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拜見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蔡邕府邸,兩個門房站在蔡府大門口,看守大門。
“老裴,你拿著拜帖,前去通報。”
李白此時身穿一襲白袍,腰間懸掛一柄配飾的寶劍,發髻上戴著黑色璞巾,一臉自信。尤其是他身穿儒袍,風度瀟灑,端的是一副好模樣。
他從袖口中摸出一張精美的拜帖,遞到裴元紹手中。
裴元紹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原本以為,李白拜訪蔡邕,隻不過是臨時之舉,還不一定能進入蔡府呢,李白手中居然一下摸出一張拜帖。
裴元紹腦中思緒連轉,突然想到前幾天在城門口遇到的老頭,很有可能就是蔡邕。
一想到這裏,他迴頭望了一眼李白,心道:這個年輕的主公,還真是眼光獨到啊,讓人無法揣度……在破舊的道觀碰到幾個大人物,又在洛陽城門口碰到蔡邕,運氣還真好啊!
裴元紹拿著拜帖,來到蔡府門口,將拜帖遞給了門房。
不一會兒,便有人前來迎接李白。
“公子,老爺正在客廳等待,公子裏麵請。”來人是一個五旬老者,一身葛袍,神色謙卑,一望見李白,眼中立即閃過一絲驚豔,沒想到李白居然如此出眾。
李白神情從容,落落大方,擺手道:“老先生前麵帶路。”
進入蔡府,三進三轉,繞過迴廊,穿過夾道,才步行到客廳。
老者帶著李白,走到客廳便離開了。
李白站在客廳外,整了整衣衫,將身上褶皺的地方撫平之後,才大步進入客廳裏麵,朝蔡邕拱手拜道:“汝南李白,拜見蔡先生。”
蔡邕撫須微笑,擺手道:“坐!”
說完之後,他又朝門外喊了一聲:“看茶!”
李白一撩衣袍,坐在席上,朝蔡邕拱手道:“打擾蔡先生之處,還請先生見諒。”
他可不管蔡邕與自己是什麽關係,先把兩人的關係拉近再說,況且蔡邕也沒有反對李白稱唿蔡邕為先生。
蔡邕笑道:“為先,老夫當日入洛陽的時候,便把拜帖給了你,你怎麽今日才來拜訪?莫不是為先覺得老夫被董卓拉攏了,便看不起老夫?亦或是看到老夫受董卓重用,為先覺得老夫位高權重了,便來拜訪老夫……”
李白聞言,臉色頓時一變,霎那間心思百轉,想著應對之策。他不明白,蔡邕剛才還好好的,怎麽一下子說翻臉就翻臉。
“老爺,茶來了!”
這時,恰好府中的侍從端著沏好的茶,放在李白旁邊的小桌上,然後恭敬的退了出去。
李白見此,心中閃過一道靈光,頓時豁然開朗。
蔡邕若是生氣,就不會讓李白進入蔡府,更不會讓侍從給李白上茶,也不會先前還是和煦的與李白說話,然後就臉色變化,質問李白的事情。
蔡邕如此做法,應該是存著考校的心思。
李白想通了此事,心中籠罩的烏雲頓時消散開來,臉上還帶著一絲從容的笑意。
蔡邕見此,哼了一聲,麵沉如水,喝道:“李白,莫非真如老夫所言,你到蔡府來是要攀關係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一絲淩厲的口吻。
李白微微一怔,隨即反應過來,此刻若是不解釋清楚,恐怕蔡邕對他的印象,就真的壞了。
李白拱手笑道:“蔡先生,李白雖是一介匹夫,卻不屑做這種趨炎附勢之徒,男人大丈夫,就該憑自己雙手打出一片天地,而不是靠趨炎附勢而求得富貴。”
蔡邕的臉色這才緩了一點,點頭道:“嗯,男兒正該如此!”
