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虛沒想到鬧了半天,兵解上人竟讓藏法接傳衣缽,頓時又氣又怒又急,忙一把打開藏法接去之手,拜道:“師父!”
兵解上人自也明了藏虛之意、藏虛之心,歎了口氣,道:“藏虛徒兒,我知道你的心,但你不如藏法!若你能活著迴去,為師隻望你能好好幫襯藏法,光大佛門;就算做不到,也不要壞事,更加佛宗擔子!”
蕭子申聽得暗暗點頭,這兵解上人雖為非作歹,看來在大事上也不糊塗,為東海佛宗之心應也是真的,所以才傳住持之位與藏法,而不是一直與他一條心作惡的藏虛。
但兵解上人也太過狹隘,並未真正參透佛法慈悲救世之心,既是為了東海佛宗,為何又來禍害神州,這又豈是佛者該為?卻與那六凡界倒真有幾分相似。
兵解上人一席話,又使藏虛絕望起來。藏虛一直對兵解上人言聽計從,無有違背,自是討好望能得了欣賞,傳承衣缽住持之意,沒想到兵解上人心裏卻是屬意藏法這個傻子,何其不公也!
但藏虛哪裏又知道,藏虛雖聽話,卻不是一個好人,不是一個好僧,兵解上人自己已經壞了修行,牽累東海佛宗,雖事有因,惡起終究要惡報,若再讓藏虛接了位鬧下去,別說神皇、弑鬥魁、伏劍主,說不定就惹怒神州三教東伐,到時東海佛宗就真要完了。
藏法卻不一樣,雖有時或因對世俗之事不大明了轉不過彎,但人是極其聰明的,又懷慈悲之心,更有光大佛門之念。
雖以藏法所思所想,或一時會被弑鬥魁等人壓製,甚至給東海佛門帶來巨災,但對東海佛宗長久是有利的。再加之他又在神州結下善緣,因果輪迴,總能報到東海佛宗上,這就是東海佛宗的希望了。
藏法一心隻在禪法,並不在乎這住持之位,但既兵解上人要傳,又不是歹事,自坦然受之。這其實更體現了藏法不凡之處,他接了師令,接了責任,卻不是為了權位,自比一心為圖住持之位而做的藏虛不知高明了幾倍。
也難怪藏法如此不聽話,兵解上人卻仍傳位於他,看來兵解上人所謂為了東海佛宗,該是真心實意的。
藏虛被兵解上人阻下後,見藏法跪地叩首,恭恭敬敬的接過信函,知自己再無希望,一時不知該恨兵解上人,還是該恨藏法。
兵解上人吩咐藏法,若要迴東海,就快迴,不要再耽擱,恐日後有變,隨後就喚了藏虛一同離開。
蕭子申見了藏虛看向藏法的眼神,知道他怕是還想留下來對付藏法的,但兵解上人自也能看透幾分藏虛的心思,連厲聲喝他同走。
兵解上人與藏虛離開後,蕭子申就走了出去。
藏法見了蕭子申,先是一愣,隨即輕笑道:“施主,沒想到你竟然在,我們剛才之言,是否都聽去了?”
蕭子申不想騙藏法,點頭道:“我原本以為兵解上人要對付你,所以才悄悄靠近了來,沒想到卻聽了你們神照國的秘辛,真是抱歉了!”說著,就對藏法一揖。
藏法將信函收起來後,道:“都是些爭權奪利、見不得光之事,其實也不算什麽秘辛,聽既聽了,有什麽要緊!”說著,又一笑,續道:“不瞞施主,小僧也以為師父是要殺我,否則我又何必逃!我一直待在寺裏,卻沒想到東海佛宗已艱難至此,真是桃花源中人了!”
藏法一歎後,又道:“施主,小僧原本也以為家師一心為竊武奪利不擇手段,徒害人命,徒毀修行,今日看來,也不能全怪他老人家。若日後有些可能,還請施主轉告三教眾賢,不要太過為難家師吧。”說完,就對蕭子申一拜。
蕭子申暗歎一聲,兵解上人參與覆滅三清界,此仇豈能輕易化消,但未免藏法太過難過,隻扶住他,道:“我盡力就是!”
藏法道:“多謝施主!小僧在江湖上聽得些傳聞,說戰天諱是令師,如此說來,我們倒是同病相憐,果然是緣分!”
