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伊藤博文倒是從中看到了自己東山再起的機會,但就在他想著應該怎麽勸說天皇睦仁同意“乘勝求和”的時候,一個讓人意外的消息傳到了日本,“清國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清政府已經被推翻了!”


    和絕大多數人一樣,一開始伊藤博文根本不相信這個消息,因為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起義不過半個月的時間就能打到京城,滿清政府就算再廢也不至於這樣沒用吧?


    然而,隨著新的消息不斷傳來,伊藤博文想不信都不可能了,尤其是揚子江口之戰後敗逃到日本的那些英*艦,更是給了伊藤博文極大的震撼,那可是英國皇家海軍啊!中國人怎麽敢打?他們又怎麽打贏的?


    伊藤博文等人就像貪吃的孩子一樣渴望能夠了解到更多中國新政府的信息,卻因為海上遭到封鎖而難以如願,來日的英國海軍幾乎成了獲知相關信息的唯一來源,然而他們其實也所知甚少。|


    不過,僅僅是中國海軍現在擁有六艘海天級裝甲巡洋艦這一點就足以讓日本舉國驚惶了,一艘海天號就令有史以來最強的日本聯合艦隊全軍覆沒,六艘的話,日本還有活路嗎?


    本來還有些蠢貨自欺欺人地認為中國陸軍不行,並沒有足夠的力量登陸日本本土,所以才隻是封鎖卻不直接進攻。然而沒過多久,便傳來了桂太郎師團已經全軍覆沒的噩耗,那可是28000多人,占到了日本陸軍總兵力的超過八分之一,卻連一個逃兵都沒跑得出來,隻要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能意識到中國陸軍之強,絲毫不亞於他們的海軍。


    其實嚴格來說,日本國內並沒有接到第三師團覆滅的報告,隻是若非如此,又怎麽解釋朝鮮日軍連續多日失去了與其之間的聯係?一向嘴臭的立見尚文首先公開說第三師團已經完蛋了,結果被早就看他不順眼的山縣有朋下令解除了職務,但是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第三師團卻始終沒能聯係上,就連山縣有朋也難以繼續欺騙自己了,而第三師團覆滅的噩耗也迅速傳開,在日本國內引起了極大的恐慌。


    日本海軍的締造者之一、一貫主張主張中日聯合共同對抗歐美而非跟著西方一起侵華的勝海舟等日本親華派人士乘機宣揚各種反戰言論,唿籲明治政府麵對現實、為了保存日本國體主動求和,同時毫不客氣地怒斥肆意擴大戰爭的山縣有朋等陸軍將領為“****”。


    雖然伊藤博文與勝海舟政見不同,但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再加上還有著海軍這一紐帶,兩派迅速聯合了起來,共同聲討山縣有朋,伊藤博文代表的文官勢力遠比勢單力孤的親華派強大得多,有了他們的加入,停戰求和的唿聲很快就高漲了起來。


    而天皇睦仁這邊,雖然一度受到前線捷報的鼓舞而對山縣有朋空前信任,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他卻漸漸發現,雖然前線的捷報還在不斷傳來,但日本國內的境況卻反而一天比一天更糟,終於開始意識到了問題。


    另一方麵,日軍大本營雖然有心支援桂太郎師團,卻並沒有那個能力,冒險“偷渡”派往朝鮮的援軍被中國海軍攔下了一大半,4000多人戰死、3000多人被俘,白白損失了近八千日軍,最後隻能放棄,而采取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將朝鮮的兩個師團壓縮為戰前編製擠出兵員來加強桂太郎的第三師團。


    但即使如此,第三師團最多時也才28000餘人,仍然無力打破清軍的奉天防線。了解到這些之後,明治終於明白,山縣有朋承諾的目標——“打到北京城下”已經絕無實現的可能,而生出了停戰求和的想法。


    但還沒等明治重新啟用伊藤博文,中國革命就爆發了,睦仁與陸軍那些激進派一樣欣喜若狂,以為是“天佑皇國”,想要利用中國的內亂趁火打劫,之後中國對英宣戰的消息在令明治震驚和恐懼之餘,也讓其看到了抱西方列強大腿一起瓜分中國的希望,於是又放下了求和的念頭,準備繼續擴大戰爭,為此不惜讓日軍大本營恢複冒險“偷渡”的行動,結果短短幾年之內就又賠掉了好幾千人......


    然而,等來的卻不再是捷報,而是第三師團全軍覆沒的噩耗,若非這個消息並非馬上得到確認,心理上有段緩衝的時間,隻怕明治已經跟江華灣海戰後的伊藤博文一樣吐血昏倒了......


    而英國遠東艦隊殘部在日本完成了維修和補給後並沒有留下來與日軍並肩作戰,卻反而倉惶離開日本向東逃進了太平洋,這更是讓明治的希望徹底破碎。


    在這種情勢下,明治天皇不但再次召伊藤博文入宮問策,就連已經很久都沒受過重視的勝海舟也獲得了一同覲見的機會,其心中的想法已經是昭然若揭。


    伊藤博文接到傳召後隻覺精神一振,仿佛渾身的病痛也消減了許多,勝海舟見到他後眉頭微微一皺,提醒道,“伊藤君要注意身體啊,這樣的大病可沒那麽容易康複。”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會以為這隻是純粹的關心,但伊藤博文卻聽出了話外之音,頓時冷汗直冒,向勝海舟行禮致謝,然後便露出倦容,顯出一副大病剛有好轉、但還遠未康複的樣子。


    其實正常情況下,伊藤博文不可能想不到這些,隻是自江華灣海戰至今,他一直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死對頭山縣有朋獨攬大權肆意妄為,這感覺實在是太壓抑了,如今總算是撥雲見日,難免有些控製不住自己。


    若非有勝海舟的提醒,伊藤博文神采飛揚地去見天皇,因為國家陷入困境才召見他的明治天皇肯定會認為伊藤博文是隻想私利卻罔顧國家的奸臣,就算眼下不得不啟用伊藤,也必然是用過就丟,很難有什麽好的下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之軍工霸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年那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年那兔並收藏甲午之軍工霸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