但是,蔡邕的語氣仍是淡淡的,沒有多少感情在其中。
李白鬆了一口氣,繼續道:“蔡先生臨走時,送我請帖,我才知道蔡先生竟然是‘飛白絕倫’蔡伯喈,而且我也打聽到了董卓強行征辟您迴朝任職的消息。
之後董卓將您的官職連連拔擢,一下提升為侍禦史,官居左中郎將。我想您剛剛升官,這幾天府上定是賓客臨門,因此便沒有前來拜訪先生,若是為此惹得先生不愉,還請先生見諒。
再者,先生意指李白趨炎附勢,得知蔡先生升官加爵之後,才上門拜訪,其實先生之言大謬。董卓詔令先生迴朝,就必定會大加賞賜,加官晉爵是肯定的事情,否則董卓就不會征辟先生迴洛陽了。
李白一早就知道先生的事情,若是要趨炎附勢,在董卓沒有提拔先生的時候,我就可以拜訪先生。若是那樣,李白在先生眼中,印象恐怕會更好些吧,何必拖到現在先生空閑的時候再來拜訪。打鐵趁熱的道理,李白還是明白的。”
蔡邕一捋長須,哼哼道:“算你過關了。”
李白嘿嘿笑道:“多謝先生理解。”
蔡邕點點頭:“你倒是說說,為什麽董卓征辟老夫迴朝,就會大加賞賜?”
李白笑道:“先生心中知曉緣故,居然還來考校晚輩。董卓進入洛陽,雖然把持朝綱,憑借麾下西涼鐵騎,震懾住各路諸侯,但是根基尚不穩固,朝中多數大臣仍舊是反對董卓的。
為此,董卓才會擢用名流,以收人望。而先生您,是當世大儒中的代表,被董卓當做千金買馬骨的人罷了。這是做給天下人看的,讓天下人知道,董太師招賢納士,不是昏庸之輩。”
蔡邕眼中閃過一抹異彩,問道:“你且繼續,老夫洗耳恭聽。”
李白淡笑道:“其實,這些都不是董卓做出來的,董卓之所以能成事,首功當屬董卓的女婿李儒。董卓征辟先生,定是李儒之言,否則董卓是不會征辟先生的。
以董卓武夫的性格,他看不慣天下士人,卻有無可奈何,因為士人是國之柱石。如果沒有士人支持,董卓就沒有能力運轉朝廷,因此才會采納李儒的建議,征辟先生,收攏人氣。”
蔡邕奇道:“為先還知道李儒?”
此時他臉上哪有一點憤怒的神色,而是麵帶微笑,眼中帶著一絲期盼。
李白說的,蔡邕也都知道,但這是建立在蔡邕幾經沉浮,活了大半輩子的份兒上。這事情落在李白身上,能有這番見識,已經很不錯了。
蔡邕初時遇見李白,也是見獵心喜,才有想見一見李白的心思。而結果李白果真是沒有讓他失望,是個大大的人才。
此時,蔡邕心中對李白的好感,是蹭蹭的往上升。
李白微笑道:“先生知不知道,晚輩住在何處?”
蔡邕一愣,搖頭道:“我與為先未曾交往,如何知曉為先住在何處?”老臉上帶著一絲好奇,不知道李白賣的什麽關子。
李白淡笑道:“晚輩住在英雄樓,先生應該知道,晚輩為什麽知道李儒了吧!”
“英雄樓?這倒是一個打探消息的地方。”蔡邕眼中閃過一抹驚詫,又問道,“你說李儒當居首功,何以見得?”
