戰極短。
晨霧中劍光暴閃,刺向藍袍人劉備。
劉備雙袖激揚,強勁的內力,使他四周三尺內猶如銅牆鐵壁,劍刺不入。
青衫人孫策的內功,竟然無法將劍刺進無形的霧牆。
內力反激,啪的一聲,劍已折為二。
劍尖飛出,半空中為密集遍布的勁道襲擊,瞬間粉碎為劍雨,濺噴四射。
在內力激碎劍尖的首段時,原來抵擋劍勢的真氣,便有了縫隙。青衫人孫策的斷劍仍不休,刺進藍袍人劉備的胸脅。
與此同時,劉備的雙掌,也擊在孫策的胸前。
孫策借勢倒翻,卸去一半掌力,落於三丈外。
劉備的掌勁強吐,使對方的劍入胸脅不及二寸而止,卻已刺入一條胸骨之中。
隻是交手了一招,兩人就已分開。
地上多了一路血跡,而血跡盡頭,是嘴角溢血的青衫人孫策。
藍袍人劉備,右胸嵌著一把斷劍。
好快的劍!
好猛的掌!
此戰,孫策重傷,劉備也被重創。
一時之間,兩人隻能狠狠的瞪著對方,也不知道是佩服,是憎恨,是仇視,是激賞,還是忍痛喘息?
總之,一時間兩人都說不出半句話來。
但是,有一個人,正在劇烈的發著抖。
不是決鬥的劉備,也不是受傷的孫策。
而是李白。
他顫抖得如此厲害,以致榆樹上的葉子,被他震得不住的簌簌落下來。
此前,他從未如此害怕過。
李白身經百戰,九死一生,什麽戰役沒見過?而現在他所懼怕的,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他所畏懼的,不是別的,而是自己腦裏陡生的念頭!
蜀國劉備和吳國孫策,都已受了重傷,這是一個幹掉他們的絕好時機!
隻要殺了他們,李白就可以名揚天下,吐氣揚眉,而由他控製的漢中城,就可以迅速吞並蜀國和吳國的實力,再北上消滅曹操,然後一統天下……
而且,此刻就算李白殺了他們,也可以說是比武誤殺,甚至可以推諉,說是劉備、孫策互拚身亡,與自己無關。
這是雪辱揚名、永絕後患的絕好時機!
以前,從來沒有這樣的機會。
以後,也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
他要不要動手?
他能不能下手?
李白的腦海中,一直響著這個念頭,仿佛魔鬼的誘惑,聲音越來越大,幾乎刺破他的耳膜。
他畢竟是正道中人,雖然得誌極早,卻從未做過這種卑鄙齷齪的小人所為。
像剛剛的這種陰謀,隻是第一次在他的腦海裏出現。
那是因為,他覺得原本可以略勝劉備一籌,卻因為孫尚香的關係,最多隻能跟劉備打成平手。而眼前這兩人雖平分秋色,但其實都不是他的對手。
這點不服的冤屈,以及歉疚的羞愧,使他萌了殺意。
這種殺意,比孫策對陣劉備,或劉備對抗孫策時,還要濃烈。
隻是,孫策與劉備,似乎都未曾感覺出來。
——要不要下手?敢不敢下手?
李白的心裏,一直絕望的厲唿著。
到最後,他始終沒有動手。
贏,要贏得光彩;輸,也要輸得漂亮。況且,決戰時他並沒有輸給劉備,隻是不能贏而已。
………………
這時,劉備開口了。
“我們,平手。”劉備這樣說。
這一句話,打破了氣氛,其實是救了李白,救了孫策,也救了劉備自己。
“明天……”孫策強忍痛楚,事實上,此刻他隻能看見乳色的霧,看不清晨霧中的藍衫人劉備,“我們再戰。”
“何時?”
劉備的胸骨,仍嵌著斷劍,好像一支尖椎刺戳著他的神經。他幾乎要大叫出聲,卻平靜地問了這一句話。
“正午。”
孫策心道:我現在體內被兩道裂胸撕心的勁氣絞搓著,隻要得到數個時辰的調息,我就能壓下異勁,抑製內傷,重新作戰。但是,劉備所受的是外傷直延入脅,已成內創,數日間必定無法恢複,動手易致流血不止,所以雖不能在此刻再戰下去,但下一役是越快越好。
他既已決定時日,便補充問了一句:“何地?”
