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楷在內,老君身顯外,二身齊聲誦經,虛空所在隨著道音道文的擴散,這迷蒙玄虛之所,以韓楷所在之處為中心。


    突有億億毫光成就一點自虛空一處迸發。


    那毫光璀璨驚世、生生不休,自虛空一點而成,綿延成線,倏忽四方周衍,迅疾便以此為源,朝著這虛空之所上下四方八麵各處而去。


    好似憑空出現的一個光點,隨後似氣球一般朝著四方而去,原本玄虛寂寥之處遇此般毫光被盡數覆蓋取代,取代之處成諸炁源生,有三光上懸,五行頓顯,元始生炁成三,隨後生化成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炁,四方各處頓有明暗幽顯。


    黑白相隨。


    好似憑空立境,這毫光所經之處,頓有南北安豎,東西製正。


    元始三炁運真,高居億萬炁之上,此三者皆為清氣,並與韓楷以及老君身二者相互隱有牽引,隨著老君身和韓楷的口誦真文。


    此虛空所在,放眼望去,其上下左右四方皆有三光所覆,元炁踴躍,渾然不似原本玄虛寂寥的樣子。


    原本自韓楷口中的真文紫篆隨著毫光聲震八方,此時隨著三炁升騰,那口中浮現的道文齊數飛到了元始三炁並億萬元炁所在。


    高居億萬炁之上的三道元始清氣愈發升騰,三者糾纏緩緩立在毫光所覆空間之上,此刻眼神微閉老君身道音略停,轉而開口:


    “三清即出,三境當現。”


    隻見那元始三炁,三者好似聞聲立動,有原始之炁各自演化分成一境,三境初成好似三個各不相同的洞天福地。


    下一刻,那三境各自依上下四方無邊擴展好似自成天地一般。


    “三清三境各有其所,始炁為玉清境、真炁為上清境,元炁為太清境是也。太清境大赤、上清境禹餘、玉清境清微。”


    老君身輕啟唇齒,那三境天地憑空一震,各有其名。


    “九炁當出。”


    老君身再次開口,那初始三炁相互牽引之間,又各自生了三炁,合成九炁,居三境之下,這九炁已是相互牽引。


    老君身還欲開口,白眉輕輕一動,轉頭察覺到身邊的韓楷此刻道音誦《開天經》道聲漸微,眉間舒展,便閉口不言,眼神微閉,寂靜不語。


    那九炁便在三境三天之下自行生滅卻為演化。


    韓楷的道音漸弱,最終停了下來,眉間緊緊皺起,神魂之間滿是法則道意四處縱橫,那規則之意,硬生生將其神魂錘煉成規則機關一般。


    當真是熬不住了。


    那種感覺怎麽做比呢,就好像你一直在做理科的題目,腦子成了一個沒有感情的推理機器一樣,木木的。


    當然韓楷此刻的感覺要比這痛苦的多。


    其實韓楷口誦真言停了下來,但那毫光開辟已是無邊無際,並尚未停止,哪怕韓楷經文誦言已停,依舊是沒有停止。


    可以這麽說,也許韓楷並老君身的真言紫篆隻是一個引子,一個像是首先驅動的引子,其後此虛空所在,天意自會不斷開辟衍生,隻是無有真文依循便隻是自行生衍。


    ……


    韓楷緩緩睜開雙眼,隻見原本身處虛空的自己,此刻依然身處虛空,隻不過是兩方世界的交接處,二者不沾不染,虛空無礙,正端坐在這分界處。


    抬頭望去,最上三境。


    “大赤天、禹餘天、清微天。”


    適才老君身法口輕啟之時,韓楷是有感明悟的,此時此刻看到依然是心神震驚,這原本天地的規則虛空,竟然開辟出了傳說中的聖境四天之三。


    三清天。


    其下那九炁糾纏,雖未顯化,但已有衍生開辟之意,之時好似卡住了一般之時反複流轉,九炁未分。


    迴頭看了一眼閉目養神的老君身,韓楷心中的震驚絲毫不停,適才說了,韓楷所在正好是九炁與下麵的分界處。


    眼神略一看,便再也移不開了,韓楷愣神望著座下另一界所在,那滿是濁氣下沉而就,引得億萬之炁相隨。


    可是下麵滿是灰蒙蒙、霧糟糟,甚至顯得漆黑幽暗,陰氣森森。


    “陰界。”


    韓楷眼神震驚,直勾勾盯著下方,誰曾想到,福至心靈的開天經,在這虛空中天意自行顯化分了清濁,上成諸天,下成陰界竟然。


    陰界也是同適才一般,並未隨著韓楷道音的停止而停止,而是不斷自虛空開辟,好似一個無邊無際的法界一般。


    當然那可不是法界,傳說中的陰界,說是一方天地也不為過,可不是個小小法界所能比的。


    ……


    此時,混都看著已經為鎖魂鏈束住的王氏女,便持桃木去了村口同張新帶來的一幹近衛去驅趕陰魂。


    想著早些了事,帶著這波兒象迴去迴師命。


    也不知為何叫波兒象?


    迴去得向師父請教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華長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至味呂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至味呂秀才並收藏青華長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