李白心道:這老頭還真是問話問上癮了。
不過,他依然不卑不亢的道:“說起李儒此人,若是客觀的評價,還真是一個大才,可以說是算無一漏……”
不知何時,在客廳門口突然多了一個身穿青袍的中年男子,麵容陰冷,眼中帶著陰鷙之色。腳向前移了移,但是他聽見李白說起李儒之後,又停住了,一動不動。
李白站在客廳中,似乎沒有注意到那個男子。而蔡邕的目光掠過男子時,卻當做沒有看見。
“老裴,你拿著拜帖,前去通報。”
李白此時身穿一襲白袍,腰間懸掛一柄配飾的寶劍,發髻上戴著黑色璞巾,一臉自信。尤其是他身穿儒袍,風度瀟灑,端的是一副好模樣。
他從袖口中摸出一張精美的拜帖,遞到裴元紹手中。
裴元紹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原本以為,李白拜訪蔡邕,隻不過是臨時之舉,還不一定能進入蔡府呢,李白手中居然一下摸出一張拜帖。
裴元紹腦中思緒連轉,突然想到前幾天在城門口遇到的老頭,很有可能就是蔡邕。
一想到這裏,他迴頭望了一眼李白,心道:這個年輕的主公,還真是眼光獨到啊,讓人無法揣度……在破舊的道觀碰到幾個大人物,又在洛陽城門口碰到蔡邕,運氣還真好啊!
裴元紹拿著拜帖,來到蔡府門口,將拜帖遞給了門房。
不一會兒,便有人前來迎接李白。
“公子,老爺正在客廳等待,公子裏麵請。”來人是一個五旬老者,一身葛袍,神色謙卑,一望見李白,眼中立即閃過一絲驚豔,沒想到李白居然如此出眾。
李白神情從容,落落大方,擺手道:“老先生前麵帶路。”
進入蔡府,三進三轉,繞過迴廊,穿過夾道,才步行到客廳。
老者帶著李白,走到客廳便離開了。
李白站在客廳外,整了整衣衫,將身上褶皺的地方撫平之後,才大步進入客廳裏麵,朝蔡邕拱手拜道:“汝南李白,拜見蔡先生。”
蔡邕撫須微笑,擺手道:“坐!”
說完之後,他又朝門外喊了一聲:“看茶!”
李白一撩衣袍,坐在席上,朝蔡邕拱手道:“打擾蔡先生之處,還請先生見諒。”
他可不管蔡邕與自己是什麽關係,先把兩人的關係拉近再說,況且蔡邕也沒有反對李白稱唿蔡邕為先生。
蔡邕笑道:“為先,老夫當日入洛陽的時候,便把拜帖給了你,你怎麽今日才來拜訪?莫不是為先覺得老夫被董卓拉攏了,便看不起老夫?亦或是看到老夫受董卓重用,為先覺得老夫位高權重了,便來拜訪老夫……”
李白聞言,臉色頓時一變,霎那間心思百轉,想著應對之策。他不明白,蔡邕剛才還好好的,怎麽一下子說翻臉就翻臉。
“老爺,茶來了!”
這時,恰好府中的侍從端著沏好的茶,放在李白旁邊的小桌上,然後恭敬的退了出去。
李白見此,心中閃過一道靈光,頓時豁然開朗。
蔡邕若是生氣,就不會讓李白進入蔡府,更不會讓侍從給李白上茶,也不會先前還是和煦的與李白說話,然後就臉色變化,質問李白的事情。
蔡邕如此做法,應該是存著考校的心思。
李白想通了此事,心中籠罩的烏雲頓時消散開來,臉上還帶著一絲從容的笑意。
蔡邕見此,哼了一聲,麵沉如水,喝道:“李白,莫非真如老夫所言,你到蔡府來是要攀關係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一絲淩厲的口吻。
李白微微一怔,隨即反應過來,此刻若是不解釋清楚,恐怕蔡邕對他的印象,就真的壞了。
李白拱手笑道:“蔡先生,李白雖是一介匹夫,卻不屑做這種趨炎附勢之徒,男人大丈夫,就該憑自己雙手打出一片天地,而不是靠趨炎附勢而求得富貴。”
蔡邕的臉色這才緩了一點,點頭道:“嗯,男兒正該如此!”