“一線天。”
一線天,峭壁懸崖,下臨千仞急湍,怪石斷崖,環境極其惡劣。
“好!”劉備沉聲道。
李白輕籲一口氣,一想到不必去做卑鄙暗算之事的時候,全身不再發抖,又氣定神閑起來。
“那麽……”劉備緩緩道,“明日正午,一線天前,一決雌雄。”
其實,他心裏也在想:孫策捱了我兩掌,雖以絕頂輕功借勢卸力,但受傷必然甚重,月內難以複元,一旦動手,勢必因內傷而大打折扣。況且,我隻要有機會拔掉斷劍,止住流血,憑高深渾厚的內力逼住創傷,定可擊敗孫策。
因此,他也是巴不得越早決戰就越好。
孫策轉過頭去,微笑著對李白道:“明天,還是勞李白兄弟作個仲裁。”
李白點點頭,用一種疲乏卻又出奇平定的聲音,淡然一笑道:“好的。”
他望著霧中的青衫、藍袍二人,覺得這樣一個殺意的早晨,連城垛上的秋鳥啁啾也消失了。
這時,一個托缽的頭陀,敲著木魚走過,經過這裏時,猛打了兩個嗬欠。
在頭陀打嗬欠伸懶腰的時候,孫策和劉備心裏,竟然同時都有“世事營營擾擾,何必苦苦爭鬥”,真想放棄一切,迴家睡個大覺的念頭。
這跟劉備從雞啼想起隱居,雖近似卻不類同,而這是兩個即將決鬥者,不約而同陡生之念。
但是,意甫生時,即告消失。
一絲陽光透進來,射在劍鋒上,似野獸的利爪,漾著白光。
劉備在霧中的語音,就像是在深洞裏幽幽傳來:“孫策,你以快劍成名,請動手。我以內力搏你,所以決不能讓你逼近才動手。”
孫策不出聲,緩緩舉起劍,劍尖上發出輕微的嘶嘶之聲,像一條蛇在炭爐上彈動著。
劉備的手垂在地上,雖然隔著實體似的厚霧,看不清楚,但他的袖裏仿佛正裹著遊動的水,不停起伏。
他正以絕世無匹的內功,來抵擋孫策的快劍。
他與李白一戰時,已十分清楚,雖然自己內力雄渾,稍勝半籌,卻敵不過對方迅若奔雷的快劍。何況,傳言中孫策的劍,比李白的劍還快。
但同樣傳聞中,孫策絕對沒有李白那麽深厚的內力,因此劉備決定要用排山倒海般的內力,在孫策出劍前,先把他擊潰。
而孫策同樣是想,以閃電驚虹般的一劍,在對手未發出內力前,便取得勝利。
李白靠在榆樹幹上,忽然間,榆樹的葉子在晨霧裏簌簌落下,如被狂風所摧!
………………
這一戰極短。
晨霧中劍光暴閃,刺向藍袍人劉備。
劉備雙袖激揚,強勁的內力,使他四周三尺內猶如銅牆鐵壁,劍刺不入。
青衫人孫策的內功,竟然無法將劍刺進無形的霧牆。
內力反激,啪的一聲,劍已折為二。
劍尖飛出,半空中為密集遍布的勁道襲擊,瞬間粉碎為劍雨,濺噴四射。
在內力激碎劍尖的首段時,原來抵擋劍勢的真氣,便有了縫隙。青衫人孫策的斷劍仍不休,刺進藍袍人劉備的胸脅。
與此同時,劉備的雙掌,也擊在孫策的胸前。
孫策借勢倒翻,卸去一半掌力,落於三丈外。
劉備的掌勁強吐,使對方的劍入胸脅不及二寸而止,卻已刺入一條胸骨之中。
隻是交手了一招,兩人就已分開。
地上多了一路血跡,而血跡盡頭,是嘴角溢血的青衫人孫策。
藍袍人劉備,右胸嵌著一把斷劍。
好快的劍!
好猛的掌!
