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古代錦鯉文炮灰5
快穿:炮灰也要努力奮鬥! 作者:小花無名一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子裏大家的所作所為暫且不談,唐家的日子確實是越過越好了。
女主唐冬每次上山都能撿些東西,有的時候是野雞,野兔,有的時候是河裏摸到的魚,還有就是野生的板栗蘑菇……
托女主的福,唐家的人算是過得越來越好,最起碼夥食上已經是村裏數一數二的人家了。
唐山和賈氏更是笑得合不攏嘴,整天將唐冬摟在懷裏,一邊“心肝兒,寶貝兒”的叫著。
這當然是寶貝了,畢竟每天都能從山上帶下來東西,這可是養活了一大家子人的。
而且唐冬還從山上撿了一迴金子,雖然數量不多,但也讓賈氏好好的藏了起來。
這老兩口從那次開始,就對唐冬更好了。
老大夫妻和老二夫妻都沒什麽別的想法,畢竟冬花撿來的東西,他們也都吃了,隻是老兩口私下裏補貼一點,自然沒什麽問題。
老大夫婦雖然心裏有些嘀咕,但麵上還是分得清的。
畢竟萬一將冬花趕了出去,那麽之後撿到的東西,就成了別人家的,還不如現在這樣,東西也有自己家一份。
老二夫妻就隻剩高興了,畢竟他們一直不得老兩口喜愛,沒想到自家閨女爭氣,竟然有這麽大的造化,已經被老兩口捧在手裏。他們自然不會多說。
不過家裏真正覺得不舒服的還要數幾個孩子。
老大家的男丁柱子,和老二家的男丁栓子沒什麽反應,畢竟爺爺奶奶雖然開始對冬花好,可是他們兩個作為孫子,一直是他們的掌中寶,地位沒有受到半點動搖。
甚至在他們聽說,老三將兒子送進學堂後,也開始思考將他們倆送進學堂,既然是讀書人,那就更不可能委屈了他們。
隻是最近不得空,所以沒有行動。等來年開春後,栓子和柱子就會進入學堂。到時候,就徹底擺脫在黃土地裏刨食的命運了。
真正看冬花不順眼的是老大家的春花和秋花,以及冬花的親姐姐夏花。
唐家這一大家子,起名的時候也沒注意,就想著春夏秋冬這樣排下來,原本大家也沒怎麽在意,隻是到了三房的閨女,他們額外起了個名叫甜甜。其他的都是按順序排的。
其中長房的閨女春花十歲,因為是家裏第一個孫輩,所以雖然是閨女,但是也非常討人喜歡。
唐家爺爺奶奶總是對她特別好,隻是最近對她的好,全部變成冬花的,這讓春花心裏特別不服氣。
隻是她也沒辦法,畢竟自己沒有本事撿來那麽多東西,隻能恨恨的看著冬花。
和春花一樣生氣的,還有老大家的秋花。
畢竟秋花,冬花和唐甜甜今年都是五歲,隻是出生時間不同罷了。
唐甜甜因為有一母同胞的哥哥,所以受到爺爺奶奶的喜愛。這也就算了,反正現在不在眼前。
可是以前跟她一樣是小可憐的冬花,最近像變了個人一樣,每天都能往家裏拿好東西。
她心裏非常嫉妒,恨不得自己也能取而代之。
不過還沒等這姐妹倆出手,她們的奶奶賈氏,就已經提前警告了春花和秋花。
賈氏現在對冬花十分看重,畢竟現在自家人的好日子,都是冬花帶來的,那麽自己對他好,本身就是應該的。
賈氏雖然對冬花,最開始藏起的那根人參有所不滿,但是這麽多天,冬花撿到的每個東西,都老老實實帶迴家,所以她也就漸漸的忘記了最開始的不愉快,反而開始全心全意的疼愛冬花。
冬花這邊,原本日子過得順風順水,十分滿意。隻是這段時間,她漸漸感覺事情有些不對。
唐冬第一次上山,不僅帶迴了雞蛋,還撿到了一根人參。
就算是氣運有些改變,也不至於撿到的東西相差這麽多。
唐冬這幾次上山,雖然也算有收獲,但收獲明顯,大不如前。
不僅撿到值錢的東西少,而且大部分都隻剩一些野菜,蘑菇之類的。
這些東西大家都能撿到,隻不過冬花撿到的多一些,所以唐家人格外滿意。
但是唐冬的心裏卻隱隱感到有些不安,她總覺得不應該是這樣的。
終於在唐冬上山時,撿到了一隻野雞,但是自己卻摔斷腿後,她終於反應過。
一個人的氣運是固定的,她雖然氣運比較多,但是經過幾個月的消耗,已經沒剩多少了。
而這一次她撿到了一隻雞,那麽作為代價自己就會受傷。
等唐冬想明白這件事,就決定以後不再使用自己的氣運。
所以等唐冬的腿養好之後,她雖然也會上山,但是拿迴來的,都隻是其他孩子也會帶下來的柴火野菜之類的,沒有帶下來好東西。
隻不過她雖然想的很好,但是唐家的人卻都不樂意了。
畢竟他們已經習慣冬花帶來的各種東西,突然讓他們,以後就沒有了,這讓他們怎麽接受。
老大媳婦兒,於氏有些悶悶不樂,“冬花,你看你這每天往山上跑,怎麽就帶下來這些呀!”
