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京都之中, 人『潮』熙攘之下, 無數人『潮』被著如同線條似分隔的穿著素藍吏服的官兵推搡著推入城門之中,喧鬧吵嚷聲當中, 小皇帝趴在城牆上看著, 看著這無數屬於他的百姓湧入京都之中, 宛如想到了什麽極為美好的事情, 忍不住純真地笑著,『露』出了還未長成的虎牙。
“已經進來多少人了?”
小皇帝高興地向後問道,無數弓著身子小心翼翼跟隨的大臣和侍從跪下, 一位老邁大臣跪下, 恭敬稟明道。
“京城附近三城的百姓都已被帶入京都之中, 不知陛下可要繼續?”
小皇帝笑著看著城牆上百姓之中, 或哭喊麻木,或吵嚷怒罵的樣子, 他明朗地笑著,宛如看著的是一場足以逗得他開懷大笑的大戲一般, 聲音都不禁提高了幾度地說道。
“朕還要人,越多人越好, 把安國的百姓,都給我趕進京都來!”
他稚嫩的聲音一頓,突然望向了那老邁大臣。
“我記得你姓宋?”
略微一頓後,那老邁大臣再彎低著腰,謙卑無比地說道。
“勞陛下惦記,臣確實姓宋。”
小皇帝笑著一拍掌, 天真無邪地仰頭望著他問道。
“朕記得江海國也有大臣姓宋。”
小皇帝這話沒頭沒尾,而因著道門和新朝焚燒了大部分江海國的文籍,江海國這名字早已不出現千年,如今小皇帝再說起江海國來,有些大臣甚至還『露』出些疑『惑』不明的神『色』來。
那被小皇帝叫住的大臣卻是不急不緩地恭敬應道。
“陛下博聞多識,臣所不能及也,臣祖上確實是江海國的宋氏分支一脈,有賴於安國皇恩,如今方才能得享……”
“你祖上既然是江海國的臣子,那為何要降安國呢?”
小皇帝無憂無慮地問道,就如同問著一件你吃不吃糖這樣的小事情。
然而聽聞到這句話的所有人都不由一凜,然後感受到深深的寒意。跪伏在地的大臣們此時更是恨不得將自己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城牆上,方才能避免小皇帝誅心之問之後陰晴不定的遷怒。
答案自然是眾人心裏都清楚的,因為道門要反江海國,而道門扶持的便是如今的安國,所以能夠活下來的人,無不是識時務之人,而不識時務的,血脈早已斷絕在千年之前。所以道門扶持的安國,想要活下去的人便隻能投靠安國,而若是道門在千年前扶持的是什麽望國,李國,今日這宋公祖上也自然是投靠的這些被道門扶持的國。
然而這些話在心中想想可以,麵對一個將道門斬殺得血漫京都,而且心『性』未定的小皇帝,若是將心中的話如實說出,那便真的是與找死無異了。
然而那與小皇帝對話大臣雖是形態謙恭,卻是不慌不『亂』地說道。
“自然是因為江海國皇帝暴烈無道,不得人心,而安國□□聖明仁厚,明目萬裏,老臣先祖方才得附驥尾,有著宋家這千年的人脈昌隆。”
老邁大臣的這話迴得滴水不漏,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招來小皇帝的不悅來。
然而此時小皇帝非但沒有笑,他定定地望著老邁的大臣,拔出了自從殺了第五位金丹修者後,再沒有拔出過的劍。
一個八歲的麵目天真的孩童,握著一柄連成人手臂都不及的劍,麵容老成地皺成一團,是何種稚嫩而可愛的一幕,然而此時城牆上看到這一幕的人,都不會產生這一幕如何可愛的想法。
“陛下恕罪。”
老邁大臣哀歎一聲,便誠惶誠恐地一遍遍跪下磕著頭,那一下一下磕著地下的力道是何其的重,跪伏在城牆上的眾人無不能感受到磚瓦傳來的老邁大臣一下一下幾乎與撞無疑的力道,然而在那柄可笑的木劍指過來時,沒人敢說出哪怕一句為那大臣求情的話。
直到老邁大臣頭上的血滲進了城牆的磚瓦之中,小皇帝方才目光冰冷地放下劍來,他一字一句地說道。
“今後誰若是還敢說江海國的笑話,讓朕聽見了,朕這把劍,可不是用來玩的。”
“謝陛下。”
老臣最後的聲音中再不見半點從容,他顫顫巍巍地答著,卻幾乎連起身的力道都沒有。
……
“陛下欺人太過了,宋公,他真的是將我們這些臣子視若牛馬啊!”
