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主要靠逼格賣錢的高檔商品倒不太怕高關稅,因為越貴越能突出逼格,可是由於中國的文化自信還沒被打垮,對英戰爭後更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恢複,舉國上下都覺得國產貨才是最好的比如本牛肉就賣得遠比進口牛肉要貴,西方商品很難有什麽逼格可言,甚至喜好者在某種程度上成了沒文化、暴發戶和嘩眾取寵者的代名詞,因此就算沒有那些限製奢侈品消費的政策,西方的高檔商品在中國也很難熱賣
共和國政府堪稱世界上最為苛刻的貿易保護政策理所當然地招致了西方國家的不滿、甚至於經濟報複,但是中國出口的那幾種拳頭產品根本就不怕高關稅。比如被李暉改名為“滅菌靈”的青黴素那是能夠救命的,哪個政客敢加太高的關稅?還有暫時還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的護膚品深受上層社會的追捧,也沒哪個政客不開眼敢拿它開刀。
事實上,在建國初期,中國的這些出口商品走的根本就不是正規渠道,而是來華的外國人在中國高價購買後以私人物品的形式帶迴國內,由於藥品護膚品之類都是體積很小的商品,攜帶起來十分方便,現在又才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剛剛發端的十九世紀末。就連最為神通廣大的美國國稅局對此都沒有什麽好辦法,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至於禁運的報複措施,那就更沒有什麽用處了,加爾各答條約簽訂後,中國政府利用賠款在歐洲大肆掃貨,當這些收購的企業遷迴國內後,迅速補足了係統科技的缺漏,中國也由此建立起了足以涵蓋所有民生需求的完整工業體係,此後再也沒有什麽非得從西方進口的工業品,隻有鉀鹽、鉻礦等少數幾種國內缺乏的資源還需進口,而且這些商品還都能通過係統生產來應急
因此,自1896年開始,華夏的對外貿易就出現了不小的順差,而且一年比一年加大,西方本就少了許多的貴金屬因此加速流出。
就算金本位已被放棄,真金白銀依然是國際交付的主要方式和貴重飾品的重要材料,價值仍然很高。更重要的是,即便不與法定貨幣直接掛鉤,一國的貴金屬儲備仍然會影響國民對其法定貨幣的信心,大量貴金屬外流絕對不是什麽無關緊要的小事。
結果,在放棄金本位結束了通貨緊縮之後沒過多久,西方列強又出現了通貨膨脹,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讓各國的貧民百姓都苦不堪言。
而且讓不少世界著名經濟學家都沒有料到的是,這樣的通貨膨脹並沒有幫助西方各國從經濟危機中複蘇,甚至至今沒有結束的經濟危機還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原來,由政府開動印鈔機主動製造出來的通貨膨脹在無差別地洗劫了人民的財富之後,獲得的利益卻集中到了極少數大資本家手裏,這些大資本家自身的消費有限相較於財富總量來說,在經濟形勢尚未好轉的情況下投資也必然十分謹慎,因此所能提升的購買力相當有限,至少遠遠不足以彌補失去中國市場之後還被中國商品搶占了不少本國市場所造成的巨大損失
這一切都在李暉的預料之中,甚至可以說,某種程度上這樣的局麵根本就是他刻意製造出來的
其實,由於國內工業產量還很有限,中國的體量又實在太大,如果從滿足國內人民需要的角度來看,可以進口的商品還是很多的。但李暉認為大量進口西方的工業品會拉動西方列強的工業,幫助其擺脫經濟危機,考慮到雙方將來終有一戰,這樣做無異於資敵,而由於中國那恐怖的潛在需要量,一旦放開進口,那些商品的價格必定飆漲,中國實際上能夠買到的物資並沒有那麽多,等於是隻為一點短期的蠅頭小利卻讓將來的大敵變得更強,這無疑是很不明智的,李暉寧可國內先過十年苦日子,也不會如此目光短淺,反正此時1897年國內就算必需品還是短缺,也至少餓不死人了,而且中國就算進行貿易保護,影響的也隻是國民生活水平而非經濟發展速度,也就是多等幾年,將來日子還是會好起來。
李暉將此看做是一場戰爭,一場經濟的戰爭,他充分利用了中國的體量優勢和技術優勢,以類似七傷拳的方式極大地延緩了西方列強的工業發展速度,在中國與歐美國家距離遙遠、純靠武力難以將其徹底擊敗的現狀下,通過其他手段盡量削弱敵人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西方列強也不是傻子,光吃虧沒便宜占誰會樂意?
