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重生女vs穿越女13
快穿:炮灰也要努力奮鬥! 作者:小花無名一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尹明珠抬起手搖了搖,她雖然不是這個世界的人,但是卻看過不少小說,自然知道在年代世界賺錢的辦法。
“我們上了那麽多年學,難道就指望著賣力氣賺錢嗎?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往報社投稿!!”
尹明珠沒有絲毫隱藏,就將這個消息說了出來。
畢竟如果尹明珠拿到了稿費,那不管怎麽說也瞞不過知青點的其他人。
如果自己拿不到稿費,萬一其他人拿到稿費,說不定還會給自己一些好處呢!
最重要的是,尹明珠已經察覺到自己在知青點的人緣不算太好,現在還要在這裏待兩年的時間,必須要想辦法改正一下。
反正隻是一句話的事兒,也耽誤不了多少功夫。
錢紅和劉小草也十分心動,畢竟就算她們再怎麽努力,一年到頭也攢不了多少錢。
隻不過她們稍微想想就暫時放下了,因為她們兩個離開學校好幾年,現在對這些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想要投稿賺錢恐怕很有難度。
而趙明月就不同了,畢竟她雖然做了幾年知青,可是大部分時間一直在教書,所以趙明月想了想也決定自己試一試。
文琳倒是沒想那麽多,上一輩子她沒有機會好好學習,高中的知識都忘得差不多了。
而兩年後就要高考,她必須趁著這兩年抓緊時間複習才行。
周蘭有點心動,畢竟她家裏給的錢不算少,沒有必要逼著自己做工,所以看看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能夠拿到稿費,那隻能算是意外之喜。
於是在女生住的屋子裏,大家就各忙各的。
錢紅和劉小草專心致誌的做自己的手工活,其他幾個人都在專心致誌的學習。
男生宿舍那邊,沒什麽大的問題,事實上如果沒有必要,大家也不太聯係。
畢竟就剩三個在原著中出現不多的人,至於紀卓君和陳寧,秋收之後就搬出去了。
他們兩個搬出去的事情,大家都有所預料。
畢竟知青點雖然算不上條件艱苦,但畢竟有一些矛盾。
再加上他們兩個大男人搬到外麵還是比較簡單的。
紀卓君和陳寧選擇的地方是在唐甜甜家不遠的一個低保戶家裏。
那一家隻有爺孫兩人居住,不過他們家的房子卻很大。
主要是因為這一家兒子很多,隻不過都犧牲了,隻留下老大家的一個孫子。
因為有烈士的身份在,再加上這兩人沒什麽勞動能力,所以村裏會額外照顧,倒也勉強過得下去。
紀卓君和陳寧給出的條件非常優厚,不僅會出房租,還包攬了他們冬天的柴火。
他們倆也就答應下來,反正他們隻是出一間屋子罷了,至於其他的,家裏也沒什麽能被貪圖的東西。
最重要的是這兩人一看就不差錢,搬出知青點應該也隻是為了圖個清淨。
自從紀卓君和陳寧搬出去以後,不知道為什麽感覺知青點都變得安靜了,畢竟文琳和尹明珠幾乎不再爭吵。
北方的冬日非常的漫長,畢竟從下第一場雪開始,到來年的春天要經過好幾個月的時間。
而這麽長的時間幾乎都要待在屋裏,畢竟外麵實在太過寒冷,長時間待在外麵,人可是要受不了的。
不過唐甜甜還是想辦法偷偷溜出去一趟,解決了女主和女二的第三個金手指。
唐甜甜也想過讓故事自由發展,可是問題是這樣實在太殘忍了。
小河村說起來還算民風淳樸,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村子,在後山也有一些下放人員。
不過能夠住在這個淳樸的地方,雖然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但是卻不用遭受什麽折磨,想必他們的家人已經費了不少勁。