黯淡無光的書房中,幾乎所有人都義憤填膺地說道。
然而那額頭上綁著白布的老邁臣子淡淡將眼掃視過他們,目光冰冷得幾乎沒有一點熱意。
而觸了他目光的大臣不由訕訕低下頭,畢竟在城牆之上,沒有一人膽敢為老邁大臣說過半句求情的話。
“誰若是還搖擺不定,想著寧願當一條狗,也不願求一條活路的,現在便可以從我這裏出去,宋某不會強求。”
自然無人敢應一聲。
“既然如此,留下這裏的人都認同宋某之言,那便不要有任何猶豫了。宋某已經聯絡到了道門之人,待到京都附近十五城之人都匯集到京城,道門之人便會陸續匯入,木已成舟,眾位若是能萬眾一心,此事辦成之後,道門中一人承諾對於諸位先前的罪責既往不咎,而諸位也可以考慮繼續送門中弟子進入道門,甚至,躋身為京都新的百代世家……”
到了此時,書房中的氣氛終於不是暗流湧動,各懷心思的詭異的了,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幾乎狂熱地為著那可預見的未來蠱『惑』著紛紛獻計,老邁大臣緩緩應著,心中卻是緩緩想到。
待到老祖重返京都,這些蛇鼠兩端之人,都得為著道門死去的那些弟子陪葬。
而誰人會料到,一向聲名不起的宋家,竟會和道門中如今的主事之人有著聯係呢?
望著宋家家訓沉鈞重墨寫著的“不顯”二字,老邁大臣放下茶,耐心傾聽的麵容中閃過幾乎悠緩的笑意。
……
而聽著道門主事之人囉囉嗦嗦地祈求他一定要伸出援手,挽救道門的話語,渚青湖耐心地聽完,卻是不急不慢地開口道。
“宋長老莫非是覺得那安帝手下死去的五名金丹長老還不夠多?如今還讓著渚某一同再去送命?”
聽聞渚青湖這與譏諷無異的話,因為在偏遠城池之中,逐漸掌握了匯集而來的道門弟子的道門主事之人,也便是宋庭笠幾乎要按耐不住自己胸膛中的憤怒之氣。
“我看是渚長老已經自認自己不是道門中人,所以如今能夠坐岸觀火,抽身事外吧。”
一氣之下,宋庭笠忍不住說出了與質問無異的語句,然而在冷靜下來後,宋庭笠也明白此時金丹修者要麽已經避他不見,要麽已經不知逃到何處。
如今唯一肯見他的,便隻有這渚家長老,而若是連這唯一的金丹長老都不能留下,莫說是自家子孫說得城門大開,可以為他提供一切誅殺那暴君的便利了,就算說得天花『亂』墜,他也明白,進京都誅殺暴君一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哪怕渚某不抽身事外,敢問宋長老,又有何法子能夠誅殺安帝,若是宋長老能說出個條理來,渚某自然洗耳恭聽。”
渚青湖輕緩地說著,卻是連視線都沒有在那宋庭笠身上聽過一次。
宋庭笠按耐下『性』子,將宋家子孫的謀劃耐心地和渚青湖說著,卻沒料看到的仍是那人兩眼望著遠處,絲毫沒有注意到他說的是何話的樣子。
“渚長老可聽到宋某說的到底是什麽?”
宋庭笠再也忍不住了,他厲聲問道。
渚青湖卻是低著頭,望著窗外樹上的一隻專心致誌的鳥。
“宋長老看到了什麽?”
按耐下自己暴躁的『性』子,宋庭笠隨意地往窗外看了一眼,卻是說道。
“渚長老還是迴到正事上吧。”
渚青湖淡淡地放下茶杯,卻是笑著說道。
“宋長老便如那書上的鳥雀,隻是專心致誌地看著這樹上的蟲子,以為能為著這大樹鏟除了一條蟲子,便是再大不過的功績。”
“渚青湖你……”
然而不顧著宋庭笠漲紅的麵『色』,渚青湖卻是緩慢地說道。
“可是渚某看到的,卻是這大樹的根,因為這連日的陰雲大雨,爛得已經不成樣子了。”
“宋長老,渚某不阻礙你為了道門送死,不過道不同,不相為謀,宋長老想做什麽,便盡管去做吧。渚某隻能念著多年的情誼,再勸一句——
已經沒有什麽還能改變這棵樹倒下的大局了。”
“宋長老,你不可以,渚某不可以,天“下”的道門子弟,都不可以。”
渚青湖加重著“下”這個字的讀音,果然不出意料之外地看見宋庭笠氣得拂袖而去,卻對那個下子沒有絲毫反應的樣子。
望著茶盞中起伏的茶葉,渚青湖不由自嘲地想到。
——這凡俗和道門,原來是與道門和道宮一樣,
都是一葉障目,有著天地之別的。
“已經進來多少人了?”
