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你竟然敢迴來!”


    亞麗克絲一看見娜塔莉亞,立即兇性爆發,狂吼起來!


    她身體裏的病毒發作,身形開始變異扭曲,頃刻之間就已變成一隻恐怖的爬行怪物,發出淒厲的怪嘯。


    唿!


    變異者亞麗克絲,向娜塔莉亞飛撲過來。


    “杜甫!”李白大叫一聲,立即踏著閃現疾風步,迎上前去。


    青蓮劍歌,最強大招!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穀正東開……”


    歌聲響起,劍光閃現,璀璨奪目的光芒逼得亞麗克絲連連後退。


    不過,她變異之後,攻擊力、防禦力和速度至少提升十倍,雖然暫時隻能後退,但身上並沒有任何傷痕。


    李白那無視任何防禦,專門攻擊破綻的金光乾坤劍,竟然對她無效,因為她是沒有破綻的,隻能不斷強攻。


    楊玉環拿起玉石琵琶,纖纖玉指輕輕勾動,奏響悅耳動聽的琵琶弦音。


    杜甫淡然一笑,拿著特製的捕,踏著幻影步,來到李白的身邊。


    “……銘功會稽嶺,聘望琅邪台。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刀光與劍光瞬間融合,光芒暴漲,宛如經長虹。


    嘶啦!


    防禦力超強的變異者亞麗克絲,身上立即被璀璨奪目的光芒撕裂一道口子。


    刀劍合璧,下無敵!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鬐鬣蔽青,何由睹蓬萊。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迴?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由玉環伴奏,李白和杜甫高歌合擊,很快就使得亞麗克絲的身上出現越來越多的傷口。


    克蕾兒、莫依菈和巴瑞,保護著娜塔莉亞,躲藏在玉環的身後。


    玉環的身上,散發出一種柔和的治愈綠光,籠罩住克蕾兒等人。


    娜塔莉亞開啟透視能力,警惕地掃描著四周,防止有人突然發動襲擊。


    此時,李白和杜甫配合得越來越有默契。


    ………………


    李白寫過很多首《古風》,這首詩主旨是借秦始皇之求仙不成,以規諷唐玄宗之迷信神仙。


    就思想內容而言,並不算李白一人之特見卓識,但就其動蕩開合的氣勢、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而言,實堪稱獨步。


    全詩大體可分前後兩段,前段為賓,後段為主。主要手法是欲抑先揚,忽翕忽張,最後蓋棺論定。


    前段頌揚秦王之雄才大略和統一業績,頭四句極力渲染秦始皇消滅六國平定下的威風。


    起二句便影猛虎攫人之勢”,緊接著寫統一下的具體情形,勢如破竹。


    三句“浮雲”象征當時下混亂陰暗的局麵,而秦王拔劍一揮,則寰區大定,一個“決”字,顯得何其果斷,有快刀斬亂麻之福於是乎,下諸侯皆西來臣屬於秦了。


    “明斷”句一作“雄圖發英斷”,但不管“明斷”、“英斷”也好,“雄圖”、“啟”、“大略”也好,總算把對政治家的最高讚詞都用上了。


    詩篇至此,一揚再揚,預為後段的轉折蓄勢。


    緊接“收兵”二句,寫秦始皇統一下後所采取的鞏固政權兩大措施,亦是張揚氣派。


    一是收集下民間兵器,熔鑄為十二金人,消除反抗力量,使“下莫予毒也已”,於是秦和東方交通的咽喉函穀關便可敞開了。


    二是於琅邪台、會稽山等處,刻石頌秦功德,為維護統一作輿論宣傳。


    “會稽嶺”和“琅邪台”一南一北,相距數千裏,詩人緊接寫來,有如信步戶庭之間。


    “騁望“二字,形象生動地展示出秦王當時誌盈意滿的氣概。


    秦之統一措施甚多,擇其要者,則綱舉目張,敘得簡勁豪邁。


    對秦王的歌頌至此臻極,然而物極必反,這猶如《過秦論》的開篇,真是轟轟烈烈,使後來的反跌之筆更見有力。


    後段十二句,根據曆史事實進行生動的藝術描寫,諷刺了秦王驕奢淫侈,及妄想長生的荒唐行為。


    先揭發其驪山修墓奢靡之事。秦始皇即位第三十五年,發宮刑罪犯七十多萬人,建阿房宮和驪山墓,揮霍恣肆,窮極民力。


    再揭發其海上求仙的愚妄之舉。始皇二十八年,齊人徐市海上有蓬萊等三神山,上有仙人及不死之藥,於是始皇遣徐市帶童男女數千人入海追求,數年無結果。此即“采不死藥”事。


    後來,人們一般是將徐市寫成“徐福”。


    “茫然使心哀”,是擔心貪欲未必能滿足的恐懼和空虛。


    這四句對於前段,筆鋒陡轉,真如駿馬注坡。寫始皇既期不死,又築高陵,揭示出其自私、矛盾、欲令智昏的內心世界。


    但詩人並沒有就此草草終篇,在寫秦始皇求仙最終破產之前,又掀起一個波瀾。


    據史載,徐市詐稱求藥不得,是因海中有大魚阻礙之故。


    於是,始皇派人運載可以連續發射的強弩,沿海射魚,在今山東煙台附近海麵射死一條鯨。


    此節文字運用浪漫想象與高度誇張手法,把獵鯨場麵寫得光怪陸離,有聲有色,驚險奇幻:


    赫然浮現海麵上的長鯨,驟然看來好似一尊山嶽;它噴射水柱時水波激揚,雲霧彌漫,聲如雷霆,鬐鬣張開時竟遮蔽了青……


    詩人這樣寫,不但使詩篇增添了一種驚險奇幻的神秘色彩,也是製造希望的假象,為篇終致命的一跌作勢。


    長鯨征服了,不死之藥總可求到吧?結果不然,此後不久,秦始皇就在巡行途中病死。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這是最後的反跌之筆,使九霄雲上的秦王跌到地底,真是驚心動魄。以此二句收束築陵、求仙事,筆力陡健,而口吻冷雋。


    想當初,那樣“明斷”的英主,竟會一再被方士欺騙,仙人沒做成,隻留下一堆寒冷的骨灰,而“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迴”,讓方士大討其便宜。


    曆史的嘲弄,是多麽無情啊!


    此詩雖屬詠史,但並不僅僅為秦始皇而發。


    唐玄宗和秦始皇,就頗相類似:兩人都曾勵精圖治,而後來又變得驕侈無度,最後迷信方士,妄求長生。


    華夏曆史上,有類似行為的帝皇,其實並不少。漢武帝劉徹迷信長生術,唐太宗李世民多年服用丹藥,就連電視版的《康熙大帝》,也影我還想再活五百年”的慨歎。


    誰不想長生不老?但這種蠢舉,結果必然是貽害於國家。


    李白有感而發,將史實與誇張、想象結合,敘事與議論、抒情結合,欲抑故揚,跌宕生姿,既有批判現實精神,又有浪漫奔放激情,是李白《古風》中的力作。


    當李白和杜甫唱完這首詩的時候,變異者亞麗克絲身上出現無數血口,快支持不住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笙水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笙水起並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