此戰,孫策重傷,劉備也被重創。
一時之間,兩人隻能狠狠的瞪著對方,也不知道是佩服,是憎恨,是仇視,是激賞,還是忍痛喘息?
總之,一時間兩人都說不出半句話來。
但是,有一個人,正在劇烈的發著抖。
不是決鬥的劉備,也不是受傷的孫策。
而是李白。
他顫抖得如此厲害,以致榆樹上的葉子,被他震得不住的簌簌落下來。
此前,他從未如此害怕過。
李白身經百戰,九死一生,什麽戰役沒見過?而現在他所懼怕的,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他所畏懼的,不是別的,而是自己腦裏陡生的念頭!
蜀國劉備和吳國孫策,都已受了重傷,這是一個幹掉他們的絕好時機!
隻要殺了他們,李白就可以名揚天下,吐氣揚眉,而由他控製的漢中城,就可以迅速吞並蜀國和吳國的實力,再北上消滅曹操,然後一統天下……
而且,此刻就算李白殺了他們,也可以說是比武誤殺,甚至可以推諉,說是劉備、孫策互拚身亡,與自己無關。
這是雪辱揚名、永絕後患的絕好時機!
以前,從來沒有這樣的機會。
以後,也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
他要不要動手?
他能不能下手?
李白的腦海中,一直響著這個念頭,仿佛魔鬼的誘惑,聲音越來越大,幾乎刺破他的耳膜。
他畢竟是正道中人,雖然得誌極早,卻從未做過這種卑鄙齷齪的小人所為。
像剛剛的這種陰謀,隻是第一次在他的腦海裏出現。
那是因為,他覺得原本可以略勝劉備一籌,卻因為孫尚香的關係,最多隻能跟劉備打成平手。而眼前這兩人雖平分秋色,但其實都不是他的對手。
這點不服的冤屈,以及歉疚的羞愧,使他萌了殺意。
這種殺意,比孫策對陣劉備,或劉備對抗孫策時,還要濃烈。
隻是,孫策與劉備,似乎都未曾感覺出來。
——要不要下手?敢不敢下手?
李白的心裏,一直絕望的厲唿著。
到最後,他始終沒有動手。
贏,要贏得光彩;輸,也要輸得漂亮。況且,決戰時他並沒有輸給劉備,隻是不能贏而已。
………………
這時,劉備開口了。
“我們,平手。”劉備這樣說。
這一句話,打破了氣氛,其實是救了李白,救了孫策,也救了劉備自己。
“明天……”孫策強忍痛楚,事實上,此刻他隻能看見乳色的霧,看不清晨霧中的藍衫人劉備,“我們再戰。”
“何時?”
劉備的胸骨,仍嵌著斷劍,好像一支尖椎刺戳著他的神經。他幾乎要大叫出聲,卻平靜地問了這一句話。
“正午。”
孫策心道:我現在體內被兩道裂胸撕心的勁氣絞搓著,隻要得到數個時辰的調息,我就能壓下異勁,抑製內傷,重新作戰。但是,劉備所受的是外傷直延入脅,已成內創,數日間必定無法恢複,動手易致流血不止,所以雖不能在此刻再戰下去,但下一役是越快越好。
他既已決定時日,便補充問了一句:“何地?”
“一線天。”
一線天,峭壁懸崖,下臨千仞急湍,怪石斷崖,環境極其惡劣。
“好!”劉備沉聲道。
李白輕籲一口氣,一想到不必去做卑鄙暗算之事的時候,全身不再發抖,又氣定神閑起來。
“那麽……”劉備緩緩道,“明日正午,一線天前,一決雌雄。”
其實,他心裏也在想:孫策捱了我兩掌,雖以絕頂輕功借勢卸力,但受傷必然甚重,月內難以複元,一旦動手,勢必因內傷而大打折扣。況且,我隻要有機會拔掉斷劍,止住流血,憑高深渾厚的內力逼住創傷,定可擊敗孫策。
因此,他也是巴不得越早決戰就越好。
孫策轉過頭去,微笑著對李白道:“明天,還是勞李白兄弟作個仲裁。”
李白點點頭,用一種疲乏卻又出奇平定的聲音,淡然一笑道:“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