蕭子申聽了藏法之言,隻能苦笑以應。自己與藏法都有向善之心,偏就二人的師父要作惡,還有“正正當當”的理由,讓人不知該如何恨他們、殺他們。
但總得說來,藏法卻要幸運些,兵解上人是在他方作惡,也不如戰天諱惡貫滿盈,至少迴了神照國,他仍就做他的佛老。戰天諱,卻是沒有立足之地了。
蕭子申不想與藏法談論戰天諱之事,隻問道:“藏法大師,你接下來有什麽打算?真要迴神照國去了?”
藏法點頭道:“神州一行,也算有些收獲,但若再留,也不知該與家師為敵好,還是不為敵好,不如歸去!但東海佛宗之事,總要從根子上解決,佛師既迴了法門寺,在迴去之前,我想再去一趟法門寺向佛師討教,看該如何解決東海佛門亂象。但我不知法門寺在何處,不知施主能否告知?”
蕭子申被藏法問得一愣,自己也不知法門寺在何處,也沒聽說過在何處,這叫我如何迴答,也隻能搖頭道:“大師,我也不知,不如你試著尋一尋,但看緣分。將來我若見了法門寺高僧,自轉達大師之意,也告訴他們東海佛宗之危。我想,大家既同為佛門一脈,自不會坐視!”
藏法雙手合十道:“多謝施主!對了,我倒差點忘了,你在白馬寺無故失蹤,眾人擔憂不已,正派人四處打探消息。你既無事,就早些傳了消息與他們,也免去眾人憂心勞力!”
蕭子申道謝後,藏法又歎道:“若將來東海佛宗真麵臨危厄,說不定真要尋神州佛門一助!隻是……家師為惡多年,怕是難的。”
蕭子申搖頭道:“大師多慮了,令師是令師,東海佛宗是東海佛宗,豈能並為一談?何況三教主事皆開明,到時自有計較,不必憂心!”
藏法點了點頭,蕭子申說的也對。眾人均知家師為惡,卻並不另眼看自己,仍實意相待,可不就應了蕭子申之言。
藏法又與蕭子申說了些話,隨後就一起在野地靜坐一夜,次日互道珍重,告辭離去。
兵解上人自也明了藏虛之意、藏虛之心,歎了口氣,道:“藏虛徒兒,我知道你的心,但你不如藏法!若你能活著迴去,為師隻望你能好好幫襯藏法,光大佛門;就算做不到,也不要壞事,更加佛宗擔子!”
蕭子申聽得暗暗點頭,這兵解上人雖為非作歹,看來在大事上也不糊塗,為東海佛宗之心應也是真的,所以才傳住持之位與藏法,而不是一直與他一條心作惡的藏虛。
但兵解上人也太過狹隘,並未真正參透佛法慈悲救世之心,既是為了東海佛宗,為何又來禍害神州,這又豈是佛者該為?卻與那六凡界倒真有幾分相似。
兵解上人一席話,又使藏虛絕望起來。藏虛一直對兵解上人言聽計從,無有違背,自是討好望能得了欣賞,傳承衣缽住持之意,沒想到兵解上人心裏卻是屬意藏法這個傻子,何其不公也!
但藏虛哪裏又知道,藏虛雖聽話,卻不是一個好人,不是一個好僧,兵解上人自己已經壞了修行,牽累東海佛宗,雖事有因,惡起終究要惡報,若再讓藏虛接了位鬧下去,別說神皇、弑鬥魁、伏劍主,說不定就惹怒神州三教東伐,到時東海佛宗就真要完了。
藏法卻不一樣,雖有時或因對世俗之事不大明了轉不過彎,但人是極其聰明的,又懷慈悲之心,更有光大佛門之念。
雖以藏法所思所想,或一時會被弑鬥魁等人壓製,甚至給東海佛門帶來巨災,但對東海佛宗長久是有利的。再加之他又在神州結下善緣,因果輪迴,總能報到東海佛宗上,這就是東海佛宗的希望了。
藏法一心隻在禪法,並不在乎這住持之位,但既兵解上人要傳,又不是歹事,自坦然受之。這其實更體現了藏法不凡之處,他接了師令,接了責任,卻不是為了權位,自比一心為圖住持之位而做的藏虛不知高明了幾倍。
也難怪藏法如此不聽話,兵解上人卻仍傳位於他,看來兵解上人所謂為了東海佛宗,該是真心實意的。
藏虛被兵解上人阻下後,見藏法跪地叩首,恭恭敬敬的接過信函,知自己再無希望,一時不知該恨兵解上人,還是該恨藏法。
兵解上人吩咐藏法,若要迴東海,就快迴,不要再耽擱,恐日後有變,隨後就喚了藏虛一同離開。
蕭子申見了藏虛看向藏法的眼神,知道他怕是還想留下來對付藏法的,但兵解上人自也能看透幾分藏虛的心思,連厲聲喝他同走。
兵解上人與藏虛離開後,蕭子申就走了出去。
藏法見了蕭子申,先是一愣,隨即輕笑道:“施主,沒想到你竟然在,我們剛才之言,是否都聽去了?”
