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古戰場中的白霧,越來越淡了。


    那些由白霧幻化而成的屍族士兵,也越來越少。


    根據曆史的記載,當年釣魚城的守軍,在主將王堅及副將張玨的協力指揮下,擊退了蒙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千戶董文蔚奉蒙哥汗之命,率所部鄧州漢兵攻城。董文蔚激勵將士,挾雲梯,冒飛石,履崎嶇以登,直抵其城與宋軍苦戰,但因所部傷亡慘重,被迫退軍。


    其侄董士元請代叔父董文蔚攻城,率所部銳卒登城,與宋軍力戰良久,終因後援不繼,亦被迫撤還。


    此時,蒙軍將領術速忽裏認為,頓兵堅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軍隊困擾之,而以主力沿長江水陸東下,與忽必烈等軍會師,一舉滅掉南宋。


    然而,驕橫自負的眾將領,卻主張強攻堅城,反以術速忽裏之言為迂。


    結果,蒙哥汗未采納術速忽裏的建議,決意繼續攻城。然而,麵對釣魚堅城,素以機動靈活,兇猛剽悍著稱的蒙古騎兵,卻不能施其能。


    六月,蒙古驍將汪德臣(原為金臣屬),率兵乘夜攻上外城馬軍寨,王堅率兵拒戰。


    將亮時,下起雨來,蒙軍因攻城雲梯又被折斷,被迫撤退。


    南宋守軍將重十五公斤的鮮魚兩尾,及蒸麵餅百餘張,拋給城外蒙軍,並投書蒙軍,稱即使再守十年,蒙軍也無法攻下釣魚城。


    相比之下,城外蒙軍的境況,就很糟了。


    蒙軍久屯於堅城之下,又值酷暑季節,蒙古人本來就畏暑惡濕,加以水土不服,導致軍中暑熱、瘧癘、霍亂等疾病流行,情況相當嚴重。


    七月二十一日,蒙哥汗親臨現場指揮,中飛石受傷。蒙軍自釣魚城撤退,行至金劍山溫湯峽,蒙哥汗逝世。


    這個故事,在金庸的武俠《神雕俠侶》結局篇中,也有提到。


    蒙哥汗在釣魚城下敗亡,導致蒙古的這場滅宋戰爭全麵瓦解,使宋祚得以延續二十年之久。


    進攻蜀地的蒙軍,被迫撤軍,護送蒙哥汗的靈柩北還。


    率東路軍突破長江險,已經包圍鄂州的忽必烈,為與其弟阿裏不哥爭奪汗位,也不得不撤軍北返。


    從雲南經廣西北上的兀良合台一軍,一路克捷,已經進至潭州(今長沙)城下。由於蒙哥之死,該軍在忽必烈派來的一支部隊的接應下,也渡過長江北返。


    蒙古的南北兩支軍隊,基本上是按預定計劃進軍的,隻因西邊主攻戰場的失敗而功虧一簣。


    蒙哥汗曾留下遺言,日後攻下釣魚城,當盡屠城中之民。


    後來,蒙元以不可殺城中一人作為條件,讓守軍放下武器,終止抵抗。


    1279年,守將王立棄城投降,釣魚城才落入蒙古之手。棄城後,守城的32名(一36名)將軍全部拔劍自刎,可謂忠烈千秋!


    英雄!


    永垂不朽!


    永遠銘記!


    ………………


    李白瞧見那些屍族士兵越來越少,白霧也漸漸消散,知道自己的歌聲與楊玉環的琵琶弦音融合之後,果然有效,不禁大喜,越唱越興奮。


    “我聽琵琶的悲泣,早已搖頭歎息;又聽到她這番訴,更叫我悲淒。我們同是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又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


    自從去年我離開繁華的長安京城,被貶居住在潯陽江畔,常常臥病。


    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沒有音樂,一年到頭都聽不到管弦的樂器聲。我住在湓江這個低窪潮濕的地方,第宅的周圍黃蘆和苦竹繚繞叢生。


    在這裏,早晚能聽到的是什麽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淒的哀鳴!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樣的好光景,也無可奈何常常取酒獨酌獨飲。


    難道,這裏就沒有山歌和村笛麽?隻是那音調嘶啞粗澀,實在難聽。


    今晚我聽你彈奏琵琶,訴衷情,就像聽到仙樂,眼也亮來耳也明。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作一首新詩《琵琶蟹!


    被我的話所感動,她站立了好久,迴身坐下,再轉緊琴弦撥出急聲。


    淒淒切切,不再像剛才那種聲音;在座的人,重聽都掩麵哭泣不停。要問在座之中,誰流的眼淚最多?我江州司馬,淚水濕透青衫衣襟!”


    李白一將白居易的這首《琵琶蟹唱完,忍不住仰大笑:“好詩!好詩!”


    咕嘟咕嘟!


    他又痛飲美酒,哈哈大笑,眼睛卻濕潤了。


    此時,古戰場中的白霧已經完全消散,那些屍族士兵也都不見了。


    或許,在魔氣的影響下,過一段時間,這個陰氣極重的古戰場,還是會孕育出無數屍族士兵,但至少一年之內,這裏會比較安全。


    楊玉環停止彈奏琵琶,盈盈走到李白的身邊。


    杜甫和元芳也走過來,微笑道:“你們真是絕配啊!”


    李白哈哈大笑,目光凝注在楊玉環的身上,爽朗道:“玉環妹子,既然我們的匹配度這麽高,幹脆你以後就跟著我們混吧,一起打造王者大陸最強勁組合。”


    “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要先通過我的考驗。”楊玉環嫣然一笑。


    “什麽考驗?”


    “我不知道自己來自何處,但我的腦海中有很多碎片記憶。其中一個,跟你有關。”


    “跟我有關?莫非,我們曾經是戀人?”


    “我不知道……應該不是。”


    “你的這個考驗,難不?要是太難的話,你要適當放水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我過關就好了。”李白苦笑。


    楊玉環撲哧一笑,風情無限,伸出纖纖玉指,在李白的眉心處輕輕一點。


    瞬息間,李白被帶進一個奇特的幻境中!


    ………………


    月中嫦娥是否傳過楊玉環《霓裳羽衣曲》,似不可考,但楊玉環醉排風流陣,卻是真的。


    唐玄宗自領太監百餘人,楊玉環也帶著宮女百餘人,排成兩陣,拿霞帔錦被縛在竿頭,代作旗號。另有一班黃門,在階下擊鼓鳴金,作兩陣進退之號。


    進時,太監和宮女互相扭結,各不相讓。打敗的,罰飲酒一巨杯。一頓墮冠橫釵,嬌聲叱吒,就連高力士在一旁看了,也認為是不祥之兆。


    但唐玄宗從來就是,隻要楊玉環出了題目,他就一定會解題,不避嫌忌。


    當時都中婦女,一至春日,多不守閨門,女伴數人,相約野步嬉遊。遇有名花,便設席藉草,各出美酒佳肴,共相勸飲。


    為防有外人闖入,她們便解下紅裙,連結成幃遮蔽著,稱作宴幄。


    這種放蕩風流的情形,就是楊玉環跟唐玄宗玩成的把戲。


    而楊玉環的風流,還把詩仙李白引進宮鄭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笙水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笙水起並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