唐冬雖然不想理她,但是看著家裏人都在看著自己,明白他們是想讓自己給個說法。
於是我唐冬就用著稚嫩的聲音說,“伯娘,我看其他人上山也是帶這些東西啊,難道有什麽不對嗎?”
於氏被噎了一下,不過她很快反應過來,“你之前不是帶迴來挺多的,怎麽這會兒沒有啊!”
唐冬在心裏冷笑一聲,難道要用我的氣運去幫助你們嗎?
所以唐東就繼續說,“我一個人能找到的東西太少了,不然讓姐姐也跟著一塊兒去吧!”
唐冬說的姐姐指的是秋花,畢竟春花和夏花年紀大一些,所以已經在幫家裏人做事。
她們每天需要處理家裏的大小雜事,自然是沒有時間上山。
秋花就不一樣了,秋花是於氏生下兒子之後得到的女兒,對她寶貝的不得了,自然沒有讓她幹活。
於氏剛想開口反駁,就聽見老二媳婦兒萬氏不緊不慢的開口,“秋花天天閑在家也不是個事兒,不如也上山,說不定還能給家裏添個進項呢!”
女主唐冬每次上山都能撿些東西,有的時候是野雞,野兔,有的時候是河裏摸到的魚,還有就是野生的板栗蘑菇……
托女主的福,唐家的人算是過得越來越好,最起碼夥食上已經是村裏數一數二的人家了。
唐山和賈氏更是笑得合不攏嘴,整天將唐冬摟在懷裏,一邊“心肝兒,寶貝兒”的叫著。
這當然是寶貝了,畢竟每天都能從山上帶下來東西,這可是養活了一大家子人的。
而且唐冬還從山上撿了一迴金子,雖然數量不多,但也讓賈氏好好的藏了起來。
這老兩口從那次開始,就對唐冬更好了。
老大夫妻和老二夫妻都沒什麽別的想法,畢竟冬花撿來的東西,他們也都吃了,隻是老兩口私下裏補貼一點,自然沒什麽問題。
老大夫婦雖然心裏有些嘀咕,但麵上還是分得清的。
畢竟萬一將冬花趕了出去,那麽之後撿到的東西,就成了別人家的,還不如現在這樣,東西也有自己家一份。
老二夫妻就隻剩高興了,畢竟他們一直不得老兩口喜愛,沒想到自家閨女爭氣,竟然有這麽大的造化,已經被老兩口捧在手裏。他們自然不會多說。
不過家裏真正覺得不舒服的還要數幾個孩子。
老大家的男丁柱子,和老二家的男丁栓子沒什麽反應,畢竟爺爺奶奶雖然開始對冬花好,可是他們兩個作為孫子,一直是他們的掌中寶,地位沒有受到半點動搖。
甚至在他們聽說,老三將兒子送進學堂後,也開始思考將他們倆送進學堂,既然是讀書人,那就更不可能委屈了他們。
隻是最近不得空,所以沒有行動。等來年開春後,栓子和柱子就會進入學堂。到時候,就徹底擺脫在黃土地裏刨食的命運了。
真正看冬花不順眼的是老大家的春花和秋花,以及冬花的親姐姐夏花。
唐家這一大家子,起名的時候也沒注意,就想著春夏秋冬這樣排下來,原本大家也沒怎麽在意,隻是到了三房的閨女,他們額外起了個名叫甜甜。其他的都是按順序排的。
其中長房的閨女春花十歲,因為是家裏第一個孫輩,所以雖然是閨女,但是也非常討人喜歡。
唐家爺爺奶奶總是對她特別好,隻是最近對她的好,全部變成冬花的,這讓春花心裏特別不服氣。
隻是她也沒辦法,畢竟自己沒有本事撿來那麽多東西,隻能恨恨的看著冬花。
和春花一樣生氣的,還有老大家的秋花。