但是,蔡邕的語氣仍是淡淡的,沒有多少感情在其中。
李白鬆了一口氣,繼續道:“蔡先生臨走時,送我請帖,我才知道蔡先生竟然是‘飛白絕倫’蔡伯喈,而且我也打聽到了董卓強行征辟您迴朝任職的消息。
之後董卓將您的官職連連拔擢,一下提升為侍禦史,官居左中郎將。我想您剛剛升官,這幾天府上定是賓客臨門,因此便沒有前來拜訪先生,若是為此惹得先生不愉,還請先生見諒。
再者,先生意指李白趨炎附勢,得知蔡先生升官加爵之後,才上門拜訪,其實先生之言大謬。董卓詔令先生迴朝,就必定會大加賞賜,加官晉爵是肯定的事情,否則董卓就不會征辟先生迴洛陽了。
李白一早就知道先生的事情,若是要趨炎附勢,在董卓沒有提拔先生的時候,我就可以拜訪先生。若是那樣,李白在先生眼中,印象恐怕會更好些吧,何必拖到現在先生空閑的時候再來拜訪。打鐵趁熱的道理,李白還是明白的。”
蔡邕一捋長須,哼哼道:“算你過關了。”
李白嘿嘿笑道:“多謝先生理解。”
蔡邕點點頭:“你倒是說說,為什麽董卓征辟老夫迴朝,就會大加賞賜?”
李白笑道:“先生心中知曉緣故,居然還來考校晚輩。董卓進入洛陽,雖然把持朝綱,憑借麾下西涼鐵騎,震懾住各路諸侯,但是根基尚不穩固,朝中多數大臣仍舊是反對董卓的。
為此,董卓才會擢用名流,以收人望。而先生您,是當世大儒中的代表,被董卓當做千金買馬骨的人罷了。這是做給天下人看的,讓天下人知道,董太師招賢納士,不是昏庸之輩。”
蔡邕眼中閃過一抹異彩,問道:“你且繼續,老夫洗耳恭聽。”
李白淡笑道:“其實,這些都不是董卓做出來的,董卓之所以能成事,首功當屬董卓的女婿李儒。董卓征辟先生,定是李儒之言,否則董卓是不會征辟先生的。
以董卓武夫的性格,他看不慣天下士人,卻有無可奈何,因為士人是國之柱石。如果沒有士人支持,董卓就沒有能力運轉朝廷,因此才會采納李儒的建議,征辟先生,收攏人氣。”
蔡邕奇道:“為先還知道李儒?”
此時他臉上哪有一點憤怒的神色,而是麵帶微笑,眼中帶著一絲期盼。
李白說的,蔡邕也都知道,但這是建立在蔡邕幾經沉浮,活了大半輩子的份兒上。這事情落在李白身上,能有這番見識,已經很不錯了。
蔡邕初時遇見李白,也是見獵心喜,才有想見一見李白的心思。而結果李白果真是沒有讓他失望,是個大大的人才。
此時,蔡邕心中對李白的好感,是蹭蹭的往上升。
李白微笑道:“先生知不知道,晚輩住在何處?”
蔡邕一愣,搖頭道:“我與為先未曾交往,如何知曉為先住在何處?”老臉上帶著一絲好奇,不知道李白賣的什麽關子。
李白淡笑道:“晚輩住在英雄樓,先生應該知道,晚輩為什麽知道李儒了吧!”
“英雄樓?這倒是一個打探消息的地方。”蔡邕眼中閃過一抹驚詫,又問道,“你說李儒當居首功,何以見得?”
李白心道:這老頭還真是問話問上癮了。
不過,他依然不卑不亢的道:“說起李儒此人,若是客觀的評價,還真是一個大才,可以說是算無一漏……”
不知何時,在客廳門口突然多了一個身穿青袍的中年男子,麵容陰冷,眼中帶著陰鷙之色。腳向前移了移,但是他聽見李白說起李儒之後,又停住了,一動不動。
李白站在客廳中,似乎沒有注意到那個男子。而蔡邕的目光掠過男子時,卻當做沒有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