而在這樣牛棚中住著的大佬,自然是文琳上大學之後的另一個金手指。
在原著中,牛棚的人因為長期的艱苦勞動,所以在這一年的冬天生病,他們也想過找一些土方法來治病,可是卻沒有絲毫效果。
直到其中有一個人已經病重,在冒險求助,還是文琳偶然碰到了他們,這才主動去幫他們買藥。
隻是等文琳迴來的時候,有一個人已經重病去世。
而被救迴來的其他人自然更加感激文琳,在文琳和紀卓君結婚之後,他們還以家人的名義給她送了嫁妝。
讓紀卓君家裏的人對文琳另眼相看。
當然在上一世的故事裏,這個人除了變成尹明珠之外沒有什麽差別。
唐甜甜沒有想著去搶她們的功勞,隻是看著人這麽去世也不太好。
所以唐甜甜就悄悄的在他們常用的水中放了一些靈泉,沒有什麽洗筋伐髓的效果,但是會提高人的抵抗力。
不管怎麽說,這些都是國家未來的人才,既然都已經堅持到這個時候,希望他們能夠好好的活下去比較好。
文琳和尹明珠確實也想到了這件事,是她們兩個出去好幾次,都沒有任何發現,隻能無奈的迴去了。
一整個冬天過去,她們兩個都沒有任何發現,隻能無奈的放棄這個辦法。
畢竟春天快到了,他們也要開始準備耕種了。
每一年的秋收非常熬人,可是更熬人的是春耕。
不管怎麽說,秋收的時候還有一些餘糧,再加上山上還有一些收獲的糧食,也能填飽肚子。
可是春天的時候,糧食卻不那麽充足,畢竟冬天大家沒有事兒幹,自然不敢放開了肚皮吃飯。
再加上剛剛開春,山上連野菜都沒有生長起來,隻能靠吃糧食。
可是這些糧食要負責接下來一年的口糧,必須要省著點兒吃才行,即便家裏有糧也不敢吃。
再加上春天剛到,連土地都沒有融化,光翻地就要費很大的力氣,更不要說接下來還有不少工作要做。
連有經驗的人都累的直不起腰來,更不要說這些年輕的知青們了。
更糟糕的是這個時候來了一批新的知青。
村長麵帶愁容,可是也不得不把這些知青拉迴來,畢竟這是大隊裏下發的任務,他們沒有權利拒絕。
這一次來的有三個男知青,一個女知青,人數倒是不多,隻不過也非常熱鬧。
“我們上了那麽多年學,難道就指望著賣力氣賺錢嗎?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往報社投稿!!”
尹明珠沒有絲毫隱藏,就將這個消息說了出來。
畢竟如果尹明珠拿到了稿費,那不管怎麽說也瞞不過知青點的其他人。
如果自己拿不到稿費,萬一其他人拿到稿費,說不定還會給自己一些好處呢!
最重要的是,尹明珠已經察覺到自己在知青點的人緣不算太好,現在還要在這裏待兩年的時間,必須要想辦法改正一下。
反正隻是一句話的事兒,也耽誤不了多少功夫。
錢紅和劉小草也十分心動,畢竟就算她們再怎麽努力,一年到頭也攢不了多少錢。
隻不過她們稍微想想就暫時放下了,因為她們兩個離開學校好幾年,現在對這些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想要投稿賺錢恐怕很有難度。
而趙明月就不同了,畢竟她雖然做了幾年知青,可是大部分時間一直在教書,所以趙明月想了想也決定自己試一試。
文琳倒是沒想那麽多,上一輩子她沒有機會好好學習,高中的知識都忘得差不多了。
而兩年後就要高考,她必須趁著這兩年抓緊時間複習才行。
周蘭有點心動,畢竟她家裏給的錢不算少,沒有必要逼著自己做工,所以看看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能夠拿到稿費,那隻能算是意外之喜。
於是在女生住的屋子裏,大家就各忙各的。
錢紅和劉小草專心致誌的做自己的手工活,其他幾個人都在專心致誌的學習。
男生宿舍那邊,沒什麽大的問題,事實上如果沒有必要,大家也不太聯係。