畢竟秋花,冬花和唐甜甜今年都是五歲,隻是出生時間不同罷了。
唐甜甜因為有一母同胞的哥哥,所以受到爺爺奶奶的喜愛。這也就算了,反正現在不在眼前。
可是以前跟她一樣是小可憐的冬花,最近像變了個人一樣,每天都能往家裏拿好東西。
她心裏非常嫉妒,恨不得自己也能取而代之。
不過還沒等這姐妹倆出手,她們的奶奶賈氏,就已經提前警告了春花和秋花。
賈氏現在對冬花十分看重,畢竟現在自家人的好日子,都是冬花帶來的,那麽自己對他好,本身就是應該的。
賈氏雖然對冬花,最開始藏起的那根人參有所不滿,但是這麽多天,冬花撿到的每個東西,都老老實實帶迴家,所以她也就漸漸的忘記了最開始的不愉快,反而開始全心全意的疼愛冬花。
冬花這邊,原本日子過得順風順水,十分滿意。隻是這段時間,她漸漸感覺事情有些不對。
唐冬第一次上山,不僅帶迴了雞蛋,還撿到了一根人參。
就算是氣運有些改變,也不至於撿到的東西相差這麽多。
唐冬這幾次上山,雖然也算有收獲,但收獲明顯,大不如前。
不僅撿到值錢的東西少,而且大部分都隻剩一些野菜,蘑菇之類的。
這些東西大家都能撿到,隻不過冬花撿到的多一些,所以唐家人格外滿意。
但是唐冬的心裏卻隱隱感到有些不安,她總覺得不應該是這樣的。
終於在唐冬上山時,撿到了一隻野雞,但是自己卻摔斷腿後,她終於反應過。
一個人的氣運是固定的,她雖然氣運比較多,但是經過幾個月的消耗,已經沒剩多少了。
而這一次她撿到了一隻雞,那麽作為代價自己就會受傷。
等唐冬想明白這件事,就決定以後不再使用自己的氣運。
所以等唐冬的腿養好之後,她雖然也會上山,但是拿迴來的,都隻是其他孩子也會帶下來的柴火野菜之類的,沒有帶下來好東西。
隻不過她雖然想的很好,但是唐家的人卻都不樂意了。
畢竟他們已經習慣冬花帶來的各種東西,突然讓他們,以後就沒有了,這讓他們怎麽接受。
老大媳婦兒,於氏有些悶悶不樂,“冬花,你看你這每天往山上跑,怎麽就帶下來這些呀!”
唐冬雖然不想理她,但是看著家裏人都在看著自己,明白他們是想讓自己給個說法。
於是我唐冬就用著稚嫩的聲音說,“伯娘,我看其他人上山也是帶這些東西啊,難道有什麽不對嗎?”
於氏被噎了一下,不過她很快反應過來,“你之前不是帶迴來挺多的,怎麽這會兒沒有啊!”
唐冬在心裏冷笑一聲,難道要用我的氣運去幫助你們嗎?
所以唐東就繼續說,“我一個人能找到的東西太少了,不然讓姐姐也跟著一塊兒去吧!”
唐冬說的姐姐指的是秋花,畢竟春花和夏花年紀大一些,所以已經在幫家裏人做事。
她們每天需要處理家裏的大小雜事,自然是沒有時間上山。
秋花就不一樣了,秋花是於氏生下兒子之後得到的女兒,對她寶貝的不得了,自然沒有讓她幹活。
於氏剛想開口反駁,就聽見老二媳婦兒萬氏不緊不慢的開口,“秋花天天閑在家也不是個事兒,不如也上山,說不定還能給家裏添個進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