小皇帝高興地向後問道,無數弓著身子小心翼翼跟隨的大臣和侍從跪下, 一位老邁大臣跪下, 恭敬稟明道。
“京城附近三城的百姓都已被帶入京都之中, 不知陛下可要繼續?”
小皇帝笑著看著城牆上百姓之中, 或哭喊麻木,或吵嚷怒罵的樣子, 他明朗地笑著,宛如看著的是一場足以逗得他開懷大笑的大戲一般, 聲音都不禁提高了幾度地說道。
“朕還要人,越多人越好, 把安國的百姓,都給我趕進京都來!”
他稚嫩的聲音一頓,突然望向了那老邁大臣。
“我記得你姓宋?”
略微一頓後,那老邁大臣再彎低著腰,謙卑無比地說道。
“勞陛下惦記,臣確實姓宋。”
小皇帝笑著一拍掌, 天真無邪地仰頭望著他問道。
“朕記得江海國也有大臣姓宋。”
小皇帝這話沒頭沒尾,而因著道門和新朝焚燒了大部分江海國的文籍,江海國這名字早已不出現千年,如今小皇帝再說起江海國來,有些大臣甚至還『露』出些疑『惑』不明的神『色』來。
那被小皇帝叫住的大臣卻是不急不緩地恭敬應道。
“陛下博聞多識,臣所不能及也,臣祖上確實是江海國的宋氏分支一脈,有賴於安國皇恩,如今方才能得享……”
“你祖上既然是江海國的臣子,那為何要降安國呢?”
小皇帝無憂無慮地問道,就如同問著一件你吃不吃糖這樣的小事情。
然而聽聞到這句話的所有人都不由一凜,然後感受到深深的寒意。跪伏在地的大臣們此時更是恨不得將自己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城牆上,方才能避免小皇帝誅心之問之後陰晴不定的遷怒。
答案自然是眾人心裏都清楚的,因為道門要反江海國,而道門扶持的便是如今的安國,所以能夠活下來的人,無不是識時務之人,而不識時務的,血脈早已斷絕在千年之前。所以道門扶持的安國,想要活下去的人便隻能投靠安國,而若是道門在千年前扶持的是什麽望國,李國,今日這宋公祖上也自然是投靠的這些被道門扶持的國。
然而這些話在心中想想可以,麵對一個將道門斬殺得血漫京都,而且心『性』未定的小皇帝,若是將心中的話如實說出,那便真的是與找死無異了。
然而那與小皇帝對話大臣雖是形態謙恭,卻是不慌不『亂』地說道。
“自然是因為江海國皇帝暴烈無道,不得人心,而安國□□聖明仁厚,明目萬裏,老臣先祖方才得附驥尾,有著宋家這千年的人脈昌隆。”
老邁大臣的這話迴得滴水不漏,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招來小皇帝的不悅來。
然而此時小皇帝非但沒有笑,他定定地望著老邁的大臣,拔出了自從殺了第五位金丹修者後,再沒有拔出過的劍。
一個八歲的麵目天真的孩童,握著一柄連成人手臂都不及的劍,麵容老成地皺成一團,是何種稚嫩而可愛的一幕,然而此時城牆上看到這一幕的人,都不會產生這一幕如何可愛的想法。
“陛下恕罪。”
老邁大臣哀歎一聲,便誠惶誠恐地一遍遍跪下磕著頭,那一下一下磕著地下的力道是何其的重,跪伏在城牆上的眾人無不能感受到磚瓦傳來的老邁大臣一下一下幾乎與撞無疑的力道,然而在那柄可笑的木劍指過來時,沒人敢說出哪怕一句為那大臣求情的話。
直到老邁大臣頭上的血滲進了城牆的磚瓦之中,小皇帝方才目光冰冷地放下劍來,他一字一句地說道。
“今後誰若是還敢說江海國的笑話,讓朕聽見了,朕這把劍,可不是用來玩的。”
“謝陛下。”
老臣最後的聲音中再不見半點從容,他顫顫巍巍地答著,卻幾乎連起身的力道都沒有。
……
“陛下欺人太過了,宋公,他真的是將我們這些臣子視若牛馬啊!”