畢竟就剩三個在原著中出現不多的人,至於紀卓君和陳寧,秋收之後就搬出去了。
他們兩個搬出去的事情,大家都有所預料。
畢竟知青點雖然算不上條件艱苦,但畢竟有一些矛盾。
再加上他們兩個大男人搬到外麵還是比較簡單的。
紀卓君和陳寧選擇的地方是在唐甜甜家不遠的一個低保戶家裏。
那一家隻有爺孫兩人居住,不過他們家的房子卻很大。
主要是因為這一家兒子很多,隻不過都犧牲了,隻留下老大家的一個孫子。
因為有烈士的身份在,再加上這兩人沒什麽勞動能力,所以村裏會額外照顧,倒也勉強過得下去。
紀卓君和陳寧給出的條件非常優厚,不僅會出房租,還包攬了他們冬天的柴火。
他們倆也就答應下來,反正他們隻是出一間屋子罷了,至於其他的,家裏也沒什麽能被貪圖的東西。
最重要的是這兩人一看就不差錢,搬出知青點應該也隻是為了圖個清淨。
自從紀卓君和陳寧搬出去以後,不知道為什麽感覺知青點都變得安靜了,畢竟文琳和尹明珠幾乎不再爭吵。
北方的冬日非常的漫長,畢竟從下第一場雪開始,到來年的春天要經過好幾個月的時間。
而這麽長的時間幾乎都要待在屋裏,畢竟外麵實在太過寒冷,長時間待在外麵,人可是要受不了的。
不過唐甜甜還是想辦法偷偷溜出去一趟,解決了女主和女二的第三個金手指。
唐甜甜也想過讓故事自由發展,可是問題是這樣實在太殘忍了。
小河村說起來還算民風淳樸,隻不過即便是這樣的村子,在後山也有一些下放人員。
不過能夠住在這個淳樸的地方,雖然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但是卻不用遭受什麽折磨,想必他們的家人已經費了不少勁。
而在這樣牛棚中住著的大佬,自然是文琳上大學之後的另一個金手指。
在原著中,牛棚的人因為長期的艱苦勞動,所以在這一年的冬天生病,他們也想過找一些土方法來治病,可是卻沒有絲毫效果。
直到其中有一個人已經病重,在冒險求助,還是文琳偶然碰到了他們,這才主動去幫他們買藥。
隻是等文琳迴來的時候,有一個人已經重病去世。
而被救迴來的其他人自然更加感激文琳,在文琳和紀卓君結婚之後,他們還以家人的名義給她送了嫁妝。
讓紀卓君家裏的人對文琳另眼相看。
當然在上一世的故事裏,這個人除了變成尹明珠之外沒有什麽差別。
唐甜甜沒有想著去搶她們的功勞,隻是看著人這麽去世也不太好。
所以唐甜甜就悄悄的在他們常用的水中放了一些靈泉,沒有什麽洗筋伐髓的效果,但是會提高人的抵抗力。
不管怎麽說,這些都是國家未來的人才,既然都已經堅持到這個時候,希望他們能夠好好的活下去比較好。
文琳和尹明珠確實也想到了這件事,是她們兩個出去好幾次,都沒有任何發現,隻能無奈的迴去了。
一整個冬天過去,她們兩個都沒有任何發現,隻能無奈的放棄這個辦法。
畢竟春天快到了,他們也要開始準備耕種了。
每一年的秋收非常熬人,可是更熬人的是春耕。
不管怎麽說,秋收的時候還有一些餘糧,再加上山上還有一些收獲的糧食,也能填飽肚子。
可是春天的時候,糧食卻不那麽充足,畢竟冬天大家沒有事兒幹,自然不敢放開了肚皮吃飯。
再加上剛剛開春,山上連野菜都沒有生長起來,隻能靠吃糧食。
可是這些糧食要負責接下來一年的口糧,必須要省著點兒吃才行,即便家裏有糧也不敢吃。
再加上春天剛到,連土地都沒有融化,光翻地就要費很大的力氣,更不要說接下來還有不少工作要做。
連有經驗的人都累的直不起腰來,更不要說這些年輕的知青們了。
更糟糕的是這個時候來了一批新的知青。
村長麵帶愁容,可是也不得不把這些知青拉迴來,畢竟這是大隊裏下發的任務,他們沒有權利拒絕。
這一次來的有三個男知青,一個女知青,人數倒是不多,隻不過也非常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