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留守溫哥華的部隊,最多也就投入30萬地麵部隊,以我華夏之大,這點負擔不說是九牛一毛,也絕對算不上是什麽重擔。”,聽李暉這麽一說,國內口糧問題倒是不用擔心了,可是最多才投入三十萬地麵部隊,能打得贏嗎?要知道,美國現在光是常備陸軍就有一百多萬,總動員後更可達到300萬以上,甚至超過500萬都不是沒有可能啊!
“我之前不是說過嗎?就北美西部的地形和開發程度,美國也同樣難以投入重兵,以我軍戰鬥力的優勢,二三十萬地麵部隊即便不足以徹底擊敗美國,也足夠將戰線穩定在美國境內了。”,李暉稍稍有些不滿地答道。由於生化兵領導力不足的天然缺陷,也由於貴金屬的消耗實在太快,地基計劃完成前後,李暉陸續解雇掉了十幾萬生化兵(目前總數已經由峰值時的38萬多減少到了22萬多,其中不乏身居高位的高等級生化兵(大部分都偽稱迴了俠客島,然後火線提拔了一大批年輕幹部接班,但目前來看或許是有些揠苗助長了,其中絕大部分人的素質還不如那些生化兵,別的不說,記憶力就差遠了,好的工作習慣也還需要花時間培養......
反倒是那些舊官僚的表現還行,至少腦子夠用,畢竟,能夠在舊官場上混到不低的位置,解放後還能被李暉留用的,個個都是人精。同樣是提出質疑,袁世凱問出來的就有價值多了,“可是不能徹底擊敗美國的話,如果美國政府死不認輸,豈不是會打成長期消耗戰?要是形成這樣的局麵,其他列強就要坐收漁翁之利了......”
“這種可能性的確是有,但我想不會太大,美國是一個典型的商業國家,一貫都是利益優先,不至於這樣情緒化。”,李暉說到這裏,臉上再次露出了笑容,“何況就算真的一直僵持下去也沒關係,因為世界上唯一能夠成為我們勁敵的也就美國一個,其他國家就算坐收漁翁之利又怎麽樣?他們的人口已經決定了發展的上限,就算賣軍火賺了大錢,它們的國力也不可能反超中美。好吧,老毛子的人口是比美國更多,但他們不來一場徹底的變革是不足為懼的......”
“隻要戰爭在美國境內進行,那麽我們國內的經濟照樣發展,而美國則大受影響,國力損耗必定數倍於我,此消彼長之下,最後贏得這場持久戰的一定是我們。隻要美國這個唯一的勁敵衰弱了,我們就是賺到了,這場戰爭就值得一打。”,李暉充滿自信地說道,“何況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還有一個天然的缺陷,那就是很難一部分國民都是可以共安樂而不能共患難,到時候必定是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勢必讓美國更難長期堅持。事實上,別說是真打起來,這幾年裏我們隻不過時不時在兩國邊境舉行一下演習製造緊張氣氛,美國人口就開始外流了(當然因為美國年齡結構還很年輕,清教徒文化對提高生育率也有幫助,美國目前的人口增長率還是可以的,再低也有1%以上。,最近這三年裏美國移民國外的人數都比移民美國的外國人數目更多,這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
李暉的這番剖析讓大部分質疑者都如釋重負,但那個農業大臣還是不依不饒地繼續問道,“可是長期戰爭還是會令國內的百姓不滿吧?”
“這不是你的職權範圍吧?管這麽多是想當總理啊?”,李暉心中很有些不悅,甚至下定了撤換的決心,不過麵上並沒有表現出來,還是簡單地解釋了幾句,“人民反戰從來都不是因為他們憎恨戰爭本身,而是因為他們的利益在戰爭中受損,或者說是他們能夠從戰爭中獲得的利益不足以彌補其所蒙受的損失。”
“這場戰爭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家之間的全麵戰爭,但實際上規模並不算很大,所需投入的人財物力甚至還不及防災救災,以中國體量之巨,不至於會明顯影響全國群眾的生活水平,因此從宏觀上來說,老百姓從中失去的很少,跟他們所能得到的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李暉說到現在多少有些口幹舌燥,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潤了潤喉嚨接下去繼續說道,“從長遠看,我們贏得戰爭之後可以從美國獲得更多的土地和資源,讓我們的經濟可以更快更好地發展;而從短期來看,戰爭固然可怕,卻也是平民子弟改變命運的大好機會,雖然真正能夠立下大功的人數不會很多,但這可以帶給老百姓希望和憧憬,這就夠了,足以讓他們忍受生活中的苦難,何況他們的生活還不至於那麽艱苦。”
李暉說到這裏,不禁想起曆史上的美蘇競爭,其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因為分配更加公平的關係,如果隻比占人口大多數的底層平民的生活水平,蘇聯是要超過美國的,但事實上蘇聯人還是對美國無比向往,這不僅僅是因為美國整體國力的強大,更由於希望總是會往好裏想,哪怕是毫無技術含量的流水線工人,臆想的也至少是中產小資的生活(這一點隻需看到那些普通家庭主婦所喜歡的肥皂劇男女主角都至少是什麽層次就可見一斑,並不是劇作家脫離群眾,而是以貧民生活為題材吸引不了觀眾。,而知識分子所憧憬的都是西方大富豪的生活,這樣一來蘇聯的體製自然就沒吸引力了。
所以說,在實現了溫飽之後,一個政權要想獲得老百姓的擁戴,比起當前生活狀況,讓其對未來充滿希望才是更重要的,而在中國目前的體製下,(能夠打贏的戰爭正可以給普通老百姓帶來改變自身命運的希望。打仗會讓中國老百姓不滿?錯了,一直和平沒仗可打,他們才會不滿!(未完待續。)
“我之前不是說過嗎?就北美西部的地形和開發程度,美國也同樣難以投入重兵,以我軍戰鬥力的優勢,二三十萬地麵部隊即便不足以徹底擊敗美國,也足夠將戰線穩定在美國境內了。”,李暉稍稍有些不滿地答道。由於生化兵領導力不足的天然缺陷,也由於貴金屬的消耗實在太快,地基計劃完成前後,李暉陸續解雇掉了十幾萬生化兵(目前總數已經由峰值時的38萬多減少到了22萬多,其中不乏身居高位的高等級生化兵(大部分都偽稱迴了俠客島,然後火線提拔了一大批年輕幹部接班,但目前來看或許是有些揠苗助長了,其中絕大部分人的素質還不如那些生化兵,別的不說,記憶力就差遠了,好的工作習慣也還需要花時間培養......