黯淡無光的書房中,幾乎所有人都義憤填膺地說道。
然而那額頭上綁著白布的老邁臣子淡淡將眼掃視過他們,目光冰冷得幾乎沒有一點熱意。
而觸了他目光的大臣不由訕訕低下頭,畢竟在城牆之上,沒有一人膽敢為老邁大臣說過半句求情的話。
“誰若是還搖擺不定,想著寧願當一條狗,也不願求一條活路的,現在便可以從我這裏出去,宋某不會強求。”
自然無人敢應一聲。
“既然如此,留下這裏的人都認同宋某之言,那便不要有任何猶豫了。宋某已經聯絡到了道門之人,待到京都附近十五城之人都匯集到京城,道門之人便會陸續匯入,木已成舟,眾位若是能萬眾一心,此事辦成之後,道門中一人承諾對於諸位先前的罪責既往不咎,而諸位也可以考慮繼續送門中弟子進入道門,甚至,躋身為京都新的百代世家……”
到了此時,書房中的氣氛終於不是暗流湧動,各懷心思的詭異的了,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幾乎狂熱地為著那可預見的未來蠱『惑』著紛紛獻計,老邁大臣緩緩應著,心中卻是緩緩想到。
待到老祖重返京都,這些蛇鼠兩端之人,都得為著道門死去的那些弟子陪葬。
而誰人會料到,一向聲名不起的宋家,竟會和道門中如今的主事之人有著聯係呢?
望著宋家家訓沉鈞重墨寫著的“不顯”二字,老邁大臣放下茶,耐心傾聽的麵容中閃過幾乎悠緩的笑意。
……
而聽著道門主事之人囉囉嗦嗦地祈求他一定要伸出援手,挽救道門的話語,渚青湖耐心地聽完,卻是不急不慢地開口道。
“宋長老莫非是覺得那安帝手下死去的五名金丹長老還不夠多?如今還讓著渚某一同再去送命?”
聽聞渚青湖這與譏諷無異的話,因為在偏遠城池之中,逐漸掌握了匯集而來的道門弟子的道門主事之人,也便是宋庭笠幾乎要按耐不住自己胸膛中的憤怒之氣。
“我看是渚長老已經自認自己不是道門中人,所以如今能夠坐岸觀火,抽身事外吧。”
一氣之下,宋庭笠忍不住說出了與質問無異的語句,然而在冷靜下來後,宋庭笠也明白此時金丹修者要麽已經避他不見,要麽已經不知逃到何處。
如今唯一肯見他的,便隻有這渚家長老,而若是連這唯一的金丹長老都不能留下,莫說是自家子孫說得城門大開,可以為他提供一切誅殺那暴君的便利了,就算說得天花『亂』墜,他也明白,進京都誅殺暴君一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哪怕渚某不抽身事外,敢問宋長老,又有何法子能夠誅殺安帝,若是宋長老能說出個條理來,渚某自然洗耳恭聽。”
渚青湖輕緩地說著,卻是連視線都沒有在那宋庭笠身上聽過一次。
宋庭笠按耐下『性』子,將宋家子孫的謀劃耐心地和渚青湖說著,卻沒料看到的仍是那人兩眼望著遠處,絲毫沒有注意到他說的是何話的樣子。
“渚長老可聽到宋某說的到底是什麽?”
宋庭笠再也忍不住了,他厲聲問道。
渚青湖卻是低著頭,望著窗外樹上的一隻專心致誌的鳥。
“宋長老看到了什麽?”
按耐下自己暴躁的『性』子,宋庭笠隨意地往窗外看了一眼,卻是說道。
“渚長老還是迴到正事上吧。”
渚青湖淡淡地放下茶杯,卻是笑著說道。
“宋長老便如那書上的鳥雀,隻是專心致誌地看著這樹上的蟲子,以為能為著這大樹鏟除了一條蟲子,便是再大不過的功績。”
“渚青湖你……”
然而不顧著宋庭笠漲紅的麵『色』,渚青湖卻是緩慢地說道。
“可是渚某看到的,卻是這大樹的根,因為這連日的陰雲大雨,爛得已經不成樣子了。”
“宋長老,渚某不阻礙你為了道門送死,不過道不同,不相為謀,宋長老想做什麽,便盡管去做吧。渚某隻能念著多年的情誼,再勸一句——
已經沒有什麽還能改變這棵樹倒下的大局了。”
“宋長老,你不可以,渚某不可以,天“下”的道門子弟,都不可以。”
渚青湖加重著“下”這個字的讀音,果然不出意料之外地看見宋庭笠氣得拂袖而去,卻對那個下子沒有絲毫反應的樣子。
望著茶盞中起伏的茶葉,渚青湖不由自嘲地想到。
——這凡俗和道門,原來是與道門和道宮一樣,
都是一葉障目,有著天地之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