如果是甲午戰爭之前,西方一準兒撕破偽裝幹起強盜的本行了,奈何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可以隨便欺負的滿清了,想玩武力訛詐那是自尋死路。但即使如此,西方各國的情緒還是不可避免地漸漸增強,這卻是李暉所不想看到的,他尤其擔心西方因此聯合起來一致對華,因此時不時地會吐出一點好處來稍加安撫,避免西方狗急跳牆,走“溫水煮青蛙”的路線,同時這還與外交手段相結合,在西方國家當中製造裂痕,讓其始終都聯合不起來
比如1897年花費了432噸白銀和108天時間研究完成“現代冶金學”這項5級主科技科研年代是1900年,但作為5級科技,實際上相當於曆史上1936年的世界先進水平。後,李暉很快就讓人將其中關於黃金提煉的部分轉讓給了英國,使得儲量世界第一的南非蘭德金礦有了大幅增產至每年兩三百噸黃金的可能性,這一方麵可以壓低已經過高的貴金屬價格,便於李暉獲得更多的黃金來喂給係統,同時還可以讓英國在一定程度上恢複實力,因為李暉認為英國的衰退慢一點在全局上來說對中國是有利的未完待續。
共和國政府堪稱世界上最為苛刻的貿易保護政策理所當然地招致了西方國家的不滿、甚至於經濟報複,但是中國出口的那幾種拳頭產品根本就不怕高關稅。比如被李暉改名為“滅菌靈”的青黴素那是能夠救命的,哪個政客敢加太高的關稅?還有暫時還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的護膚品深受上層社會的追捧,也沒哪個政客不開眼敢拿它開刀。
事實上,在建國初期,中國的這些出口商品走的根本就不是正規渠道,而是來華的外國人在中國高價購買後以私人物品的形式帶迴國內,由於藥品護膚品之類都是體積很小的商品,攜帶起來十分方便,現在又才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剛剛發端的十九世紀末。就連最為神通廣大的美國國稅局對此都沒有什麽好辦法,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至於禁運的報複措施,那就更沒有什麽用處了,加爾各答條約簽訂後,中國政府利用賠款在歐洲大肆掃貨,當這些收購的企業遷迴國內後,迅速補足了係統科技的缺漏,中國也由此建立起了足以涵蓋所有民生需求的完整工業體係,此後再也沒有什麽非得從西方進口的工業品,隻有鉀鹽、鉻礦等少數幾種國內缺乏的資源還需進口,而且這些商品還都能通過係統生產來應急
因此,自1896年開始,華夏的對外貿易就出現了不小的順差,而且一年比一年加大,西方本就少了許多的貴金屬因此加速流出。
就算金本位已被放棄,真金白銀依然是國際交付的主要方式和貴重飾品的重要材料,價值仍然很高。更重要的是,即便不與法定貨幣直接掛鉤,一國的貴金屬儲備仍然會影響國民對其法定貨幣的信心,大量貴金屬外流絕對不是什麽無關緊要的小事。
結果,在放棄金本位結束了通貨緊縮之後沒過多久,西方列強又出現了通貨膨脹,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讓各國的貧民百姓都苦不堪言。
而且讓不少世界著名經濟學家都沒有料到的是,這樣的通貨膨脹並沒有幫助西方各國從經濟危機中複蘇,甚至至今沒有結束的經濟危機還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原來,由政府開動印鈔機主動製造出來的通貨膨脹在無差別地洗劫了人民的財富之後,獲得的利益卻集中到了極少數大資本家手裏,這些大資本家自身的消費有限相較於財富總量來說,在經濟形勢尚未好轉的情況下投資也必然十分謹慎,因此所能提升的購買力相當有限,至少遠遠不足以彌補失去中國市場之後還被中國商品搶占了不少本國市場所造成的巨大損失
這一切都在李暉的預料之中,甚至可以說,某種程度上這樣的局麵根本就是他刻意製造出來的
其實,由於國內工業產量還很有限,中國的體量又實在太大,如果從滿足國內人民需要的角度來看,可以進口的商品還是很多的。但李暉認為大量進口西方的工業品會拉動西方列強的工業,幫助其擺脫經濟危機,考慮到雙方將來終有一戰,這樣做無異於資敵,而由於中國那恐怖的潛在需要量,一旦放開進口,那些商品的價格必定飆漲,中國實際上能夠買到的物資並沒有那麽多,等於是隻為一點短期的蠅頭小利卻讓將來的大敵變得更強,這無疑是很不明智的,李暉寧可國內先過十年苦日子,也不會如此目光短淺,反正此時1897年國內就算必需品還是短缺,也至少餓不死人了,而且中國就算進行貿易保護,影響的也隻是國民生活水平而非經濟發展速度,也就是多等幾年,將來日子還是會好起來。
李暉將此看做是一場戰爭,一場經濟的戰爭,他充分利用了中國的體量優勢和技術優勢,以類似七傷拳的方式極大地延緩了西方列強的工業發展速度,在中國與歐美國家距離遙遠、純靠武力難以將其徹底擊敗的現狀下,通過其他手段盡量削弱敵人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西方列強也不是傻子,光吃虧沒便宜占誰會樂意?
如果是甲午戰爭之前,西方一準兒撕破偽裝幹起強盜的本行了,奈何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可以隨便欺負的滿清了,想玩武力訛詐那是自尋死路。但即使如此,西方各國的情緒還是不可避免地漸漸增強,這卻是李暉所不想看到的,他尤其擔心西方因此聯合起來一致對華,因此時不時地會吐出一點好處來稍加安撫,避免西方狗急跳牆,走“溫水煮青蛙”的路線,同時這還與外交手段相結合,在西方國家當中製造裂痕,讓其始終都聯合不起來
比如1897年花費了432噸白銀和108天時間研究完成“現代冶金學”這項5級主科技科研年代是1900年,但作為5級科技,實際上相當於曆史上1936年的世界先進水平。後,李暉很快就讓人將其中關於黃金提煉的部分轉讓給了英國,使得儲量世界第一的南非蘭德金礦有了大幅增產至每年兩三百噸黃金的可能性,這一方麵可以壓低已經過高的貴金屬價格,便於李暉獲得更多的黃金來喂給係統,同時還可以讓英國在一定程度上恢複實力,因為李暉認為英國的衰退慢一點在全局上來說對中國是有利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