蕭子申不想騙藏法,點頭道:“我原本以為兵解上人要對付你,所以才悄悄靠近了來,沒想到卻聽了你們神照國的秘辛,真是抱歉了!”說著,就對藏法一揖。
藏法將信函收起來後,道:“都是些爭權奪利、見不得光之事,其實也不算什麽秘辛,聽既聽了,有什麽要緊!”說著,又一笑,續道:“不瞞施主,小僧也以為師父是要殺我,否則我又何必逃!我一直待在寺裏,卻沒想到東海佛宗已艱難至此,真是桃花源中人了!”
藏法一歎後,又道:“施主,小僧原本也以為家師一心為竊武奪利不擇手段,徒害人命,徒毀修行,今日看來,也不能全怪他老人家。若日後有些可能,還請施主轉告三教眾賢,不要太過為難家師吧。”說完,就對蕭子申一拜。
蕭子申暗歎一聲,兵解上人參與覆滅三清界,此仇豈能輕易化消,但未免藏法太過難過,隻扶住他,道:“我盡力就是!”
藏法道:“多謝施主!小僧在江湖上聽得些傳聞,說戰天諱是令師,如此說來,我們倒是同病相憐,果然是緣分!”
蕭子申聽了藏法之言,隻能苦笑以應。自己與藏法都有向善之心,偏就二人的師父要作惡,還有“正正當當”的理由,讓人不知該如何恨他們、殺他們。
但總得說來,藏法卻要幸運些,兵解上人是在他方作惡,也不如戰天諱惡貫滿盈,至少迴了神照國,他仍就做他的佛老。戰天諱,卻是沒有立足之地了。
蕭子申不想與藏法談論戰天諱之事,隻問道:“藏法大師,你接下來有什麽打算?真要迴神照國去了?”
藏法點頭道:“神州一行,也算有些收獲,但若再留,也不知該與家師為敵好,還是不為敵好,不如歸去!但東海佛宗之事,總要從根子上解決,佛師既迴了法門寺,在迴去之前,我想再去一趟法門寺向佛師討教,看該如何解決東海佛門亂象。但我不知法門寺在何處,不知施主能否告知?”
蕭子申被藏法問得一愣,自己也不知法門寺在何處,也沒聽說過在何處,這叫我如何迴答,也隻能搖頭道:“大師,我也不知,不如你試著尋一尋,但看緣分。將來我若見了法門寺高僧,自轉達大師之意,也告訴他們東海佛宗之危。我想,大家既同為佛門一脈,自不會坐視!”
藏法雙手合十道:“多謝施主!對了,我倒差點忘了,你在白馬寺無故失蹤,眾人擔憂不已,正派人四處打探消息。你既無事,就早些傳了消息與他們,也免去眾人憂心勞力!”
蕭子申道謝後,藏法又歎道:“若將來東海佛宗真麵臨危厄,說不定真要尋神州佛門一助!隻是……家師為惡多年,怕是難的。”
蕭子申搖頭道:“大師多慮了,令師是令師,東海佛宗是東海佛宗,豈能並為一談?何況三教主事皆開明,到時自有計較,不必憂心!”
藏法點了點頭,蕭子申說的也對。眾人均知家師為惡,卻並不另眼看自己,仍實意相待,可不就應了蕭子申之言。
藏法又與蕭子申說了些話,隨後就一起在野地靜坐一夜,次日互道珍重,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