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獵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內容豐富的應用技術。為了適應“四化”建設的需要,合理開發我國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愛好狩獵的同誌,必須知道狩獵的一些知識,做一個合格的獵人。


    我們研究狩獵工作,必須先了解狩獵學上的一些基本概念。那麽,什麽是狩獵呢?狩獵是狩獵業的一個重要過程,狩獵這個生產過程,除獵捕野生動物,開發國家野生動物資源以外,還起到控製野生動物種群,維持自然生態平衡的作用。因此,凡是使用套、夾、籠、網、窖、夾剪、壓木、獵槍、獵犬等各種獵具,或以其它方法獵取野生動物,開發野生動物資源,都叫狩獵活動。狩獵活動必須遵守狩獵法規,遵循國務院製定的“積極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方針。


    狩獵業則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部門,它與林業、農業等部門一樣。我國的狩獵業還很年輕,有待進一步的發展壯大。


    獵人要獲得獵物,要使用一定的狩獵工具,運用一定的狩獵方法,才能實現獵取鳥獸的目的。狩獵方法和狩獵工具都屬於狩獵技術的範疇。狩獵工具,是獵人獵取野生動物所使用的獵捕工具,包括獵槍、獵犬、獵禽、各種自動獵捕工具等;狩獵方法,是指獵人獵捕鳥、獸所使用的手段,如圍獵、巡獵、伏獵、隱蔽、引誘等等。


    原始社會人類為了獲取食物,不得不想方設法獵取野獸。當農業和畜牧業充分發達足以滿足人類需要的時候,狩獵活動就具有了多方麵的意義。可以練兵,可以娛樂,甚至可以選拔人才。


    《吳越春秋》所載《彈歌》可能是最早表現狩獵題材的文學作品。短短的八個字“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形象地描寫出了包括製造工具在內的狩獵活動過程。


    狩獵在實際活動中分專業狩獵與業餘狩獵兩個方麵。


    專業狩獵也叫生產性狩獵,專門從事狩獵生產的獵人叫職業獵人,職業獵人在狩獵生產期間,不從事其他工作。但由於各地情況不同,又有不同的靈活與變化,所以,職業獵人又分常年性的與季節性的兩種。


    業餘狩獵又叫體育性狩獵,是一種特殊的業餘活動。業餘狩獵可以滿足業餘狩獵者的特殊興趣,鍛煉身體,又能獲得一些野兔、野雞、野鴨等狩獵產品,改善獵人生活,是一種很有意義的活動。但業餘狩獵者也應該憑證狩獵,不能無組織無領導的亂捕濫獵。


    曆史走到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境內,除非特許,狩獵這件事成為犯法。40年前在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巴彥鄉巴彥街村下鄉的北京知青,還能迴憶起當年黑熊進村的往事。彈指一揮間,巴彥街的耕地增加了6倍,白樺林幾乎砍伐殆盡,別說黑熊,連野兔都少見了。人口的增長,耕地的增加,城鎮與道路的建設,越來越多地占掉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阻斷了它們的繁殖走廊,加上市場需求引發的濫捕亂獵,使野生動物在幾十年中迅速減少,很多物種瀕臨滅絕。比如東北虎和華南虎,人們仿佛是忽然間發現它們從中國各地消失了,僅剩十來隻苟且在圖們江-烏蘇裏江中俄邊界一帶。保護野生動物,是中國全麵禁獵的第一理由。


    即使是在剛剛脫離原始社會的極偏遠地區,列入國家保護級別的動物也都是嚴格禁獵的。隻是,世代相傳的狩獵習慣,不會在一個早晨就禁住了。


    30多年來,中國建立了越來越多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各種不同類型的生態區域和生物多樣性,卻因為禁止在保護區內狩獵和采集,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傳統發生衝突,引起保護區周邊社區的對立情緒,偷獵與反偷獵變得異常複雜。中國科學院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做過很多調查,如大連老鐵山的遷徙候鳥保護區、貴州荔波的茂蘭喀斯特森林保護區,等等,都在傳統的狩獵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之間產生了巨大摩擦。於是,從簡單的打擊盜獵,到為保護區周邊社區尋找替代生計,既減少對野生生物資源的壓力,又給社區創造經濟發展、小康生活的途徑,再到思考如何在保護文化多樣性與保護生物多樣性之間建立有機聯係,政府、非政府組織、科學家、保護區和媒體等等,這些年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相當進展也獲得了成功經驗。


    獵人狩獵時,有一些特殊的習俗。


    早在西周時的《詩經·豳風·七月》裏,就記述了當時陝西省的一些獵俗:“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雅,獻貅於公。”


    古時,陝西猛獸特多,給人畜造成極大危害。漢朝政府曾頒布過獎勵搏殺豺虎的法令,《漢律》中說:“能捕豺黜購(懸賞)百錢”(見《說文》索引);《漢律》又雲:“捕虎購錢三千,其豹(幼虎)半之。”《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述了名將李廣在被免職後家居期間,到藍田南山射獵的故事。


    元朝時,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了“關中州”(kun—kin,即陝西省),他在《遊記》中寫道:“這個區域的野獸,給人們提供了十分美好的狩獵活動。各種飛禽也足夠狩獵者們獵取。由於森林密布,所以這裏的人也以打獵為主。林中有許多野獸,如虎、熊、山貓、黃鹿、羚羊、赤鹿,以及其它各動物,可以獲得一種很好的收入。”


    明清兩代,許多地方長官都把消除虎患作為重要職責。明末,宜君縣屢遭兵變,人逃地荒,虎狼食人。在兵部尚書洪承疇部下任職的宜君人孫英士,因驅除虎豹有功,被授予坊州守備之職。清代武探花韓良輔在宜君任參將其間,共捕殺老虎99隻,因此升任總兵之職。清朝順治十七年(1660),同官知縣因猛虎傷害人畜甚多,便虔誠地祈禱於土地神廟,請求土地神製止虎患。康熙四十年(1701),宜君知縣也因虎患而入神祠祈禱。此後隨著人口的增加,特別是由於濫伐森林和濫獵,老虎數量急劇減少。明末版《同官縣誌》寫道:同官“獸則有,而間亦有虎。”清代《同官縣誌》還說:“同官有虎”。民國《同官縣誌》則雲:“舊誌有虎,今無之矣。”其實到民國時,陝西省全境虎已絕跡。1964年,在秦嶺獵獲到一隻華南虎,體重190公斤,可能是從外省進入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第一女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妖丶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妖丶兔並收藏唐朝第一女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