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聞言複大拜伏地。


    口中言語激動道:


    “多謝前輩。”


    老君身端坐木板車上,看著麵前男子執禮甚恭,言語懇切,氣質純清,心慈人善也算是可化之才。


    緩緩開口:“起身罷。”


    喜聞言起身淨服,躬身在旁。


    “且引路入關便是。”


    聽到老者的吩咐,喜恭聲應諾,緩步走到青牛前,輕身一禮隨後慢手抬起伏在牛背上的細藤。


    斜陽西下,函關前一位中年男子緩步行在前,手持細藤引青牛在後,牛車上坐著一位白發素袍的老者,朝著關城緩步前進。


    喜自幼也是究覽古籍,善觀天文占星,遇事沉著長於思考,麵對老君身這等老者在前,也是執弟子禮在旁侍奉,不時尋機請教。


    天地至理已經衝刷韓楷元神到了煉而複煉的地步,隻差最後一步便能陽神寄出。


    那時便是還虛既成,煉神還虛屬於【三步功】中的【上關】功夫,以九年為火候數足,所以又叫【九年關】。


    但這九年時間並非實質固定,似韓楷這般機緣有老君身法身相助的,也會省去了很多水磨工夫。


    再者,法身的與韓楷自身的並不全然相同,老君身的境界道行是他又不是他。


    在青牛邁著悠閑的牛蹄子,緩步前進的時候,喜也是得老君身相詢,開始介紹這函關邊城的由來:


    “初有人王夏,傳承內修,以聚運之法成人族寶器,外禦妖王,大局暫安。”


    “立夏國聚運,國有四邊,境有四野有四兇作亂,分三方寶器鎮之。”


    “函關外有十方大山,有山名鉤吾,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麵,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麅鴞,是食人。”


    “故設此關,聚返虛、煉神大德相守,後禦寶器傷四兇,四邊皆安,關名存而實廢,後三方寶器依而成國有三,唐、蜀、越。”


    “此關依然名存,然已是九邊之地,罪人駐守之所,且老幼相分,或有修行,偶遇妖襲,舍生而去。”


    “時至今日,妖獸頻頻,關城也是難安。”


    說到這裏,喜又想到了關中的虎兒,頗有些感慨愧疚:


    “虎兒便是少時見妖獸侵襲,我邊城多老弱,數受其害,妖獸好似餓時取糧,前來犯我等性命,餐罷既去。”


    “於是虎兒自七歲時執意外出拜師,三載歲月朝著關外三個方向,數次外出,遇山拜山,遇水拜水,七日則過;關中老年盡是油盡之像,難相持守,隻能苦了那個孩子,立誌要修行有成,守著關城。”


    提及此處,喜的眼眶忍不住有些濕潤了。


    這個時候,也引著牛車已經到了關城門口,老君身眼見這中年失狀,輕聲開口有經文聲傳入其心底。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華長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至味呂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至味呂秀才並收藏青華長生最新章節