反倒是那些舊官僚的表現還行,至少腦子夠用,畢竟,能夠在舊官場上混到不低的位置,解放後還能被李暉留用的,個個都是人精。同樣是提出質疑,袁世凱問出來的就有價值多了,“可是不能徹底擊敗美國的話,如果美國政府死不認輸,豈不是會打成長期消耗戰?要是形成這樣的局麵,其他列強就要坐收漁翁之利了......”
“這種可能性的確是有,但我想不會太大,美國是一個典型的商業國家,一貫都是利益優先,不至於這樣情緒化。”,李暉說到這裏,臉上再次露出了笑容,“何況就算真的一直僵持下去也沒關係,因為世界上唯一能夠成為我們勁敵的也就美國一個,其他國家就算坐收漁翁之利又怎麽樣?他們的人口已經決定了發展的上限,就算賣軍火賺了大錢,它們的國力也不可能反超中美。好吧,老毛子的人口是比美國更多,但他們不來一場徹底的變革是不足為懼的......”
“隻要戰爭在美國境內進行,那麽我們國內的經濟照樣發展,而美國則大受影響,國力損耗必定數倍於我,此消彼長之下,最後贏得這場持久戰的一定是我們。隻要美國這個唯一的勁敵衰弱了,我們就是賺到了,這場戰爭就值得一打。”,李暉充滿自信地說道,“何況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還有一個天然的缺陷,那就是很難一部分國民都是可以共安樂而不能共患難,到時候必定是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勢必讓美國更難長期堅持。事實上,別說是真打起來,這幾年裏我們隻不過時不時在兩國邊境舉行一下演習製造緊張氣氛,美國人口就開始外流了(當然因為美國年齡結構還很年輕,清教徒文化對提高生育率也有幫助,美國目前的人口增長率還是可以的,再低也有1%以上。,最近這三年裏美國移民國外的人數都比移民美國的外國人數目更多,這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
李暉的這番剖析讓大部分質疑者都如釋重負,但那個農業大臣還是不依不饒地繼續問道,“可是長期戰爭還是會令國內的百姓不滿吧?”
“這不是你的職權範圍吧?管這麽多是想當總理啊?”,李暉心中很有些不悅,甚至下定了撤換的決心,不過麵上並沒有表現出來,還是簡單地解釋了幾句,“人民反戰從來都不是因為他們憎恨戰爭本身,而是因為他們的利益在戰爭中受損,或者說是他們能夠從戰爭中獲得的利益不足以彌補其所蒙受的損失。”
“這場戰爭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家之間的全麵戰爭,但實際上規模並不算很大,所需投入的人財物力甚至還不及防災救災,以中國體量之巨,不至於會明顯影響全國群眾的生活水平,因此從宏觀上來說,老百姓從中失去的很少,跟他們所能得到的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李暉說到現在多少有些口幹舌燥,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潤了潤喉嚨接下去繼續說道,“從長遠看,我們贏得戰爭之後可以從美國獲得更多的土地和資源,讓我們的經濟可以更快更好地發展;而從短期來看,戰爭固然可怕,卻也是平民子弟改變命運的大好機會,雖然真正能夠立下大功的人數不會很多,但這可以帶給老百姓希望和憧憬,這就夠了,足以讓他們忍受生活中的苦難,何況他們的生活還不至於那麽艱苦。”
李暉說到這裏,不禁想起曆史上的美蘇競爭,其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因為分配更加公平的關係,如果隻比占人口大多數的底層平民的生活水平,蘇聯是要超過美國的,但事實上蘇聯人還是對美國無比向往,這不僅僅是因為美國整體國力的強大,更由於希望總是會往好裏想,哪怕是毫無技術含量的流水線工人,臆想的也至少是中產小資的生活(這一點隻需看到那些普通家庭主婦所喜歡的肥皂劇男女主角都至少是什麽層次就可見一斑,並不是劇作家脫離群眾,而是以貧民生活為題材吸引不了觀眾。,而知識分子所憧憬的都是西方大富豪的生活,這樣一來蘇聯的體製自然就沒吸引力了。
所以說,在實現了溫飽之後,一個政權要想獲得老百姓的擁戴,比起當前生活狀況,讓其對未來充滿希望才是更重要的,而在中國目前的體製下,(能夠打贏的戰爭正可以給普通老百姓帶來改變自身命運的希望。打仗會讓中國老百姓不滿?錯了,一直和平沒仗可打,他們才會不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